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复习-明清时期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9260802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13.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复习-明清时期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通史复习-明清时期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通史复习-明清时期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通史复习-明清时期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通史复习-明清时期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史复习-明清时期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复习-明清时期课件(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不幸的是,在此期间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不过这并不表明明清两代便是历史的倒退,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如果能更好地了解这几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我们应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中国社会远非停滞不前,不过与西方相比其步伐较慢,程度较浅罢了。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明清时期 (1368-1840),明(1368-1644 ) 清(1644-1840),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废丞相制,设内阁制。,设军机处,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建立近代民主政治,封建土地所有制,土地高度集中,封建土地制度已成为的桎梏,排灌工具改进,桑棉种植扩大,精耕细作农业继续发展

2、。,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缓慢发展。,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商帮的出现,商业都会繁荣,城镇经济发展,限制对外贸易,王阳明、李贽,黄宗羲等反封建民主思想产生,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传统科技仍走在世界前列,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京剧形成,重商主义;政府鼓励对外扩张;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文艺复兴运动开展,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启蒙思想蓬勃发展。,清代粉彩瓷器、丝织业出现手工工场,自由劳动力市场,文学艺术繁荣,并反映出封建制度的衰落,三国演义等,【重点讨论】,1.内阁制度,(1)产生,公元1380年朱元璋借口胡惟庸擅权废除宰相制度,全国政务悉由皇帝一人裁决。 春明梦余录

3、卷二五:“八日之间,内外诸司奏札凡一千六百六十,记三千二百九十一事”。 朱元璋:“朕代天理物,日总万机,岂能一一周遍。” 洪武十三年(1380),设置四辅官。洪武十五年,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秩不过五品。,【重点讨论】,1.内阁制度,(2)发展,到成祖时(1403-1424年),内阁正式确立,与皇帝议国家大事。至宣宗(1426-1435年)时内阁大学士掌条旨(票拟),俨然汉唐宰辅。 英宗(1436-1449年)时开首辅专权之始,阁权已超过六部。不过此时阁臣互相争夺首辅之位,间接形成党争,造成政治的不稳定。 最后,到神宗后期(约1570年后),内阁权力渐衰。皇帝多信用宦官,内阁根本未发挥到应

4、有的作用。,【重点讨论】,1.内阁制度,(3)职权和特点,明史职官志:(内阁)“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批红,司礼监,皇帝,司礼监,内阁,票拟,内阁,司礼监,皇帝,司礼监,通政司,票拟程序示意,【重点讨论】,1.内阁制度,(3)职权和特点,首先,是可变动性。即缺乏稳定性。明代内阁组织虽有四殿二阁,但并不同时设置,而大学土员额亦多寡不等。至于内阁权力亦随皇帝宠信的程度而转变。 其次,是附属性。即缺乏独立性。内阁权力常因皇帝委任与否而有轻重之别,且内阁职权出自皇帝授予。向各部及地方政下达命令时,必须通过皇帝谕旨。 第三,是个别性。内阁大学士彼此没有隶属关系,各自独

5、立以己见辅助君主。 第四,是欠缺法定性。内阁能否产生作用,皇帝之影响至大。如英宗正统初年,事无大小,悉下阁臣参议决定,内阁因而便可发挥高度价值;反之则不然,如思宗因为不信任内阁,而使内阁失去作用。,内侍机构, 不是法定中央一级机构,【重点讨论】,1.内阁制度,(4)影响,1.履行部分宰相责任,避免皇帝决策失误; 2.加强了君主专制,不能从根本上制约皇权; 3.催生了明代宦官专权,加剧了朋党之争。明制以司礼监秉笔太监掌章奏文书。宣宗怠政,章奏多由秉笔太监照内阁大学士之票拟批红。由此宰辅之权便为内臣所侵夺,司礼监有“太上内阁”之称。 严嵩任首辅时,威权极崇,但却为阁僚徐阶所倾倒;张居正任首辅,内结

6、司礼监冯保方可行使权力,但在革弊振衰时,仍不免受言官攻击,被指责为揽权专断的权臣,甚至祸发身后,被夺爵抄家。可见明代朋党倾轧之激烈。,清朝军机处,明朝内阁,都导致权力高度集中,但同时也使封建专制制度趋于僵化并走向衰落,影响,都具有机构简单、官员品级不高、行政效率较高的特点,构成,加强皇权而设立,且都达到了目的,目的,相同点,无决策权,只是跪受笔录,保密性强,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皇帝的决策和国家大政方针,保密性不强,特点,是政府法定部门,有品有级,只是皇帝的顾问机构,没有法定地位,居无定员,地位,办理西北军务,加强皇权,明代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杂,故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背景,不同点,1

7、.明太祖曾说过“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这表明( ) A秦朝以后设相制度都是错误的 B明太祖不希望重蹈秦朝灭亡的覆辙 C要提防丞相专权的现象 D明太祖意欲废除丞相,【课堂练习】,D,2.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B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C内阁实际地位等同于六部 D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课堂练习】,B,3.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

8、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 ) A政府的主要形式不是君主制 B内阁掌握着行政大权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D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课堂练习】,D,4.(2017衡阳三模,27)明初规定“凡内外官属衙门官吏,有系父子、兄弟、叔侄者,皆须从卑回避”,吏部选任官员“南北更调,定为常例”;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加重其职权;后又设六科给事中,使之成为另一套独立的监察体系。由此可见明代监察制度( ) A.利于政治风清气正

9、B.防止了官员的腐败 C.开始形成独立体系 D.推动人才选拔公正,【课堂练习】,A,【重点讨论】,2.宦官专权,(1)起源厂卫制度,廿二史札记卷三三明内阁首辅之权最重:“人主不亲政事,故事权下移,长君在御,尚以票拟归内阁,至荒主童昏,则地近者权益专,而阁臣亦听命矣”。,【重点讨论】,2.宦官专权,(2)产生原因,废宰相,君主过度集权; 与内阁相互牵制; 君主行政能力弱化以及对官僚集团的不信任; 本质上讲巩固统治,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重点讨论】,2.宦官专权,(3)影响,宦官专权是皇权旁落、皇权与相权、皇帝与朝臣、中央与地方矛盾斗争的结果,其实质乃是封建皇权的变形和延伸。宦官又多是统治阶级中

10、最腐朽、最反动的代表,其专权则极易形成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政治更加黑暗,进而导致农民起义爆发,最终导致旧王朝覆亡。可以说,宦官专权主要依附于封建专制制度产生、发展,又加速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腐败和王朝的灭亡。,【重点讨论】,3.明清君主专制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重点讨论】,3.明清君主专制的特点及影响,(2)影响,【重点讨论】,3.明清君主专制的特点及影响,(2)影响,【重点讨论】,4.边疆制度,(1)主要边疆制度,【重点讨论】,4.边疆制度,(1)主要边疆制度,金瓶掣签 图为1995年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通过金瓶掣签,并经国务院批准,被确任为灵童真身。,【课堂练习】,(20

11、11高考全国卷选修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国北方草原历史上是游牧民族的家园,他们以部落为基本的社会组织,时而因共同利益结成部落联盟。各部落在草原上迁徙不定,往往为争夺草地、水源相互仇杀。清朝入关前,统一漠南蒙古,开始分定各部地界,严禁互相侵越;入关后,仿八旗制度形式逐步改造蒙古社会,形成盟旗制度。蒙古各部大者被分为数旗,小者自为一旗,旗长由蒙古各部首领世袭担任。各旗有固定的牧地,不相统属,旗民不得越境放牧,日常往来亦受限制。合数旗为一盟,盟长、副盟长以及会盟地由朝廷指定,对各旗进行监督,处理各旗不能解决的纠纷,盟不是一级行政机构,盟长不得干涉各旗事务、发布政令。各旗直接受中央政府

12、统辖。一切重大军政事务的裁决权属于理院,各旗旗长有义务率旗下兵丁,应诏出征。蒙古族旧有的部名义上保存了下来,不具有行政功能。 摘编自翁独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等 (1)指出旗、盟与草原传统部落、部落联盟的区别。(5分),(1)指出旗、盟与草原传统部落、部落联盟的区别。(5分) (1)旗、盟是清政府针对蒙古地区制定的一种管理体制;部落、部落联盟是草原游牧民族自身的社会、政治组织。(5分),【课堂练习】,【课堂练习】,(2011高考全国卷选修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国北方草原历史上是游牧民族的家园,他们以部落为基本的社会组织,时而因共同利益结成部落联盟。各部落在草原上迁徙不定,往往为争夺

13、草地、水源相互仇杀。清朝入关前,统一漠南蒙古,开始分定各部地界,严禁互相侵越;入关后,仿八旗制度形式逐步改造蒙古社会,形成盟旗制度。蒙古各部大者被分为数旗,小者自为一旗,旗长由蒙古各部首领世袭担任。各旗有固定的牧地,不相统属,旗民不得越境放牧,日常往来亦受限制。合数旗为一盟,盟长、副盟长以及会盟地由朝廷指定,对各旗进行监督,处理各旗不能解决的纠纷,盟不是一级行政机构,盟长不得干涉各旗事务、发布政令。各旗直接受中央政府统辖。一切重大军政事务的裁决权属于理院,各旗旗长有义务率旗下兵丁,应诏出征。蒙古族旧有的部名义上保存了下来,不具有行政功能。 摘编自翁独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等 (2)简析盟旗制度的历

14、史作用。(10分),(2)简析盟旗制度的历史作用。(10分) (2)在尊重蒙古族社会传统的基础上,改造了草原的社会政治面貌;削弱了蒙古贵族的权力,加强了清政府对草原的管理;有利于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加强了清朝统治的基础;使统一多民族国家更为巩固。(10分),【课堂练习】,【重点讨论】,5.海禁与闭关锁国,(1)产生,明初东南沿海倭患严重,朱元璋迅速着手加强了海防,颁布禁海令,规定“片帆不得入海”。 清初,为应对郑成功等南明反清势力在东南沿海的不断进攻,巩固在南方乃至全国的统治。清政府实行“海禁”和“迁海”。,明朝倭患影响图,【重点讨论】,5.海禁与闭关锁国,(2)实施,【重点讨论】,5.海

15、禁与闭关锁国,(2)实施,隆庆元年(1567年)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上书曰“请开市舶,易私贩为公贩”(私贩指走私商,公贩指合法商人)。明穆宗当即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 从1567年到1644年这段时间,海外流入大明朝的白银总数大约为3亿3千万两,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1/3。,【重点讨论】,5.海禁与闭关锁国,(2)实施,清初继承明制,实行海禁。康熙皇帝在1683年消灭了内陆(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藩集团)和海上(台湾郑氏集团)的反清势力后,于第二年宣布开海,废止了海禁政策。“今海外平定,台湾、澎湖设立官兵驻扎,直隶、山东、江南、浙

16、江、福建、广东各省,先定海禁处分之例,应尽行停止。” 江苏的松江、浙江的宁波、福建的泉州、广东的广州为对外贸易的港口,并分别设立江海关、浙海关、闽海关和粤海关等四个海关,负责管理海外贸易事务 。,【重点讨论】,5.海禁与闭关锁国,进入18世纪,英国商人继伊比利亚人、荷兰人之后来到东方,一般是取道粤海关贸易。清廷担心宁波成为第二个澳门,于 是乾隆皇帝下令提高浙海关 的税收。谁知英国人宁可忍 受浙海关的高税收,也不愿 意去广州。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 ,禁止番商到浙江、江苏、 福建贸易,只能去广东贸易。 这就是所谓的“一口通商”。,(2)实施,【重点讨论】,5.海禁与闭关锁国,(3)中外经济交流,郑和下西洋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明成祖命郑和从太仓的刘家港出发(今江苏太仓市浏河镇),率领两百多艘海船、2.7万多人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 30多个包括印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