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知识讲课资料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9298927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3.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知识讲课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中医基础知识讲课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中医基础知识讲课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中医基础知识讲课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中医基础知识讲课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知识讲课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知识讲课资料(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学,产生于中国,经过数千年发展,具有独特理论体系,有着丰富的养生方法和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 中医药的起源,中医药起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 考古发现: 砭石、骨针、竹针、艾条等。 神话传说: “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先民实践,积累经验,伏羲氏画卦 神农氏尝百草 黄帝制九针,(二)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中最一般的 共同规律的科学。任何一门自然学科的发展都 离不开哲学的作用。中医学发祥于中国古代, 受当时的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医学在其形 成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了当时的哲学成就, 用当时盛行的哲学思想如精气、阴阳

2、、五行等, 阐述关于生命、健康、疾病等一系列医学问题, 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医学知识,整理升华,临床医疗,专业医生,医疗用具,砭石,金银针具,中华医学,四大经典,1、黄帝内经 (分素问、灵枢两部) :系统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中医基础理论内容。 2、难经:解释内经的疑难问题,并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如诊脉可“独取寸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形成标志:先秦两汉时期医学典籍的产生,3、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著,晋王叔和整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 创立辩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以六经辩证治伤寒,以脏腑辩证治杂病。 4、神农本草经 奠定中药学的理论基础。如中药的四气五

3、味、君臣佐使等。,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 晋代:王叔和著脉经 宋代: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金元时期: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 - “寒凉派” 张从正 - “攻下派” 李 杲 - “补土派 ” 朱震亨 - “养阴派 ”,明代:赵献可、张介宾等倡“命门学说” 清代:王清任著 医林改错,一、基础医学,晋代: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 唐代:孙思邈著千金要方 明代:吴又可著温疫论 清代:叶天士、吴鞠通等创立“卫气营血辨证” 、 “三焦辨证”治温病,二、临床医学,南北朝:陶弘景著神农本草经集注 唐代:李绩等编纂新修本草 元代:忽思慧著饮膳正要 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 清代: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遗,三、中药学,东汉

4、: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 方书之祖 晋代:葛洪肘后方 唐代:孙思邈千金备急要方、千金翼方 宋代:官方修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明清时期:吴昆 医方考 、汪昂医方集解和汤头歌诀,四、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包括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及中医学 思维方法的特点。 (二)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包括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学说等 四部分。 (三)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 包括病因、发病、病机和防治原则四部分。,精 气 学 说,精-又称精气,是一种充塞于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

5、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 气-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2.精气的运动与变化,“元气一元论”认为,气是最原始的,是宇宙的唯一本原或本体,万物皆由元气化生。 精气的运动变化分为天地阴阳二气。“积阳为天,积阴为地”。,3.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精,又称精气,是指藏于脏腑中的液态精化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先天之精:父母遗传的

6、生命物质。 后天之精: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气,是指人体内生命力很强、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激发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感受和传递各种生命信息的载体。,阴阳五行,阴阳的最初涵义: 指日光的向背,向日的一方属阳,背日的一方属阴。 阴阳的哲学涵义: 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一)阴阳对立 概括和说明同一事物或现象相互对立两个方面的属性。 阳 - 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 阴 - 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内经:“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二)阴阳依存(阴阳互根) 说明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的相

7、互依赖关系。 1、阴阳依存是确定事物阴阳属性的相互依据; 2、阴阳依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3、阴阳依存是阴阳转化的内在依据。,“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三)阴阳消长 说明事物对立双方相互消长的运动变化形式。 1、此长彼消 - 阴长阳消、阳长阴消; 2、此消彼长 - 阴消阳长、阳消阴长;,例:四季气候之变化; 人体生理中兴奋与抑制的转变。,(四)阴阳转化 说明事物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向其相反方向转化的运动变化形式。 消长 -“量变” 转化 -“质变”,内经:“重阳必阴,重阴必阳”;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一)说明组织结构 阳:上部、体表、背部、外侧、腑、气 阴:下部、体内、腹部、内侧

8、、脏、血 (二)说明生理活动 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是阴阳之间既对立又依存,而且不断消长、转化的体现。,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素问:“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三)说明病理变化 致病因素(邪)人体(正)邪正相争,阴阳失调疾病,阴阳偏盛: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阴阳偏衰: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阴阳互损:阳损及阴、阴损及阳,素问:“阴阳离决,精神乃绝。”,(四)用于疾病的诊断,(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指导养生: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确定治疗原则: 阴阳偏盛损其有余(实者泻之) 阴阳偏衰补其不足(虚者补之),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病治阴)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病治阳),(六)归纳药物的性能 药性 药味 作用

9、趋向 阳 温、热 辛、甘、淡 升、浮 阴 寒、凉 酸、苦、咸 沉、降,以药物之性纠正机体阴阳之偏,五行的基本概念 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各自的特性 木曰曲直:能屈能伸,舒展升发。 火曰炎上:温热、升腾、明亮 土爰稼穑:受纳、承载、生化 金曰从革:肃杀、收敛、发声 水曰润下:滋润、向下、寒凉、闭藏,五行学说,木曰曲直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火曰炎上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向上等性质或作用 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土爰稼穑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 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金曰从革引申为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 性质或作用

10、的事物,均归属于金;,水曰润下引申为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 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五行的相生与相克 五行制化与胜复 五行的相乘与相侮 五行的母子相及,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相生:肝疏泄有助心行血 - 木生火 相克:肾之阴精可抑制心的阳气 - 水克火,肝功能过亢 犯肺(木侮金) 犯脾(木强乘土),(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2、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生:肝疏泄有助心行血 - 木生火 相克:肾之阴精可抑制心的阳气 - 水克火,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应用,(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传变) 1、子母相及的

11、传变 母病及子:如肺病及肾 子病及母:如肝病及肾 2、相乘相侮的传变 包括相乘和相侮两个方面。 原因:某一方的功能过亢或虚弱,(三)用于疾病的诊断 1、从色、味、脉来诊断本脏病 如:面色青,喜食酸,脉弦 - 肝病 2、分析五脏疾病的传变情况 如:脾虚病人,面见青色、脉弦 - 木乘土 3、判断疾病的预后 医宗金鉴:“已见其色,得起其脉,得克者死,得生者生。”,(四) 用于疾病的治疗 1、控制五脏疾病的传变 难经:“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当先实其脾气。” 2、确定治疗原则 (1)根据相生关系:“补母泻子” 难经:“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 (2)根据相克关系: “抑强扶弱”,3、制订治疗

12、方法 (1)药物疗法 滋水涵木法,抑木扶土法等。 (2)针灸疗法 穴位:井、荥、俞、经、合(五腧穴) 五行:木、火、土、金、水 虚证 - 取母经的母穴或本经母穴,补法 实证 - 取子经的子穴或本经子穴,泻法,有关中药的一些基本概念:,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诸药中草类最众”,一般认为,“本草”即是中药学的传统称谓,西汉:神农本草经(本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它总结汉以前的药学成就。各论载药365种,按药物有毒与无毒、养身延年与祛邪治病的不同,分为上、 中、下三品。每药之下,依次介绍正名、性味主治功用、生长环境等。如黄连治痢,阿胶止血,人参补虚,乌头止痛等。,唐:张鼎

13、食疗本草全面总结了唐以前的营养学和食治经验。,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历时27年编著,全书52卷,约200万言,收药1892种(新增374种),附图1100多幅。附方11000余首。各药之下分正名、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诸项逐一介绍。它集中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中药的性能(药性),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主要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药物的偏性 各种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用其来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来解释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即以偏纠偏),徐灵胎:“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各以其所偏胜 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

14、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四气,四气(四性)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大热、大寒、微温、微寒、平性药等,素问 至真要大论:“热者寒之,寒者热之”,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 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四肢厥冷、脉沉无力等寒证具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徐灵胎:“同一热药,而附子之热与干姜之热迥乎不同;同一寒药,而石杏之寒与黄连之寒迥乎不同”,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辛-肺(金);甘-脾(土);

15、酸-肝(木);苦-心(火);咸-肾(水)。,五味,周礼天官“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 多用于治疗表征、气血阻滞等症。 如麻黄、薄荷、木香、红花等。 芳香药有辛香之气,有能散、能行的特点,还包含了芳香辟秽,芳香化湿,芳香开窍等作用。,甘:能补、能缓、能和,即有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 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诸药等。 某些甘味药还具有解药食中毒的作用,如甘草、绿豆等,故又有甘能解毒之说。,酸: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作用。 多用于体虚多汗,久泻久痢,肺虚久咳,遗精滑精,尿

16、频遗尿等证。 如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乌梅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等。,涩:能收敛固涩,与酸味作用相似。 如龙骨涩精止遗,赤石脂、禹余粮涩肠止泻,莲子固精止带,乌贼骨收敛止血等。,酸味药的作用与涩味药相似而不尽相同。如酸能生津,酸甘化阴等皆是涩味药所不具备的作用。,苦:能泄-通泄,如大黄泻下通便,用于热结便秘; 降泄,如杏仁降泄肺气,用于肺气上逆之咳喘。枇杷叶除能降泄肺气外,还能降泄胃气,用于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 清泄,如桅子、黄岑清热泻火,用于火热上炎,神躁心烦,目赤口苦等证。 能燥-燥湿,用于湿证。湿证有寒湿、湿热的不同。 温性的苦燥药如苍术、厚朴,用于寒湿证,称为苦温燥湿;寒性的苦燥药如黄连、黄柏,用于湿热证,称为苦寒燥湿。 能坚-苦能坚阴,即“泻火存阴”。如知母、黄柏等苦味药用治肾阴亏虚、相火亢盛的痿证。,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