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影像质量管理制度(7.17).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9197201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射科影像质量管理制度(7.1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放射科影像质量管理制度(7.1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放射科影像质量管理制度(7.17).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放射科影像质量管理制度(7.17).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放射科影像质量管理制度(7.1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科影像质量管理制度(7.17).pdf(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放射科影像质量管理制度放射科影像质量管理制度 一、质量管理目标 (1) 从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等方面入手,依法行 医,规范管理,确保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优质以以 医疗服务。 (2) 加强放射医技人员“三基”培训,做好患者及家 属的放射防护工作,抓好常规 X 线、CT、MRI、DSA 及介入 等各种检查技术质量。提高放射科各种诊断报告书写质量 及诊断水平。 (3) 以三级医师负责制为核心,建立诊疗责任原则, 在病人来放射科检查全过程中的各环节、规范落实各岗位 工作人员的责任。对病人做到及时检查、认真检查,诊断 做到正确、及时。 (4)减少放射科医疗质量差错及医疗事故。 二、质量管理制

2、度 1、 实行专家督导、主任监督下的组长负责制,诊断、 技术组组长在科主任的指导下定期对全科医疗工作的检查、 考核,对医疗质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提高全科 医疗质量。 2、每月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找出薄弱环节,对反馈 意见有改进措施,有记录及效果评价。每季度定期按放射 科的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对技术、诊断组的医疗质量进行 检查、考核、评分,做好记录,及时分析、评价、总结、 反馈,提出改进意见,并对改进结果追踪复查。 3、具体的医疗质量管理,包括技术组岗位责任制;诊 断组岗位责任制;介入组岗位责任制;影像图像质控管理; 2 诊断报告质量管理;疑难、少见病例处理规范;漏诊、误 诊病例讨论读片制

3、度。 4、制定具体的工作程序: 、建立相关的医疗质量项目指标。 、由科室主任和诊断、技术组长对技术、诊断各组 进行定期检查考核。 、定期进行的检查考核结果,要及时评定总结。 、对质量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要认真进行研究,并 做记录,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办法和对策,提出改 进措施。 三、质量管理指标 1、技术:严格按常规操作,检查部位准确,无错项、 漏项,做好防护工作。X 线甲级片率 40%以上,废片率2%。 2、诊断:诊断报告书写规范,专业术语运用恰当,描 述详细。描述与诊断结论符合,能准确回签临床提出的问 题。报告签发制度完善并能落实,各种资料记录完整、准 确。进修、实习医师、住院医师书写的

4、诊断报告必须有上 级医师签名。普通 X 线检查诊断符合率70%,CT 检查诊断 符合率70%,核磁共振检查诊断符合率70%。大型检查 诊断符合率不达标者要有病例分析。 3、介入:检查诊断符合率70%,治愈、好转率应为 同级医院均值以上。 4、有读片、核对制度,诊断与技术组每周一次以上集 体阅片解决疑难问题,提高诊断质量。 5、建立、健全审阅片制度并坚持执行。建立病例追踪 制度并做好有关记录。每周进行一次疑难、少见病例、错 漏诊病例的病例讨论读片制度。 四、质量管理计划与措施 3 放射科担负着全院各科室的放射、CT、MRI 检查及 DSA 检查报告工作,工作范围较大,涉及面较广,检查时间较 紧促

5、,医疗质量管理也较复杂。所以,我们必须统筹安排, 建立科室质量控制管理组,由科室主任、及诊断、技术组 长组成。从制度上把关,严格做好各项制度的落实工作, 定期组织业务、政治学习,各级医务人员各施其责,严格 强调在岗责任,不得擅自离岗,规范交接班及值班制度, 对急诊病例尽量做到及时迅速处理。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细 化、完善各项制度,确保责任落实到人,进一步提高管理 质量。提高人员素质,增强质量意识,调动全科积极性; 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 识,提高技术水平。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保证医护人员 在短时间内提高自身形象,得到绝大多数病人的认可。 (一)技术组: 1、各种设备、仪

6、器按时检修、保养,有专人负责并做 好记录,以确保最佳工作状态。 2、坚守岗位,各项检查操作认真负责,杜绝不必要的 损伤。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 3、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诿拒查或拖延患者检查时间。普 通病人各项特殊检查项目预约时间:不宜搬动病人床边 X 光检查 1 天内;IVP1-2 天,胆道造影 2 天,上消化道造影 1 天,结肠造影 2 天(特殊情况例外),CT 0-1.5 天,MR0.5- 1.5 天。 4、危重患者或具有危险性的检查,检查中要求临床医 师监护病人,以便随时进行抢救,有创检查必须征得患者 或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5、强化岗位责任感,加强质量管理的宣传工作。 (二)诊断组: 4 1、普通照片检查 2 小时内出报告,急诊患者半小时内 出报告,CT 检查、MRI 检查 24 小时内出报告。改善服务态 度,保护病人的隐私。 2、进修、实习医师、住院医师书写的诊断报告必须有 上级医师签名。确保每一张片、每一份报告都有明确的责 任人,确保每一份报告都有“双签名”。 3、严格执行复审、阅片制度,做好病例追踪制度及有 关记录。每周进行一次疑难、少见病例、错漏诊病例的病 例读片讨论,做好记录,及时分析、总结经验,提高诊断 质量水平。 4、每月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找出薄弱环节,对反馈 意见有改进措施,有记录及效果评价,及时上报医务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