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五盟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PDF无答案) (1).pdf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9256964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3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五盟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PDF无答案) (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吉林省五盟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PDF无答案) (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吉林省五盟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PDF无答案) (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五盟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PDF无答案) (1).pdf(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页,共 10 页)(第 2页,共 10 页)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五盟校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出题人:孟为校对人:王慧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120 分,120 分钟完成。 2.答题前,考生先将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内作答。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准使用涂改用品。 一、现代文阅读(31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唐人古体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 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

2、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 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 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 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 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 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 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 人物,铺捧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

3、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 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 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 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 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 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 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 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望,可以略睹焉”

4、(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 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 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 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 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 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 妇出门看”(杜

5、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 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 甫襄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 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 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诵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 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如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 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中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 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

6、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1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 向衰微。 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 声律的特点。 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 句律诗。 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为“古体”,其实已与以往 古风不同。 2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

7、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样开 阔。 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 势。 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 律化”。 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之偏 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 可谓通达。 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律感方 面的不同。 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

8、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 容的异同。 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抗坠, 铿锵成韵。 (第 3页,共 10 页)(第 4页,共 10 页)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4-6 题。 一个多雨的夏天一个多雨的夏天 郭震海 这似乎是一个多雨的夏天。 不紧不慢的小雨就像生了根,断断续续下了三天,没有停的迹象。侯东升醒来后,听着外 面滴滴答答的雨声,有些烦闷。 他裹着一条毛巾被,眼睛迷茫地瞪着屋顶。简易的屋顶用横七竖八的施工模型板撑着,上 面覆盖着几层黑糊糊的油毡。简易的大宿舍

9、内散发着一股刺鼻的霉味,半碗隔了夜的剩饭放在 墙角,已经变质。裸露的砖墙,湿漉漉的,似乎能挤出大把的水来。地上铺着红砖,红砖上撒 了薄薄的一层白石灰。十几双黄胶鞋,没有规则地摆放在床铺下。 “天塌了吧! ”一名工友坐起来嘟哝了一句,扑腾一声又躺下了,几根木棍支撑的大床铺发 出吱吱呀呀的怪叫。 “你找死啊! ”工友躺下的动作用力过猛,压住了另一位工友的胳膊,后者向他提出强烈的 抗议,骂骂咧咧地抽回了胳膊。 侯东升起身,去床铺头找自己的衣服,想出去走走。他从墙角找出一把破旧的雨伞,走出 了工棚。 外面的雨下大了,一栋高楼起了半截,无数的、长长短短的钢筋头直冲云霄,在雨中显得 亮晶晶的,有点刺眼。如

10、果不下雨,这栋起了半截的楼上肯定站满了人。无数顶安全帽,无数 双劳作的手。在轰轰隆隆的机械声中,他们完全可以站在高墙上,边劳作边唱信天游。有的工 友已经在城里待了十多年,甚至更长时间。他们就像一群特殊的候鸟,每年开春告别妻儿老小, 来到城里,冬天又会回到乡村。他们没有走进过 KTV,但一步步升高的楼顶上,就是他们的乐 场,他们可以怒吼,可以咆哮,可以唱着哭,也可以唱着笑。只要手不闲着,至于嘴,爱干吗 就干吗,就是站在墙头上像一个英雄般的去演说,也没有人注意,更没有人管。他们的声音在 车水马龙的城市里显得异常微弱,微弱得站在楼下就完全听不到了。 半夜里,无数盏大灯会将整个工地照亮,高楼一天不封顶

11、,热闹的景象就一天不减,唯有 雨能阻断这喧闹的一切。侯东升和大多工友一样,既盼雨,又恨雨。为什么呢?盼雨,是因为 下雨了他们可以美美地睡个懒觉,无休止的劳作可以得到短暂休息;恨雨,是因为下雨就意味 着他们会没有工,工是什么,就是钱。他们从四面八方拥进这座陌生的城市,就是想多挣点工, 年底多拿点钱。 侯东升撑着伞,不知道该去哪里,更不知道该干什么。路过一座天桥,桥下积满了水,飞 驰而来的车辆迅速通过天桥,激起很高的水花。 “你找死啊! ”一个撑着小花伞的女人,被车辆激起的泥水溅了一身,她怒气冲冲地骂道。 侯东升突然觉得,城里人说话和他们其实没有区别,就比如这句“找死啊! ”他这样说,工友们 这样

12、说,城里人也这样说。 在一个玻璃橱窗前他看到一则大大的广告: “家,温馨的港湾。 ”城市里到处都是这样的广 告。侯东升觉得每一则广告都与他们有关又无关。他们一年四季就像蚂蚁一样在钢筋与水泥的 森林中不停地修筑城市里的家,城市在一天天长高变大,而他们没有家,他们的家在乡下。 侯东升给乡下的妻子打了一个电话,妻子开心地说,真好,庄稼灌浆了,下了一场难得的 透雨。侯东升在电话里骂,好个屁。妻子说,你个鞭打的侯东升,你个不要脸的侯东升,你变 了,变得不再爱惜庄稼,变得像城里人了,变得 我真的变了吗?放下电话,侯东升想,我到底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他抬头望着灰蒙蒙的 天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

13、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第三自然段的环境描写细腻地表现了侯东升及其工友的居住环境, 突出其居住环境的简 陋、拥挤、室内东西又脏又乱。 B.作品中的工友嘟哝一句,另一个就“强烈抗议” “骂骂咧咧” ,这段对话描写也从一个侧面表 现了工友之间的关系极其恶劣。 C.文章描写那一步步升高的楼顶上,就是他们的乐场,他们爱干吗就干吗,没人注意,更没有 人管。目的是为了表现农民工只有在这里才能获得一点点自由。 D.农民工们恨雨,下雨就意味着他们会没有工,也没有钱,表现出这些农民工一心向钱看的心 理,可以看出这些农民工自身素质相对较低。 5.文章中多次写到“雨” ,请谈谈“雨”在全文中的

14、作用。 (5 分) 6.作品以侯东升的困惑“我到底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结尾,有什么作用,请谈谈你的理解。 (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2 小题,8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7-8 题。 材料一: 春节临近,烟花爆竹摆上了各地的零售摊点,随之而来的,则是“今年放不放鞭炮”的大 讨论。 昨天,首都文明办发出倡议书,号召市民绿色环保、文明出行,留住“北京蓝” 。北京市社 (第 5页,共 10 页)(第 6页,共 10 页) 情民意调查中心的民意调查显示,受访人群 82.9表示今年春节期间不打算燃放烟花爆竹,比 去年同期上升 6.4 个百分点。按照规定,如果在春节期间遇到空气重污染橙色

15、以上预警,北京 市将全面禁放烟花爆竹,98.3的受访者表示会严格遵守。 昨天,法晚记者从新浪微博等多渠道随机截取的 1.8 万余条网络留言显示,近四成网友不 想燃放烟花爆竹是出于保护空气环境考虑,另外,有近一半的网友建议各地组织一次集中燃放, 既安全又环保。 (节选自 2017 年 1 月 25 日法制晚报 ) 材料二: 近年来,随着雾霾天气的长期肆虐,人们对蓝天白云的迫切渴求,呼吁不放烟花爆竹的民 声已经越来越强烈。首都文明办顺势而为,发出倡议,语言亲和平易,感情真诚友善,可谓顺 应民心之举。相对于此前河南“禁炮令的朝令夕改,高明了太多。 穹顶之下,雾霾肆虐,没有人能独善其身,也少有人是彻底

16、的无辜者。人类存在于城市之 中,每个人都在排放碳,每辆车都会排放 PM2.5,每个家庭都在使用和消耗能源。通过自身行 为的克制,为环保尽一份力,应该成为每一位有识之士的自觉行动。然而,自觉行动是一码事 儿,强制限制是另一码事儿,春节期间的“禁炮令不是不能出台,是确需充分的民意支持、经 过充分商讨,完成行政和法律程序,方可实施。在此之前,引导工作就非常有价值。 (节选自 2017 年 1 月 25 日每日新报 ) 材料三: 给“鞭炮热”降降温确有必要。除了不安全的因素外,对环境的污染,特别是对空气质量 的影响也同样不容忽略。最近几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普遍偏差,一级二级预警天数 显著增多。而燃放烟花爆竹,往往会对本来就很差的空气质量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严重影响 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一些城市已经出台禁放、限放烟花爆竹措施,确实大有必要。 烟花爆竹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福,这个无可厚非。尽管烟花爆竹具有极大的安全隐 患,我们亦不能一棍子将其打死。过年嘛,人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庆祝方式。但前提是要遵守 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不能为了个人利益去做违法的事情,到头来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