小学科普阅读指导课优秀案例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9499126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普阅读指导课优秀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科普阅读指导课优秀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科普阅读指导课优秀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科普阅读指导课优秀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科普阅读指导课优秀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科普阅读指导课优秀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普阅读指导课优秀案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护资源环境 建设美丽家园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在学龄中期和学龄后期,阅读科普读物和科学著作,跟在学龄初期进行观察一样,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重、求知欲强的人生阶段,这也正是培养具备良好科学素养的公民的关键时期。然而,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科普书籍远没有一般的课外书籍那般具有吸引力。专业的科学术语以及冰冷的科学数字,使得科普书籍的内容相当枯燥,这对于目前阅读兴趣不广,尚未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小学生来说,在缺乏科学阅读方法指导的情况下,科普类书籍往往是不被他们触碰的阅读盲区。如何帮助学生克服科普阅读上的障碍,为学生打开通往科普世界的大门,培养学生科普阅

2、读的兴趣呢?我想,科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指导将会对提升学生科普阅读的兴趣起到巨大的作用。本科普阅读指导课正是本着这一教学理念,试图通过新颖的课堂教学形式,以传授科普阅读方法为目的,引导学生培养课外科普阅读的兴趣。一、指导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科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并在此基础结合当前与环境问题有关的热点新闻事件进行重新整合。二、指导目的:通过本节科学教育课的教学,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融入多种阅读科普书籍的科学方法,让学生了解当前突出环境问题的基本现状,分析这些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人们正采取的解决措施和相应的保护行为,引领学生加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

3、任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有进一步阅读科普书籍、增长科普知识的愿望,从而建立起积极乐观地面对当今世界复杂而严重的环境问题的信心和建设美好家园的决心。三、指导重点:指导学生总结归纳科普阅读的方法,并能在课外科普阅读的过程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四、指导时间:一课时。五、指导环节:话题导入归纳问题(水污染、空气污染、核污染)了解现状分析原因解决措施收获总结六、指导准备:按照不同的环境问题,配合话题导入环节使用的不同的照片及相关新闻报道,并制成PPT课件的形式。七、指导方法:以情景的方式(这里主要是图片展示)诱发学生科普阅读的兴趣;以提问的方式(这里主要是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科普阅读的兴趣;以讨论的方式刺

4、激学生深入阅读科普书籍的愿望;以作业的方式督促学生就感兴趣的问题做进一步的科普阅读。八、指导过程:1、话题导入环节。本环节通过以最直观的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学生从当前发生的事件入手了解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进而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环节。具体教学内容及步骤安排如下:首先通过PPT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近期发生的与环境有关的事件的图片(这里的内容主要有:与水污染问题相关的图片,如水污染致江苏沭阳供水中断事件、上海松江死猪事件、山西天脊集团水污染事件等;与空气污染问题相关的图片,如PM2.5指标、连续出现的雾霾天气等;与核污染问题相关的图片,如日本福岛核

5、辐射事件及近期出现的日本变异蔬菜的图片等。);接着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你从这些图片中发现了哪些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有哪些危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等等;随后,留三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讨论,自由讨论之后请学生针对上述第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接着过渡到教学的第二个环节。2、归纳问题环节。根据学生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做适当的补充,以此引出本节课主要介绍的三大环境问题。具体教学步骤安排如下:通过大致介绍江苏沭阳供水中断事件始末,归纳出目前存在严重的水污染问题的事实;通过介绍连续报道雾霾天气的新闻,归纳出目前存在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的事实;通过介绍日本福岛核

6、辐射事件的始末,归纳出目前核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的事实。同时,在黑板上将本节课主要讲解的三大环境问题板书出来。紧接着,再次向学生提出“这些环境问题有哪些危害?”的问题,并请学生就此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3、了解现状环节。本环节主要是想让学生了解上述三大环境问题可能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危害。具体教学步骤安排如下:首先,就学生对“这些环境问题有哪些危害”这一问题的回答,结合PPT图片做适当的补充,如水污染轻则会造成日常生活用水受到影响,重则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并举出历史上发生在日本的水吴病事件;空气污染轻则会造成连日的雾霾天气,影响人类的呼吸系统健康,重则会造成酸雨等更严重的环境问题,并举出历史上发生在美国

7、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时间;核污染轻则破坏周围动植物生存环境,如日本近期出现的变异蔬菜,重则恶性循环威胁人类生存,并举出历史上发生的几起核污染事件造成的危害。同时,简要将各环境问题的危害在黑板上板书出来。接着,再次发问“产生这些环境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并就此问题请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4、分析原因环节。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开动大脑,自己思考这些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训练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具体教学步骤安排如下:首先在学生所答的基础上,结合PPT图片补充分析各主要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如PPT上展示的上海松江死猪事件及山西天脊集团水污染事件,可归纳出不恰当的垃圾处理方式会造成水污染,包括生活垃圾和工业

8、生产垃圾;通过介绍PM2.5数值的由来,可归纳出不合理的工业废气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通过介绍核废料处理不当,可归纳出核利用可能潜在的造成核污染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可以适当进行扩展和深入。)以此,可以在黑板上适当板书这些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5、讨论解决措施环节。本环节意在培养学生自我思考之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教学步骤安排如下:通过上一环节的分析,进一步提出“如何解决上述环境问题?”的疑问,以此开始本教学环节。首先就这一问题向学生介绍人们正在采取的解决措施以及成效。接着让学生谈感想,对这些解决措施作出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向学生提出追问“你觉得哪些解决措施比较好,为什么?”或者说“如果是你

9、,你会采取哪些解决措施?”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进行讨论,以此来激发学生及深入阅读科普书籍的求知欲,训练其创新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最后让学生以书面作业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6、收获总结环节。这一环节既是对本次科学课的总结,也是对本次科普阅读指导课上涉及的阅读方法的归纳。具体教学环节安排如下:首先,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做口头上的学习总结,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然后在此基础上做适当完善(从本节课主要介绍的近期发生的三大环境问题入手,分析人类当今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的生活对环境所起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进而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和责任感,树立以科学的态度分析和对待日益严重的环

10、境问题的信心。)。而对本节课中涉及到的科普阅读方法的总结,首先也是让学生自己总结,提出阅读科普文时存在的阅读障碍及克服这些障碍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向学生做如下总结:在遇到一篇陌生的科普读物时,首先要做的是阅读标题,通过标题发出疑问,接着带着这个疑问试着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从文中找出相应的答案,如果找到了这个答案,那么也就意味着读懂了这篇文章,经过多次训练后,会发现原来科普文章很有意思并且会喜欢上阅读科普文章所能带来的成就感。结束语:最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不仅能意识到当前存在的日益严峻而复杂的环境问题及保护环境的刻不容缓性,更要在日常生活的行为上做到处处保护环境,时时节约资源,为建设我们共同的美丽家园而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