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效率管理强化四个意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305735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DOCX 页数:135 大小:196.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效率管理强化四个意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企业效率管理强化四个意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企业效率管理强化四个意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企业效率管理强化四个意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企业效率管理强化四个意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效率管理强化四个意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效率管理强化四个意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强化四个意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孙景华老师在海院赛场的总结点评各位老师,各位专家: 上午好,历时两天半的全国第二届苏教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马上就要落下帷幕了。两天半来,参赛教师们呈现的各具特色、具有探索精神的课堂教学;评委专家严肃、认真、公正的评判;与会老师们利用短信平台积极的研讨、评议;特别是北京东路小学生们的精彩表现,使这次大赛活动异彩纷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大赛组委会安排我对本组21节课进行评点,我实在是压力很大。一是时间安排很紧,没有时间和评委进行认真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二是语文课程改革虽然已步入了健康的轨道,但是对于课程标准的理解,依然是见仁见智,特别是新型的语文课,依然在探

2、索之中。因此,今天,我不想对这二十一节课进行具体的评点,因为评委们的打分,已经从不同的角度作了评点,最后的结果,也已作了明确的说明。下面,我只想谈谈两天半来我的个人的感受。主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我想谈谈本次大赛与第一次大赛取得的进步。 一是教师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诸如示范能力、研读教材的能力、组织、驾驭课堂的能力等。 二是语文特点得到了凸显。课标、教材编写的理念不但在课堂上落地生根,而且开花、结果,非语文、泛语文、“关于语文”的现象得到了根治或有了很大的所扼制。 三是向语文学习的规律进一步逼进,教堂结构有所突破,教学方法有所创新,“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有所显现。 四是课改发展

3、平衡,参赛教师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奖次的竞争非常激烈。 五是学生的表现突出,新一轮课改的成果在学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显现。 我认为,这届大赛“公正、公开、透明”,评委们按照自己对课标的理解和对语文学习规律的认识,始终如一地掌握自己的评分尺度,使课堂评定合理、公正,这是对广大实验区和参赛教师们的最大尊重。 下面,我想重点谈谈我在听课学习中所引发的思考。 有人说,课程改革已经到了转弯、爬坡阶段。我认为,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已经基本转到了正确的航向,但是要深入地推进下去,就要爬坡、攻坚了。这个爬坡和攻坚就是如何全面落实课标的理念和目标,特别是如何落实新的课程观、学生观和教育观,如何把这些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

4、呢?我认为就是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即一手抓课堂,一手抓课外。课堂抓提效,课外就是抓课外阅读的普及。 今天我们是研讨课堂教学问题,所以我只想谈谈课堂教学提效的关键问题,即强化强化四个意识:一是目标意识。目标是制约课堂教学效率最最关键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强化目标意识,才能事半功倍。 1、彰显学科特点,落实核心目标。 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其核心目标是学习语言文字 ,不凸显语言文字的学习,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就无从谈起。“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突显年段特点,落实重点目标。 阅读教学,三个学段的共性目标就是读书、背诵、识字、写字。但是,不同学段还应有不同的重点训练目标。我认为,只有凸显了本年

5、段的重点训练目标,才能显现不同年段阅读课的特点,才能贴近学生的认识规律。 例如朗读,低年级要重点抓好朗读训练,读正确、读流利。随着年段的提高,要逐渐重视默读的训练。 比如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低年级只是理解课文的内容,而到了中年级,还要学习概括能力,而到了高年级,课标上明确写着:要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不仅要看课文是怎么写的,更要看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3、就是要关注文体的特点,落实“双性”目标。“双性”目标,一是共性的目标,二是个性目标。 共性目标,就是上面说到的目标,包括阶段目标。 而不同的文体有其不同的个性目标。课标把文体主要分成三类。 阅读叙事性

6、作品,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阅读诗歌,只要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4、要探究认识特点,构建发展目标。我们的阅读教学要探究孩子的阅读认识特点。要砸实基础目标,落实“举一”目标,选择发展目标。要落实“举一”目标,抓好“举一”才能“反三”。选择发展目标,要注意“反三”目标的设定。 二是资源意识。 1、教材是课堂学习的第一资源,主要资源。因此,我们要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一是研读文本,走近作者。

7、要立体地研读教材,研读作者的生平、特点,文本的写作背景,本文的深刻内涵,文本的语言特色等。 2、要研究教材的编写体系,走近编者。这样才能站得高。 3、合理取舍,贴近学生。不要把教师解读到的都交给学生。 4、课外资源的引进补充要适度。主要应该是为学好文本服务的,不要两败俱伤,既冲击了文本的学习,又蜻蜓点水,使引进的资源走过场。 三是训练意识。 课改初期,训练几乎被打进了冷宫,老师们“谈训色变”,无所适从。课标也对训练进行了淡化。其原因,是因为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训练被异化为“应试”手段,严重违背了语文学习的规律。我认为训练不是单纯的做习题,而是综合地进行技能、智能训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

8、提高。训练不是形式化的浅薄展示和表演,而是引导学生沉醉于情境,陶醉于语言文字的赏析、体验。真正的训练是能够促进三维目标的达成的。 那么如何提高训练呢? 1、围绕目标安排训练。 2、整合结构优化训练方法。建议老师们做到“四少四多”:少些俯视,多平视和仰视。老师过于强势,学生就弱势。少些急促,多些从容。不要都是快节奏。少些纠缠,多些放松。放松了,从容了,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加大思维的宽度,延长思维的长度,推进思维的深度。大家看画面上孩子静心思考镜头特别令人赏心悦目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少些空泛,多些实在。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读书是学生自主地读,写字是学生充分地写。 四是主体意识。以人为本是课改的核心理

9、念,而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1、孩子要有所收获和提高。不能上完课后,还和学生预习时差不多。如何让学生有所收获和提高呢?就是要以学生的疑点作为教学的起点,把学习的难点作为点拨的重点。把资源的生发点作为教学过程的推进点或转折点,以课堂生成点作为学生能力的提升点。 2、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欲望走进生活,自觉主动地学语文,用语文。 第三,关于老师们在短信中提出问题的解答。 1、有关知识性的问题。 九色鹿中调达的读音,二声、四声都对。我们推荐的读音是二声。因为在大百科全书和大唐西域记等最权威的版本是读二声。这是译音,是“提婆达多”的缩写。 “拖累”在这儿不读轻声,而读第

10、三声。 “亭”是不是象形字,而是形声字。“闻”也是形声字。 2、评委们是否有偏颇。 一堂课的评价因素很多,角度也很多。但是其主要因素应是看其主要目标落实得如何。除此之外,还要看教师的素质、对教材的把握、教学结构、方法的设计等等。我认为评委在打分中的分歧是正常的。是好事。如果高度统一,我认为反而不是好事,至少不能引发我们的思考和研讨。 至于“识字课”为什么没得高分?有的老师认为评委们是偏爱了阅读,这一点我不敢苟同。 3、关于本次大赛资源共享的问题。我们从11月10日起就已经在网上同步直播,大家可以到凤凰语文网观看课堂实录。 4、关于每天安排一次评课的建议,我们原方案是这样设想的,后来之所以没有实

11、施,是考虑到这样做对先上的选手不公平,因为后面上的选手听了评课以后会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 5、茶水供应问题,实在是无能为力。对此给老师造成的困难,我们深表歉意。为期两天的比赛已告结束。关于大赛我不想多说。只要算算平均分,就能感受到这次比赛达到什么温度。.也就说,离分不到分的距离了。我们已经跳到两米二了。就比赛应该关注哪些问题。我讲四条。我点评的题目是:课堂教学四题第一:更加关注教学目标我们以后的课堂教学要更加关注教学目标。从这次的二十节课已经关注了,觉得要更加关注。有导向、激励、考查功能。没有目标就没有效益,没有方向。考试和课改有矛盾,实际上是目标认同度不同。目标要注重课标的要求,是国家对这学

12、科的要求,这是大道理。分数的高低是按课标靠的。靠不上就不高分。特别是每个学段的要求。有人问:高年级怎么教。你看课标的要求。要注重文本的要求,就是编者的意图。是根据课标的要求编写的。教材是落实课标的物质基础。一篇课文不可能都进去。是浓缩,是突现的几点。如昨天的隐。根据学生的需求。学情的需要,课标条到教材是条,到时学生就两条了。要确定学生临近学习区域,以人为本,这是三者的统一。第二题:更加关注文本。更加关注教学资源。也就是说的钻石教材。是一堂课成功的重要保证。千法万法,教材钻研不好,什么法都不好。教材符合课标要求的有的看不出来,需要你的挖掘。这是永远的话题,是无止尽的东西。请立体地读读课文,相关的

13、东西都弄明白了,你就充分发掘了。资源你没用足,因为你没看到。是教师的、课前的功夫。第二要选择,不是所有的挖掘来的都进课堂。要根据目标、学生需要选择。孩子不会的经过我们的点拨能够掌握的。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拿旧船票没意思。孩子们学习了能长身体、本领的东西才有用。第三要转换。变成教学行为。教法设计。背书你可以用各种方法。背书其实就是对话。于永正就装过人家的姥姥。教材钻研,要从薄到厚,从厚再到薄。开始是鸟瞰式的,然后深钻细研,你提供给孩子的才是精品中的精品,有价值的。第三条:也是今天的重点,更加关注教学流程。我以为老师不是素质、教材的问题。而是流程问题。、要贯通文章讲究文气,文气贯通。我们的课

14、,也应该是文气贯通的。抓住一个贯通始终的东西。不要跑调,岔道。教着教着就这样的。常见的,以为是丰富的。恰恰破坏了孩子慢慢建立起来的情感。回来就掉不回头。大调就是大调,不要小调,拉不回来。、注意结构,文章要凤头开头部分要小,有的分钟你还没进入主题。进入话题时,就是强弩。比如美丽的尽快进入“美丽”,中间的部分是充实。结尾是留有余地的。描述是苍白的。、注意节奏课堂教学的节奏有两条,高低。许多课就像是在念经一样,非把你念困不可睡着了。还要有快慢的变化。戏曲里有流水。定能生慧、调控根据学生的情况,现在许多老师,一个劲儿地完成教案。不管学生,他要完成九个环节。应该根据学生的变化调控自己的节奏。调控的本领是

15、看着学生的脸色、情感不断突破。第四:关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滞后的设计。很多老师不看教材,先相“法儿”套进去。将内容填进去。现在好多了。先做课件,拿着教材往课件里填。不符合自然规律。先钻研教材再找法儿,不可颠倒。方法是为目标服务的。不要为法所制,要为法所用。一切法为目标服务,不要本末倒置。方法要有效。方法是永远变不完的,应人而异的。“谁读得好,我就摸摸你的头”你到中学男老师摸女同学的头看看?要以人为本。这届是分。离分不远了。请大家记住四点:更加目标、更加关注资源、更加关注流程、更加关注方法。二十分钟的点评至此结束。授课内容:六年级上册船长授课老师: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双语实验学校 赵源林授课地点:南京海军指挥学院文字录入:东皋居士课前谈话:谈读书。上课开始:师 我们继续学习维克多雨果的短篇小说船长。他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的形象。一起说他的名字。生说:哈尔威。师板书。师 作家这样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