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39313659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满分48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

2、12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一质点受多个共点力而处于平衡态,现将其中一个大小为F=3N的力增大2N,则F增大之后,该质点受到的力的合力为A5N B4N C3N D2N2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已知汽车刹车的初速度大小为8m/s,刹车后加速度大小为2m/s2,则该车刹车后2s内和刹车后5s内的位移之比为A3:5 B3:4 C2:3 D1:33如图所示,小物块在竖直向上的推力F的作用下沿竖直墙面平稳地向上滑动,则A墙面对小物块一定有弹力作用B墙面对小物块可能有弹力作用C小物块一定不受摩擦力D小物块可能受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3、4如图所示,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轻质弹簧与竖直墙面相连,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一木块在恒力F作用下向左运动,当木块与弹簧接触后A木块立即做减速运动B木块在一段时间内的速度仍可增大C当弹簧弹力等于F时,木块速度最小D弹簧压缩量最大时,木块加速度为零5一质点从高h处由静止释放,已知该质点着地前最后2s内的位移为40m,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则h的大小为A45 m B50m C60m D80 m/s6在关系式中,F是力,t是时间,v是速度,各量都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则B的单位和物理量名称是A米;长度 B千克;质量C米每秒;速度 D米每二次方秒;加速度7如图所示,一只质量为m的小猴子,

4、抓住用细绳吊在天花板上的一根质量为M的竖直木杆。当悬绳突然断裂时,小猴子急速沿杆向上爬,以保持它离地面的高度不变,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木杆下降的加速度为Ag B C D8如图所示,质量为2 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面。质量为3 kg的物体B用轻质细线悬挂,A、B接触但无挤压。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细线剪断瞬间,B对A的压力大小为(g10 m/s2)A12 N B22 N C25 N D30N9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2kg的滑块,t=0时,该滑块在恒定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1s时撤去拉力F,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vt图象如图所示,g10 m/s2,则

5、A拉力F的大小为18NB拉力F的大小为15NC滑块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3D滑块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10如图所示,滑雪轨道是由斜直轨道AB和水平轨道BC组成,运动员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t=0时运动员从A点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通过B点后,做匀减速滑动,最后停在C点。若运动员在第3s末和第6s末速度大小均为6m/s,第8s末速度大小为4m/s,则A运动员在第3.5s末已经过B点B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8m/sC运动员从A到C的平均速率为5m/sD运动员在第12s末恰好停在C点11如图所示,倾角为的粗糙斜劈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物体a放在斜面上,轻质细线一端固定在物体a上

6、,另一端绕过光滑的滑轮固定在c点,滑轮2下悬挂物体b,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将固定点c向左缓慢移动少许,发现a与斜劈始终静止,则在此过程中A斜劈对地面的压力不变 B细线对物体a的拉力增大 C细线对滑轮2的作用力不变 D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增大12一长轻质薄硬板C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上放有质量均为2kg的A、B两物块,A、B与C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1=0.2、2=0.3,水平恒力F作用在A物块上,如图所示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F=12N,B、C间的摩擦力大小为6NB若F=12N,B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C无论力F多大,B与C都不会发生相对滑动D无

7、论力F多大,A与C都不会发生相对滑动第卷(非选择题,满分52分)注意事项:1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在第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2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第卷答题卡上作答。二、实验题:本题一共8个空,每空2分,共16分。13为了用弹簧测力计测定两木块A和B间的动摩擦因数,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案。(1)为了用某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A和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选用方案 。(2)若A和B的重力分别为20N和40N,当A被拉动时,系统稳定后,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8.0N,b的示数为11.0N,c的示数为10.0N,则A和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4某实验

8、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所接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滑轮足够光滑,力传感器可测出轻绳中的拉力大小。实验步骤如下:按图所示,安装好实验器材,但不挂砝码盘;垫高长木板右侧,轻推小车后,使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匀速运动;挂上砝码盘,调节木板左侧定滑轮,使牵引动滑轮的细线与木板平行;砝码盘中放入砝码,先通电,再放车,由打出的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并记录传感器示数;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求得小车在不同合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回答以下问题:(1)对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必须要测出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B传感器的示数等

9、于小车受到的合力C小车向左加速时,砝码处于失重状态D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应远小于小车的质量(2)图(甲)是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没有画出,图(乙)是以传感器的示数F为横坐标,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aF图象。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打下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实验过程中,交流电的实际频率比50HZ稍大一些,则中计算所得的小车加速度应比小车的实际加速度 (选填“大”或“小”)。分析(乙)图时,该小组用量角器测得图线与横坐标的夹角为,通过计算式求得图线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 A B C D (3)本实验中,随着砝码质量的

10、增加,测得的小车加速度也会增加,当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远大于小车的质量时,小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A2g B1.5g Cg D0.5g三、计算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有答案,没有过程的不得分。15(8分)气球以4m/s的速度从地面匀速上升,上升过程中从气球上掉落一个小物体,该物体离开气球后经2s着地。小物体离开气球后,气球以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不计空气阻力,g=10m/s2。求:(1)小物体离开气球时,气球的高度;(2)小物体着地时,气球距地面的高度。16.(8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B10kg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A

11、15kg的物体A放在木板B上,一根轻绳一端栓在物体A上,另一端栓在地面的木桩上,绷紧的绳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已知物体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10.5,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0.2,重力加速度g10m/s2,现用水平力F将木板B从物体A下面匀速抽出,(sin370.6,cos370.8)试求:(1)绳上张力T的大小;(2)拉力F的大小。17(8分)如图所示,水平面AB与固定的光滑长直斜面BC在B处平滑连接。BC倾角,质量m=5 kg的物体,受到水平方向的拉力F的作用,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经3s时间物体运动到B点时撤去F,物体恰能滑动到斜面上的D点。物体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

12、已知:F=25N,BD间距为3.6m。g=10m/s2,求:(1)物体与水平面AB间的动摩擦因数;(2)仅改变拉力F的大小,其它不变,要始物体能返回A点,拉力F的最小值Fmin应为多少?18(12分)如图所示,PQ为一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以v=5m/s的速度逆时针运行,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37。现有一质量为m的小碳从Q处以v0=3m/s的速度沿图示方向滑上传送带,已知P、Q之间的距离为6.8m,碳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5,g10 m/s2。(sin370.6,cos370.8),试求:(1)碳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总时间。(2)碳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长度。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选择

13、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23456789101112DBCBABCAACBDACBC二、实验题:本题一共8个空,每空2分,共16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3(1) 甲 。 (2) 0.2 。14(1) C 。 (2) 2.0 ; 0.41 。 小 。 C (3) D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有答案,没有过程的不得分。15(8分)解析:设v0=4m/s,t=2s,a=1m/s2(1)物体离开气球时,气球的高度为h1: 3分解得: 1分(2)物体下落过程中,气球继续上升h2: 2分小物体着地时,气球距地面的高度为h: 1分解得h: 1分答案:(1)12m;(2)22m16(8分)解析:(1)对A竖直方向:Tsin+mAg=NA 1分水平方向:Tcos=1N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