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产品管理产品规划技术名称蔬菜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9412326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产品管理产品规划技术名称蔬菜新品种的推广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年)产品管理产品规划技术名称蔬菜新品种的推广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0年)产品管理产品规划技术名称蔬菜新品种的推广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0年)产品管理产品规划技术名称蔬菜新品种的推广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0年)产品管理产品规划技术名称蔬菜新品种的推广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产品管理产品规划技术名称蔬菜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产品管理产品规划技术名称蔬菜新品种的推广应用(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分推广技术成果 TEL:01082109544,62119631;FAX:62194588 技术名称:蔬菜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技术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各育种课题组技术类别:经济作物技术简介:本所依靠雄厚的科技实力,开展了以推广蔬菜为主的科技成果开发和技术服务,建立了蔬菜良种的选育、繁殖、加工、销售产业化技术体系。本所育成的100多个蔬菜良种均以“中蔬”牌商标注册,畅销全国各地,部分种子还远销国外。“中蔬”良种质量可靠,价格合理,并成为国内种子行业的名牌产品。“中蔬”良种有:中甘系列甘蓝品种、中椒系列甜(辣)椒品种、中杂系列鲜食番茄品种、中农系列黄瓜品种、中白系列白菜品种、中薯系列马

2、铃薯品种、红杂系列加工番茄品种,以及西瓜、甜瓜、西葫芦、特菜、豆类、胡萝卜、青花菜等蔬菜系列品种。应用地区及范围:甘蓝:本所1973年在国内率先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途径育成我国第一个甘蓝一代杂种京丰一号,后又相继育成庆丰、晚丰、秋丰、中甘8号、中甘9号、中甘10号、中甘11号、8398、中甘12号、中甘15号、中甘19号、中甘20号和中甘21号等甘蓝系列新品种,推广种植面积占全国甘蓝总栽培面积的6070%。其中,中甘21、雄性不育中甘11等新品种在南方地区已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番茄:30多年来,先后育成了不同类型的鲜食用番茄品种10多个, 其中强丰、中蔬4号、中蔬5号、中杂8号、中杂9号、中杂11

3、号、中杂12号、美味樱桃番茄曾经或正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成为许多省市番茄生产的主栽品种。并主持或共同主持了第1、2、4轮全国番茄新品种区试。其中番茄新品种052h-29、052h-34、052-95已经在南方各地区得到大力推广应用。甜辣椒:先后育成了“中椒”(注册商标)系列的十几个品种,在全国范围推广,近几年年推广面积在40万公顷左右,社会效益显著。其中,新品种中椒26、中椒104、中椒105、中椒106、中椒107在南方地区均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黄瓜: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200余万亩,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在南方地区,中农8号、中农106、

4、中农29、04C38等新品种已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技术经济优点及指标:品种都经过严格的纯度、芽率等各项指标的检验,符合或超过国家良种标准。开发程度:已实现产业化生产。联系电话:010-82109544,62119631,传真:010-62194588邮政编码:10008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蔬菜所技术名称:无土立体芽苗类蔬菜栽培技术技术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芽苗菜课题组技术类别:经济作物技术简介:利用作物种子、根茎、枝条等繁殖材料,在黑暗或弱光条件下,培育出可供食用的幼嫩芽苗、芽球、嫩芽、幼茎或嫩梢,统称为芽苗类蔬菜(简称芽菜)。现已在全国推广的芽苗类蔬菜有龙须豆

5、苗、紫芽香椿、娃娃缨萝菜、芦丁苦荞、芽球菊苣、枸杞芽、花椒芽等。芽苗类蔬菜可在城市和城乡结合部,用日光温室、轻工业用厂房、一般的房屋进行无土、立体栽培。应用地区及范围:该技术最适于东北、西北、华北地区大中城市推广,也可用于部队驻军、前哨海岛、边远林区、远洋海轮、南极科学考察基地等特殊地区推广。早春及秋冬季在日光温室或具有加温设施内生产,夏季可在遮阳露地或有降温设施的室内生产。技术经济优点及指标:具有投资少,技术易于掌握的特点。芽菜生产周期7-12天,采用立体栽培,生物产量高,每100m2可日产100盘芽苗菜(约50kg),折合每亩日产330kg。生产中不施任何农药化肥,完全符合绿色食品标准。1

6、00m2生产面积全部投资2万元,人员经10天培训即可操作,年产值可达15-20万元,年收入纯利可达5-10万元。产品市场及经济效益预测: 是一种可以体现城市农业、受控农业和工厂化生产的农业,打破传统的农业模式,向时间和空间要效益,产品具有新颖性;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高档的绿色蔬菜产品。因此,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开发程度:已实现工业化生产。联系电话:010-82109544,62119631,传真:010-62194588邮政编码:10008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蔬菜所技术名称:半加工蔬菜防褐保鲜技术技术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栽培室加工组技术类别:农产品

7、加工技术简介:半加工蔬菜是指将新鲜蔬菜原料经过清洗、去皮、修整、切分、包装而制成的供消费者立即食用或餐饮业及家庭食用的一种新式蔬菜加工产品。它是在净菜上市基础上的一个飞跃。本技术主要研究开发适宜大批量半加工的蔬菜品种(如马铃薯、莲藕、茄子等)在加工、贮存过程中影响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技术防褐护色技术,经本技术处理的马铃薯、藕等易褐变蔬菜,在4条件下可使产品的货架期延长25天,达到国外切割蔬菜要求47天货架期的目标。应用地区及范围:该技术应用范围较广,不受地区限制,只要是食品加工企业,生产条件符合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均可使用。技术经济优点及指标: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每公斤蔬菜所增加的技术成本仅为0.

8、5元左右本技术处理的马铃薯、藕等易褐变蔬菜,在4条件下可使产品的货架期延长25天,达到国外切割蔬菜要求47天货架期的目标本技术处理的蔬菜产值可增加12倍,纯利润为2050%。产品市场及经济效益预测: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及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蔬菜的消费需求正由“数量消费”向“质量消费”转变,又由于蔬菜配送中心和超市、宾馆等市场的建设与发展,也为半加工蔬菜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该项技术与市场的有机结合将有利于蔬菜产、加、销一条龙产业化运作的实现,及形成以加工业为龙头带动种植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市场潜力很大。半加工蔬菜防褐技术的研究开发,使蔬菜商品由不含或低技术含量转化成含有新技术、高附

9、加值的,其经济、社会效益巨大。若年生产能力2吨,则年产值126万元,利润率2050%。开发程度:中试阶段联系电话:010-82109544,62119631,传真:010-62194588邮政编码:10008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蔬菜所技术名称:马铃薯脱毒薯工厂化生产技术技术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马铃薯课题组技术类别:作物技术简介:马铃薯是无性繁殖作物,由于病毒在体内积累引起种薯退化。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途径是利用以组织培养为基础的马铃薯脱毒快繁技术,生产脱毒马铃薯试管薯和微型薯,并进一步繁殖原种和合格种薯,最终解决马铃薯病毒性退化问题,利用脱毒种薯使鲜薯产量增加

10、了3050%。生产马铃薯微型薯主要采用茎尖组织培养方法获得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在培养室中切断繁殖试管苗,然后生产微型薯。马铃薯试管薯是利用马铃薯组培苗直接在试管中诱导马铃薯结薯。应用地区及范围:全国各地马铃薯主产区,种子公司和良种场。技术经济优点及指标:生产马铃薯微型薯主要采用用茎尖组织培养方法获得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在培养室中切断繁殖试管苗,每25-30天可繁殖一次,试管苗移栽到温室或网室中;7-8节后,切断扦插在基质中,每25-30天可扦插一次,每60天可收获一次微型薯。马铃薯试管薯是利用马铃薯组培苗直接在试管中诱导马铃薯结薯,生产周期为55天,单株结薯为1.5粒,平均单薯重提高到0.7克,每

11、平方米光照培养面积可年产4.5万粒。具有工厂化常年生产、缩短生产周期、脱毒效果好等优点。产品市场及经济效益预测: 全国现有马铃薯播种面积300多万公顷,且有逐步增加的趋势,每年需合格种薯45亿公斤,脱毒原种4亿公斤,脱毒小薯或微型薯45亿粒。因此脱毒马铃薯的推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该项目一旦投产,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在年生产脱毒试管薯500万个的规模下,单个薯成本为0.15元,500万粒试管薯一季可以生产微型薯2000万粒以上,单个薯成本0.15元,市场销售价为0.25-0.5元/粒,按平均每个小薯0.3元计,则达到设计要求后年利润可达400万元。开发程度:已实现工业化生产。联系电话:010-8

12、2109544,62119631,传真:010-62194588邮政编码:10008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蔬菜所技术名称: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技术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无土栽培组技术类别:经济作物技术简介: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用固态肥代替传统营养液的无土栽培新技术,1996年入选中国科协全国普及百项农业实用技术指南,到1998年底,该项技术已在全国推广150公顷以上,该技术具有简单、实用、高效等特点。无土栽培是一种农业高新技术,具有节肥、节水、省工、高产、优质,不受地域限制和产品洁净卫生等特点。但传统的营养液栽培同时也具有一次性投资比较大,运转成本相对偏

13、高,营养液的配置与管理技术较难掌握等限制因素。针对这些情况,我所研究开发出了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该技术利用河沙、煤渣、作物秸秆等廉价材料作为栽培基质,利用固态有机肥和无机肥为肥料,不但具有传统无土栽培的一切优点,而且使无土栽培系统的一次性投入较营养液无土栽培降低60%,肥料成本降低60%,产量提高1020%,并且操作管理简单,能达到施肥标准。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把有机农业融入无土栽培,为无土栽培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应用地区及范围:出现次生盐渍化和土传病害严重的保护地缺水地区传统农业无法耕作地区(荒滩、荒沟、矿区、沙漠地、海岛等)城市郊区、沿海地区技术经济优点及指标:利用河

14、沙、煤渣、作物秸秆等廉价材料作为栽培基质,利用固态有机肥和无机肥为肥料,一次性投入较营养液无土栽培降低60%,肥料成本降低60%,年亩产量可达1.5-2.0万公斤,并且操作管理简单,能达到“绿色食品”的施肥标准。产品市场及经济效益预测: 年亩产量以1.5-2.0万公斤计,毛收入可达1.5-2.0万元/亩/年,纯收入约为1.5-2.0万元/亩/年,以规模经营100亩计,每年纯收入可达100-150万元。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开发程度:已实现工业化生产。联系电话:010-82109544,62119631,传真:010-62194588邮政编码:10008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15、12号蔬菜所技术名称:设施蔬菜有机土栽培技术技术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栽培室技术类别:经济作物鉴定与获奖情况: “可控环境无公害蔬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获2006年北京市科技进步3等奖技术简介:设施蔬菜有机土栽培技术基于国家863项目“可控无公害蔬菜全季节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采用该技术能够使蔬菜产量比常规栽培提高60%以上,营养品质明显改善,具有节水、节肥、优质、高产等特点,已获国家发明专利。与该技术相配套,本课题组可承担科技园区规划、温室设计、综合栽培技术咨询服务等,包括设施与各种蔬菜栽培技术。应用地区及范围:全国各地设施蔬菜栽培地区。技术经济优点及指标:利用农产废弃物且节水、节肥30%左右,可生产优质有机蔬菜。开发程度:中试服务方式:可提供咨询、培训、交钥匙联系电话:010-68919544,62155874,传真:010-62194588技术名称:花卉组织培养及快繁脱毒技术技术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花卉室技术类别:经济作物技术简介:组织培养是将植物体的一部分接种在合成培养基上,使其按照预定目标生长发育成新植株。组织培养是以营养繁殖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