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测量技术的基础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9310752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测量技术的基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第二章 测量技术的基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二章 测量技术的基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二章 测量技术的基础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二章 测量技术的基础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测量技术的基础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测量技术的基础课件(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概述,一、“测量”就是将被测的量与作为单位或标准的量,在量值上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二者比值的实验过程。,若被测量为L,标准量为E,那么测量就是确定L是E的多少倍。即确定比值q = L / E,最后获得被测量L的量值,即 L = qE,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含:,二、检测 为了满足机械产品的功能要求,在正确合理地完成了可靠性、使用寿命、运动精度等方面的设计以后,还须进行加工和装配过程的制造工艺设计,即确定加工方法、加工设备、工艺参数、生产流程及检测手段。其中特别重要的环节就是质量保证措施中的精度检测。 “检测”就是确定产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过程,即判断产品合格性的过程。 检测的方法可以分为

2、两类:定性检验和定量测试。 定性检验的方法只能得到被检验对象合格与否的结论,而不能得到其具体的量值。因其检验效率高、检验成本低而在大批量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定量测试的方法是在对被检验对象进行测量后,得到其实际值并判断其是否合格的方法。,三、被测量 被测量在机械精度的检测中主要是有关几何精度方面的参数量,其基本对象是长度和角度。 但是,长度量和角度量在各种机械零件上的表现形式却是多种多样的,表达被测对象性能的特征参数也可能是相当复杂的。 因此,认真分析被测对象的特性,研究被测对象的含义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表面粗糙度的各种评定参数,齿轮的各种误差项目,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之间的独立与相关关系等等

3、。,四、计量单位 计量单位(简称单位)是以定量表示同种量的量值而约定采用的特定量。 我国规定采用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法定计量单位制”。它是由一组选定的基本单位和由定义公式与比例因数确定的导出单位所组成的。 如“米”、“千克”、“秒”、“安”等为基本单位。 机械工程中常用的长度单位有“毫米”、“微米” 和“纳米” ,常用的角度单位是非国际单位制的单位“度”、“分”、“秒”和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弧度”、“球面度” 。 在测量过程中,测量单位必须以物质形式来体现,能体现计量单位和标准量的物质形式有:光波波长、精密量块、线纹尺、各种圆分度盘等。,五、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是根据一定的测量原理,

4、在实施测量过程中对测量原理进行运用及其实际操作。 广义地说,测量方法可以理解为测量原理、测量器具(计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环境和操作者)的总和。 在实施测量过程中,应该根据被测对象的特点(如材料硬度、外形尺寸、生产批量、制造精度、测量目的等)和被测参数的定义来拟定测量方案、选择测量器具和规定测量条件,合理地获得可靠的测量结果。,六、测量精度 测量精度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 请注意:不考虑测量精度而得到的测量结果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真值的定义为:当某量能被完善地确定并能排除所有测量上的缺陷时,通过测量所得到的量值。 由于测量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过程总是不完善的,即任何测量都不可能没有误差。

5、 对于每一个测量值都应给出相应的测量误差范围,说明其可信度。,七、检测的一般步骤 1、确定被检测项目 认真审阅被测件图纸及有关的技术资料,了解被测件的用途,熟悉各项技术要求,明确需要检测的项目。 2、设计检测方案 根据检测项目的性质、具体要求、结构特点、批量大小、检测设备状况、检测环境及检测人员的能力等多种因素,设计一个能满足检测精度要求,且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检测预案。 3、选择检测器具 按照规范要求选择适当的检测器具,设计、制作专用的检测器具和辅助工具,并进行必要的误差分析。,4、检测前准备 清理检测环境并检查是否满足检测要求,清洗标准器、被测件及辅助工具,对检测器具进行调整使之处于正常的

6、工作状态。 5、采集数据 安装被测件,按照设计预案采集测量数据并规范地作好原始记录。 6、数据处理 对检测数据进行计算和处理,获得检测结果。 7、填报检测结果 将检测结果填写在检测报告单及有关的原始记录中,并根据技术要求作出合格性的判定。,第二节 长度和角度 计量单位与尺寸传递,一、长度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及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长度的基本单位名称是“米”,其单位符号为“m”。 “米”的定义于18世纪末始于法国,当时规定“米等于经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的四千万分之一”。 19世纪“米”逐渐成为国际通用的长度单位。 1889年在法国巴黎召开了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从国际计量局订制的30根米尺中,选出了作为

7、统一国际长度单位量值的一根米尺,把它称之为“国际米原器”。 1983年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又更新了米的定义,规定:“米”是在真空中在1/299792458s的时间间隔内行进路程的长度。,二、长度量值传递系统 量值系统的建立和执行,保证了国家计量行政机关自上而下的对量值进行合理的统一控制。 企业要确保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必须主动采取措施,保证量值的可靠。 因此,在GB/T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中,对企业的测量设备(器具)提出了“溯源性”的要求,即测量结果必须具有能与国家计量基准或国际计量基准相联系的特性。 所用计量器具要获得这一特性,就必须经过具有较高准确度的计量标准的检定

8、,而该计量标准又需受到上一级计量标准的检定,逐级往上溯源,直至国家计量基准或国际计量基准,实现企业的量值在国际范围内的合理的统一。,长度量值传递系统图,二、量块 一)量块的应用背景 1、使用波长作为长度基准,虽然可以达到足够的精确度,但因对复现的条件有很高的要求,不便在生产中直接用于尺寸的测量。 因此,需要将基准的量值按照定义的规定,复现在实物计量标准器上。常见的实物计量标准器有量块(块规)和线纹尺。 2、量块用铬锰钢等特殊合金钢或线膨胀系数小、性质稳定、耐磨以及不易变形的其它材料制成。其形状有长方体和圆柱体两种,常用的是长方体。,二)量块的构成 长方体的量块有两个平行 的测量面,其余为非测量

9、面。 测量面极为光滑、平整, 其表面粗糙度Ra值达0.012m 以上,两测量面之间的距离即 为量块的工作长度(标称长度) 标称长度到5.5mm的量块, 其公称值刻印在上测量面上; 标称长度大于5.5mm的量块, 其公称长度值刻印在上测量面 左侧较宽的一个非测量面上。,三)量块的用途 1、作为长度尺寸标准的实物载体,将国家的长度基准按照一定的规范逐级传递到机械产品制造环节,实现量值统一。 作为标准长度标定量仪,检定量仪的示值误差。 2、相对测量时以量块为标准,用测量器具比较量块与被测尺寸的差值。 3、也可直接用于精密测量、精密划线和精密机床的调整。,四)量块的精度: 量块的精度(级):GB/T6

10、0932001按制造精度将量块分为00,0,1,2,3和K级共6级,其中00级精度最高,3级精度最低,K级为校准级。 主要根据量块长度极限偏差、测量面的平面度、粗糙度及量块的研合性等指标来划分的。 请注意:量块按“级”使用时,以量块的标称长度为工作尺寸,该尺寸包含了量块的制造误差,并将被引入到测量结果中。由于不需要加修正值,故使用较方便。,量块的精度(等): 国家计量局标JJG1462003量块检定规程按检定精度将量块分为6等,即1、2、3、4、5、6等。 其中1等精度最高,6等精度最低。 “等”主要依据量块中心长度测量的极限偏差和平面平行性允许偏差来划分的。,五)量块的“级”与“等” : 量

11、块的“级”和“等”是从成批制造和单个检定两种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其精度进行划分的两种形式。 按“级”使用时,以标记在量块上的标称尺寸作为工作尺寸,该尺寸包含其制造误差。 按“等”使用时,必须以检定后的实际尺寸作为工作尺寸,该尺寸不包含制造误差,但包含了检定时的测量误差。 就同一量块而言,检定时的测量误差要比制造误差小得多。所以,量块按“等”使用时其精度比按“级”使用要高,并且能在保持量块原有使用精度的基础上延长其使用寿命。,量块在使用时,常常用几个量块组合使用。 为了能用较少的块数组合成所需要的尺寸,量块应按一定的尺寸系列成套生产供应。 国家标准共规定了17种系列的成套量块。 组合量块时,为减少

12、量块组合的累积误差,应尽量减少量块的组合块数,一般不超过4块。 选用量块时,应从所需组合尺寸的最后一位数开始,每选一块至少应减去所需尺寸的一位尾数。,六)量块的选用:,1. 量块必须在使用有效期内,否则应及时送专业部门检定。 2. 使用环境良好,防止各种腐蚀性物质及灰尘对测量面的损伤,影响其粘合性。 3. 分清量块的“级”与“等”,注意使用规则。 4. 所选量块应用航空汽油清洗、洁净软布擦干,待量块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后方可使用。 5. 轻拿、轻放量块,杜绝磕碰、跌落等情况的发生。 6. 不得用手直接接触量块,以免造成汗液对量块的腐蚀及手温对测量精确度的影响。 7. 使用完毕,应用航空汽油清洗所

13、用量块,并擦干后涂上防锈脂存于干燥处。,七)量块使用的注意事情项:,量块图片,第三节 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一、计量器具的分类 计量器具是一种具有固定形态、用以复现或提供一个或多个已知量值的器具。按用途的不同量具可分为以下几类: 单值量具 只能体现一个单一量值的量具。可来校对和调整其它测量器具或作为标准量与被测量直接进行比较。如量块、角度量块等。 多值量具 可体现一组同类量值的量具。同样能校对和调整其它测量器具或作为标准量与被测量直接进行比较。如线纹尺、90角尺等。,专用量具 专门用来检验某种特定参数的量具。 常见的有: 检验光滑圆柱孔或轴的光滑极限量规, 判断内螺纹或外螺纹合格性的螺纹量规,

14、判断复杂形状的表面轮廓合格性的检验样板, 用模拟装配通过性来检验装配精度的功能量规等等。 通用量具 我国习惯上将结构比较简单的测量仪器称为通用量具。如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百分表等。,二、计量器具的技术性能指标 1、量具的标称值 标注在量具上用以标明其特性或指导其使用的量值。如标在量块上的尺寸,标在刻线尺上的尺寸,标在角度量块上的角度等。 2、刻线间距 测量器具标尺或刻度盘上两相邻刻线中心间的距离。为便于读数,一般做成刻线间距为0.752.5mm的等距离刻线。 3、分度值 测量器具的标尺上,相邻两刻线所代表的量值之差。如一外径千分尺的微分筒上相邻两刻线所代表的量值之差为0.01mm,则该测量器

15、具的分度值为0.01mm。 分度值是一种测量器具所能直接读出的最小单位量值,它反映了读数精度的高低,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该测量器具的测量精度高低。,4、示值 由测量器具所指示的被测量值。 5、示值范围 由测量器具所显示或指示的最低值到最高值的范围。如机械式比较仪的示值范围为-0.1+0.1mm(或0.1mm),如图所示。 6、测量范围 在允许不确定度内,测量器具所能测量的被测量值的下限值至上限值的范围。例如,外径千分尺的测量范围有025mm、2550mm等。 7、测量力 在接触式测量过程中,测量器具测头与被测量面间的接触压力。测量力太大会引起弹性变形,测量力太小会影响接触的稳定性。,8、灵敏度 计量器具反映被测几何量微小变化的能力。如果被测参数的变化量为L,引起测量器具示值变化量为x,则灵敏度S=x/L。当分子分母为同一类量时,灵敏度又称放大比K。 9、灵敏阈 引起测量器具示值可觉察变化的被测量值的最小变化量。反映量仪对被测量值微小变动的不敏感程度。 10、重复性 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重复用相同的激励,测量仪器给予出非常相似响应的能力。 反映的是测量仪器的工作稳定性。,11、示值误差 测量仪器的示值与被测量的真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