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三语文模拟考试卷一 人教版.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9263998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年高三语文模拟考试卷一 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06年高三语文模拟考试卷一 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6年高三语文模拟考试卷一 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高三语文模拟考试卷一 人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年高三语文模拟考试卷一第卷(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依次给出的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屏弃 倒卖 自给自足 熏陶渐染 非分之想 A.bng do gi jin fnB.png do j jin fn C.bng do j jin fnD.png do gi jin f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奉陪 披星戴月 待价而估 卧薪尝胆B.桎梏 心力交瘁 三缄其口 源远流长C.痼疾 霄壤之别 发指眦裂 眉青目秀D.藐视 旗开得胜 委屈求全 升堂入室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对于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 被发觉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

2、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 人民法院处理。 从调查结果看,体育运动已成为青年 谈论的话题,体育已成为青年日常生活中不可 的关注焦点。 A.及时 和 热衷 缺少 B.即时 或 热烈 缺少 C.即时 或 热衷 或缺 D.及时 和 热烈 或缺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泰山的岱庙、曲阜的孔庙,都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建筑,它们古朴典雅,庄严肃穆,气宇轩昂,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B.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气势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南宋词坛上占有重要地位。C.老眼光不行了!这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养鲁西黄牛发了财,收入已经赶上中等水平,对这里得另眼相看了。D.重视环境保护,使七十二名泉

3、和“四面荷花三面柳”的大明湖重现原貌,潇洒泉城真是秀色可餐。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被誉为“四千年前地球人类文明最精致制作”的蛋壳陶,以它黑、硬、亮、薄(最薄处0.2毫米)的质地和精美无比造型吸引着游人。 B.游泳池建在楼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其安全性如何?确实,一池碧水三千吨,使整个楼层的重心往上提升,人们自然会关心这个问题。C.商朝有了最早的书籍实物甲骨文。甲,就是乌龟的腹甲、背甲,骨,就是牛的肩胛骨,甲骨文就是刻在甲骨上的记录占卜情况的文字。D.济南的千佛山,古称历山,相传,我国古代明君虞舜曾在这里幽居、开荒种田、教化百姓,至今流传着“象耕乌耘”的故事。6.下列各句中,

4、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一些沿海地区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原因,大量抽取地下水灌溉农田,致使海水倒灌,原来的高产田,变成寸草不生的荒土。 B这家工厂的干部职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下,经营效益有了极大的改善,扭转了连年亏损的局面。 C. 警方已经组织力量对现场进行了仔细分析、勘查取证,基本确定犯罪嫌疑人系该公司内部人员。D.漂浮不定的北磁极每天移动的速度可能很快,估计平均每年移动的距离大约在1040公里之间。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传音入密 桂亮在武侠小说中,高手们往往会使出一种叫作“传音入密”的功夫。目前,美国科学家正在把这一神奇想象变为现实。他们开发出一项新技

5、术,可以产生出一束极为狭窄的声波,使得只有特定的接受者才能听见。这种高度“定向”的声音,听起来就好象来自你面前,而事实上很可能是从几百米之外发出来的。这种名为“声音聚光灯”的技术,是目前颇为有前景的声音传播系统之一,它们可以发送出一束大约数英尺的“音柱”(就好象手电筒发出的光柱一样),只有在“音柱”正前方的人才可以听到。这项技术的发明者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约瑟夫庞培。这项技术的第一批示范技术系统分别被安装在东京主题公园和波士顿科学博物馆里。游客们站在展览品前,只会听到和这个展览品有关的声音,而不会被其他声音搞得心烦意乱。“声音聚光灯”发送器大小不同,可以发出大小随意的声束。“声音聚光灯”把音频

6、信号转换成超声波信号。高频率声波非常容易聚集,可以和光波一样便于控制,而那些人耳可以听到的声波则会四下扩散;和普通声波相比超声波衰减得慢,可以发送到更远的地方。超声波发出后会和空气压力相互作用,还原出可以听到的声音。空气压力的“非线性”效应对声波信号的改变有一定规律,找到这种规律,是此项技术成功的关键。庞培的另一项发明也相当厉害,那就是美国技术公司的“超高音速声音系统”。它的原理和“声音聚光灯”类似,也是把声波转换成超声波信号。布莱克斯多克教授体验了这种技术的效果后,说道:“我听到了一个来自100米之外的声音,非常清晰,但是当我往旁边挪了几步之后,就什么也听不见了。这玩意简直是太神奇了。”美国

7、技术公司总裁说,他们从2002年2月开始,正式大批量生产把声波转换成超声波的芯片。前不久,他们和美国军方签署了一个协议,准备将这一技术用于未来战争:心理战。这一技术可以扰乱敌人的判断力,让他们以为有什么东西就在附近。型号比较小的声波发送器完全可以让敌方无法察觉,而幽灵一般的声音足以令神志清醒的士兵也精神错乱。庞培对军方的做法不满意,他更愿意把他的技术用于音乐。U2乐队的波诺说,准备在U2世界巡回演唱会上用上它。 知识窗2002年6月7.对“传音入密”“这一神奇想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可以使人只对单一指定的对象说话,他人却听不见。 B.来自很远地方的声音,听起来好像来自很近地地方。 C.通过

8、武功发出超声波信号,并把信号传给特定对象。 D.能够发出特殊的声音,使神志清醒的人精神错乱。8.下列各句中,不属于使声音“高度定向”的原因的一项是。 A.高频率声波非常容易聚集。 B.超声波笔普通衰减得慢。 C.普通人耳朵听不到高声波。 D.超声波可以还原出可以听到的声音。9.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声音聚光灯”和“超高音速声音系统”两个技术系统,都可以使声波传播到比普通声波更远的地方。 B.“声音聚光灯”和“超高音速声音系统”的工作原理类似,都是:声波转换成超声波信号,然后转换出声波信号。C.庞培找到了空气压力对超声波信号转换成为声波信号的作用的规律,使“声音聚光灯”技术获得了

9、成功。D.“声音聚光灯”和“超高音速声音系统”被广泛运用到科学、艺术、军事等各方面,产生显著效果。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其他声音不能进入超声波传播的区域,所以游客站在展览品前,只会听到有关的展览品声音。 B.“声音聚光灯”发送器大小不同,发出的“声柱”大小不同,因而可以听到声音的范围也大小不同。 C.由超声波转换出的声音不会四下扩散,所以布莱克斯多克教授往旁边挪了几步之后,就什么也听不见了。 D.庞培对军方的做法不满意,而更愿意把他的技术用于音乐,这充分表现了他对音乐艺术的钟爱。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

10、。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太守甚奇之,与交结,军揖太守而去,至长安上书言事,武帝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事中。初,军从济南步入关,关吏予军繻。军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还当以合符。”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弃繻而去。徐偃使行风俗。偃矫制,使胶东、鲁国鼓铸盐铁。御史大夫张汤劾偃矫制大害,法至死。偃以为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存万民,专之可也。有诏下军问状,军诘偃曰:“古者诸侯国异俗分,百里不通,时有聘会之事,安危之势,呼吸成变,故有不受辞造命专己之宜;今天下为一,万里同风。偃巡封域之中,称以出疆何也?且盐铁,郡有余臧,国家不足以为利害,而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何也?偃直矫作威福,以从

11、民望,干名采誉,此明圣所必加诛也。”偃穷诎。当发使匈奴,军自请曰:“军无横草之功,得列宿卫,食禄五年。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驽下不习金革之事,今闻将遣匈奴使者,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上奇军对,擢为谏大夫。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越相吕嘉不欲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 选自汉书注:繻,用作通行证的帛。传,凭证。制,帝王的命令。横草,使草偃卧。孤于外官。孤,远。外官

12、,指使者之职。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徐偃使行风俗 风俗:这里指民情B.呼吸成变 呼吸:比喻极短的时间C.国家不足以为利害 利害:利益和损害D.窃不胜愤懑 愤懑:烦闷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词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武帝异其文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B.弃繻而去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C.称以出疆何也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D.且盐铁,郡有余臧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终军报国心愿的一项是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 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 驽下不习金革之事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13、 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A. B. C. D.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终军十八岁就被选为博士弟子,他去长安上书过关时,拒绝接受通行证,认为自己此去一定能够得到皇帝的重用,不会再返回。B.徐偃受命出使外国,不尊守法纪独断专行胡作非为,事后还巧言狡辩,终军受命审理此案,严厉地驳斥了徐偃,使他理屈词穷。 C.当要派使者前往匈奴时,终军表示:自己早有冲锋陷阵之心,现在愿意出使匈奴,全力以赴,当好使者的助手,保证完成任务。 D.终军请缨赴南越,并且成功地完成了说服南越王的任务,只是因为南越发生了内乱,使他功败垂成,年仅二十多岁就为国捐躯。 第卷(108分)四、(18分)15.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矫制大害,法至死 而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何也? 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 画吉凶于单于之前 1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游 志南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有人认为这首诗的三、四句,有两个艺术特点:(1)“语陈(诗中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