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高中语文第18课《登临词二首》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ppt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9261470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4.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春高中语文第18课《登临词二首》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2016春高中语文第18课《登临词二首》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2016春高中语文第18课《登临词二首》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春高中语文第18课《登临词二首》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春高中语文第18课《登临词二首》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ppt(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悠长的历史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辉煌,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伤情,而我们的前辈先哲面对这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时,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了思索和咏叹,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咏怀古迹的不朽篇章。,登临词二首,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王安石和他的创作。 2.学习桂枝香中动静结合和用典的写作手法体会词作立意独特 3.感受词人丰富的爱国、忧国之情。,重点:学习桂枝香中动静结合和用典的写作手法 难点:体会桂枝香的立意独特。,登临词,北宋时期多景楼登临词的创作主题是一群文人雅士,他们登临活动的价值取向在于娱情遣怀,故而就其诗词作品的抒情底蕴而言,主要是抒写登临所见之景和游赏娱乐之情。作品中容纳的是

2、一种以乐为核心的情感体验,反映出的是一种乐感意识。,登临词,南宋时期交织着收复国土的希望与失望,这一时期,多景楼登临诗词创作的主体身份角色发生了鲜明的转化,即由文人雅士过渡到矢志恢复的忧国志士。 作品反映的创作主体的审美心态,是一种基于民族之耻、国家之恨和个人情志之伸的忧患意识。,登临诗词的鉴赏方法,登临诗歌的特点:登山临水,望远蓄情,咏史伤怀。 鉴赏这类诗歌,要了解人、事、典故,才能体悟诗人的情思。还要注意描山摹水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上下、高低、俯仰的变化。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山摹水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 3.理解和说明描摹景物的技巧,如虚

3、实结合,精笔勾勒和工笔描绘相结合,比兴手法的运用等。,字音,去棹 zho 腥膻 shn,桂 枝 香,王安石,古今词话,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唯王介甫为绝唱。,王安石,字 ,号 ,临川人。,仁宗庆历进士。他目睹时弊,慨然有矫然匡世之志,曾给皇帝上万言书,主张改革。神宗即位,前后两度为相。在他执政期间,积极推行变法,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介甫,半山,晚年退居金陵(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王安石是具有多方面成就的杰出文学家,散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逻辑严密,辨理深透,笔力雄健,语言简练,奇崛峭拔。,诗:

4、他是北宋四大诗人之一。 欧阳修、苏轼、黄庭坚,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常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q)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t)送青来。,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衰,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与君王卷土来?,词,所作不多,但能“一洗五代旧习”,不受前人绮靡风气影响。,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王安石熙宁变法失败以后,被罢相作江宁知府时。二十多年的仕宦生涯,使作者对宋朝君臣不思自强、上下偷安的政治局面和社会弊端有深刻的了解,对国家的前途感到一种深深的忧虑。因此,当他登上金陵高处时,

5、面对江山胜迹,不仅感慨万分,于是写下这首词。,金陵即今南京市,六朝古都所在。从公元222年东吴在此建都起,先后有东晋、宋、齐、梁、陈在此建都。到赵宋时,这里依然是市廛栉比,灯火万家,呈现出一派繁荣气象。在地理上,金陵素称虎踞龙蹯,雄伟多姿。大江西来折而向东奔流入海。山地、丘陵、江湖、河泊纵横交错。秦淮河如一条玉带横贯市内,玄武湖、莫愁湖恰似两颗明珠镶嵌在市区的左右。王安石正是面对这样一片大好河山,想到江山依旧、人事变迁,怀古而思今,写下了这篇“清空中有意趣”的政治抒情词。,写作背景,桂 枝 香 王安石,登临送目。 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

6、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上片:写景,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地点:故国 时令:晚秋 天气:初肃 把全词置于一个凭栏远眺的角度,一片秋色肃杀的气氛之中,气势已是不凡。,千里长江明净得如同一匹素白的绸缎, 两岸苍翠的群峰好似箭头一样突出 、峭拔。,余霞散成绮 澄江静如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对山水的静态描绘:峭拔、澄澈,江中的船帆在夕阳里往来如梭,西风乍起处,近旁江岸酒楼处斜插的旗,迎风飘扬。(动态),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7、,残阳:,西风:,补叙登临的时间,是在傍晚,照应上文的“晚秋”,萧索,以“悲情”为基调,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日落西山 ,天高云淡,彩舟徐行。江水溶溶,波光粼粼,一行白鹭迎着绚丽的彩霞飞向远方,隐入空蒙的天际。,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登临送目。 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 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 画图难足。,西风,照应晚秋,给人萧索 之感,景象氛围以悲情为主,“彩舟云淡”,写日落之江天:“星河鹭起”,状夕夜之洲渚。 “画图难足”一句,抒赞美嗟赏之怀,颇有大家风范。,总启全章,领起上片词意,表明此下所写

8、是亲眼所见。,化用谢眺名句,用比喻对所睹的水光山色作总的静态描写,动景,写出人的活动,侧重人文因素的描写。,补叙登临的时间是在傍晚。,点明登临的地点、季节、气候,作者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绘,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秀丽的山河图。,画图难足,远近交错 动静结合,讨论明确:动静结合,点面结合。“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先写远景,用的是以动写静的方法。千里长江好像一条洁白的绸带,山峦耸翠,似在亲密地簇拥着。诗人巧妙地利用了由远观而造成的错觉,在动与不动之间,给人以新奇、真切感,且又气势宏大。“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谈,星河鹭起”四句来细致地刻画他的登临所见。“征帆去棹”,指远行的船,帆竖立在

9、船上,从高处望先看到帆,所以用它代指船,和用“掉”来代指船一样。“征帆去掉”是突出写离去的船。,上片写景作者用了什么写法?请具体分析。,下片:怀古,抒发感慨,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用典:杜牧的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这种“悲恨相续”的亡国悲剧连续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繁华竞逐:把六朝统治者因穷奢极欲而亡国这一根本原因揭示了出来,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批判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慨叹朝代的兴亡,未能跳出荣辱的小圈子,站不到应有的高度,也就很难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引出历史的教训。,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如何理解“寒烟

10、衰草凝绿”这一景色描写?,借景抒情,抒发悲叹之情。,用典:杜牧泊秦淮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至今”和“时时”这两个时间副词?”,不是闲笔,而是最具表现力的直指朝廷积弊的投枪匕首,是为了让统治者对这种导致六朝覆亡的那种奢靡、荒淫的生活有所改变,让悲剧不再重演 !,词人怎样写在金陵之所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 后庭遗曲。,后五句为一篇之眼。“但寒烟衰草凝绿”借景抒情,抒发悲叹之情。,总领下片词意。后句直揭六朝统治者因穷奢极欲而亡国这一根本原因。,举其典型,概括

11、其他。“悲恨相续”概括出像陈朝这样的事非个别现象,而是先后发生,对吊古者的批判。,讨论明确:感叹六朝皆以竟逐繁华而相继亡国覆辙重蹈的史实。讽喻当今统治者。,4下片主要些什么内容?,讨论明确:“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用的是隋灭陈的典故:当隋朝大将韩擒虎兵临城下时,全无心肝的陈后主还正在和宠妃张丽华歌舞作乐。杜牧台城曲曾咏此事:“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而王安石巧妙地只借用“门外楼头”四个字,“门外”言大军压境,“楼头”说荒淫无耻,就极其精炼而又形象地表现了六朝的覆灭。“悲恨相续”四个字则给南朝的历史作了总结。结句化用杜牧泊秦淮诗句,但赋予了它更为深刻、精辟的思想内容。短短的一首词而多用典,在王

12、安石之前实不多见。借古讽今,寓意深刻。,5作者在下片用了哪些典故?有什么效果?,此首词为金陵怀古词,以笔力峭劲,为东坡所叹赏。上片写金陵之景,下片抒怀古之情,小 结,上阕写登临金陵故都之所见。“澄江”、“翠峰”、“征帆”、“斜阳”、“酒旗”、“西风”、“云淡”、“鹭起”,依次勾勒水、陆、空的雄浑场面,境界苍凉。 下阕写在金陵之所想。“念”字作转折,今昔对比,时空交错,虚实相生,对历史和现实,表达出深沉的抑郁和沉重的叹息。 全词情景交融,沉郁悲壮。,主旨: 通过对六朝统治者相继亡国的深刻历史教训的缅怀和批判,对当时的统治者提出严正的警戒。 写作特色: 1、善于用典。 2、白描写景。 3、用史实说

13、话,用形 象说话,1、怀古实为伤今,2、多将当时的国事身世写入,3、上片多为写景,下片多为抒情议论,4、多用典,借历史人物事件讽喻现实,5、风格多为雄浑豪放悲壮,怀古词特点:,作业,比较王安石桂枝香和范仲淹苏幕遮写景的异同(手法,意境等方面) 苏幕遮 苏幕遮碧云天词意画 苏幕遮碧云天词意画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念 奴 娇,登 多 景 楼,作 者 简 介,陈亮(11431194)原名汝能,后改名陈 亮,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 浙江)人。绍熙四年光宗策进士

14、第一, 状元。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 卒,谥号文毅。所作政论气势纵横,词作豪放,有龙川文集、龙川词。 所作文章,说理透辟,笔力纵横驰骋,气势慷慨激昂,自称人中之龙,文中之虎,可谓“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甲辰答朱元晦书)。 他的爱国词作能结合政治议论,自抒胸臆,曾自言其词作“平生经济之怀,略已陈矣”(水心集卷二十九书龙川集后)。,陈亮平生极力主张抗金收复中原。在他的作品里,处处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思想,意气凌厉,感情激越,锋芒逼人。擅长政论文,大都具有精辟独到的见解。他的词与辛弃疾同调,其气概之豪迈,甚至比辛更高一筹,但文采略逊于辛,是辛派词人中重要的一员。,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

15、88)春天,作者到建康(今南京)和镇江考察形势,准备向朝廷陈述北伐策略。他的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说:“京口连冈三面,而大江横陈,江傍极目千里,其势大略如虎之出穴,而非若穴之藏虎也。天岂使南方自限于一江之表而不使与中国而为一哉?”这就是此词的写作背景。,念奴娇登多景楼,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危:高。 还:通环。 此意:此时的想法,恢复中原的希

16、望。,在高楼上四处环望,感叹收复中原的愿望,古今有几个人曾经领会?,暗示本首词是借古讽今。,作用:这句话总摄下文 。,鬼设神使,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说江山的形势之险要,简直是鬼斧神工所成,是许多人都把长江当成是天然划分南北的疆界。,当时南宋统治者不思进取,苟且偷安,将长江作为拒守金人南犯的天限,作者所抨击的,正是这种藉天险以求苟安的主张。“浑认作”三字,亦讽亦慨,笔端带有强烈感情。,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征雄势。,登楼远望,长江在北面横出。东西南面是山岗环绕,此地正是足与北方强敌争雄的形胜之地,此句写作者登楼所见的景色。,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六朝都在此建都,并偏安一隅,统治者都不思进取,不着意于国家大业而只顾保护私家利益。 借六朝,讽今朝:只考虑少数人利益,可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用典:新亭对泣,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载,东晋初年,从长江以北南渡的一批士大夫经常到新亭饮酒。周侯感叹:“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于是大家相对痛哭。只有丞相王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