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唐诗四首》教案 长春版.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9151141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唐诗四首》教案 长春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唐诗四首》教案 长春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唐诗四首》教案 长春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唐诗四首》教案 长春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唐诗四首》教案 长春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唐诗四首》教案 长春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唐诗四首》教案 长春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唐诗四首文本解读一、整体感知1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谢楼,是南齐著名诗人谢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又称北楼、谢公楼。这首诗是天宝末年李白在宣城期间饯别秘书省校书郎李云之作。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是借饯别咏怀,歌唱理想、歌唱人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极度苦闷,是李白诗中极富代表性的传世名篇。诗的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起笔突兀,直接抒发心中抑郁。“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是指许许多多个弃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今日”。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深感时光难驻,心烦意乱。这里既蕴含了时光流逝、功业未成的精神苦闷,也融入了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破空而来的发端,重叠复沓的语言,以及一气呵成、长达

2、十一字的句式,都极生动形象地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制的感情状态。三四句突然转折:面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壮阔的境界,仿佛变化无端,不可思议。但这正是因为李白素来怀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又长期为黑暗污浊的环境所压抑,所以时刻都向往着广大的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下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东汉时学者称东观(政府的藏书机构)为道家的蓬莱山,唐人又多以蓬山、蓬阁指秘书省,李云是秘书省校书郎,所以这里用“蓬莱文章”

3、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指刚健遒劲的“建安风骨”。上句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下句则以“小谢”(即谢)自指,说自己的诗像谢那样,具有清新的风格。李白非常推崇谢,这里自比小谢,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七八句就“酣高楼”进一步渲染双方的意兴,说彼此都怀有豪情逸兴、雄心壮志,酒酣兴发,更是飘然欲飞,想登上青天揽取明月。上天揽月,固然是一时兴到之语,但这大胆的想象却让我们分明感觉到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这两句诗把“长风万里送秋雁”的境界所激起的昂扬情绪推向最高潮,仿佛现实中一切黑暗污浊都已一扫而光,心头的一切烦忧都已丢到了九霄云外。虽然诗人的精神可以在幻想中遨游,但诗人的身体却始终在污浊的

4、现实之中。当他从幻想中回到现实,就更强烈地感受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可调和,更加重了内心的烦忧苦闷。“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诗人的愁绪进入巅峰状态,无法摆脱,无法排抑,心急如焚,痛心疾首。借酒消愁,酒醒后面对的却是更为痛苦、更为直接的冰冷现实。“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尽管承受着人生的种种不幸,李白仍不失李白式的豪放与洒脱、旷达与飘逸、豁达与乐观、坦然与自信。他最终还是从饯别所触发的悲伤情绪中走出,再次找到了那个与众不同的自我。2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设想将来的登岳。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

5、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摩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用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钟”字将大自然写得犹如人一般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存在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

6、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因此心胸也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因此感到眼眶好像要裂开。“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这首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3观刈麦观刈麦是元和二

7、年(807)作者任(今陕西周至)县尉时写的,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表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随后就描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了出来。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为什么要来拾麦呢?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官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

8、饥。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了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在诗的结尾,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4雁门太守行全诗共八句。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

9、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月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寒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月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描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敌军倚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诗人没有直接描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

10、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染:月光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后四句写驰援部队的活动。“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

11、士们毫不气馁。“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贤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二、问题探究1对“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的不同理解。一般认为“弃我去者”就是“昨日”,“乱我心者”就是“今日”。“不可留”就是无法留驻。但“昨日”“今日”也可以指代其他任何事物。“不可留”可以理解为无法留,也可以看做不值得留,不应该留。这样就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这两句诗。可以从现实的角度理解。把“昨日”理解为过去的岁月,“弃我去者”“昨日”等于说枉度了过去的时光。写这首诗的时候

12、诗人已经年过半百,但却感觉未立尺寸之功,理想已经化为幻梦,他回忆过去,自然会感觉时光白白流逝,一去不复返,无法留驻。既然昨日如此,就该惜取今日了。但是今日也无法奋发,只能是“多烦忧”。前后对照说明不是诗人不惜时,辜负光阴,而是报国无门、进取无路,从而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的不平和幽愤。还可以从诅咒过去的角度理解。昨日可以认为不仅仅指过去的时间,而是偏重指过去的那段生活。“弃我去者”则是指抛弃他、冷落他的统治者。这两句就表达了对过去被愚弄被冷落生活的斥责和诅咒。诗人怀着壮志两次到长安,结果都失望离去。欲从军报国,也是败兴而归。这些失意生活只能引起诗人的痛苦回忆,是不值得怀念的。而“今日”的现实同样是皇

13、帝昏庸、奸臣当道、大乱在即,与过去没有太大区别,更增加了诗人对过去的诅咒。2望岳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内容?这是一首写景而深含寓意的抒情诗。诗人描写泰山雄伟高大,独出群峰之上。这里,明笔写山,而暗中却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思想品格:只要一个人有泰山一样雄伟的气概、广阔的胸襟、敏锐的目光和攀登“绝顶”的精神,那么他总有一天会俯视群山而小天下。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考试落第之后那种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豪情壮志。3观刈麦中是如何运用反常心理的描写和对比手法增加艺术表现力的?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他的叙事诗能曲尽人情物态,把其中所叙的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因

14、而总是蕴含着感情的。在观刈麦里,他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不仅写了事,而且写了心,包括作者本人的心和劳动人民的心。诗人的心弦显然是被耳闻目睹的悲惨景象震动了、颤栗了,所以在字里行间都充满对劳动者的同情和怜悯。例如“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这样的诗句,里面饱含着作者同情之感、怜悯之意。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真实地写劳动人民劳作的同时,还能够真实地写出劳动人民的心,尤其是刻画出劳动人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反常心理,深刻地揭示诗的主题。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的是卖炭老人为衣食所迫而产

15、生的反常心理。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同样也是一种反常心理。这类描写把劳动人民之心刻画得细致入微。诗中写事与写心的完美统一,较之一般的叙事与抒情的统一,更能震撼人心。白居易也是运用对比手法的能手。他在这首诗中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这样一种对比,难能可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4雁门太守行中大量运用表现色彩的词语有什么作用?一般说来

16、,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表现浓艳色彩的词语,但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诗人如同一个高明的画家,特别善于着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不只勾勒轮廓而已。李贺写诗,绝少运用白描手法,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各样新奇浓重的色彩。在这首诗中用压城的黑云比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月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这首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又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从而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5对雁门太守行中“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两句的不同理解。对雁门太守行的理解存在很多争议,特别是对“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两句,争议更多。有人认为这两句写驰援部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