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战略推进区域一体化战略加快珍珠产业化发展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196329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发展战略推进区域一体化战略加快珍珠产业化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企业发展战略推进区域一体化战略加快珍珠产业化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企业发展战略推进区域一体化战略加快珍珠产业化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企业发展战略推进区域一体化战略加快珍珠产业化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企业发展战略推进区域一体化战略加快珍珠产业化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发展战略推进区域一体化战略加快珍珠产业化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发展战略推进区域一体化战略加快珍珠产业化发展(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进区域一体化战略 加快珍珠产业化发展诸暨珍珠产业的考察报告万年县珍珠产业专题调研组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把上饶建设成为赣浙闽皖四省交界现代农业的种养中心、加工中心、销售中心的战略部署和市委主要领导关于加快珍珠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万年县委、县政府组织了由县委书记带队的考察组,对浙江省诸暨市珍珠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考察。通过考察,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经验,密切了联系,拓展了思路。现将诸暨市做大珍珠产业的成功经验及其与我县珍珠产业发展情况的比较分析和对提升我市珍珠产业发展层次的对策建议报告如下。一、诸暨珍珠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基本经验(一)诸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概况诸暨市位于长江三角洲

2、南部,浙江省中部,区域面积2311平方公里,人口106万,现辖23个镇、1个乡、3个街道。改革开放以来,连续七届荣获“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称号,目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32位。2004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76.56亿元,同比增长15.2%;财政总收入22.59亿元,同比增24.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92亿元,同比增3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56元,同比增19.3%;农民人均纯收入7271元,同比增12.5%。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26.3平方公里、人口23.6万人。城市化率达到48.1%。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市)”、“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3、全国田径之乡”、“浙江省篮球之乡”。(二)诸暨珍珠产业发展的基本概况诸暨市同浙江省各县(市、区)一样,块状经济特色十分明显。珍珠产业作为诸暨市大唐袜业、三都贡缎、山下湖珍珠、枫桥服装、店口五金等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和全市十大块状农业中的一大主导产业,成为诸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重要支撑。2004年,全市年产珍珠1000余吨,占全国产量的80%以上,约占世界珍珠总产量的70以上。尤其是在珍珠的主产地山下湖镇,全镇95%以上的农户从事珍珠产业。去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6亿元,75%来自珍珠;GDP8.9亿元,77%来自珍珠;财政收入1.7亿元,65%来自珍珠;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576元,70%来自

4、珍珠。199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命名诸暨市为“中国珍珠之乡”。综观诸暨珍珠产业的发展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发展快、规模大,形成了区域化的养殖体系。诸暨的珍珠产业始创于60年代末期,经过3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跨区域发展珍珠产业化经营已成趋势,走出了一条“有限区域、无限发展”之路。目前,全市有珍珠养殖户3000多户,从业人员1.5万人,养殖面积达33万亩,其中,市外25万亩,占75%,主要分布在我国五大淡水湖所在地的苏、皖、湘、鄂、赣、闽等12个省市以及本省的杭嘉湖和宁绍平原地区;养殖面积在500亩以上的有56户,5000亩以上10户,万亩以上6户。浙江

5、阮仕珍珠公司投资2.5亿元,外拓基地6万多亩;浙江山下湖珍珠公司在湖南、湖北等省市养殖珍珠5万多亩;浙江三水珠宝公司在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市外建珍珠基地5万多亩。第二,企业多、实力强,形成了集群化的加工体系。全市现有珍珠加工企业350多家,珍珠加工设备1万多台套,产品主要有珍珠首饰和工艺品以及珍珠药用、美容、保健品等。年加工珍珠首饰3000多万件、工艺品800多万件、珍珠粉65吨,年加工产值达50亿元。涌现了“浙江阮仕”、“浙江千足”、“浙江佳丽”、“浙江三水”、“浙江七大洲”等大型珍珠企业,其中,“全国农业龙头企业”山下湖珍珠集团、“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阮仕集团,已进入

6、上市辅导期。目前,一个占地1500亩的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山下湖珍珠特色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一期工程占地350亩,有33家企业入园。去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12.16亿元,增长72%;园区单位工业用电产出率达112元/千瓦时,开发面积产出率达280.9万元/亩,居绍兴市13个拟保留省级园区之首。现已启动二期工程,建成达产后,年加工珍珠400吨,珍珠首饰2000万件,珍珠工艺品150万件,珍珠粉胶囊80吨,珍珠化妆品400吨,新增加工产值20亿元。这将进一步巩固诸暨作为全国最大珍珠加工基地的地位,并为打造国际淡水珍珠产加销中心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辐射广、效益佳,形成了国际化的销售体系。目前,

7、全市从事珍珠营销的有8000多人,其中长期在市外营销的人员达2000多人,珍珠销售网络已遍及全国各大、中城市,并通过香港转口打入国际市场。山下湖珍珠集团、阮仕集团、佳丽公司、天使之泪公司、天地润公司等先后在阿联酋、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开设了分公司,建立自己的终端客户,自营出口。去年,全市14家珍珠企业自营出口总额达9231万美元。今年预计全市有20家企业自营出口,出口额可达1.5亿美元。建成于2000年的总投资4500万元的诸暨市第五代珍珠市场,占地50亩,建筑面积15360平方米,内设固定摊位1000多个,精品屋100间,市场辐射欧美、中东、东南亚、韩国、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市场日人流量近万人次,

8、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评定为“中国最大的珍珠、珍珠首饰专业市场”,入选中华之最。2004年,诸暨珍珠市场总成交量680吨,占全国淡水珍珠交易量的90%,占全世界的70%,市场总成交额16.2亿元,香港市场的淡水珍珠90%以上由诸暨珍珠市场提供。这里的珍珠价格左右着世界淡水珍珠价格的走势。 第四,功能全、服务优,形成了规范化的行业管理体系。诸暨市珍珠协会成立于1997年5月,有企业会员56个,个人会员259个;浙江省珍珠行业协会成立于2004年4月,现有112个企业会员。协会坚持以促进珍珠生产科学化、珍珠产品名牌化和珍珠市场国际化为目标,以凝聚珍珠生产经营者合力和维护珍珠企业合法权益为基本出发点,

9、以深入调查研究、整体推进宣传为手段,把组建科研机构,增强研发实力,制定生产标准,促进技术创新作为工作重点,开展了育珠、加工、转化、系列产品开发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等工作。特别是在开展行业自律,制订珍珠产业发展的规划和保护的政策,完善对全行业的协调功能、促进珍珠行业与外界相关行业的联合,开展与国际珍珠行业及相关行业的广泛沟通与协调等方面发挥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04年,针对珍珠价格持续走低、低档珍珠以及假冒伪劣珍珠粉充斥市场的现状,珍珠协会集中吸储低档珍珠吨,较好地维护了诸暨淡水珍珠的品牌声誉。(三)诸暨珍珠产业发展的基本经验总结诸暨珍珠产业的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基本经验:第一

10、,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放活机制体制是加快发展珍珠产业的基础所在。浙江经济是市场经济、民本经济、草根经济。诸暨珍珠产业的发展形式同样是以民营为主。诸暨市始终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放活、引导、规范、服务”的八字原则,培育和造就了一大批充满生机活力的市场主体,形成了先发性体制优势和所有制结构优势,有力地推动了珍珠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市珍珠产业的资金投入99%是民间资本,养殖、加工企业全部是民营性质,珍珠科研机构也有80%是由企业出资设立。第二,制订产业发展政策,提供产业发展环境是加快发展珍珠产业的重要保证。近些年来,历届诸暨市委、市政府坚持按照“市场带动、园区拉动、服务推动

11、”的要求和“基地立农、龙头兴农、外向活农”的思路,着力政策引导和服务促进,重点发展珍珠产业。完善了包括研究开发、资金融通、土地使用、人才引进、税收政策、保护知识产权等在内的综合配套的产业政策体系,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的若干意见、关于扶持珍珠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办法、关于2004年度企业考核奖励的政策意见等一系列“含金量”很高、操作性很强的产业政策。同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认真履行“一张报告、全程服务”的承诺,高效服务于企业发展。目前,正在就珍珠加工产品销售需缴纳10的珠宝消费税的问题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要求适用农产品税率,以进一步促进珍珠产品的深加工和珍珠产业的快发展。第三,扩大对

12、外开放,加大资金投入是加快发展珍珠产业的动力之源。诸暨市着力以大开放、大招商促进珍珠产业的大发展,先后出台了投资优惠政策、关于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政策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突出抓好“产业链”招商、“工业园”招商、“珍珠节”招商,注重集群效应,减少产业漂移,增强珍珠产业发展的稳定性、可持续性。同时,实行重点投资项目“专人服务,跟踪管理”。珍珠特色园区有12家“三资”企业,占落户企业总数的三成以上。第四届珍珠节签订合资合作项目37个,其中外商投资项目23个,总投资7370万美元;国内合资合作项目11个,总投资3.05亿元;科技攻关合作项目3个,科研资金投入800

13、万元。第四,突出发展重点,形成产业链条是加快发展珍珠产业的关键措施。在养殖方面,诸暨市积极实施“有限区域,无限发展”的外拓发展战略,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实现了由千家万户分散养殖向经营大户集中连片规模养殖转变。山下湖珍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有珍珠养殖面积超过5万亩,通过订单与农户形成利益联结机制,联结养殖基地近8万亩,解决当地农民就业5000余人。在加工方面,积极实施产业集聚战略,狠抓园区建设集聚要素,搭建企业升级平台,推进珍珠的精深加工,促进了前店后厂的家庭作坊向一体经营的现代化企业转变。在销售方面,诸暨市牢牢把握珍珠产业是一种典型的文化经济的特点,立足有形市场,拓展无形市场

14、,大力宣扬珍珠文化,通过举办两年一度的中国珍珠节,赋予诸暨淡水珍珠更多的地域文化内涵,最大限度地提升诸暨珍珠的知名度。同时,积极引进高素质的外贸专业人才,鼓励企业在香港创办公司,直接与外商做生意,着力摆脱80以上的原珠“借道”香港出口的尴尬,最终实现了代理出口向自营出口的转变,较好地解决了在“借道”的同时也把珍珠附加值的巨大利润空间留给了客商的问题,增加利润达15以上。目前,诸暨珍珠的发展已形成了以专业市场为依托、加工企业为骨干、养殖基地为基础、社会化服务相配套的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内外贸相结合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正在全力打造国际淡水珍珠产加销中心。第五,尊重知识和人才,强化科技支撑是加

15、快发展珍珠产业的活力所在。诸暨市从长远利益考虑,既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又重视组织创新,通过举办珍珠养殖技术培训班、组织珠农到育珠场考察、建立珍珠网站等途径,培育了一支集幼蚌繁殖、珍珠接种、成蚌管理于一体的技术队伍,引进了一大批硕士、博士和各种专业技术人才。同时,积极引导企业与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成立了珍珠养殖技术、漂白加工研究所、医药美容品和珍珠粉应用等4家研究所,组建了珍珠产业省级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质量检验中心各1家,并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先后完成了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3个,其中省级以上科技攻关项目9个。顺利攻克了纯物理法制备纳米珍珠粉、珠宝级珍珠增光漂白、低值珍珠粉精深加工

16、等高新技术,成功研发了淡水大圆核珠、控形珠、异形珠、夜明珠和纳米珍珠粉、珍珠口服液、珍珠粉胶囊系列产品。阮仕珍珠股份有限公司同高等院校合作开展技术创新,首创固液双相吸附氧化漂白增光和染色工艺技术,成功开发了全天然纳米珍珠粉,使珍珠附加值提高10多倍。加工水平的提高,不仅解决了除10%的珠宝级珍珠和30%的饰品珍珠之外的低档珠出路问题,为诸暨珍珠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而且,为做强珍珠品牌提供了有力支撑。“山下湖珍珠”、“佳丽珍珠”、“阮仕珍珠”、“三水珍珠”、“天使之泪”、“东方巨星”等一批品牌已在市场上崭露头角。二、万年珍珠产业的发展历程、现实差距和原因分析万年珍珠也有30多年的历史,历经起步、发展、衰退和恢复四个阶段。1、起步阶段(70年代初80年代初)。1974年,万年县首产淡水珍珠1.5公斤,揭开了珍珠生产的序幕。1979年,万年县湖云塘水产场采收1.6公斤交售省外贸厅,引起国家经贸部的关注和重视。当年,全县珍珠养殖场(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