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龙骨夹板墙身施工工艺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947655 上传时间:2017-10-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木龙骨夹板墙身施工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木龙骨夹板墙身施工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木龙骨夹板墙身施工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木龙骨夹板墙身施工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木龙骨夹板墙身施工工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木龙骨夹板墙身施工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木龙骨夹板墙身施工工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木龙骨夹板墙身施工 木龙骨夹板墙身分为独立的隔断墙与靠建筑墙体的单边木墙身两种,其施工方法也有所不同,以下将分别进行阐述。1.1.施工前的准备工序(1)施工条件:在墙身结构施工前,吊顶面的龙骨架吊装应完毕。需要通入墙面的电器线路应敷设到位,必要的施工材料已进场,施工所需的工具与吊顶施工相同。(2)弹线:靠建筑墙体的单边木墙身的弹线,通常按木龙骨的分档尺寸,在建筑墙面上弹出分格线。独立隔断墙的弹线,需在地面和墙面上弹出墙体的位置宽度线和高度线,并标出门的位置。也就是说,通过弹线,找出施工的基准点和基准线,使工人在施工中有所依据。(3)刷防火漆:室内装饰中的木结构墙身均需防火处理。应在制作墙身

2、木龙骨上与木夹板的背面,涂刷三遍防火漆,涂刷方法可按本章第一节所述方法进行。1.2靠建筑墙面木墙身结构施工(1)拼装木龙骨架:墙身结构通常使 25*30mm 的带凹槽木方作为龙骨,该木龙骨架可在地面进行拼装,拼装框体的规格通常是 a300 或 a400 方框架法(a300=300*300mm,a400=400*400mm,该尺寸是木框架两木方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对于面积不大的墙身,可一次拼成木骨架后,再安装固定在墙面上。对于大面积的墙身,可将拼成的木龙骨架分片安装固定。木龙骨架的拼装方法与吊顶木龙骨架相同,可参见本章第一节。(2)木骨架在建筑墙身上的固定:1)检查墙身的平整度与垂直度:用垂线

3、法和水平线来检查墙身的垂直度和平整度,并在墙面上标出最高点和最低点。对墙面平整误差在 10mm 以内的墙体,可进行重新抹灰浆修正,如误差大于 10mm,通常不再修正墙体,而是在建筑墙体与木骨架间加木垫来调整,以保证木骨架的平整度和垂直度。2)木楔圆钉固定法:用 16-20mm 的冲击钻头在建筑面钻孔,钻孔的位置应在弹线的交叉点位置上,钻孔的孔距 600mm 左右,钻孔深度不小于 60mm。在钻出的孔中打入木楔,如在潮湿的地区或墙面易受潮的部位,木楔可刷上桐轴,待干燥后再打入墙孔内。固定木骨架时,应将骨架立起后靠在建筑墙面上,用垂线法检查木骨架垂直度,用水平直线法检查木骨架的平整度。对校正好的木

4、骨架进行固定。固定前,先看骨架木龙骨与建筑墙面有否缝隙,如有缝隙应先用木片或木块将缝隙垫实,再用圆钉将木龙骨与木楔钉牢固。(3)木夹板面安装:1)将木夹板进行挑选,分出不同色泽与残次件。把选好的木夹板正面四边刨出 45 度倒角,倒角处宽 3mm 左右。2)用 15mm 枪钉或 25mm 铁钉,把木夹板固定在木龙骨上。要求布钉均匀,钉距100mm 左右。通常 5mm 厚以下木夹板用 25mm 铁钉固定,9mm 左右厚木夹板用 30-35mm 铁钉固定。3)对钉入木夹板的钉头,有二种方法处理。一种是先将钉头打扁,再将钉头打入木夹板内;另一种是先将钉头与木夹板钉平,待木夹板全部固定后,再用尖头冲子,

5、逐个将钉头冲入木夹板平面以内 1mm。如果不这样处理钉头的黄色锈斑将破坏饰面。钉枪钉的钉头可直接埋入木夹板内,所以不必再处理,但在用钉枪时,要注意把钉枪嘴压在板面上后再扣动板机打钉,以保证钉头埋入木夹板内。(4)钉踢脚线板:踢脚线板可用实木板制作,也可用原木夹板(9-15mm)制作。还有塑料踢脚板制成品。近年来,在一些高级装饰中采用模压板的制成品踢脚线。实木板、厚夹板踢脚线,一般用铁钉与墙面木骨架固定,塑料踢脚线用螺钉固定,模压板踢脚线可用万能胶与木夹板墙面粘贴。(5)饰面及收口在夹板墙身基面上,可进行的饰面种类主要有:油漆饰面、喷涂饰面、贴墙纸饰面、贴墙毡饰面、镶镜面、镶贴不锈钢板饰面、镶贴

6、塑料饰面板饰面、镶包人造革饰面等。饰面的收口压线通常用木饰线条或不锈钢饰线条。各种饰面的方法将在第六章中详细介绍,收口工艺及方法将在本章第七节中介绍。1.3木墙裙及窗台板(1)木墙裙与木墙身的区别是,木墙裙一般只有 1-1.2m 的高度,而木墙身则需做到吊顶平面处。木墙裙的骨架制作和安装方法与木质墙身基本相同,只有在有造型要求的墙裙面上,钉面板的方法有所不同。常见的有明缝安装面板、阶梯安装面板和压条缝安装等。安装面板前应用0 木砂纸打磨面板四周,使其棱边光滑而无毛刺和飞边。(2)木墙裙与窗台板的接,在室内装饰工程中经常见到,这是因为木墙裙的高度通常与窗台等高,窗台板与木墙裙的接,就使木墙裙有了

7、整体效果。否则,木墙裙就有不完整之感。常见的接方式见图 552。1.4木隔断墙的施工(1)木隔断墙的结构形式:木隔断墙分为全封隔断墙,有门窗隔断墙和半高隔断墙三种,其结构形式不尽相同。1)大木方构架:这种结构的木隔断墙,通常用 50*80mm 或 50*100mm 的大木方制作主框架,框体的规格为 a500 左右的方框架或 500*800mm 左右的长方框架,再用 4-5mm 厚的木夹板作为基面板。该结构多用于墙面较高较宽的隔断墙(图 553 ) 。2)小木方双层构架:为了使木隔断墙有一定的厚度,常用 25*30mm 的带凹槽木方作成两片骨架的框体,每片规格为 a300 或 a400 的框架,

8、再将两个框架用木方横杆相连接,其墙体的宽度通常为 150mm 左右。3)单层小木方构架:这种结构常用 25*30mm 的带凹槽木方组装。框体为 a300mm,与墙身木骨架,吊顶木骨架相同。该结构木隔断墙多用于高度 3m 以下的全封隔断或普通半高矮隔断。(2)隔断墙的固定:1)弹线打孔:在需要固定木隔断墙的地面和建筑墙面,弹出隔断墙的宽度线与中心线。同时画出固定点的位置,通常按 300-400mm 的间距在地面和墙面,用 7.8mm 或 10.8mm 的钻头,在中心线上打孔,孔深 45mm 左右,向孔内放入 M6 或 M8 的膨胀螺栓。注意打孔的位置应与骨架竖向木方错开位。如果用木楔铁钉固定,就

9、需打出 20 左右的孔,孔深 50mm 左右,再向孔内打入木楔。2)固定木骨架:固定木骨架的方式有几种,但在室内装饰工程中,通常遵循不破坏原建筑结构的规则,处理骨架固定工作。固定木骨架的位置通常是在沿墙、沿地和沿顶面处。固定木骨架前,应按对应地面的墙面的顶面的固定点的位置,在木骨架上画线,标出固定点位置。如用膨胀螺栓固定,就应在标出的固定点位置打孔。打孔的直径略大于膨胀螺栓直径。对半高矮隔断墙来说,主要靠地面固定和端头的建筑墙面固定。如果矮隔断墙的端头处无法与墙面固定,常用铁件来加固端头处。对于各种木隔墙的门框竖向木方,均采应用铁件加固法,否则,木隔墙将会因门的开闭振动而出现较大颤动,进而使门

10、框松动、木隔墙松动。3)隔断墙与吊顶的连接:如隔断墙的顶端不是建筑结构,而是与吊顶相接触,其处理方法要根据不同的吊顶结构而定。对于无门的隔断墙来说,当其与铝合金龙骨吊顶或轻钢龙骨吊顶接触时,只要求相接缝隙小、平直即可。当其与木龙骨吊顶接触时,应将吊顶的木龙骨与隔断墙的沿顶龙骨钉接起来,如两者间有接缝,应垫实接缝后再钉钉子。对于有门的隔断墙,考虑门开闭的振动和人来人往的碰动,所以顶端也应进行固定。其固定方法为:木隔断的竖向龙骨应穿过吊顶面,至少在门框的竖向木龙骨顶端应穿过吊顶面,在吊顶面以上再与建筑层的顶面进行固定。固定方法常用斜角支撑,斜角支撑杆可以是木方或角铁,斜角支撑杆与建筑层的顶面夹角以

11、为 60 度为好,斜角支撑与建筑层的顶面,可用木楔铁钉或膨胀螺栓来固定。4)固定木隔断墙面木夹板:隔断墙上固定木夹板的方式主要有明缝固定和拼缝固定两种。明缝固定是在两板之间留一条有一定宽度的缝,施工图无规定时,缝宽为 8-10mm 为宜。如明缝处不用垫板,则应将木龙骨面刨光,明缝的上下宽度应一致,锯割木夹板时,应用靠尺来保证锯口的平直度与尺寸的准确性,并用#0 木砂纸修边。拼缝固定时,要对木夹板正面四边进行倒角处理,以便在以后的基层处理时可将木夹板之间缝隙补平。其板边倒角为 450*3。其钉板方法与木质墙身相同。5)饰面及收口:木龙骨架隔断的饰面,一般为木板油漆、木板贴墙纸、木板喷涂和贴墙面饰

12、面板等几种。隔断墙的收口部位主要是一吊顶面之间,与建筑墙面之间,以及隔断墙与本身的门窗之间。(3)木隔断墙体门窗的结构与做法:1)门框结构:木隔断中的门框是以隔断门洞两侧的竖向木方为基体,配以挡位框、饰边板或饰边线条组合而成。大木方骨架的隔墙门洞竖向木方较大,其挡位框的木方可直接固定在竖向木方上。对小木方双层构架的隔断墙来说,因其木方较小,应该先在门洞内侧钉上 12mm 的厚夹板或实木板之后,再在厚夹板上固定挡位框。门框的包边饰边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常见的有厚夹板加木线条包边、阶梯式包边、大木线条压边等。门框包边饰边板或木线条的固定通常用铁钉,其铁钉均需按埋入式处理。2)窗框结构:木隔断中的窗框是在制作木隔断时预留出的,然后用木夹板和木线条进行压边或定位。木隔断墙的窗有固定式和活动窗扇式,固定窗是用木压条把玻璃板定位在窗框中,活动窗扇式与普通活动窗基本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