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d教学内容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9399974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5.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末新政d教学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清末新政d教学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清末新政d教学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清末新政d教学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清末新政d教学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末新政d教学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末新政d教学内容(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授课人:谭静 历史学(师范)1班 100120168,第九课 清末新政,戊戌变法期间(1989年)慈禧太后如何对待维新:,发动戊戌政变,迫害维新人士,囚禁光绪皇帝,“世有万禩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成法” “深念近数十年积弊相仍,因循粉饰,以至酿成大衅。现在议和,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其渐变富强。总之,法令不更,锢习不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光绪朝东华录4553页;46014602页。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在西逃的途中以光绪的名义颁布下一道谕旨。,从1898年的戊戌变法到此时1901年1月,这样短短不到4年的时间作为清朝实际掌权者的慈禧太后为什么在前后会有这样大的反差?,义和团的震

2、荡,八国联军的打击,戊戌变法以来 民主思想的传播,打出维新旗号, 进行“变法”,拉开新政序幕的正是1901年1月,逃亡西安的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颁布的“预约变法”上谕,4月,清政府成立督办政务处,至此,标志着清末新政的开始。,江楚会奏三折,论育才兴学 以教育改革 为主,改革变通 中国之成法,论采用西法,它成为清末新政期间指导变革的纲领性文件,新军编练始于1895年(袁世凯小站练兵)。 清政府完整意义上的军事改革是在1901年:停止武举考试,裁汰绿营十分之二三,在原有各营中挑选若干营,分为常备、续备、巡警等,一律练习新式枪炮。并规定各省设立武备学堂,培养军事人才。并推广北洋、湖北编练新军的经验

3、。,发迹前的袁世凯,官制改革:裁旧衙门、添新衙门、整顿吏治 军事改革:编练新军、开办警政 教育改革:废科举、设学堂、奖留学、定学制 经济改革:成立商部、劝办商会、颁定商律、奖励工商 社会习俗方面:准许满汉通婚、禁止鸦片、禁止妇女缠足等,近代知识分子群体,“台湾学者王德威并不是历史专家,但是他的一句话足以提醒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近代中国史:没有晚清,何来五四?要寻找20世纪中国现代性的起源,不能仅仅回溯到五四,晚清是一段比五四更重要的转型时代。” 清末新政始末:大清帝国最后十年,殿试,江南贡院,官制改革:裁旧衙门、添新衙门、整顿吏治 军事改革:编练新军、开办警政 教育改革:废科举、设学堂、奖留学、

4、定学制 经济改革:成立商部、劝办商会、颁定商律、奖励工商 社会习俗方面:准许满汉通婚、禁止鸦片、禁止妇女缠足等,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并未触及根本的专制制度,(1)1905年,五大臣出洋,1903年,在海外的报刊上宣传立宪,筹划立宪活动,出洋考察大臣及其随员在罗马的合影,(1)1905年,五大臣出洋,材料二: “目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若操切从事,涂饰空文,何以对国民而昭大信。故廓清积弊,明定责成,必从官制入手,亟应先将官制分别议定,次第更张。”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第44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2)1906年“预备仿行宪政”,从官制入手,成立编制馆,(1)1905年,五大臣出洋

5、 (2)1906年“预备仿行宪政”,从官制入手,成立编制馆 (3)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三、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 四、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解散之时,即令国民重行选举新议员,其被解散之旧员,即与齐民无异,倘有抗违,量其情节以相当之法律处治。 五、设官制禄及黜陟百司之权。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 十二、在议院闭会时,遇有紧急之事,得发代法律之诏令,并得以诏令筹措必需之财用。惟至次年会期,须交议院协议。 十三、皇室经费,应由君上制定常额,自国库提支,议

6、院不得置议。 十四、皇室大典,应由君上督率皇族及特派大臣议定,议院不得干预。,第一条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之。 第三条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第四条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依本宪法规定实行之。 第五条天皇依帝国议会之协赞,行使立法权。 第十二条天皇规定陆海军之编制及常备兵额。 第十三条天皇宣战媾和及缔结各项条约。 第十四条天皇宣告戒严。 戒严要件及效力,由法律规定之。 第十五条天皇授与爵位、勋章及其他荣典。 第十六条天皇命令大赦、特赦、减刑及复权。 第十七条置摄政依皇室典范之规定。,钦定宪法大纲是1908年中国晚清政府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性文件。但我们可以看出钦定

7、宪法大纲基本上是日本的舶来品,同大日本帝国宪法不同的是:由宪政编查馆参照1889年由明治天皇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制定的钦定宪法大纲,但是却删去了日本宪法中限制君权的有关条款,充分体现了“大权统于朝廷”的立法旨意。,(1)1905年,五大臣出洋 (2)1906年“预备仿行宪政”,从官制入手,成立编制馆 (3)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4)1910年资政院成立,(5)1911年责任内阁皇族内阁,预备立宪的破产皇族内阁,1911年5月,清政府颁布新内阁官制,宣布组建所谓的“责任内阁”,由庆亲王奕劻担任总理大臣,在内阁的13名成员当中,汉族官僚4人,满勤贵族9人,其中皇族又占7人,因此被成为皇族内阁。

8、内阁的名单:总理大臣奕劻(宗室)、协力大臣那桐(满)和徐世昌(汉)、外务大臣梁敦彦(汉)、民政大臣肃清王善耆(宗室)、度支大臣载泽(宗室)、学务大臣唐景崇(汉)、陆军大臣荫昌(满)、海军大臣载洵(宗室)、司法大臣绍昌(宗室)、工商大臣(宗室)、邮传大臣盛宣怀(汉)、理藩大臣寿耆(宗室),对清末新政的认识,从近代化的角度:改革与革命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两种方式,不能以革命否定改革。 从改革的主观动机:清末新政是清政府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和挽救统治危机进行一场改革,当然其中不乏少数官僚或立宪派有“自强图存”的真实动机。而清朝统治者最终的言不行,行不果的处事也使得这一部分人分流,其中一部分就走向了革命的道路。 从改革的内容,无论深度还是广度,清末新政都要超过戊戌变法 从改革的实际效果,清末新政是以自下而上的推动和自上而下的改革双向互动的形式出现的,不仅未能实现王朝自救,反而“种瓜得豆”,加速了它的灭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