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算术》中的“正负数”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934960 上传时间:2017-10-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章算术》中的“正负数”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九章算术》中的“正负数”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章算术》中的“正负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章算术》中的“正负数”(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九章算术中的“正负数”由于九章算术在用直除法解一次方程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出现正负数的问题,于是在方程章第三题中明确提出了正负术刘徽在该术的注文里实质上给出了正、负数的定义:“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并在计算工具即算筹上加以区别“正算赤,负算黑,否则以邪正为异”这就是规定正数用红色算筹,负数用黑色算筹如果只有同色算筹的话,则遇到正数将筹正放,负数时邪(同斜)放宋代以后出现笔算也相应地用红、黑色数码字以区别正、负数,或在个位数上记斜划以表示负数,如 (即1824),后来这种包括负数写法在内的中国数码字还传到日本关于正、负数的加减运算法则,“正负术曰:同名相除,异名相益,正无入负之,负

2、无入正之其异名相除,同名相益,正无入正之,负无人负之”这里所说的“同名”、“异名”分别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同号、异号“相益”、“相除”是指二数相加、相减术文前四句是减法运算法则:(1)如果被减数绝对值大于减数绝对值,即 ab0,则同名相除:(a)-(b)=(a-b),异名相益:(a)-( b)=(ab)(2)如果被减数绝对值小于减数绝对值,即 ba0如果两数皆正则 a-b=a-a(b-a)=- (b-a)中间一式的 a 和 a 对消,而(b-a)无可对消,则改“正”为“负”,即“正无入负之”“无入”就是无对,也就是无可对消(或不够减或对方为零)如果两数皆负则(-a)- (-b)=a-(-a) -(

3、b-a)=+(b-a)在中间的式子里 (-a)和(-a)对消,而-(b-a)无可对消,则改“负”为“正”所以说“负无入正之”如果两数一正一负则仍同(1)的异名相益术文的后四句是指正负数加法运算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即同名相益,其和的绝对值等于两数绝对值和如果 a0,b0,则 a+b=ab,(-a)(-b)=-(a+b)2(2)异号两数相加,实为相减,即异名相除如果正数的绝对值较大,其和为正,即“正无入正之”如果负数的绝对值较大,其和为负,即“负无入负之”用符号表示为如果 ab0,则 a+(-b)=b(a- b)(-b)=a- b,或(-a)b=(- b)(a-b)+b=- (a-b)如果 b

4、a0,则 a(-b)=a(- a)-(b-a)=-(b-a),或(-a)b=(- a)+a(b-a)=b- a关于正负数的乘除法则,在九章算术时代或许会遇到有关正负数的乘除运算可惜书中并未论及,直到元代朱世杰于算学启蒙(1299 年)中才有明确的记载:“同名相乘为正,异名相乘为负”,“同名相除所得为正,异名相除所得为负”,因此至迟于 13 世纪末我国对有理数四则运算法则已经全面作了总结至于正负数概念的引入,正负数加减运算法则的形成的历史记录,我国更是遥遥领先国外首先承认负数的是七世纪印度数学家婆罗门岌多(约 598-?)欧洲到 16 世纪才承认负数安徽岳西县城关中学李庆社(246600)联系电话:0556217380213955622882lqs_ C100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