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参考模板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379973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DOCX 页数:108 大小:7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管理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参考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企业管理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参考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企业管理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参考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企业管理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参考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企业管理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参考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管理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参考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管理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参考模板(1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国际互联网使用管理方法第一条 为规范党政机关孤傲及互联网(一下简称:外网)的使用和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外网的开通和使用,实行方便工作和保障安全相结合的原则。第三条 XX部门是外网管理工作的主要责任部门,负责外网的网络管理和维护保障工作,以及网站日常工作的管理。XXX部门负责外网网站发布消息的审核、舆论导向的指引。XXX部门负责外网上网指引、登记备案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第四条 特殊工作岗位实行定岗管理,特殊工作岗位可开通外网。其他工作岗位需要开通外网的,实行配额管理。第五条 申请开通外网的程序是:填写开通外网申请表,经部门领导同意后,

2、报XX部门提出审核意见,审核通过的,精心登记备案后,由XX部门办理开通事宜。第六条 超出配额的,申请部门应提出撤销原使用人员名单,否则,申请不予受理。被停止使用外网人员的上网设备由XX部门负责拆除。第七条 接入互联网的电脑应与内网物理隔离,严禁在外网计算机上处理涉密文件和敏感的工作信息。第八条 在外网计算机上使用的移动存储介质禁止在内网和涉密网中使用,杜绝发生U盘交叉使用(混用)的现象。第九条 上网人员要自觉接受身份认证和IP绑定技术对个人上网活动的安全监督检查,严禁擅自改动单位分配的IP地址。第十条 及时对外网计算机操作系统补丁进行更新。第十一条 上网人员要提高自身的恶意代码防范意识,在接收

3、文件或邮件之前,必须先进行恶意代码检查。第十二条 上网人员应自觉学习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严禁在外网计算机上使用存有涉密信息的优盘、移动硬盘等移动存储介质。第十三条 严禁在互联网上浏览反动、淫秽等国家明文禁止的信息。违反规定者,按国家有关法规和相关纪律处分规定追究责任。第十四条 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发布涉密审查制度,指定机构和人员对拟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发布的信息进行涉密审查,并建立审查记录档案。第十五条 本制度由XXXX负责解释。第十六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执行。附件: 1.开通外网申请表 2.信息发布涉密审查登记表开通外网申请表申请人所在部门申请原因: 部门领导意见: 负责人(签章):

4、XX部门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章):外网接入安全管理承诺1、 自觉遵守国家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的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2、 自觉遵守我单位国际互联网使用管理制度。3、 所申请的外网仅供本人使用。4、 申请人确认上述承诺,如有违反愿接受相应处罚。信息发布涉密审查登记表信息发布涉密审查登记表编号: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信息发布人所属部门信息标题信息类别信息内容:涉密审查内容1工作敏感信息发现 未发现 2国家秘密信息发现 未发现 3国家机密信息发现 未发现 4国家绝密信息发现 未发现 审查意见审查通过,予以发布 涉及敏感信息,暂缓发布 审查人(签章): 年 月 日XXX内网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 总

5、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内部计算机网络(即党政机关内部计算机网络,一下简称内网,网内的计算机以下简称为内网计算机,使用人员以下统称为内网用户)的使用和管理,保障内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本制度规范的内容包括:网络管理、终端管理、用户管理、介质管理和安全事件报告。第三条 XX部门是内网管理工作的主要责任部门,负责内网的网络管理和维护保障工作。第二章 网络管理第四条 内网必须与国际互联网实行物理隔离。第五条 内网进行分级、分层、分域管理,对内网信息系统及相关的局域网(业务专网)划分为独立可管理和控制的安全域。不同的安全域应采取相应的安全策略和保

6、护手段。第六条 建设内网安全与应用支撑平台,实行内网用户、资源的统一注册管理,并为单位信息系统的安全和安全域防护提供身份鉴别、授权管理、便捷防护等公共安全技术手段。第七条 加强对内网信息上网前的保密审查和对已上网信息的保密检查,防止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上网。第八条 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定期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和风险评估工作,排除信息系统安全隐患。对于集中处理工作秘密的信息系统可以参照秘密级年息系统的分级保护相关要求实施安全防护。第九条 内网应配置独立的交换机,内网综合布线须满足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技术要求中的相关要求。第十条 内网信息系统利用公网(PSTN、ISDN、ADSL、DDN、X.

7、 25、帧中继、ATM、SDH等)进行远程传输时,必须使用VPN技术和IP密码机实行加密处理。第十一条 内网因工作需要与其他网络进行连接,连接方式和设备必须满足国家保密部门的要求。第十二条 内外网因工作需要进行数据交换式,必须采用复合国家保密部门要求的方式(如:刻录光盘)或设备(如:保密部门认可的安全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系统)。第十三条 通过部署统一的补丁升级系统、防病毒系统、漏洞扫描系统、网页防篡改系统、存储备份系统、容灾系统,建立与应用相适应的安全策略,全面加强主机和应用系统安全。第十四条 建立监控、备份恢复、应急处理、安全审计、安全事件报告等工作制度。技术部门通过监控机房、网络、主机、应用、

8、数据等运行状态,主动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尽快恢复受影响或被中断的应用服务。第三章 终端管理第十五条 内网计算机必须安装保密部门认可的违规上互联网监控软件。第十六条 内网计算机应采用“双布线双用户终端”或“双布线单用户终端”的隔离卡物理隔离解决方案。第十七条 严禁在内网计算机上使用无线网卡、键盘、鼠标、蓝牙等一切无线设备。第十八条 严禁在内网发布涉密信息,内网计算机不得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不得存储国家秘密信息。第十九条 严禁在内网计算机上连接手机、相机、USB存储介质等一切非授权的可存储或连接其他网络的外置设备。第二十条 内网计算机须启用屏幕保护程序并设置

9、恢复密码,屏幕保护的闲置时间设置为10分钟以内。第二十一条 内网计算机必须保证密码安全。内网计算机和应用系统密码需定期修改,密码长度不少于8位,并由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混合组成。第二十二条 及时对内网计算机操作系统补丁和防病毒软件病毒库进行更新,定期对计算机进行全盘扫描、杀毒。第四章 用户管理第二十三条 内网用户应定期接受保密教育和培训,建立完善的人员安全监管制度。第二十四条 对内网用户进入网络的行为实行安全准入管理制度。安全准入行为管理包括便携式计算机、台式就算几、移动存储介质、打印机等设备的注册,外来软件的安装等。第二十五条 内网用户不得私自安装与工作无关的软件,如需安装非工作需要的软件必

10、须向主管部门申请。第二十六条 内网用户不得擅自更改内网计算机系统设置,国际互联网。第二十七条 内网用户不得通过拨号、无线网卡等方式连接国际互联网。第二十八条 定期组织对内网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检测和检查,加强对内网安全、保密技术知识的教育和培训。第五章 介质管理第二十九条 内网计算机必须使用国家保密部门认可的安全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系统。第三十条 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系统的保管、发放、登记管理等,建立介质资产清单,落实安全责任制度,明确责任主体。第三十一条 内网计算机及安全移动存储介质该百年用途或报废之前,须由技术人员使用专用数据销毁工具将硬盘或移动存储介质中的数据进行彻底清除,以保护信

11、息安全。第三十二条 内网安全移动存储介质的维修、报废,先报主管领导审批,由专人负责登记备案后,再进行维修、报废处理。第六章 安全事件报告第三十三条 内网用户发现安全事件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时,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报告XX部门。第三十四条 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做出处理,并及时向上级领导部门报告。第三十五条 内网用户对本人的行为负责;各部门负责人负有管理、监督本部门人员遵守本方法的责任。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制度规定的,由管理部门或管理人员及时报告XX,XX根据违规情况按有关法规追究责任。第七章 附 则第三十七条 本制度由XXXX负责解释。第三十八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执行。XXX涉密网

12、络安全管理制度第一条 为加强涉密网络的使用和管理,保障涉密网络和涉密信息安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XXXX是涉密网络管理工作的主要责任部门,负责涉密网的网络管理和维护保障工作。第三条 涉密网络安全管理要坚持“全面管理、依法管理、分类管理,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第四条 涉密网络建设和运行维护服务外包的,必须选择具有相应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的单位,签订保密协议,明确保密责任,落实保密管理要求。第五条 XXXX(部门)指定内部人员担任系统管理员、安全保密管理员、安全审计员,分别负责涉密网络运行维护、安全保密管理和安全审计工作。同时,XX

13、XX(部门)负责对行政管理部门组织保密培训,并实行持证上岗制度。第六条 涉密网络使用、管理人员必须签订保密责任书,明确保密义务和责任。第七条 XXXX(部门)负责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涉密网络安全保密技术防护:(一) 采取身份鉴别措施,有效防范非授权用户登录服务器、终端、应用系统以及安全保密设备;(二) 采取访问控制措施,有效防范用户对信息的越权访问;(三) 采取安全审计措施,准确记录用户和管理人员的操作行为,有效监督违规操作;(四) 采取边界安全防护措施,有效防范违规接入、违规外联合移动存储介质交叉使用等行为;(五) 采取信息流转控制措施,防止高密级信息流入低密级网络或安全域。第八条 须统一采购

14、、登记 、标识、配备信息设备,并明确使用管理责任人。第九条 涉密与非涉密计算机及外设应严格区分,不得相互混用。所有涉密计算机必须设置“涉密计算机”字样及国家秘密等级的标识。第十条 涉密计算机必须与国际互联网实行物理隔离,隔离方式和设备必须符合国家保密部门的相关要求。第十一条 涉密计算机必须安装保密部门认可的违规上互联网监控软件,并定期对然间状态进行维护,确保监控软件运行正常。第十二条 严禁使用涉密计算机上互联网或私自接入其他非涉密网络。第十三条 涉密网络必须按早国家分级保护标准进行建设,保密主管部门在建设中行使监督、指导责任。第十四条 规范文件打印、存储介质使用等行为,严格控制信息输出。第十五条 在涉密网络中禁止使用多功能机,如有打印、复印需求的必须专机专用,且必须使用无记忆功能的打印、复印设备。第十六条 涉密计算机因工作需要与外部进行数据交换时,必须使用符合保密部门规定的方式或设备,并采取病毒查杀、单向导入等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