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 各管道的护理-小讲课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9188383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CU 各管道的护理-小讲课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ICU 各管道的护理-小讲课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ICU 各管道的护理-小讲课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ICU 各管道的护理-小讲课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ICU 各管道的护理-小讲课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U 各管道的护理-小讲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CU 各管道的护理-小讲课(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U 各管道的护理,指导:王洪岩,管道的分类,供给性管道 排出性管道 监测性管道 综合性管道,管道的分类,供给性管道 排出性管道 监测性管道 综合性管道,如给氧管、鼻饲管、输液管、输血管。,管道的分类,供给性管道 排出性管道 监测性管道 综合性管道,胃肠减压管、留置导尿管、各种引流管等。,管道的分类,供给性管道 排出性管道 监测性管道 综合性管道,如上腔静脉导管、中心静脉测压管等。,管道的分类,供给性管道 排出性管道 监测性管道 综合性管道,如胃管。,具体管道,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中心静脉插管 动脉置管 胸腔闭式引流 胃管 留置导尿管 各种引流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护理

2、要点,1.固定牢靠,防止脱管。 2.严密监测呼吸与循环各项指标,并认真做好记录。 3.定时检查气囊充气情况。,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护理要点,4.保持管道通畅,定期气道内滴药,雾化,吸痰,清理呼吸道。 5.气管切开的局部伤口护理: 更换气管垫4-6小时换一次,观察有无红肿,异味分泌物,局部保持干燥。 6.病人心理护理。,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作用:留置常用于危重病救治、肿瘤病人的化疗、胃肠外营养、输血或血制品、血流动力学监测、标本采集,能够解除多次静脉穿刺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强度。,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1、妥善固定:将中心静脉导管与三通及输液通路连接紧密,防止松脱和气体进入。

3、2、注意无菌操作,预防感染。穿刺局部应经常观察有无肿胀及出血,定期消毒并更换无菌透明敷料,注明更换时间。三通管用三通包布包裹,并定期更换。 3、中心静脉导管用于测量中心静脉压使用时,应尽量避免输入升压药、降压药或其他急救药物,以免测压时引起病情变化。 4、中心静脉导管无论是作为测压还是输液管道,都应保持通畅,严防堵管。,测中心静脉压注意点: (1)根据病情需要及时进行测量。测压时管道通畅,以免引起结果不准确,通畅的标志是回血好,测压管内液面随呼吸波动。 (2)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人,当吸气压大于25cmH2O时,胸内压增高,会影响中心静脉压值,测压时可根据病情暂时脱开呼吸机。 (3)咳嗽,吸痰

4、,呕吐,躁动不安时均影响中心静脉压的测量,应安静10-15分钟后再测量。 (4)测压通路正在输血时,应在测量前通过连接10ml 注射器,用生理盐水冲净管内血液在行测压。,PICC(经皮外周静脉插管)的作用 1、 减少对外周静脉的刺激,保护血管。 2、 减少渗漏、感染 3、 减少穿刺的痛苦。,PICC管的护理:,1、 观察:有无渗血渗液等。 2、 敷料的更换时间:严格按照无菌原则:用安尔碘消毒置管部位,更换敷料及肝素帽,同时观察伤口情况。一般每周更换一次,如有敷料松动,渗液渗血出现应及时更换,并注明更换时间。 3、 特殊情况的处理:如脱出或缩进应及时通知医务人员,在无菌条件下处理,不可擅自插入;

5、如渗血渗液,感染、出血倾向,应遵医嘱拔除;,护理要点,PICC的冲管方法 1、 目的:防止血块黏附在管壁,减少阻塞。 2、 原则: 1)治疗结束,给药后用10ML以上的生理盐水冲管 。2)抽血,输血后用20ML以上的生理盐水冲管。3)须弃去23ML的血后再采血标本。 3、冲管时最后0.5ML要边推边退针。 4、用脉冲式冲管法,力度适中。,动脉置管护理,动脉置管作用:动脉直接测压持续观察血压波动情况,即使在听诊器听取血压不清楚时,仍可反映平均动脉压的情况。可反复采取血标本进行血气分析和其他生化检查。 直接测压方法:测量时应注意每次测压前要调试监测仪零点,即先将换能器充满液体,排净空气,然后再通过

6、三通使换能器与大气相通,当监测仪数字显示“0”的时候,即可转动三通,使之与大气隔绝而与病人动脉插管相通,此时监测仪就可测量。,动脉置管护理要点: 1)固定牢固。 2)保持通畅。 3)各项操作中防止进气,以免引起血栓。 4)抽取血标本时, 应将管道中的液体 全部抽出后再取血, 以免因血液稀释而 影响检测结果。,动脉置管护理要点: 5)预防感染 各项操作都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原则。 所用的套管针,连通管,三通换能器等均一次性使用。 6)定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血渍,是否肿胀等,插管处用无菌透明膜覆盖。 7)拔管时注意压迫时间。一般压迫5分钟以上,视情况而定。压迫后用纱布或宽胶布加压覆盖,以免引起出血

7、和血肿。,1、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 (1)排除胸内积液积气,调整胸内负压,维持纵隔正常位置,促使术后肺膨胀。 (2)根据引流物的颜色、量,可以及早发现并发症,以便及时处理。 (3)抢救某些胸部外伤时应用。 2、安放胸腔闭式引流管的适应症外伤性、自发性气胸、血胸、 脓胸、手术后排除胸腔内 积液积气。,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3、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1)保持引流通畅:注意避免引流管折迭、扭曲,以保证引流管通畅。随时注意引流管有无堵塞,液平面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 (2)固定牢固,切勿漏气:胸管与水封瓶之间引流系统,均应完全密封。这避免空气进入胸膜腔,水封瓶玻璃管应置于液平面以下23cm保持直立位。胸腔闭

8、式引流管周围要用油纱布条严密包盖。如水封瓶被打破或更换时,必须确切钳夹引流管,以免造成张力性气胸。 (3)水封瓶位置。水封瓶位置不可高于胸部,在病人胸部水平下60-100cm处,勿使水封瓶倒置,以免液体逆流入胸腔。,(5)预防感染。一切应坚持无菌操作,换瓶拔出接管时要用消毒纱布包好,保持引流管、接管及引流瓶清洁,定时用无菌蒸馏水冲洗,以预防胸腔内感染。 (6)准确地记录胸腔液量和质的变化。正常情况下,胸液应自血性逐渐转变为血清样。 (7)注意体位。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引流,鼓励病人咳嗽、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充分扩张。,(8)拨管后注意事项: 拨管后不要让患者马上下床活动

9、,以免空气从胸壁引流管口处进入胸腔引起张力性气胸。 观察病人有无呼吸困难、气胸、皮下气肿,检查引流孔密盖情况,是否继续渗液。有些患者拨管2天后仍有胸液从引流口漏出,应即时更换敷料并作相应处理。,留置胃管的目的: 1、进行胃肠减压。 2、鼻饲留置肠内营养。 3、通过了解胃液的量、性质及颜色和胃肠胀气的程度,帮助诊断疾病。 4、当进食毒物时作洗胃用。,胃管的护理(鼻肠管、小肠营养管),1 .妥善安置胃管。 检查胃管位置:抽吸胃液听气过水声将胃管末端放入盛有水的治疗碗中看是否有气泡出现。 2 .保持胃管通畅。抽吸不畅或抽不出胃液时,应检查是否盘折于鼻咽腔或胃部,是否有脱出等现象,如出现堵塞是,可注水

10、进行冲洗,必要时更换胃管。 3 .观察胃液的量。性质和颜色。一般胃肠手术后24h内,胃液多呈暗红色,23天后逐渐减少,如有鲜红色胃液吸出,说明术后有出现,应停止胃肠减压,并报告医师处理。胃液量多是,应适当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胃管的护理,4.长期留置胃管的病人应每天进行口腔护理。 5.鼻饲的注意事项:检查胃管位置,鼻饲液温度等。 6 .胃管拔除:持续胃肠减压的病人,一般到肠鸣音恢复和肛门排气后拔除胃管。拔管是要轻快,同时夹紧管口,以免管内液体滴入气管,引起病人呛咳甚至误吸。或边吸边拔管。,胃管的护理,1、保持尿道口清洁。按医嘱正确、彻底地进行会阴擦洗和尿道外口护理。 2、保持固

11、定和通畅,保持充足的液体入量。怀疑不通畅时,及时用生理盐水冲洗。 3、训练膀管反射功能,可采用间歇性夹管方式。夹闭导尿管,每34h开放一次,使膀胱充盈和排空,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4、一般1-2周更换一次尿管。 5、使用精密储尿仪记录每小时尿量,有异常情况得以及时处理。,留置尿管的护理,1、固定,保持敷料干洁,标注个引流管名称,即插管深度。 2、保持引流通畅,经常挤捏引流管,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等,连接负压瓶的引流管要经常挤捏负压瓶,保持管内的负压,使引流通畅。每日更换负压瓶和引流袋。 必要时甚至需要持续负压吸引或者冲洗引流管。 3、观察引流液的量和性质,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各种引流管,整体

12、护理对策,(1)固定牢靠 (2)保持通畅 (3)标志分明 (4)准确留置 (5)保持清洁,(1)固定牢靠 严防脱出或误拔,病人翻身、排便、下床时应防止引流管脱出,防止污染。 (2)保持通畅 经常检查各管道是否扭曲、移位、堵塞、脱落、受压。,(3)标志分明,各种管道应标志分清,分别记录,不可混淆。,(4)准确留置 (5)保持清洁 经常观察管道有无松离,有无液体外渗,有无被血液污染。特别是侵入性的管道的护理,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要点,1.在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防止逆行感染。侵入性管道处的敷料应每日更换1次。 2 严密检查各引流管各衔接处,以免漏气及脱出,局部皮肤的变化,有无液体外溢。 3 有效地防治各种留置导管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并积极预防与处理。 4 严格统计并记录出入液量,输液输血滴数要控制,从而保持输入量和引出量平衡。 5 如需负压引流者,应调整好所需负压压力,并注意持负压状态。,管道的护理属于基础护理。 护士应该明白导管的位置,掌握各导管的作用,及如何护理的知识。 要加强理论的学习,掌握其相关的知识。 经常检查各种管道,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数量变化并做好记录,保持其通畅,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小 结,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