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语文 专题一 滕王阁 春江花月夜复习课件 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9256778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考语文 专题一 滕王阁 春江花月夜复习课件 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2012届高考语文 专题一 滕王阁 春江花月夜复习课件 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2012届高考语文 专题一 滕王阁 春江花月夜复习课件 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届高考语文 专题一 滕王阁 春江花月夜复习课件 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考语文 专题一 滕王阁 春江花月夜复习课件 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滕王阁春江花月夜,写作素材积累,知能优化演练,基础自主学案,课堂互动探究,美文佳作欣赏,滕王阁,诗海探珠,代悲白头翁 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 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好颜色, 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 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 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 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 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 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开锦绣, 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 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 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 唯有黄昏鸟雀悲。,【赏析

2、】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洛阳城东暮春景色。然而时光易逝,此时的洛阳已是落花季节,桃李纷飞,不知飘向何处。这两句是诗的起兴。下文表达的对大好春光、妙龄红颜的憧憬和留恋,对桃李花落、青春易逝的感伤和惋惜,都是由此生发开来的。“洛阳女儿好颜色”以下十句,写年轻的洛阳女儿面对漫天飞舞的落花生出无限感慨。洛阳女儿所感伤的,实际上是由大自然的变化而联想到美的短暂和人的生命的有限。 “寄言全盛红颜子”以下十,句,概括叙述白头翁一生的经历。白头老翁曾是一个美貌少年,从前他也常和公子王孙一起,在树下花前歌舞游乐。然而,一旦生病衰老,就无人理睬,三春行乐只好让给别人了。结尾四句点明主旨,收束全诗。一切都如同过眼云烟

3、,迅速消失了!往日繁华热闹的游乐场所,如今只有几只离群的鸟雀在清冷的暮霭中发出几声凄苦的悲鸣。鸟尚且如此,人何以堪!末句的最后一个“悲”字,是此诗的基调。 诗人在代悲白头翁中表现的感情虽然是悲伤的,但并不颓废,因为诗人在认真地思考着人生,眷恋和憧憬着生活中的美。,【思考】试分析这首诗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基础自主学案,二、词语释义 滟滟:_ 芳甸:_ 霰:_ 青枫浦:_ _ 月徘徊:_ 玉户:_,水中月光闪烁荡漾的样子。,遍生花草的原野。,雪珠,小冰粒。,地名,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指月光移动。,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捣衣砧:_

4、 相闻:_ 文:_,捣衣石、捶布石。,互通音信。,同“纹”。,安静的水潭。,湘江与潇水。,趁着月光。,激荡情思,犹言牵情。,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滨。,指赣江。,水中小洲。,身上佩戴的玉饰、响铃。,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多用于地名)。,每日无拘无束地游荡。,形容时代的变迁、万物的更替。物,四季的景物。,指滕王。,栏杆。,同“疲”,倦怠。,三、名句默写 画栋朝飞南浦云,_。滕王阁 _,物换星移几度秋。滕王阁 白云一片去悠悠,_。滕王阁 _,江月年年只相似。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_。春江花月夜,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人生代代无穷已,海上明月共潮生,四、文学常识 1走近

5、作者 (1)王勃(649676),汉族,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_、_、_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王通生二子,长名福郊,次名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耻县令、六合县令、齐州长史等职。可知王勃生长于书香之家。,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666年(乾封初)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672年(咸亨三年)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

6、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675年(上元二年)或676年(上元三年),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其诗力求摆脱齐梁的绮靡诗风,文也有名。,(2)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治所在今江苏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706707)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刑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京都,与贺知章、_、_并称为“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张旭,包融,此诗是七言长体诗。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流露人生无常之感。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为春江花月夜,其二为代答闺梦还。本诗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

7、口的名作,有“_”之誉。,孤篇压倒全唐,2资料链接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辑评 胡应麟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流畅婉转,出刘希夷白头翁上,而世代不可考。详其体制,初唐无疑。 诗薮内篇卷三 王世懋曰:句句以春江花月妆成一篇好文字。,此望月而思家也。言月明而当春水方盛之时,随波万里,靡所不照。霜流沙白,状其光也。因言月之照人,莫辨其始。人有变更,月长皎洁,我不知为谁而输光乎?所见惟江流不返耳。又睹孤云之飞而想今夕,有乘扁舟为客者,有登楼而伤别者,己与室家是也。遂叙闺中怅望之情,久客思家之意。因落月而念归路之遥,恨不能乘月而归,徒对此江树而含情也。 唐诗解卷十一,锺惺曰:浅浅说去,节节相生,使人伤感。未免有

8、情,自不能读,读不能厌。将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真化工手。 唐诗归卷六,课堂互动探究,文脉探究 1滕王阁这首诗一共只有五十六个字,其中属于空间的有哪些?属于时间的有哪些?,【提示】属于空间的有:阁、江、栋、帘、云、雨、山、浦、潭影; 属于时间的有: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今何在。 这些词融混在一起,毫无叠床架屋的感觉。主要的原因,是它们都环绕着一个中心滕王阁,而各自发挥其众星拱月的作用。,2滕王阁中“佩玉鸣鸾”是怎样的场景?此句使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诗人有何感慨? 【提示】场景: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宴会,场面十分豪华。艺术手法:一个“罢”字,转入了现实

9、的描写,滕王已经死去,以当时宴会的豪华反衬过后的凄凉。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繁华易逝,兴衰无常的感慨。,3春江花月夜前几句诗中,诗人写到了哪些意象?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 【提示】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4春江花月夜中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思考人生,试分析其主要内容。 【名师点拨】诗人在感受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对

10、宇宙人生的思索。诗人身处江天一色,毫无纤尘的纯净之境,不禁对空中这轮孤月发出奇想:究竟是谁最先在江畔看见这明月呢?江月又在什么时候开始照着人呢?人生代代绵延无已,但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变化。她可是在等待什么人吗?但月下只有滔滔不绝的江水。,5春江花月夜余下二十句为第三部分,由感叹人生多愁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情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具体而言,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试作分析。 【名师点拨】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为一层,写思妇怀人。这里写思妇想念游子的情形十分别致,月光无处不在,玉户帘上是月,捣衣砧上是月。那一轮可爱的明月总是照在她的妆镜台上,似乎想要安慰她,

11、但是思妇见月,更增加了悲苦。她想把,捣衣砧上的月光拂去,又想把帘子卷起来,以便把上面的月光卷去,可是这恼人的月光“卷不去”,“拂还来”。那无边的月光,笼罩着一切,鸿雁不停地长飞,仍然飞不出无边的月光去,水底鱼龙泛起阵阵波纹,思妇只好托月华来遥寄相思了 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落月摇情满江树”为一层,写游子想家。 最后这几句写落月,落花闲潭,春光将老,隐含思妇青春将逝。在这春江花月夜,不知有几许游人能乘月而归。此时明月西下,游子、思妇的一腔离情伴随月影洒在江边的树上。,细剖深析 楼主 为什么会是春江花月夜孤篇盖全唐?唐朝诗集可以填海,我看过解释,和一般的名诗解释没什么两样。我就不明白,他凭什么说

12、这话,他说的就是真理?诗坛,本应百花齐放放嘛!配上点儿好的词汇来形容,怎么说都可以!此软柔之词,就可以包唐强悍之音?如果同意我的,请捧个场,如果有异议的,请高人给我以臣服的理由!我真想弄明白!,沙发 同意,强烈的同意。我承认这是首好诗,但是,唐朝,那是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年代,这样一首诗怎么能涵盖一切!难道他可以比得上杜甫沉郁顿挫?难道他可以比得上李白浪漫飘逸?难道他可以比上王维禅灵空性? 板凳 此诗意境可谓上佳,景情交错,江水月影一贯全诗,而咏月是中国千年抒怀的主题,得到那样的颂誉,也许是古今上下伤月感月人的心声吧!,三楼 我不同意一楼的观点,该诗写了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性意味的人

13、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清人王闿运评价称“张若虚春江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现代学者闻一多评称“孤篇压倒全唐”,足见其非同凡响的崇高地位和悠悠不尽之深远影响。,想像与联想 想象和联想都是智力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写作的基础之一。没有想像和联想,也就没有作文,两者是写作的翅膀。 一、想像,写作素材积累,这是人们在头脑中运用观察获得的表象,经过加工、改造、创造出一个并未直接感知的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是以生活为源泉,以意旨为轴心,使思想千载,视通万里,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也

14、有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因为写作的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想像,审题立意,布局谋篇,都离不开想象。所以,要激发自己的思维,发展自己的智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就离不开想像这种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有一年高考语文试题要求“以一个圆的想象物作为描写的对象,外加陪衬物构成一个画面、一个镜头或一个场景,写一篇200字的想象作文”,这就是要求用再造想象作文。有考生以红日为题,写“北海看日出”:“天际边太阳在白雾中害羞地露出了半边脸”“大圆脸”“升上了天空,光芒四射”。想象格式,描写的重点突出;再用“细雨”、“海浪”、“云彩”、“渔帆”、“海滩”作陪衬物,编织了一幅美丽的海上日出图,楚楚动人,得了满分。创造想象,是

15、一种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对记忆表象经过加工的基础上独立创造出来的新形象的过程。,二、联想 这是由当前的某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或由甲观念想起乙观念的心理过程。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联想力是十分重要的,联想力首先有助于解决作文的材料问题,因为由此事联想到彼事,可以丰富材料;由进步的联想到落后的,可以加深思索;由表层的联想到内在本质的,可以深化理念;由可见的联想到不可见的,可以拓宽思路。学生作文最大的困惑就是无话可说,不知写什么。其实,他们只是不善于运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积累。,叶圣陶曾说,“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累”。运用学生积累,靠的就是联想。种种联想的迁发、扩散、引申,常常还是避免选材枯燥和老化、开掘不深、立意不新的有效办法和主要途径。这就是说,联想还有助于学生提炼和深化主题,有助于运用托物言志、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借景抒情等构思和表达技巧。中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联想能力的提高。,随堂练笔 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改写春江花月夜,使之成为一篇情质兼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