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诊断中医诊断学一些试题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251603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管理诊断中医诊断学一些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企业管理诊断中医诊断学一些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企业管理诊断中医诊断学一些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企业管理诊断中医诊断学一些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企业管理诊断中医诊断学一些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管理诊断中医诊断学一些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管理诊断中医诊断学一些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诊断学 一些试题名词解释题01.中医诊断学是论述中医诊断疾病,辨别证候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的一门课程。02.主诉病人就诊时陈述的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03.壮热病人高热不退,但恶热不恶寒,多见于里热证极期阶段。04.潮热病人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如潮汐之有定时。05.气虚发热长期低热,烦劳则甚,兼见少气自汗,倦怠乏力,因脾虚气陷,郁而发热。06.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见于半表半里证或疟疾病。07.自汗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者,多见于气虚、阳虚。08.盗汗入睡时汗出,醒后汗自止,多见于阴虚内热证。09.战汗病势沉重时,先见全身战栗抖动,而后汗出者,是邪正相争,病变发展的转折

2、点。10.消谷善饥食欲过于旺盛,多食而易饥,是胃火炽盛所致。11.除中久病之人,本不能食,突然欲食,甚至暴食,是脾胃之气将绝之象。12.里急后重腹痛窘迫,时时欲泻,肛门重坠,便出不爽,是湿热痢疾主症。13.癃闭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统称癃闭。14.崩漏不在经期,突然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淋漓不断出血者。15.得神人之两目灵活,面色荣润,表情自然,体态自如,言语清晰,意识清楚者,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16.失神病人目光呆滞,面色晦暗,神情萎糜,身重迟钝,语声断续,意识朦胧者,是精衰气脱神亡的表现。17. 主色凡人之种族皮肤的正常颜色。18.善色病色有光泽者,称为善色,说明

3、精气未衰,胃气尚荣,预后较好。19.戴阳久病重病,面色苍白,但时泛红如妆者,是阴盛格阳之假热证候。20.萎黄病人面色淡黄,枯槁无华者,是脾虚精亏的表现。21.阴黄面色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因寒湿内停,困扰脾阳所致。22.瘿瘤颈前颌下喉结之处,有肿物如瘤,或大或小,可随吞咽上下移动,多因肝郁气结痰凝所致。23.瘰疬颈侧皮里膜外肿起结核,形状累累如珠,历历可数者,多因肺肾阴虚,虚火灼痰,结于颈项。24.解颅小儿囟门迟迟不能闭合,是肾气不足,发育不良的表现。25.乳蛾咽部两侧红肿突起如乳突者,是肺胃热盛,外感风邪凝结而成。26.斑点大成片,色红或紫,平摊于皮下,摸之不碍手者。27.热深厥亦深是内有真热而

4、外见假寒的证候,其内热愈盛则肢冷愈严重。28.肌肤甲错皮肤粗糙如鳞,抚之涩手者,是血虚挟瘀所致。29.透关射甲小儿指纹透过风、气、命三关,一直延伸到指甲端者,提示病情危重。30.染苔若因某些食物或药物,致使舌苔染上颜色。染苔并非疾病所致,无临床意义。问答题01.简述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及诊法合参的理由。01.答: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是:一、整体察病,即在诊病的过程中,从整体上了解疾病的病因病机和脏腑气血阴阳的变化,从而全面地认识疾病。二、诊法合参,即在诊察疾病时,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综合分析病情资料。三、从病辨证,即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诊断疾病。诊法合参的理由是:疾病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

5、表现是在多方面的,而四诊正是从不同角度检查病情,只有四诊并用才能全面、详细地获取所需临床资料;此外,在复杂的、有时甚至出现“假象”的病证中,只有四诊并重,才能去伪存真,鉴别真假。02. 中医诊断学包括哪些内容?02.答:包括四诊、辨证、诊病和病案四大部分。四诊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个方面;辨证包括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等八种辨证方法;诊病主要包括对疾病诊断的基本知识,如命名、分类等进行阐述;病案包括对医案和病历的读写。03.何谓主诉?记录主诉时应注意什么?03.答:病人就诊时所陈述的最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期持续时间称为主诉。记录

6、主诉注意事项是:抓准主诉;问清主诉所述症征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不要使用病名和病程,文字要精炼。04.恶寒和发热同时并见有何临床意义?04.答:恶寒与发热同时并见是外感病初期(即表证)的重要诊断依据。根据恶寒、发热的轻重不同,临床又可分为:恶寒重,发热轻,主风寒表证;发热重,恶寒轻,主风热表证;发热轻,兼恶风自汗,是太阳中风证。05.如何从恶寒发热的轻重判断邪正之盛衰?05.答:一般来说,若恶寒发热均较轻者,是邪轻正衰;若恶寒发热俱重者,则邪正俱盛;若恶寒重,而发热轻者,则为邪盛正衰。06.何谓壮热?试述壮热的原因、机制和兼症。06.答:壮热是指病人高热不退,身热如灼,不恶寒反恶热的一种症

7、状。其原因可以是风寒之邪入里化热,或风热之邪内传成里实热证。壮热的机制是因正盛邪实,邪正剧争,邪热鸱张,阳气亢奋,充斥于体内外所致;其兼症常有面赤,口渴饮冷,大汗出,脉洪大等症。07.表证有汗与无汗各见到哪些情况?07.答:表证无汗,多属表寒证,因寒性收引,汗孔闭塞。表证有汗,有三种情况。其一,属外感风邪之证,因风性开泄,腠理疏松而汗出;其二,外感风热之证,因热性升散,使腠理疏松而汗出;其三,为气虚外感之表证,因卫阳不足,肌表不固而汗出。08.亡阴、亡阳之汗各有何特点?为什么?08.答:亡阴之汗是大汗不止,汗出如油,热而粘手,由于体内津液枯涸,相对浓缩,邪热通过粘稠阴液从汗而泄,故热而粘手;亡

8、阳之汗是大汗淋漓,汗稀而凉,因阳气将绝,元气欲脱,卫外不固,故津液自泄而见汗稀而凉。09. 盗汗为什么“寐出寤止”?09.答:盗汗之寐出寤止多由阴虚内热所致。中医理论认为,阳入于阴则寐,故寐则卫阳行伏于内,一方面使体表卫阳暂少而失密,二方面阳伏于内则阴虚内热更甚,蒸化阴液从暂时失密的体表排出而成盗汗。而阳出于阴则寤,故醒则阳气从内而外行,使卫表失固的现象得到纠正,体内阴虚之热亦有减轻,故汗液蒸化减少,亦不能自然排出。10. 何谓耳鸣?怎样区别其虚实?10.答:耳鸣是自觉耳中鸣响,如潮水或如蝉鸣,妨碍听觉。一般暴起耳鸣声大,以手按之更甚者属实证,多因肝胆火盛,或阳亢于上所致;若渐觉耳鸣声小,以手

9、按之减轻者属虚证,多因肾虚精亏,耳失弃养所致。11. 何谓痛经?临床证如何辨析?11.答:行经时腰腹作痛,甚至剧痛不能忍受,并随月经周期而规律性发作,称行经腹痛,简称为痛经。凡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或刺痛者,多属气滞或血瘀;若小腹冷痛,遇暖则缓者,多属寒凝或阳虚;行经后小腹隐痛,伴腰酸者,乃气血亏虚,胞脉失养所致。12. 阴虚潮热与阳明潮热有何异同?12.答:阴虚潮热与阳明潮热均为发热定时而如潮汐,二者不同点是:病机上,阴虚潮热是阴虚生内热;阳明潮热是阳热亢盛所致,二者有虚实之别。时间上,阴虚潮热以午后或入夜发热较甚,晨起消退;阳明潮热每至日晡热增。程度上,阴虚潮热多见烦热、低热;而阳明热盛以大热

10、身热为主。兼症上,阴虚潮热多兼颧红、盗汗、失眠等症;而阳明潮热兼见面赤、口渴、便秘、神昏等实热症状。13. 何谓癃闭?怎样辨别其虚实?13.答:小便不畅,点滴而出者为“癃”;小便不通,点滴不出者为“闭”,统称“癃闭”。因湿热蕴结,或瘀血、结石阻塞者多属实证;因年老气虚,肾阳不足,膀胱气化不利者多属虚证。14.食欲减退常见于哪些病证?怎样鉴别?14.答:食欲减退常见有四类病证。其一,脾胃气虚证,表现为口淡乏味,食少乏力,腹胀便溏,舌淡脉虚。其二,湿邪困脾证,特点是脘闷纳呆,头身困重,便溏苔腻。其三,肝胆湿热证,表现为纳少厌油,兼见黄疸,身热不扬。其四,食滞内停,多见厌食恶食,嗳腐吞酸,脘腹胀痛,

11、舌苔厚腻。15. 试述失神的特征及临床意义。15.答:在疾病过程中,病人表现为目光晦暗,精神萎糜,反应迟钝,呼吸气微,为失神的特征。失神重证者可进一步出现神识昏迷,循衣摸床,撮穴理线,或卒然倒地,目闭口张,手撒尿遗等症。失神说明疾病已经发展到严重阶段,正气衰改,五脏垂危,精气将夺,预后不良。16.何谓善色、恶色?各有何临床意义?16.答:疾病中五色的表现以明润含蓄为善色,以晦暗暴露为恶色。善色表示虽病而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能上荣于面,故为病轻,预后良好;恶色表现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能上荣于面,故为病重,预后不良。17.试述面部赤色的主病及临床意义。17.答:赤色主热,是血液充盈于皮肤脉络所致。

12、若满面通红,多属外感发热或脏腑热盛之实热证;若久病两颧潮红,则属阴虚阳亢之虚热证;如重病面白时而泛红如妆,则为虚阳浮越于上,阴盛格阳之假热证。18. 临床怎样鉴别斑和疹?18.答:若点大成片,或红或紫,平摊于皮下,摸之不碍手者是谓斑。若点小如粟,色红或紫,高出于皮面,摸之棘手者称为疹。从病机来看,斑疹见于外感疾病,均为邪热郁于肺胃不能外泄,内迫营血所致,其中从肌肉而出者是斑,从皮肤血络发出者则为疹。19. 我国健康人的面色怎样?19.答:我国健康人面色的特点是红黄隐隐,荣润光泽,表示气血充盛,精气内含,容光外发。但是由于体质差异,所处地理环境的区别,以及气候、季节、职业之不同,正常面色亦可稍有

13、差异。此外,如因饮酒、跑步、七情等一时影响,使面色有所变化,但只要光明润泽者,亦属正常范围。20.何谓四季平色?其形成原因如何?20.答:人之肤色,特别是面色,随一年四季时令不同而微有变化,如春季稍青,夏季稍赤,秋季稍白,冬季稍黑,长夏稍黄,称之为四季平色。四季平色的产生是人体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而形成的,其变化不十分明显,也是暂时的。四季平色属常色范畴。21. 如何鉴别斑疹之顺逆?21.答:不论斑或疹,若布点均匀,疏密适中,色红身热,先见于胸腹,后延及四肢,斑疹发后热退神清者,是邪去正安之顺证;若布点不匀,稠密成团,色深红或紫暗,身凉,先见于四肢,后延及胸腹,斑疹发后身热不退,甚至神识不清者,是

14、邪气内陷之逆证。22. 举例说明望痰辨别疾病的性质。22.答:若痰稀色白,是外感风寒之征;痰黄而稠,为外感风热所致;若干咳少痰,夹有血丝,是燥热犯肺损伤肺络,或肺阴亏虚,虚火灼络;若吐痰色绛,如铁锈,是邪热蕴肺,损伤肺络;若咳唾脓痰腥臭,多为痰热搏结之肺痈。23. 试述中医舌诊原理。23.答:舌与许多脏腑之间通过经络和经筋的循行直接或间接地联系起来;舌为心之苗,且为呼吸、消化的共同通道之要冲,为多气多血的器官;口腔之唾液系肾胃津液上潮所致;舌苔乃胃气所生,胃为水谷之海,故脏腑精气上荣于舌。综上所述,由于舌与人体脏腑、气血、津液都广有联系,故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反映于舌。24. 胖嫩舌与肿胀舌有

15、何区别?24.答:胖嫩舌和肿胀舌均属舌形胖大的病理形态,其区别在于:胖嫩舌舌质纹理细致,舌形浮胖娇嫩,其舌色多浅淡,主病多为虚为寒;肿胀舌体肿大而不嫩,若舌红而肿多因心脾热盛;若青紫舌而肿胀,多为毒邪上攻于舌。25. 试述舌苔形成的机制。25.答:舌苔的生长系由脾胃之气上熏凝聚而成。正常舌苔是由于胃气上熏,胃津上潮,凝聚于舌面而成;病理舌苔是胃气挟邪气或食浊积滞上泛而成。若舌上无苔,则往往是胃气亏虚,胃津枯涸的表现。26.举例说明望舌可辨别病邪的性质、病势的进退。26.答:辨别病邪的性质:红舌为热证,舌淡多主虚主寒,青紫舌为瘀血内阻;黄苔主热,白苔主寒,腐苔多食积,腻苔为痰湿。判断病势的进退:舌苔由润转燥,是热盛伤津,主病进;舌苔由燥转润,由厚变薄,多为津液复生,病邪渐退;苔色由白转黄变黑,提示病邪由表入里,由寒化热,由轻变重。27.腐苔和腻苔怎样鉴别?各主何病?27.答:腐苔颗粒疏松,粗大而厚,揩之可去,如豆腐渣布于舌面,因阳热有余,蒸腾胃中腐浊邪气上升而成,多为食积痰浊,亦见于内痈或湿热口糜。腻苔颗粒致密、细腻,揩之不去,若舌面涂布一层油腻状粘液,多因湿浊内盛,阳气被遏,湿浊停积于舌面,主病为湿浊、痰饮、食积、湿热、顽痰等。28.简述小儿指纹纹色变化及主病规律。28.答:小儿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