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语文冲刺每周一练七.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9257716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年高考语文冲刺每周一练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07年高考语文冲刺每周一练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7年高考语文冲刺每周一练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年高考语文冲刺每周一练七.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7年高考语文冲刺每周一练七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A. 标识款识着装着火漂泊淡泊明志拾金不昧拾级而上B. 创伤创新头角角色慰藉杯盘狼藉果实累累危若累卵C. 供述供奉辟邪辟谣量刑量体裁衣螳臂当车安步当车D. 哨卡卡片勉强强迫横财飞来横祸与人为善与会人员2.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 缉拿山青水秀寒喧同等学力B. 收讫无可置疑神采滥用职权C. 撕杀人情世故委曲美轮美奂D. 赈灾林阴大道调谴共商国是3.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兑换(du) 摈弃(bn) 退避三舍(sh) 处之泰然(ch)B. 勾当(gu) 楼阁(g) 冠冕堂

2、皇(gun) 窗明几净(j)C. 蹩脚(bi) 累及(li) 力能扛鼎(gng) 溘然长逝(k)D. 潦草(lio) 骨气(g) 不假思索(ji) 同仇敌忾(ki) 4.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贸然捅娄子左右逢源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B. 催化口头禅原气大伤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C. 描摹压岁钱百战不殆学富五车,材高八斗 D. 幅射紫禁城优柔寡断城门失火,殃及池鱼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短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我们希望外界对在斯诺克中国公开赛首轮正赛被淘汰的20岁小将丁俊晖要网开一面,多一点包容。 B. 著名作家王蒙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四次全会上的题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

3、梦想”的发言真可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C. 在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我们一方面应加强理论研究,坐而论道,另一方面应加速行动,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D. 中小企业信息化需要过程,就像成长中的青少年,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要求,毕其功于一役是一相情愿的想法。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今年恰逢话剧百年华诞,而把话剧引进中国的欧阳予倩、田汉等功臣对于我们现在的许多青年人却很陌生了。 B. 大学生当村官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一方百姓负责,他们履职的好坏,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当地村民的拥戴上。 C. 目前,北师大北国剧社能够在国内高校学生剧社中成为佼佼者,在于他们得到了包括场地、经费等各方面的支

4、持。 D. 英国雷丁大学一位名叫朱利安文森特的生物学家和一位复合材料专家领导的科研小组正在从事这项研究。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在4月16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欧盟暂不考虑参与美国针对中国知识产权问题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的诉讼。B市民政局发布消息,从2007年5月1日起,本市将正式建立和实施农村特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这将和城市特困低保制度一起构成比较完善的城乡一体低保救助体系。C上海芭蕾舞团给市民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芭蕾盛宴,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恐怕他们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次演出。D96岁的季羡林先生之所以能“感动中国”,就是因为他拥有“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

5、,宠辱不惊”这种境界而形成的。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针对所说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要求:有观点,有阐述,语言通顺,不出现错别字,100字以内。(5分) 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因为顾虑“龙”注的英译“dragon”在西方社会可能带来的负面效果,呼声最高的龙并未入选,近期“改龙事件”更成为社会热点。国内有人建议要修正“龙”作为中国国家的形象标志,由此引起网上沸沸扬扬的争论。注龙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攻击性和霸气的庞然大物。9、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伺侯 含糊 得意扬扬 铤身而出B混账 寒伧 插科打浑 兵慌马乱C抱怨 诲气 鞠躬尽瘁 茕茕孑立D迂讷 斜晖 混水摸鱼 理屈词穷10下面两组虚词的

6、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句与句相同,句与句不同。B.句与句相同,句与句也相同。C.句与句不同,句与句也不同。D.句与句不同,句与句相同。11北京、广州等城市最近兴起了一种名为“图书漂流”的读书活动。一些公共场所书架上的图书贴着纸条,纸条上写着“您可以随意取阅,读完后,请把它放回漂流书架;您如果有想放漂的图书,也可随时上架”。请你也“放漂”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一本,写一段话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并提醒他继续参与“图书漂流”活动。要求字数在90字以内(不含标点符号)。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2) ,渺沧海之一粟。(3)其声呜呜然

7、, ,如泣如诉,余音袅袅, 。(赤壁赋)(4)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名著导读红楼梦内容精要 林黛玉因丧母,被外祖母贾母派人接到贾府。在金陵荣国府,除了见到外祖母外,还见到了大舅母,即贾赦之妻邢夫人;二舅母,即贾政之妻王夫人;年轻而会管理家政的王夫人侄女、贾赦儿子贾琏之妻王熙风;贾赦之女迎春、贾政之女探春、宁国府贾珍之妹惜春。当然,也见到了那块石头化身、衔玉而生、深得贾母宠爱的贾政之子贾宝玉。两人第一次见面就有似曾相识之感,当宝玉见美若天仙的表妹没有玉,便一怒之下要砸自己的玉,引起一场不快。不久,王夫人的姐姐带着儿子薛蟠和女儿薛宝钗也在贾府住下。这薛

8、宝钗曾得癞头和尚赠予金锁治病,以后一直佩戴。 黛玉忌讳金玉良缘之说,常暗暗讥讽宝钗,警告宝玉。 贾政的长女元春被册封为妃,皇帝恩准她探家。荣国府为了迎接这场大典,修建了极其奢华的大观园,又采办了女伶、女尼、女道士,出身世家、因病人空门的妙玉也进了荣国府。元宵之夜,元春回家呆了一会儿,要宝玉和众姐妹献诗。宝玉的丫鬟袭人规劝宝玉读书“干正事”。 宝玉和黛玉,两小无猜,情意绵绵,因有宝钗和其他小事,常常发生争吵,但在不断的争吵中情感也不断在加深。一日宝钗过生日,大家起听戏,一个小旦长得像黛玉,被贾母娘家孙女史湘云口快说出,宝玉怕黛玉生气连忙阻拦,结果惹得林黛玉和史湘云都生宝玉的气。 元春怕大观园空闲

9、,便让宝玉和众姐妹搬进居住。进园后,宝玉更是成天与这些女孩子们厮混。书童将西厢记等书偷带进园子,宝玉和黛玉一起欣赏。黛玉性情忧郁,暮春时节,惋惜落花,将落花收集,埋于土中,称其为“花冢”,并写葬花辞。有一次,史湘云劝宝玉会官员、谈仕途,被宝玉抢白,并说黛玉从不说这种混账话;恰巧黛玉路过听到,深喜知心。 王夫人的丫鬟金钏与宝玉调笑,被王夫人赶出投井而死;宝玉结交了一位王爷喜欢的伶人,因其失踪,王爷派人来贾府寻找。贾政大怒,将贾宝玉打得皮开肉绽,贾府上下一片惊慌。王夫人找袭人,要她随时汇报宝玉的情况,并决定将来让袭人给宝玉做妾。 在探春的倡导下,大观园成立诗社。行酒令时黛玉引了几句西厢记的曲文,被

10、宝钗察觉,并宽容了她,两人关系转好。黛玉模仿春江花月夜写出了秋窗风雨夕,抒发自己的哀愁。黛玉丫鬟紫鹃试探宝玉对黛玉的真心,假说黛玉要回姑苏,宝玉信以为真而精神失常。由此,黛玉更知宝玉心理,众人也以为他们定成美满姻缘。钗黛二人也达到最融洽的时期。 宝玉另一丫鬟晴雯被王夫人赶出,抱恨而死;宝玉无可奈何,写芙蓉诔祭她。宝玉年纪渐大,贾政逼他上学。迎春出嫁,宝钗被家事缠绕,大观园冷清起来。 黛玉思想终身之事无人可求,做噩梦而染重病。因奉承贾母的意思,凤姐提出为宝玉娶宝钗的想法。黛玉听见丫鬟议论宝玉的婚事,病得不能吃饭;后来听说议而未成,病有好转。 十月里,海棠开花,大家以为喜事,置酒庆贺,就在夜里,宝

11、玉的通灵玉不知去向,人也痴呆,祸不单行,元春此时死去。 由贾母做主,决定为宝玉娶宝钗,怕宝玉不同意,告诉他娶的是黛玉,同时不让黛玉知道消息。黛玉从傻大姐处知道实情,梦幻破灭,焚烧诗稿;在宝玉成亲时,她孤苦而死。 洞房之夜,宝玉见是宝钗大惊,人也更加糊涂,忧伤得差点死去。 探春远嫁之后,大观园更加凄清。荣宁两府种种行为惹恼皇帝,终于被抄家,革去两府世职。由于权贵的帮助,荣府世职恢复。不久,贾母病死,风姐主办丧事,因大家怨恨而力不从心死去。一群强盗打劫荣国府,妙玉被劫走,惜春看破红尘,小小年纪出家。 宝玉终于在应考之后出家当了和尚,尽管他中了举人,宝钗也怀了孕,他也顾不上了。 时代背景 十八世纪,

12、在世界史中是一个转折时期,在封建体制之中孕育着资本主义,萌发出民主思想,在欧洲,如法国、德国,都有过启蒙运动,宣扬人性善良和回到自然的民主思想,如卢骚的民约论。当时的中国,虽然闭关得像铁桶似的,但是由于商业经济的发展,在某些方面打破了封建的自然经济,反映到意识领域,也萌生出朦胧的民主思想,加上关闭的门缝也不时地渗透些微的西洋气息,更助长民主思想的传播。红楼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它反映的也正是这样的时代。其主题思想就是以宝黛爱情为主线,以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反映出在强大封建势力的压制下,朦胧的民主思想犹如巨石下的幼芽,顽强地挣扎,破土而出。这部巨著,是十八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一面镜子,大观

13、园是这个封闭王国的缩影。主人公贾宝玉对于仕途禄蠹的否定与对爱情人性,尤其是对于人性的尊重,都表现出反对封建与追求民主的主题思想。妙语佳句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忽喇喇似大厦将倾,昏惨惨似灯将尽。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阅读指导 红楼梦描写的是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和婚姻悲剧。并围绕这一悲剧,为我们铺开了一个由许多有关人物构成的广阔的社会生活环境,使我们从中看到了这一悲剧发生发展的社会和家庭的原因。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可以说在封

14、建社会里注定是个悲剧。它表现在两个层次,首先,它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其次,它不符合封建家庭的实际利益。在贾府这样一个封建大家庭里,贾宝玉和林黛玉是最具有叛逆性格的少男少女。宝玉对读书做官不感兴趣,并不把它看作是所谓“正途”,在这一点上,只有同样具有叛逆思想的黛玉赞成他。宝玉和黛玉一起长大,在感情不断冲突和交流过程中,志同道合,共同追求一种个性自由,企图摆脱封建束缚的生活方式,于是在心目中都把对方视为自己未来的终身伴侣。从家族发展考虑,黛玉显然不是宝玉未来妻子的最佳人选。黛玉身体羸弱、脾气孤傲以及自定终身的越轨行为,得不到贾母的喜欢,而薛宝钗圆融的人品和才干以及薛家拥有的财富,使她具备了做“宝二奶奶”的条件。贾宝玉和薛宝钗最终被安排举行了婚礼,但这只能标志着婚姻悲剧的开始,所谓“金玉良缘”的结合只能是徒有其表。 红楼梦可以说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它以一个贵族家庭为中心展开了一幅广阔的社会历史图景,社会的各个阶级和阶层,上自皇妃国公,下至贩夫走卒,都得到了生动的描画。它对贵族家庭饮食起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