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制度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管理办法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447920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管理制度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企业管理制度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企业管理制度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企业管理制度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管理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企业管理制度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管理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管理制度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管理制度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管理办法(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管理办法建设2000285号 二年十二月十三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逐步与国际接轨的需要,繁荣设计创作,规范设计市场,保证工程设计质量与设计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 (以下简称设计事务所)是指由具备一级注册执业资格(或取得高级职称的)。在当地有一定知名度的专业设计人员合伙设立,从事建筑工程设计或其中某一专业设计业务的设计机构。 合伙人对设计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和连带责任。 第三条 设计事务所变更名称、 住所、合伙人及合伙协议等重大事项或者

2、解散的, 应当报原审核部门。 第四条 设计事务所包括综合设计事务所和专业设计事务所。 综合设计事务所按建筑工程设计资质分级标准(建设1999 9号)规定的标准设立和规定的承接任务范围承接设计任务。综合设计事务所分甲级和乙级。 专业设计事务所按建筑工程专业设计事务所资质标准设立,并按规定的执业范围及承接任务范围承接设计任务。专业设计事务所不分级别。 第五条 设计事务所的设立由省、 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部总量控制的要求审批。设计事务所的资质证书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颁发。 第六条 设计事务所应当遵守国家法律、 法规和行业管理规定。

3、 第七条 设计事务所的名称应当与责任形式及从事的专业相符合,一般宜采用个人或合伙人的姓名命名。 第二章 申请及审批程序 第八条 申请设立设计事务所分为两个步骤: 先申报组建方案,再申报资质。 第九条 申报组建方案的程序为: (一)由发起人先向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呈报组建方案,材料包括: 1、申请设立设计事务所的报告; 2、书面合伙协议; 3、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4、 组成人员名单、简历及主要业绩(应附原单位拟同意解聘证明); 5、注册执业证书(或职称证书)及身份证复印件; 6、 通过企业改制成为设计事务所的应有上级主管部门或资产所有人的批准文件及其它有关材料。 7、审批部门要求的其它材料

4、。 (二)由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审查组建方案;按照择优推荐的原则对申请人提供的个人资格、业绩、人员组成、职业道德等方面认真考核,对拟成立的设计事务所提出综合推荐意见。 (三)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专家推荐意见对资质申请提出初审意见,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四)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初审通过的设计事务所发布资质预核准通知。拟新组建的设计事务所可持预核准通知到当地工商部门办理工商登记。 第十条 申报资质的程序为: (一)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接到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资质预核准通知后,将资质申报材料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资质申报应提交下列材料: 1、 按 建筑工程设计资

5、质分级标准 和本办法所附建筑工程专业设计事务所资质标准规定,提交资质申报材料(含资质申报软盘); 2、所有人员与原工作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辞职)证明; 3、当地注册管理部门出具的变更注册证明; 4、合伙协议书; 5、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资质申报材料进行审定并颁发相应的资质证书。 第三章 任务承接与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 取得设计事务所资质证书的单位, 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按照证书规定的业务范围承接业务,并对其提供的设计文件质量负责。 第十二条 在异地承接设计业务时, 须到项目所在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 专业设计事务所在与其他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机构进行合作设

6、计时,合作各方的权利、义务应当在合同中约定,并不得将所承接的业务转包。 第十四条 设计事务所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勘察设计管理的法律、法规,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将依法予以处罚。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建设部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建设1995282号文同时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3号 一九九年四月六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以下简称标准化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对下列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标准: (一)工业产品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或者安全、卫生要求; (二)工业产品的设计、生产、试验、检验、包

7、装、储存、运输、使用的方法或者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卫生要求; (三)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四)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五)有关工业生产、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制图方法、互换配合要求; (六)农业(含林业、牧业、渔业,下同)产品(含种子、种苗、种畜、种禽,下同)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检验、包装、储存、运输以及生产技术、管理技术的 要求; (七)信息、能源、资源、交通运输的技术要求。 第三条 国家有计划地发展标准化事业。标准化工作应当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二章 标准工作的管理 第五条 标准化工作的任务

8、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 第六条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贯彻国家有关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二)组织制定全国标准化工作规划、计划; (三)组织制定国家标准; (四)指导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 部门的标准化工作,协调和处理有关标准化工作问题; (五)组织实施标准; (六)对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七)统一管理全国的产品质量认证工作; (八)统一负责对有关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业务联系。 第七条 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履行下列职

9、责: (一)贯彻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并制定在本部门、本行业实施的具体办法; (二)制定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规则、计划; (三)承担国家下达的草拟国家标准的任务,组织制定行业标准; (四)指导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标准化工作; (五)组织本部门、本行业实施标准; (六)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七)经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授权,分工管理本行业的产品质量认证工作。 第八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本行政区域的标准化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并制定在本行政区域实施的具体办法; (

10、二)制定地方标准化工作规则、计划; (三)组织制定地方标准; (四)指导本行政区域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标准化工作,协调和处理有关标准化工作问题; (五)在本行政区域组织实施标准; (六)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九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国家和本部门、本行业、本行政区域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并制定实施的具体办法; (二)制定本行政区域内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规划、计划; (三)承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下达的草拟地方标准的任务; (四)在本行政区域内组织本部门、本行业实施标准; (

11、五)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条 市、县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分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三章 标准的制定 第十一条 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下列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含标准样品的制作): (一)互换配合、通用技术语言要求; (二)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技术要求; (三)基本原料、燃料、材料的技术要求; (四)通用基础件的技术要求; (五)通用的试验、检验方法; (六)通用的管理技术要求; (七)工程建设的重要技术要求; (八)国家需要控制的其他重要产品的技术要求。 第十二条 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

12、批、 编号、发布。 工程建设、药品、食品卫生、兽药、环境保护的国家标准,分别由国务院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卫生主管部门、农业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组织草拟、审批;其编号、 发布办法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法律对国家标准的制定另有规定的,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含标准样品的制作)。制定行业标准的项目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第十四条 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发布,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行业标准在相应的国家标准实施后

13、,自行废止。 第十五条 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制定地方标准的项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第十六条 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 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发布,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法律对地方标准的制定另有规定的,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 地方标准在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实施后,自行废止。 第十七条 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应当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企业标准由企业

14、组织制定(农业企业标准制定办法另定),并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备案。 对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要求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 第十八条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下列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一)药品标准,食品卫生标准,兽药标准; (二)产品及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卫生标准,劳动安全、卫生标准,运输安全标准; (三)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标准及国家需要控制的其他工程建设标准; (四)环境保护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 (五)重要的通用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和制图方法; (六)通用的试验

15、、检验方法标准; (七)互换配合标准; (八)国家需要控制的重要产品质量标准。 国家需要控制的重要产品目录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强制性标准以外的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的地方标准,在本行政区域内是强制性标准。 第十九条 制定标准应当发挥行业协会、科学技术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作用。 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部门应当组织由用户、生产单位、行业协会、 科学技术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及有关部门的专家组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标准草拟和参加标准草案的技术审查工作。 未组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

16、可以由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负责标准草拟和参加标准草案的技术审查工作。 制定企业标准应当充分听取使用单位、科学技术研究机构的意见。 第二十条 标准实施后,制定标准的部门应当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适时进行复审。标准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五年。 第二十一条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代号、编号办法,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规定。 企业标准的代号、编号办法,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第二十二条 标准的出版、发行办法,由制定标准的部门规定。 第四章 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第二十三条 从事科研、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 第二十四条 企业生产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应当在产品或其说明书、包装物上标注所执行标准的代号、编号、名称。 第二十五条 出口产品的技术要求由合同双方约定。 出口产品在国内销售时,属于我国强制性标准管理范围的,必须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第二十六条 企业研制新产品、改进产品、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