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驯养蛇类品种的提纯复壮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39156 上传时间:2016-11-27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驯养蛇类品种的提纯复壮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工驯养蛇类品种的提纯复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驯养蛇类品种的提纯复壮(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编特种养殖技术(金锄头网)人工驯养蛇类品种的提纯复壮一、蛇类品种退化原因 1、环境条件。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使蛇原有优良性状和生产潜力得不到充分的表现,生产能力下降,甚至无生产。这是蛇类人工驯养品种退化的主要原因。环境条件包括:栖息地:(酸碱度)改变过大。四周分布的森林,植被不同;水质改变;温、湿度改变;养殖方式改变等。应激过大:四周喧闹,不安静;人员往来过多过杂;运输、捕捉刺激过大;过度玩弄蛇类等。食物结构改变:野生蛇类分布野外时,捕食食物种类与养殖场投放食物不同类,改变过大;养殖场引种后改变食物。管理措施不到位,满足不了蛇类生长需求。2、近亲繁殖。由于近亲交配繁殖,导致后代生产能力、生活

2、能力和繁殖能力下降。必须做好原始记录,建立档案管理;运时分群分批进行。二、建立核心种群重点饲养由本品种优良蛇类组成。要求:体形大,身均匀,生产速度快(蜕皮次数多,不少于 6 次/年),活动敏捷,食性好,身体健康,无任何疾病(包括体内外寄生虫)无任何内外损伤,繁殖能力强,捕食能力好、排毒较多。组成核心种群后,要专人饲养管理,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发现有疾病,受伤的立即淘汰出核心群,做好原始记录并归档保存。三、核心群的后代选育 1、初选。在 1龄内,凡体重为初孵出时 3,生长发育良好,捕食能力强,活动灵敏,无伤病的为合格。2、复选。在 6龄内,凡体重有明显增加,身体健康,强化活动灵敏,无伤病者为合格。3、筛选。首次交配、繁殖并产卵(仔)后 2,符合核心种群要求条件的,即可确定选入核心种群,归群饲养。对不符合条件的一律淘汰进入商品群。 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