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小鸟最相亲爱》文本细读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941370 上传时间:2017-10-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10.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小鸟最相亲爱》文本细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和小鸟最相亲爱》文本细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和小鸟最相亲爱》文本细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和小鸟最相亲爱》文本细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和小鸟最相亲爱》文本细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和小鸟最相亲爱》文本细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小鸟最相亲爱》文本细读(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物之美和小鸟最相亲爱教材分析:这篇文章是冰心女士留美期间在山中养病时写的一篇随笔性散文。原来是一组,共十篇,这篇是第十篇。这篇散文写了作者在山中所见的许多可爱的动物和昆虫的生活情景,写出了它们给作者带来的无限的乐趣,也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本文结构清晰。作者先用了几个自然段介绍自己在积雪未尽时看见了可爱的小鸟青鸟、知更鸟、蜂雀,以及叫不出名的“毛羽鲜丽的小鸟” 。然后以“我们幕天席地的生涯之中,和小鸟最相亲爱”一句话引出下文,详细讲述自己观看鸟巢、观察小鸟的成长过程。也流露出弱小的“我”对母亲的想念、相亲相爱。最后讲在自己的眼中,小虫、蝴蝶、蜗牛、蜜蜂喝青蛙等等都是可爱的。行文至此,主

2、题得到升华,读者顿然发现:在读者的眼中,这个世界上的生命都是可爱的。表现了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尊重、平等、欣赏的情感态度。一 纵观教材,研读目标(关注过程,是三维目标对我们最有益的启示。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才能够相互渗透,交融一体,真正得到贯彻落实。 )教学目标:1. 认识 10 个生字,会写 8 个字。体会“阙疑” “幕天席地”等词语的本意和在文章中的引申意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和领悟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的思想感情,从而提升语文素养和陶冶情操。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子的品读理解,体会作者对动物

3、的关爱、尊重、平等、欣赏的情感态度,充分感受课文内容。难点:学习用详略结合的手法叙事,了解直接表达与间接表达的特点。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尝试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练习写作。二、剖析课题和小鸟最相亲爱字面意思和引申义:对于课文题目,你是怎样理解的?字面意思:和小鸟的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最”表示程度很深,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小鸟的喜爱到了一定的程度。 “爱”对动物的爱,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引申意:希望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感受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更重要的是,在他乡异地看见这些可爱的鸟儿,看到它们快乐温馨的生活,让作者有一种家的感觉。三作者作者:冰心(1900 年 10 月 5 日1999

4、年 2 月 28 日) ,享年 99 岁,现当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诗人,深受人民的敬仰。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1918 年入协和女子大学理预料,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她在文学上有 75 年写作生涯,成为创作时间最长的女作家。她朴素得像真理,清新得像诗歌,优美得像散文,感人得像小说。1919 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憔悴 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 。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 。1921 年加入文

5、学研究会。同年发表散文笑 和往事 。1923 年毕业与燕京大学文科,后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 ,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 ,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26 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此后著有散文南归 、小说分 、 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1946 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1951 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

6、。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 、 再寄小读者 、 我们把春天吵醒了 、 樱花赞 、 拾穗小札 、 晚晴集 、三寄小读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她的短篇小空巢获 1980 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 、 去国 、冬儿姑娘 ,小说散文集往事 、 南归 ,散文集关于女人 ,以及冰心全集 、 冰心文集 、 冰心著译选集等。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名言:“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 弥漫,使穿枝拂叶的人

7、,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哀。 “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 假如生命是无趣的,我怕有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是满足的了。 人生的道路,到底是平坦的少,崎岖的多。在平坦的路上,携手同行的时候,周围有温暖的春风,头上有明净的秋月。两颗心充分地享乐着宁静柔畅的琴瑟和鸣的音乐。在坎坷的路上,扶掖而行的时候,要坚忍地咽下各自的冤抑和痛苦,在荆棘遍地的路上,互慰互勉,相濡以沫。 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入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

8、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总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这是冰心的一句名言,也是她一生坚持信念。 “永远的爱心”融入她近八十年的文学创作,洋溢在她七百万字的作品的字里行间。冰心的爱,是博大的,深沉的,犹如她热爱的大海。冰心出生于福州一个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4 岁时迁往山东烟台,此后很长时间便生活在烟台的大海边。或许正是大海的广阔胸襟,孕育了她“海化”的性格和博大的爱心。 四正文细读写作背景:本文选编的是山中杂记的第十篇原名为鸟兽不可与同群意思是不能与鸟

9、兽同群。这是一句反语,其实是说喜欢与小动物亲近,与鸟兽同群,因此被同伴称做傻子。文章是冰心 23 岁时在留美期间山中养病时写的。原来是一组,共十篇,我们学习的这篇是第十篇。这篇课文写了作者在山中所见的许多可爱的动物和昆虫的生活情景,写出了它们给作者带来的无限的乐趣,也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这篇课文的语言细腻、柔和、含蓄而又清丽,通篇“满蕴着温柔” ,充分显示了女性作家的特点,这也是冰心作品的语言特点。爱对动物的爱,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本文重点写的是小鸟,共用五段文字。作者先写各种鸟,如青鸟、知更雀,说它们是快乐的象征,然后写鸟的形态,鸟鸣,最后进一步详写了鸟的家庭,小鸟破壳,大鸟哺育它

10、们的情景。这部分文字写得亲切、生动、感人,是文字的精华 本文详写了小鸟,略写了小虫,二者结合得恰到好处。文章开头选写了青鸟、知更雀、小蜂雀三种动物,从描写对象的数量看,已经从面上铺开了,然后收笔,集中一点,详写小鸟的各个方面,把文章内容、抒发的情感推向高潮,推向顶峰,最后收笔写小虫们,点到为止。如果再详写小虫,显得拖踏、臃肿、做作,读起来会索然无味. 教学建议(一)教学准备了解冰心的生平和她的主要作品, 和小鸟最相亲爱的写作背景资料。搜集小鸡出壳时的特点以及自己幼年时的照片和相关资料(二)教学过程1 、识字与写字本文生字较多,可以先借助拼音和工具书认识这些生字。 “卵”字在书写时第 4 笔“撇

11、”容易丢掉,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这个字的笔画。2、 朗读指导本课篇幅不长,语句长短适宜,情感细腻,读起来朗朗上口。 “喜爱”,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尤其作者喜爱的是一只只可爱的小鸟,如果要通过朗读将这种感情抒发出来,就会体会这种感情是怎样由心中产生的。所以反复品味课文,在内心中与作者产生共鸣,是有感情朗读本文的前提。如:“我在山亭中有时瞥见,只屏息静止,连眼珠都不敢动。我似乎恐怕这弱不禁风的小仙子惊走了。 ”你体会到什么?(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更衬托出蜂鸟的娇小可爱。引导学生从“瞥见、眼珠都不敢动、弱不禁风、小仙子等词语的本意和文中的含义感受作者对蜂鸟的平等友好的态度,对待小鸟怜爱之情。指导学生

12、朗读:师:怎样才能把作者对小鸟的喜爱之情读出来?(1)体会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小鸟的怜爱,感受怕惊吓小鸟的心情。尤其是“屏息静止、眼珠都不敢动、弱不禁风、小仙子”等词的运用。 (2)想象读:一边读一边想象小鸟的样子,感受小鸟的可爱。 (3).抓住重点词语和修辞读:如“瞥见、弱不禁风” , “小仙子”拟人的修辞手法。3 阅读教学(1)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反复品味,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情感。 (如:当许多毛羽鲜丽的小鸟唱着轻美的歌飞来的时候,作者在做什么?引读第三自然段。理解词语丛(1)“阙疑”一词知道鸟的种类实在是很多。(2)抓住“ 敧枕倾听”一词体会作者内心的宁静。(3)抓住“心魂俱静”从中

13、体会作者整个人彻底的进入了忘我的状态,所有的一切已无法干扰他。领略以鸟鸣春境界的欣赏之意。指导朗读:怎样才能读出作者的欣喜。指名读、范读、评价读、想象读、齐读。读出作者的心情,读出文本的寓意.(2)在阅读过程中,要理解课文的层次以及这样的层次安排的意义所在。课文前半部分介绍了自己旅居国外时看到的可爱的小鸟,后半部分写了自己如何爱这些可爱的小鸟。其间,有一个很重要的句子:“我们幕天席地的生涯之中,和小鸟最相亲爱。 ”这个句子是“我”对小鸟产生喜爱之情的根本原因,体会了这句话,就能感受到作者爱小鸟、爱自然的心。由此看来,本文的结构属于层层递进,却又不着痕迹。全文核心句子对于课文起到了提升与转折的作

14、用,将作者对小鸟的“爱”升华。(3) “因为他们太喜爱小孩子。大人们太忙,没有工夫喝它们玩。 ”这是一个很值得回味的句子。看似不应该用这句话作为结尾,但作者就这样用这句话使课文戛然而止。要体会这句话,首先要联系全文,尤其是“你若爱它,它也爱你们”这一句。要联系起来体会,就能很容易发现作者要告诉我们:要想得到爱,首先就要付出爱,哪怕是对待自然界里可爱的小动物。4 活动提示(1)朗读。朗读中要体会作者对小鸟的喜爱之情。注重作者情感的变化。(2)思考与交流。对于课文题目的理解,课文可以从题目入手,想想为什么和小鸟相亲相爱,带着这个问题去读,看看作者写了哪那些小鸟?重点是“最” ,表示了一种程度,也可

15、以体会到作者对于小鸟的喜爱之情已经达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对此句的理解,也是对全文的体会。这句话是作者对自己喜爱小鸟、热爱自然的情感的概括。教学策略参看“阅读教学” 。(3)拓展与运用1.本题旨在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每篇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本组课文,加深对动物、自然,以及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和个人体会加以讨论。同时悟出要想得到爱,首先要付出爱。2、结合作者的写作特点学习用详略结合的手法叙事,了解直接表达与间接表达的特点。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尝试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练习写作。如:读和小鸟最像亲爱有感,见例文。(4)积累。 (重点词语的解释、生字的读音及其形近字)生字 驯 xn(驯服、顺从) 瞥 pi(很快地看一下,大略地看) 蹒跚 pn shn 槭q(落叶小乔木)正音字: 触 ch,不读 ch 瑰 gu,不读 gu多音字:屏(png 风) (bng 弃 ) 磨 : 磨(m)练推磨(m) 分( fn 分别) (fn 过分) 壳(k 蛋壳)(qio 地壳) 嚼:jio 细嚼慢咽、味同嚼蜡 ju 咀嚼(3)jio 倒嚼 禁jn 禁受jn 禁止 脉:mi 脉络、山脉、切脉 m 含情脉脉形似字: 驯训 班斑 锦绵 怔证 狡绞 隐稳 皱雏 烁砾拨拔 玲铃 倚椅 彻砌 幕暮 涯崖 蓬篷 跚删 觅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