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战略关于三台文化产业的发展调研报告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186203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发展战略关于三台文化产业的发展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企业发展战略关于三台文化产业的发展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企业发展战略关于三台文化产业的发展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企业发展战略关于三台文化产业的发展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企业发展战略关于三台文化产业的发展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发展战略关于三台文化产业的发展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发展战略关于三台文化产业的发展调研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台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三台县委宣传部根据绵阳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方案和三台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方案及县委3月21日召开的三台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会精神,从3月21日4月一八日,由县委统一领导,县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县文体局、教育局、工商局、广电局、旅游局等10余个部门30余人分别对全县体育产业、文化娱乐业、印刷业、艺术品业、教育培训业、广告业、广电传媒业、文化旅游业等8大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了调研。一、三台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三台县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四川省历史名城,自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县以来,已有2000多年历史。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风光旖旎的自然山水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丰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

2、化资源,为三台县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5年8月,三台县召开了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安排和部署。近年来,三台县以建设四川文化名县为目标,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开拓文化市场,狠抓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建成了以城市辐射农村的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文化产业群体。1、文化娱乐业健康发展。娱乐业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遵循“控制总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的原则,全县娱乐行业逐步从过去杂乱无序的膨胀过渡到繁荣有序的稳步发展阶段,形成了多门类、多层次、多形式、多投资主体的文化娱乐市场。目前,全县有歌舞娱乐场所50家(其中县城区49家,镇乡

3、1家),有电子游艺场所84家,有营业性演出场所3家,有旱冰场3家,有台球经营场所35家,有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120家;各类文化娱乐经营单位,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的5家,50万元100万元以内的12家,投资在20万元50万元以内的56家,投资在20万元以下的227家;文化娱乐行业固定资产总值3793万元,年终营业收入4042万元,从业人员1221人,年上缴税金230余万元。2文化旅游业方兴未艾。三台县是四川省文化旅游资源大县。辖区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郪江汉墓群,有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郪江镇,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川省第二大道教圣地云台观,有国家水利风景区、四川省第三大人工湖泊鲁班湖。近年来

4、,三台县把旅游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兴产业,精心培育,大力发展。目前,全县拥有旅游固定资产7.25亿元,旅游企业43家,涉旅企业671家,其中旅行社7家、旅游汽车公司、车队一三家、从事旅游服务的大小汽车750辆。城区近郊型农家乐、度假村167家,挂牌星级饭店5家,城区具有一定规模的非星级饭店12家,旅游从业人员14500人,带动相关产业从业人员36700人。各景区、景点、农家乐年均接待县内外旅游者284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81万人次,国外旅游者1100多人次。按照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配套发展产业正在不断壮大。3、民间艺术产业蓬勃发展。全县长期从事文学艺术创作的人员在300

5、人以上,主要包括文学方面的诗歌、小说、戏剧和艺术类的美术(石雕、石刻、木刻、版画)、书法(篆刻)、文物、摄影、民间艺术、古玩、装裱、根雕、奇石、剪纸以及多种收藏艺术品。绝大多数艺术品的生产与收藏主要以个体为主,近年来有向集体性创作生产发展的趋势。全县文学爱好者创作的诗歌、小说、小小说、杂文等每年在省、市报刊发表1000件以上。其中,王开金的作品废墟上的月光获2006年四川省文学奖,张百正的杂文集时疾流感得到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县书法家协会成立20年来,有正式会员一三5人,其中市级以上的会员44人,在市、县有较高知名度的书画家近10人,年均创作的书法作品在5000件以上,销售约一五00件

6、作品,销售收入约5万元。特别是牟柯老先生的木刻、篆刻闻名省内外,每年创作的木刻、篆刻作品销售额在20000元以上。县收藏家协会自2000年成立以来,年均交易额在50万元以上。4、广电传媒业发展突飞猛进。县广电传媒业由县广电局、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构成。县广电局是县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负责全县广电宣传、事业建设和行业管理。县广播电视台为财政定额补助事业单位,开办广播节目1套,电视节目3套。县广电网络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为国有控股股份公司,注册资本1044万元,其中国有净资产750万元(占72%)。公司现有总资产4831万元,有线广播电视网内传输电视节目36套,调频广播节目

7、3套,通村率100%,通社率99%,有线电视用户超过24.5万户,用户入网率达62%以上。广电传媒业经营已初步形成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广告和宽带网增值业务开发共同发展的格局。5、教育培训业发展成效显著。经过多年的探索、积累、发展,我县教育培训业现已初步形成以职业技术学历教育为主体,以职业技能培训为核心,以文化艺术特长培训和幼儿教育为补充的教育培训格局。拥有举办学历教育的职业技术学校4所,教学班级171个,在籍大、中专学员8245人,在职教职工总数436人;主要开设有机械、电子、计算机、文秘、财会、旅游、数控技术、汽车维修、服装纺织等专业,刘营职中(职教中心)已建成“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

8、“四川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有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26所,年培训人数在6500人左右;有各级各类文化艺术培训机构9家,年培训人数在4100人左右;有各级各类幼儿园219所,其中公办幼儿园5所,有教职工90人,临聘人员170人,在园幼儿3952人;民办幼儿园214所,在园幼儿262一五人,各类教学及保育人员934人。6、印刷、体育、广告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随着大文化概念的确立,印刷、体育、广告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印刷业方面,我县现有印刷企业32家,打字复印单位72家,从业人员709人,其中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92人。以四川新华文轩三台分公司为代表的图书发行企业和单位共247家,从业

9、人员达1740人。目前,全县有资产总量和产值上百万元的企业6家,四川新华文轩三台分公司近年平均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上。我县体育产业方面,体育彩票业在全县已占举足轻重的地位,现有电脑型体育彩票销售点4个,从业人员10人。10年间,我县规模性体育彩票和电脑型体育彩票销售额近4000万元,2006年达到450万元;体育竞赛表演和有偿体育娱乐服务有初步发展。广告业方面全县现有广告经营,发布单位62家,注册资金1008万元。其中,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3家;50-100万元1家;10-50万元5家;10万元以下53家。2006年,全县广告行业共向社会发布各类广告709件,营业额1271万元,上缴利税6

10、3.6万元。二、三台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1、行政管理机构交叉重叠、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职责不清。文化产业不仅涉及文化管理部门、旅游部门,还涉及民族宗教管理部门、规划和建设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与支持。而实际工作中,文化产业市场被分割为多头管理。文化部门管理演出娱乐音像网吧服务市场;广电部门管理广播电视;体育部门管理体育健身娱乐市场;民族宗教部门管理民族宗教人士和宗教场所。划分过细,互相交叉,难于协调统一,形成合力。 2、政事不分、所有制结构不合理。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投资渠道单一,资金匮乏,严重制约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尤其以文化、体育、旅游最为突出。文化行

11、政部门陷于操办文化艺术创作演出活动的具体事务之中,削弱了行政管理和宏观管理的职能。公有文化事业单位普遍缺乏活力,没有形成创新激励机制;公有文化企业没能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主创新的市场主体。全县大部分文化企事业单位属国有性质,集体或民营文化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外资或中外合资文化企业几乎没有。体育产业结构和经营方式分散单一,以体育彩票为主。旅游业仍然只靠政府投入,没有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3、文化市场规模小,层次低,市场机制不健全。从文化娱乐演出、旅游、体育到广告、印刷、教育培训业等都程度不同的存在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竞争力不足等问题。文化演出规模小、规格不高,无法形成大反响,没起到

12、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作用;旅游有资源,但开发不足,没有形成整体效应;广告缺乏规模效应,竞争力有限,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目前,我县的文化要素市场(指文化资金市场、文化艺术设施市场、文化艺术人才市场、文化艺术劳务市场、文化科技市场等)、产权市场发展滞后,文化资源在市场中不能实现有效配置,国有资产没能实现重组和保值增值,文化事业结构也没能按产业化的要求进行调整。4、对人文资源的罗列性展示大于开发利用。三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从唐代至明清时期,有案可查的三台籍进士达70余人,其中状元1人,担任正副宰相的3人,州官以上37人,将军7人,著书立说成就特别卓著的16人。对这些宝贵的人文资源,还仅仅停留在浅表的罗列

13、和学术研究,没有进行深度的包装和打造,观赏及参与性不足,缺乏新意、吸引力,很难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发展三台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文化产业要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发展文化产业放到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位置来抓,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艺术生产规律,整合各类文化资源,着力培育文化产业特色品牌,努力构建多种结构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1、积极制订并落实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文化产业是特殊产业,需要政府依靠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来支持它的发展,要尽快制定具体的文化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政策、投资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分配激励政策和

14、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政策等,逐步使文化政策法规覆盖文化产业的主要领域。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文化体制的所有制结构,尽快制定鼓励非文化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创办文化产业的政策,明确文化开放领域的市场准入标准、准入程序及管理监督办法,降低文化产业准入的门槛。同时科学规划文化产业总体发展战略,确定重点发展的行业门类项目,形成文化产业的中长期整体发展规划,完成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整体设计。2、加强民间传统艺术的挖掘整理,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文化源泉。三台文化积淀深厚、文化传统悠久,书画艺术源远流长,历史名人辈出,民间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文物古迹遍布全境,要修缮并保护好梓州古城墙(即南门至东门)的古迹建筑。要加强古郪国遗

15、址、郪江汉墓、云台观等历史遗迹的保护,及时修复整理馆藏文物。特别要利用出土文物仿制权,努力开发推出一批欣赏价值高的文物纪念品。开发和保护涪江号子、乐加火龙、潼川豆豉制作工艺等10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上档升级上下功夫。积极支持和鼓励美术、书法、摄影、音乐、曲艺、影视、民间艺术等不同门类的艺术生产,努力创作文艺精品。3、组建文化产业集团、推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一是做大图书发行业。四川新华文轩三台分公司要利用新华大楼地处黄金地段的优势,兴办社会图书超市和影视放映产业项目,要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发展社会图书发行业,力争在2年内新办1-2个规模较大出版物发行超市民营企业。二是做大做强广电传媒业,实行全

16、新的管理模式和节目运行及用人分配机制,振兴广播弱势产业。开发和拓展互联网、互动电影点播频道、付费电视频道、党政信息频道、图文广告频道、远程医疗、远程教育、数据广播等增值业务,到2010年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8万户,营业收入达到5000万元。启动数字有线电视工程,实现有线电视由模拟向数字化的整体平移。三是做大印刷业。在现有印刷企业中,鼓励伟信印业和永安激光彩印、飞天印务、金城印刷做大做强,力争在近两年内,使我县的公开出版物印刷企业达到3家,产值超千万企业达2家,上缴税金百万企业达1家。4、整合文化产业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一是利用百乐影城资产,组建股份制梓州文化艺术中心,承担好县内各项演艺活动。二是充分利用县文化馆馆址整体搬迁,馆内场地和设施进一步完善的机遇,发挥好自身的艺术人才优势,采用独办或吸纳民间资金或与他人联办的方式,建立以美术、书法、声乐、器乐、舞蹈、表演、摄影等为内容的艺术培训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