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知音教材课程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9271428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心雕龙知音教材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文心雕龙知音教材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文心雕龙知音教材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文心雕龙知音教材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文心雕龙知音教材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心雕龙知音教材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心雕龙知音教材课程(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心雕龙知音,学习目的 学习重点,认识骈体文的艺术风格 了解文学批评与文学鉴赏中知音难求的状况及成因。学习文学鉴赏的方法。 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文学鉴赏中知音难求的原因以及文学鉴赏的方法,知人论世,刘勰,字彦和,南朝梁文学理论批家,少孤,笃志好学;家贫,不婚娶。入寺庙依靠名僧僧佑十余年,在深研佛理的同时,博览经史百家之书和历代文学作品,“深得文理”,经过数年研读,写成文心雕龙五十篇,为沈约赏识。后入仕,梁武帝时,历任奉朝请、太末(今浙江衢州)令,东宫通事舍人等职,受到昭明太子重视,后奉命到上林寺撰经,经成出家,法名慧地,一年后去世。著作除文心雕龙外,今仅存梁建安王造石城寺石像碑、灭惑论两个单篇

2、。刘勰一生政治地位不高,主要成就在于学术。他精研佛理,兼通儒学,论文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共10卷,50篇,分上下两编,各25篇。 全书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4个部分。总论含上编的原道至辨骚5篇,明确提出了其文学批评的根本原则,是全书的“文之枢纽”。其中原道、征圣、宗经3篇是理解全书的钥匙。文体论含上编的明诗至书记20篇。其中前10篇是论有韵之文,后10篇叙无韵之笔。讨论的文体约35种。对各体又按“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就其源流演变,及其不同特征等分别进行了论述。,文心雕龙的贡

3、献与影响,文心雕龙的创作目的是反对当时文风的“浮诡”、“讹滥”,纠正过去文论的狭隘偏颇。它在文学批评史上的突出贡献是:,初步建立了文学史的观念。,分析论述了文学创作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关系,主张文质并重。,从创作的各个环节上总结了经验,提出了应该避免的失败教训。,初步建立了文学批评的方法论。,文心雕龙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的发展史上具有巨大的奠基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发展到今天,已在国内外形成了专门的学科 “文心学”, 又称“龙学”。 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理论工作者越来越多的注意和重视。,阅读提示,骈体文:中国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盛行于六朝,代表作家有徐陵、庾信。中唐古文运动以后

4、,稍告衰落,元明两代成为绝响。 骈体文是与散文相对而言的。其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称骈体。在声韵上,讲究平仄,韵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骈文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的表达,但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南北朝骈文中也不乏内容深刻的作品。如鲍照的芜城赋、孔稚珪的北山移文、庾信的哀江南赋都不失为优秀的骈文。唐以后,骈文的形式日趋完善,出现了通篇四、六句式的骈文,所以在宋代一般又称骈文为四六文。中国的散文从汉代到六朝,出现了“文”、“笔”的对立。所谓“文”,就是专尚辞藻华丽,受字句和声律约束的骈文。所谓“笔”,就是专以达意明快为主,不受

5、字句和声律约束的散文。文笔分裂后,骈文就成为和散文相对举的一种文体。,阅读提示,知音其难哉1!音实难知,知实难逢2;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夫古来知音3,多贱同而思古4;所谓“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也。 知音:1本意是指懂得音乐,对音乐能作正确的理解和评论,这里借指对文学作品的正确理解和批评。2知:指知音者,即对文学作品能作正确理解和评论的人。3知音:泛指一般的评论家或欣赏者,而不管正确与否。,御:用。声:名声。这两句是鬼谷子内楗(jin见)篇中的话。,阅读提示,典故: 储说子虚:战国时韩非所著韩非子中,有内储说、外储说等篇。子虚:指西汉作家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说,秦始皇读

6、了韩非的孤愤等篇曾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汉书司马相如传中说:汉武帝读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曾说:“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韩非,入秦后,被谗入狱而死。司马相如,始终只是汉武帝视若倡优的人。 抱朴子广譬:“贵远而贱近者,常人之用情也;信耳而疑目者,古今之所患也。是以秦王叹息于韩非之书,而想其为人;汉武慷慨于相如之文,而恨不同时。及既得之,终不能拔,或纳谗而诛之,或放之乎冗散。”此即刘勰论述所本。,阅读提示,典故: 曹丕典论论文:“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 孔璋:陈琳的字,“建安七子”之一。曹植与杨德祖书说:“以孔璋之才

7、,不闲于辞赋。”;敬礼:丁廙(y意)的字。汉末作家,曹植的好友,常请曹植修改他的文章。曹植在与杨德祖书中引丁廙的话:“文之佳恶,吾自得之,后世谁相知定吾文者耶?”曹植接着说:“吾常叹此达言,以为美谈。” 季绪:汉末作家刘修的字。曹植与杨德祖书:“刘季绪才不能逮于作者,而好诋诃文章,掎摭利病。昔田巴毁五帝、罪三王,訾五霸于稷下,一旦而服千人;鲁连一说,使终身杜口。刘生之辩,未若田氏;今之仲连,求之不难,可无叹息乎?”,阅读提示,楼护说司马迁著书曾咨询东方朔的话今不存。史记太史公自序司马贞索隐:“案桓谭云:迁所著书成,以示东方朔,朔皆署曰太史公。则谓史太公是朔称也。” 汉书扬雄传赞中说,扬雄著太玄

8、经时,“刘歆亦尝观之,谓雄曰: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这里是借以喻指在种种不正的批评风气之下,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只能被人用来盖酱坛子,难以得到正确的评价。 麟为麏:公羊传哀公十四年中说:“春,西狩获麟,有以告者曰:有麏而角者。”雉为凤:尹文子大道上中说:“楚人担山雉者,路人问:何鸟也?担雉者欺之曰:凤凰也。路人曰:我闻有凤凰,今直见之。” 尹文子大道上:“魏田父有耕于野者,得宝玉径尺,弗知其玉也,以告邻人。邻人阴欲图之,谓之曰:怪石也。于是遽而弃于远野。”,阅读提示,桓谭新论琴道:“成少伯工吹竽,见安昌侯张子夏鼓瑟,谓曰:音不通千曲以上,不足以为知音。

9、” 观千剑:桓谭新论道赋:“扬子云工于赋,王君大习兵器,余欲从二子学,子云曰:能读千赋则善赋。君大曰:能观千剑则晓剑。” 伯牙、钟子期:传为春秋时楚人。琴表其情:吕氏春秋本味“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须臾)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折杨:一种庸俗的歌曲。庄子天地中说:“大声不入千里耳,折杨、皇华则嗑(xi虾)然而笑。”,阅读提示,白雪:一种高妙的乐曲。传为宋玉所作的对楚王问中说:“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屈平:名原。战国时楚国人,古代

10、伟大诗人之一。这里所引的话,见于楚辞九章怀沙。 扬雄:字子云,西汉末年著名作家。他的话见于答刘歆书(古文苑卷十)。 老子二十章说:“众人熙熙,如春登台。”河上公本作“如登春台”。总术篇“落落之玉”,也是取河上公本,可见刘勰这里说“春台”是据河上公本老子。 兰为国香:左传宣公三年中说:“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国香:全国最香的花,后以“国香”专指兰花。,内容述评,知音是文心雕龙第四十八篇,论述如何进行文学批评,是刘勰批评论方面比较集中的一个专篇。全篇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知实难逢”。古来文学批评存在着“贵古贱今”、“崇己抑人”、“信伪迷真”等不良倾向,公正的文学评论者很难遇见。知音之难的

11、原因:一是贵古贱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秦皇汉武;二是崇己抑人,班固、曹植是代表;三是信伪迷真,楼护之属当归此类。这一段是立论,从文学欣赏的主体角度提出知音之难。,内容述评,第二部分(2-3段)讲“音实难知”。从欣赏的客体文章本身的角度指出,知音之难还在于文情难鉴。从客观上看,文学作品本身比较抽象而复杂多变;从主观上看,评论家见识有限而各有偏好,导致文学欣赏的片面性,难于做得恰当。 第三部分提出了做好文学批评的条件、方法:批评者应博见广闻,以增强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排除私见偏爱,以求客观公正地评价作品。,内容述评,第四部分提出文学批评的基本原理:“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说明文学批评

12、虽有一定困难,但正确地理解作品和评价作品是完全可能的。 文中对欣赏者的要求: 一、“圆照之象,务先博观。” 二、“目瞭则形无不分,心敏则理无不达。” 三、“平理若衡,照辞如镜。”,内容述评,知音之法: 首先,“将阅文情,先标六观。” 从文章的体制、辞采、沿革、表现手法、声律等方面入手,对作品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鉴赏。 其次,文学鉴赏应该“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即读者根据作品的言辞、审美意象激发情感,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再次,针对曲高和寡的现象,提出了“见异知音”、“深识鉴奥”的审美方法。,现实意义,本文谈到的文学鉴赏的方法是否具有现实意义?你在文学鉴赏过程中可以做到哪一些? 文章谈到了古人鉴赏文章存在的偏见,在人际交往中,有些偏见也是存在的,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你认为我们该怎样做,才会尽可能公正的评价一个人?,谢谢大家 再 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