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地方文化.踢鼓拉花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936357 上传时间:2017-10-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朔州地方文化.踢鼓拉花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朔州地方文化.踢鼓拉花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朔州地方文化.踢鼓拉花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朔州地方文化.踢鼓拉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朔州地方文化.踢鼓拉花(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朔州地方文化朔州地处内外长城之间,为历代北方游牧部落与中原汉族争夺之地,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在这里相互碰撞杂揉,从而形成独特的边塞文化关隘文化.作为其表现形式之一的踢鼓秧歌,粗犷奔放率真见性,上千年来在晋北蒙南一带的民间流传延续,任岁月交替沧海桑田,总是呈现出一种鲜活的姿态.这种表现水泊梁山英雄好汉事迹的大型古装民间舞蹈在 2004 年被列为山西省首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项目,入选意味着在今日文化产业葳蕤蓬勃的背景下再度被挖掘,被赋予新的审美内涵.而传承这些舞剧种的一代又一代艺人,他们粉墨春秋经年累月,学人之优克已之劣,师徒为继代代相衍,脸上刻满了风霜,胸中燃烧着激情,你只要走近过他们,你就会

2、为他们的执着坚韧以及那一点点苦涩一点点无奈更多的是那一份对秧歌艺术的一往情深而感动而回眸. 渊源 :一曲梁山英雄好汉的赞歌 踢鼓秧歌是一种融拳术、舞蹈、戏曲为一体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街头广场艺术,雏形于宋末,持续于元明,发展于明清,兴旺于解放后,是反映北宋末年农民起义军梁山泊英雄惩恶济善、除暴安良、刺探情报、劫狱救友的英雄事迹的。 相传水泊梁山 108 单将中的董平是山西潞州人,在一次回家探母中,被契丹人掳于黑水河(今内蒙一带),由于契丹人也反宋,意愿相同,董平被释放。董平在归途中,路过朔宁府(今朔城区),正遇正月十五闹红火,于是董平和当地群众以文艺的形式编演梁山好汉迷惑官兵劫狱救友的故事。还

3、有一种说法是宋江被招安后,有一部分人不愿意跟随宋江投降宋室,遂转移至长城内外,以教练秧歌为名,积蓄力量准备东山再起。无论哪一种说法,踢鼓秧歌都是源于朔州,都是在演绎和歌颂梁山英雄。 宋末时期,山西民间盛行太祖洪拳,朔州地处雁门关外,又为古战场,群众大多习武,因此,踢鼓秧歌的动作与韵律是以拳术为基础演变而来。踢鼓秧歌的男角称“踢鼓子”,以亮势飞脚为主,刚劲有力,矫键利索;女角称“拉花”,以扭步跌籽儿为主,灵巧活泼,轻盈细腻。男女成对,少则 2 人多则 108 人,人物扮相是水浒人物。有老生、须生、武生、小生、花脸、青衣、花旦、彩丑、小旦、武旦等行当,这是其它民间舞蹈所没有的。表演程式有 100

4、多种,节目分三大类,一是小场子,由 2 到 5 人表演的“双凤朝阳”、“小落帽”等;二是大场子,由 40 到 108 人表演的“杀四门”、“ 满天星”等;三是过街场,有” 天地牌”、“双出水”等。 踢鼓秧歌在朔州比较普及,差不多村村都有,一过春节从初三起,每村起秧歌,正月十五集县城,乡间一直持续到二月二。现在闲散在民间的专业踢鼓秧歌队伍仍有 30 多支,从业人员上千人,如上泉关、上马石、七里河、西街、南街、北邢家河村等,其中南西河底村的秧歌队伍全部为女性。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的艺人加上了“孙悟空”、“白骨精”等形象,有的人物造型发生了改变,比如以前的丑角耳朵上挂着红辣椒,手里拿着扫炕扫帚,现在来

5、看就不太雅观,有丑化劳动人民之嫌,故改成在脸上画圆形彩妆等。解放后,踢鼓秧歌落帽曾获山西省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二等奖、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一等奖,直至在 2003 年 2004 年的全省第二届、第三届广场文化艺术节上,大型踢鼓秧歌满天星、庆小康令观众叹为观止。 2延承:与大秧歌的一衣带水密不可分 要说踢鼓秧歌就不能不说大秧歌。其一,踢鼓秧歌有些节目在清末时被艺人加上小演唱进行演出,如拉老汉、割红缎等,现在仍有保留。后来这种演出形式搬上舞台,称为朔县秧歌,随着解放后女演员的增多、剧情丰富、剧本扩大后,当地群众就在秧歌前加个“大”字,成为朔县大秧歌。其二,朔城区大秧歌剧团(事业单位)艺人一

6、代一代口口相传,他们不仅传授大秧歌的演唱技艺,同时传授踢鼓秧歌的一招一式,他们演出大秧歌剧2目的同时,在重大活动比赛调演时,参加踢鼓秧歌的演出。其三,现在踢鼓秧歌的某些动作曲调又是从舞台中借鉴过来,如“云手”、“ 流水”、“二性”等,可以说,作为街头广场艺术的踢鼓秧歌与作为舞台艺术的大秧歌无论是在表演程式还是在演出剧目上,二者都是相互渗透相互揉合密不可分的。2004 年 9 月在榆次老城举办的全国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上,踢鼓秧歌双凤朝阳和新编秧歌剧泥窑双双获得银奖3惊叹:108 人的大型古装民间舞蹈 2004 年 8 月 27 日,山西省第三届广场文化艺术节在朔州召开,反映水泊梁山英雄事迹的大

7、型古装民间舞蹈亮相之后,其强大的演出阵容、典型的水浒人物扮相以及表现出来的粗犷奔放雄健俊美令人震撼。记者有幸一饱眼福见证其锦绣沧桑。 “日头上来一点红,照见汴梁一座城;赵宋官兵吓破胆,最怕梁山众英雄”。随着演员卢尚卿在雁门关上(道具布景)的一声“介板”起唱,李逵从城楼上跳下,打开城门,救出盟友。梁山众英雄从城门以“嘈声” 入场。第一对鼓子是老生李俊、阮小二,着黄道袍、白喷头、白胡子,拉花是青衣林娘子、顾大嫂,着绿、蓝色裙服;第二对鼓子是须生杨雄、张青,着黑道袍、黑包巾、黑胡子,拉花是花旦孙二娘、扈三娘,着红衣;第三对鼓子是花脸李逵、鲁智深随着鼓点的行进,出场演员形成 5 个斗子,表演小场子,鼓

8、、锣、号、唢呐等乐器时而激昂如万马行进,时而婉转如山涧溪流。男角甩膀亮势,踢一脚立势刚强,打一拳七步难防;女角如莺似燕,飘一步轻盈细腻,逗一着艳丽多情,观者无不为之入迷。表演完小场子后,城楼上演员以大秧歌独有的“流水”、“ 二性 ”曲调再次起唱,所有演员阵容变成一个滩子,开始表演大场子,大场子气势恢宏、云蒸霞蔚。最后以架肩、上架、放火花收场回城。 时光凝滞,掌声与惊叹的表情将这一切得以诠释。 4感慨:一个艺人世家的秧歌情结 当最初的热爱成为一种执着成为一种坚韧时,流逝的光阴会把这种热爱蜕变成一种情结。伤感、怀旧、甜蜜、酸楚、欢笑、泪水、激动、叹息,只要一提起秧歌,都是那说不清道不明、欲说还休、

9、欲罢不能、爱恨交织而又一往情深的别样情怀。 张元业,这位从 13 岁开始跟随父亲踢鼓拉花到今年 73 岁仍旧活跃在市井巷陌乡野村舍的老艺人,在叙述一些陈年往事时,心中的激动依然激荡如鼓,曾经的苦难和悲喜与秧歌一道已成为他生命的全部张元业的表兄周元艺名叫兰花红,解放前是晋北一带造诣极深的艺人,张元业的连襟常海是有名的鼓手。张元业从小除跟随父亲踢鼓子外,还拜周元为师苦练青衣,既踢鼓又拉花既演男角又钻研女角。又拜常海为师,苦学打鼓,技艺皆通。解放前,张元业在家乡即朔城区里磨町村一带,组织舅舅、表兄、叔叔、大爷等一家人,由父亲带领每到正月就开始走村串户表演踢鼓秧歌,后来又成立班社演出大秧歌剧目。解放后

10、,张元业担任了朔城区大秧歌剧团团长,但仍是主要演员,青衣、花旦、须生、老生、老旦无一不能演且样样精通,台步、髯口、梢子、帽翅等功底极深。在沿北同蒲线京包线一连三个多月的演出中,其间的艰苦自不必说,冬天滴水成冰,艺人们冻得连鬓页子都沾不上,双手冻裂了口子。这期间,张元业还领着 1 岁的儿子张福,在耳濡目染中,张福逐渐学会了吹笙拉胡子,成为伴奏队的主要演员。 张老说有一次在农村演出,晚上搭个布篷子,睡在莜麦窝里,早上醒来一看,儿子的头边竟然卧着 5 条蛇,还有一次在山阴县演出,一连 20 天喝的都是菠菜汤,孩子跟着受了不少罪。但最让他难过的是文革期间,他回了农村,放羊拾粪学裁缝做衣服,午夜梦回,又

11、见自己包着蓝包头踢鼓子。1976 年剧团恢复,他的精气神儿一下子就回来了,到 1990 年退休,传承艺人近百名。期间,他曾走村串户了解踢鼓秧歌的流动状况,手把手指导农村秧3歌队的建设,建立了档案和传承人名录,对相关的表演进行了录音录像整理。1998 年,张福接过团长这一重担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鼓与呼。 说到这个秧歌世家时,还有一个至关重要、值得我们用心关注的人物,他叫赵甫仁,是张元业的大兄哥,张福的舅舅。赵甫仁今年 73 岁,从 12 岁起就参加踢鼓秧歌活动,既当演员又做鼓手。从 1958 年开始,他受省文化厅委托,走了六、七个县,上千个村庄,遍访30 多位民间艺人,将踢鼓秧歌、大秧歌用文字、

12、图形、简谱的形式整理成册,于 1998 年出版成书,共 4 册,计 200 余万字,填补了踢鼓秧歌历代没有书面材料的空白。第二、三届全省广场艺术节上的大型踢鼓秧歌的艺术设计均出于他之手。在赵甫仁简陋而略显寒酸的家里,记者看到的是一摞又一摞的书稿和随处放着的资料卡片。70 岁的老伴常年卧病在床,赵老说,他现在的生活只有两件事,一件是照顾老伴,另一件就是教授踢鼓秧歌。说话间,他便为老伴倒开水服了药片,又在火炉里放了两铲煤块。也许,艺术和生活从来都是如此接近如此亲密吧。 5保护:拟采取的步骤方法 目前,踢鼓秧歌人员存在着业务技能水平难以提高、年龄趋于老化、新老交替出现中层断层等现象,对其资源优势的利

13、用还没有形成一种以市场经济运作机制相结合的有序趋势。作为开展踢鼓秧歌活动、传播踢鼓秧歌这一文化载体和重要阵地的大秧歌剧团,现今只有几间简陋的办公室、库房、排练室破烂不堪。为此,朔州市文化局拟采取一些方法对该项目进行保护。比如成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组,争取政府支持,组织有关专家对踢鼓秧歌进行广泛全面的论证,对专业人员、传承人、老艺人等的工作生活方面的困难难给予帮助,建立内部分配激励制度,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相关的称号、表彰、奖励,成立培训基地、随团培训班等。目前,大秧歌剧团正在研究制订具体保护方案。 后记:塞北的冬天寒冷而混沌,当我紧裹着棉衣行走在朔城区旧城通往秧歌剧团的小巷时,分明觉得城市繁华背后的破旧,热闹背后的寂寞。在文艺形式多元化的今天,老艺人的无奈与苦涩无人能懂,他们一生的精彩和黯淡都被秧歌纠缠,他们沉迷、忘我、快乐。而现在较为年轻的一代艺人,他们大多是把踢鼓秧歌作为一种娱乐方式,他们不大关心这一艺术形式本身的价值和审美以及传承。好在相关部门已经行动起来,已经积极地在奔走呼吁。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株扎根在民间的艺术之树会根壮叶茂,永远常青。 版主注: 作者: 山西青年报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