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手册规模化猪场生产管理手册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198705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X 页数:97 大小:43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管理手册规模化猪场生产管理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企业管理手册规模化猪场生产管理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企业管理手册规模化猪场生产管理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企业管理手册规模化猪场生产管理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企业管理手册规模化猪场生产管理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管理手册规模化猪场生产管理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管理手册规模化猪场生产管理手册(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雨润集团养殖事业部员工培训手册规模化猪场员工培训手册(适合三周批生产使用)二零一五年十二月.南京目录第一部分 后备猪隔离及适应71、为什么种猪需要隔离与适应?72、隔离与适应原理73、保持猪群健康之稳定性84、隔离期多长?如何进行?85、适 应 程 序96、针头长度及使用117、正常猪的体温、呼吸和心率128、猪的饮水量估算12第二部分 后备公猪141、公猪的管理简介142、公猪的管理之一 适应生长阶段153、公猪的管理之二 调教阶段164、公猪的管理之三 早期配种阶段175、公猪的管理之四 成熟阶段18第三部分 后备母猪部分201、推荐后备母猪的初配目标202、影响后备母猪初配因素203、后

2、备母猪的饲养管理214、后备母猪的早期诱情技术24第四部分 配种妊娠管理251、配种妊娠管理252、发情前期表现263、发情期表现264、发情检查275、适时配种或适时输精286、配种制度对断奶至配种间隔的影响297、返情检查318、妊娠检查329、妊娠期饲养3310、体况评分3511、饮水3612、工作重点、目标3613、每日工作程序:3714、配种妊娠舍分区安排3815、转公、母猪的原则3816、其它方面的要求39第五部分 产房管理部分40一、产仔前的饲养管理40二、降低死胎数42三、诱导分娩43四、适宜的环境条件44五、确保充足的初乳49六、寄养仔猪50七、仔猪的处理51八、对产仔母猪和

3、仔猪的观察53九、仔猪补饲54十、哺乳期的饲养561、哺乳原则592、营养需要:60十一、断奶管理601、断奶天数:612、断奶程序:62十二、断奶到配种期间的饲喂62十三、分娩舍主要目标:64十四、分娩舍人员职责64十五、每天的工作程序66十六、分娩舍操作规程661、产房的冲洗和消毒672、产房的准备673、洗猪程序67第五部分 保育舍管理68一、断奶仔猪的生长潜力69二、清洁和消毒程序69三、常规维修70四、保育舍进猪70五、营养72六、饮水73七、保育舍环境75八、保育猪健康77九、保育舍日常记录79十、保育期工作要点80第六部分 育成舍管理82一、冲洗及消毒83二、常规维护:83三、最

4、适温度:83四、育成舍通风:84五、升温及降温:85六、饲喂体系:85七、供水:86八、地面空间要求:87九、猪只转运:87十、问题猪只的处理:88十一、疫苗接种:88十二、记录资料:88附录:高压清洗机的使用规范第一部分 后备猪隔离及适应1、为什么外引种猪需要隔离与适应?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引种规范并严格执行,对种猪是极其重要的。完善的、贯彻始终的管理措施可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引进种猪潜在的生产性能,并给后续的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隔离与适应的主要目标:1) 维护原有猪群的健康状态。2) 让新引进的种猪适应已存在于场内的病原。3) 让新引进的种猪适应猪场的生产流程和管理。4) 最大限度地减少猪

5、只的死亡风险。2、隔离与适应原理隔离本身就是一个检疫过程,适应就是让新引进的种猪适应一个新的环境。每个猪群都可能是多个病原的复合体,猪、病原、环境三者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一旦这个平衡被打破,猪就可能发生疾病。不同猪群病原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每个猪群的整体免疫水平也各不相同,这取决于该猪群以前对病原的接触程度或免疫情况。隔离与适应就是就是让新引进的种猪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兽医可以控制的环境中,与已存在的病原接触(但不能与某些病原接触,如猪密螺旋体、猪肺炎支原体),以使猪只对这些病原产生免疫力,而又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3、保持猪群健康之稳定性引种时应考虑以下几点:1、 尽量从一个猪场引种;2、 从

6、一个具有相同或更高的健康水平的猪群引种;3、 尽可能减少应激,应激会使猪只对病原的抵抗力下降;4、 隔离所有新引进的种猪,这会减少未知病原侵入的危险。在隔离与适应阶段,要注意观察所有猪只的临床表现,最好在兽医的指导和监视之下进行。一旦发病,必须给予适当的治疗,治疗应少于3天。如果怀疑是严重的新疾病(在原有猪群中未曾发现过),需作进一步诊断。4、隔离期多长?如何进行?1) 隔离与适应时间 隔离适应期至少2周,理想的应为4周。2) 隔离舍地点 隔离舍距原有猪群至少应有100米。足够远的距离通常更有利于减少潜在病原通过空气传播的危险。3) 隔离舍管理 采取“全进全出”管理方式。4) 隔离程序: 引种

7、后的第一周后,应加强管理,供给足够的新鲜饲料和饮水,饮水中最好添加电解质多种维生素。 引种后第1周饲料中添加抗菌素药物。其目的是控制由运输应激引起的交叉感染。方法为:1000Kg饲料加440g金霉素;或添加阿莫西林100g,磺胺二甲基嘧啶100g,TMP 50g。 新引进的种猪如有任何健康问题,每天应作好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栏舍号、猪号、治疗药物和治疗效果。 种猪到达后的3至5天内,所有的猪只都应按与原有猪群相同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进行基本免疫:猪口蹄疫、伪狂犬、猪细小病毒、乙型脑炎、猪瘟等。其它疾病是否免疫,应根据猪群的健康状况和该场及周围地区疾病流行的实际情况而定。免疫时使用的针头规格:建

8、议在免疫或治疗时使用1625-30(30-100千克重母猪)。5、适 应 程 序 理想的适应程序也应在隔离舍进行,理由是:如果把高度健康的后备母猪和公猪,直接饲养在一个有病原存在且病原活跃的猪群中, 引进的种猪就会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表现出严重的疾病。 适应期至少需4至6周。适应可通过免疫、药物添加和与原场猪或原场猪的粪便和木乃伊等接触来完成。 药物添加:在适应期的前几周,需在饲料中添加药物。如果不发生疾病或发病不明显,就应停止添加药物,以让猪只对新环境包括病原,产生适应或免疫力。适应期要避免寄生虫感染。 人工接种:可把原场猪(35-50Kg体重)与引进的种猪放在同一猪舍或猪栏里。同时在引

9、种后的4周,每天可将原场仔猪黄白痢或断奶仔猪的粪便放置于新引种猪的猪栏内,进行人工接种,理想的比例为长大二元母猪:原场猪=10:1或5:1。 如果原有猪群曾发生过猪痢疾、球虫病、C型魏氏梭菌病、猪丹毒,不要使用粪便进行人工接种,可用木乃伊、胎盘、或死胎达到此目的。 将原猪群中母猪因患产道疾病的母猪与新引进的种猪混群饲养1-2周。但不能将患猪痢疾、猪喘气病等烈性传染病病畜与之混群饲养。6、针头长度及使用体重针头长度(规格毫米)哺乳仔猪910断奶1220;1620(粘稠疫苗)育成、育肥,包括后备母猪、公猪1638基础母猪、公猪1645针头使用注意事项 免疫注射时尽量一猪一针头,在免疫产房仔猪时可一

10、窝一针头; 根据猪的大小选择不同型号和长度的针头,以使药物注射到位; 针头使用后不能乱放,必须放于针盒内以进行高温消毒; 每次清洗针头时要注意选出不能使用的针头,无害化处理。7、正常猪的体温、呼吸和心率年龄体温(0.3)呼吸率心率公猪38.413-1870-80妊娠母猪38.713-1870-80产前24h39.735-45产前6h39.095-105产后12h39.720-30产后24h40.015-22产后1w至断奶39.3哺乳猪38.69-18kg39.325-4090-10027-45kg39.030-4080-9045-90kg38.825-3575-858、猪的饮水量估算 正常时猪

11、的饮水量约为体重的10%,气温高时为15%; 饮水给药时饮水量约为体重的8%,气温高时为12%; 猪舍安装水表便于饮水量计算。 可以参照下列两表进行估算。表一 猪平均日饮水量动物大小或其它情况L/头/天7-20KG2-420-50KG4-550-105KG6-8怀孕母猪8-12哺乳母猪16-20表二 猪平均日饮水量猪只分类饮水量L/头天保育猪(27KG)2.82.5-3.0 L/kg饲料;生长猪(27-45 kg ) 8-122.5-3.0 L/kg饲料育肥猪(45-110kg ) 12-202.5-3.0 L/kg饲料未孕母猪12妊娠母猪13-25泌乳母猪10-30公猪20第二部分 后备公猪

12、1、公猪的管理简介 要点 年龄是决定公猪繁殖性能的重要因素。 公猪比母猪性成熟晚,1218月龄才能达到完全性成熟。 公猪较母猪生长得更快,成年体重也更大。 基于上述原因,应控制青年公猪的生长速度和使用频率。 睾丸重量和精液容量决定了公猪的繁殖力,公猪睾丸会一直生长到12月龄。而精液产量则还需另外6个月才能达到最高水平,这就是为什么当公猪达12月龄以后,其产仔率和产仔数会明显提高的原因所在。在成熟阶段,对公猪的过度使用或使用不当都会降低其终生性能,因此,1岁以前的公猪不应被看作成作真正的公猪,而应给予特殊的关照。 公猪比母猪生长快,成年体重也更大。此外,在保护繁殖性能方面,公猪的背膘厚并没有母猪

13、那样重要,因此,需要通过限制饲喂来控制公猪的体重和体况,以便延长其使用年限。 公猪的最适温度为18-20,30以上公猪就会发生热应激。公猪遭受热应激后精液品质会降低,并持续4-6周,主要表现为返情率高和产仔数少,因此,在夏天应对公猪进行有效的防暑降温,将圈舍温度控制在30以内是十分重要的。 在公猪管理中,光照容易被忽视,光照时间太长和太短都会降低公猪的繁殖配种性能,适宜的光照时间为每天10h左右,通常将公猪饲喂于采光良好的圈舍即可满足其对光照的需要。 引进公猪后,要严格执行供种场提供的免疫程序,进行隔离与适应,以确保公猪及整个猪群的健康。2、公猪的管理之一 适应生长阶段要点1. 选种后至130

14、Kg体重为适应生长阶段。2. 用高质量的饲料限制饲喂,8月龄体重达130Kg。3. 饲喂在通风良好、邻近成年公猪和母猪的圈舍。饲养管理 1、饲养:每天限制饲喂2-3Kg的育成料、后备母猪料或哺乳料,日增重为600g,8-10周后,即8月龄时体重达130Kg。 2、每周最多配种次数:无 3、圈舍:提倡圈养(不用限位栏)、通风良好、温暖干燥、邻近母猪栏,以确保其正常的性发育。4、健康:根据公猪的来源和健康状况来确定其免疫和药物处理。3、公猪的管理之二 调教阶段要点1、体重130-145Kg为调教阶段。2、用高质量饲料限制饲喂,9月龄体重达145Kg。3、在1个月的调教阶段,使用发情明显的后备母猪或青年母猪来调教。4、用另一头公猪来重复配种。饲养管理 1、饲养:根据体况,每天限制饲喂2.5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