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管理技能广东碧海行动计划编制领导单位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109611 上传时间:2020-07-19 格式:DOCX 页数:100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领导管理技能广东碧海行动计划编制领导单位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领导管理技能广东碧海行动计划编制领导单位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领导管理技能广东碧海行动计划编制领导单位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领导管理技能广东碧海行动计划编制领导单位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领导管理技能广东碧海行动计划编制领导单位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领导管理技能广东碧海行动计划编制领导单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领导管理技能广东碧海行动计划编制领导单位(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碧海行动计划(20052015)(文本)广东省环境保护局2 0 0 5 年 1 月广东碧海行动计划编制领导单位组 长单位: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副组长单位:广东省海洋渔业局广东碧海行动计划编制技术承担单位主持单位:国家环保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协作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碧海行动计划编制技术组成员组 长:韩保新(国家环保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副组长 彭海君(国家环保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高工)成 员:杨 静(国家环保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工程师)许炼烽(国家环保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高工)杨大勇(国家环保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工程师)蒋纯才(国家环保总局华南

2、环境科学研究所高工)蔡信德(国家环保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高工)来志刚(国家环保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工程师)3目 录前言1第一章 行动背景3(一)区域自然环境概况3(二)广东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3(三)海岸带资源保护及海陆开发利用情况4(四)沿海地区陆源及海上污染源现状6(五)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现状8(六)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9第二章 依据、原则、目标与指标12(一)依据12(二)指导思想和原则15(三)区域范围、行动时期和行动目标16第三章 20042005年碧海行动计划20(一)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氮、磷、石油类总量控制计划20(二)行动计划20第四章 20062010年碧

3、海行动计划48(一)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氮、磷、石油类总量控制计划48(二)行动计划51第五章 20112015年碧海行动规划纲要51(一)行动规划纲要51第六章 沿海环境监测行动计划51(一)20042005年环境监测行动计划51(二)20062010年环境监测行动规划51(三)20112015年环境监测行动纲要51第七章 实施碧海行动的技术支持51(一)建立沿海陆源污染与海域环境的信息管理系统51(二)完善沿海环境监测系统51(三)科技优先支持项目51(四)科技重点支持项目51第八章 组织实施与监督检查51(一)加强组织领导,实行海域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51(二)制定政策措施,强化环境管

4、理51(三)加强监督管理,实施总量控制制度51(四)资金筹措与投资政策51(五)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51(六)加强国际合作51前言广东是我国的海洋大省,濒临南海,毗邻港澳,大陆海岸线长3368.1公里,岛屿海岸线长度2428.7公里,大小港湾510个,20米等深线以内的幼鱼、幼虾繁殖保护区3600万亩,具旅游开发价值的滨海自然景观达200多处。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2002年户籍人口规模5606万人,GDP达11990亿元,是我省乃至全国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区域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加大环

5、境保护工作力度,减缓环境质量随经济快速发展而急剧恶化的趋势。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人口不断增长,近岸海域环境受到来自陆地污染源、海上工程及交通运输、海产养殖等的影响,海域环境污染与生态失衡问题日益突出,不少沿岸海湾受到氮、磷和石油类等的污染,局部地区出现了过渡利用海洋资源的现象,伶仃洋、大鹏湾、大亚湾、潮州市、汕头市、湛江市等近岸海域已成为我国乃至东南亚地区的赤潮高发区。我省沿海地区生态环境退化问题已引起政府及社会广泛关注与重视,联合国环境署和全球环境基金于2002年下半年开始启动扭转南中国海和泰国湾环境退化趋势项目,对我省沿海地区的陆源污染和生态保护开展专项调查研究;国家环保总局根据组织渤海碧海行

6、动计划的经验,在综合考虑沿海地区陆源污染与海洋环境问题后,向南海和东海沿海各省(市)发出关于印发碧海行动计划编制指南的通知(环办2002149号)和关于启动碧海行动计划的通知(环办函2003272号),要求南海和东海沿海各省(市)编制出适合当地海洋及海岸带生态保护需要的碧海行动计划。因此,整体地和全面地制定和启动广东省碧海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对于扭转我省沿海地区生态环境退化的趋势,改善海洋环境质量,恢复海洋生态环境具有积极和重要意义,是我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实现胡锦涛总书记2003年4月对广东提出的“率先发展、加快发展、协调发展”目标,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第一章 行动背景(一

7、)区域自然环境概况我省大陆海岸线东起潮州市饶平县的大埕,西至湛江廉江市的英罗港,长度3368.1公里,占全国岸线的1/5。全省有大、小岛屿(含东沙群岛)1431个,海岛总面积1592.7平方公里,岛屿海岸线长度2428.7公里。河流众多,水资源丰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匀。流域面积大于243平方公里的直接入海河流有13条。全省入海迳流4130亿立方米,其中珠江水系约占总量的84。75%85迳流量集中在4-9月份,枯水期水量较少,粤东南澳及粤西雷州半岛地区水资源短缺。海域潮汐类型复杂,汕头港以东(含南澳岛)、惠东的港口至雷州半岛南端的博赊港岸段为不正规半日潮汐;海门湾、碣石湾至红海湾、雷州半岛南端近

8、岸、下泊至铁山港岸段为不正规全日潮汐;分布于惠东神泉港至甲子港、海安港至下泊岸段为正规全日潮汐。近岸海水年均表层温度2124,050米水深处水温变化小。在近岸海域,夏季珠江口表层盐度可降至年最低值10,并向外海扩伸,而外海高盐水则在冲淡水的下面自东南向西北楔入;冬季高盐水向岸推进,低盐水向西或西南。外海盐度值在33.50-34.80。(二)广东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我省沿海地区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现已形成经济特区 珠江三角州经济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高科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多层次、各具特色的全方位开放格局。2002年,区域户籍总人口为5606万,总人口(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之和)为7205万,国内

9、生产总值达1199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1386元,远高于广东省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5030元;工业总产值达20685亿元,农业总产值达1739亿元。(三)海岸带资源保护及海陆开发利用情况1、海洋生物及渔业资源调查统计显示,我省沿海已记录海洋生物6000多种,约占全国海洋生物种类的35,其中海洋植物2000多种,浮游动物900多种,海洋鱼类1064种,大型甲壳类500余种,头足类60多种,其他类群10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160多种,经济甲壳类130多种,经济贝类80多种,海洋药用生物3000多种。生物物种多样性丰富,是我国最重要的天然种质资源库和药用生物资源宝库。近岸海域已划定不同种类

10、的幼鱼保护区,并采取投苗增殖措施,以求增加渔业资源量,为持续利用创造资源条件。目前主要养殖鱼类约30种,还有虾类、紫海胆、江蓠、紫菜、羊栖菜等,贝类增养殖达70种以上,其中牡蛎、马氏珠母贝、翡翠贻贝、华贵栉孔贝、江蓠、鲍、泥蚶和文蛤是主要的增养殖对象。2002年,海洋渔业总产量374.4万吨,其中,海洋捕捞产量184.7万吨;海水养殖面积和产量(2002年)分别为20.8万公顷和189.6万吨,其中对虾养殖面积和产量分别为4.6万公顷和11.9万吨;淡水养殖面积和产量分别为29.7万公顷和207.8万吨。2、滩涂、湿地、红树林我省滩涂资源丰富,1986年全省滩涂面积约20.42万公顷,包括潮上

11、带8万公顷,潮间带12.4万公顷,占全国9.3% 。主要分布在粤西片,占全省三分之二,其次是珠江口,占全省四分之一。1990年以前,我省的滩涂围垦主要用于种植业,占50%,其次是养殖业和盐业,分别占30%和20%。近年,由于增养殖效益比较好,养殖比例也越来越大,对过去围垦的滩涂也出现了退田还塭,退盐还塭现象。在1990年以前全省已围垦的滩涂的利用率仅60%左右,其中粤东达73%,珠江口达69%,粤西片最低,不到50%。1990年以后,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我省海岸带湿地分类统计共41类,总面积245.25万公顷,约占全省湿地资源的80%,为沿海经济发展和环保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2001年广

12、东沿海有红树林面积10065.3公顷,其中成林地约9084公顷。我省沿海的11个市都有红树林分布,其中湛江市7777公顷、茂名市258.4公顷、阳江市660公顷、江门市500.5公顷、珠海市193.3公顷、广州市26.1公顷、深圳市96.7公顷、惠州市172.1公顷、汕尾市61.9公顷、潮州市5.7公顷、汕头市306.3公顷。此外,沿海还有约22260.6公顷的沿海滩涂适宜种植发展红树林,若加上部分可退塘(塭)还林,则宜林滩涂面积更大。3、港口、旅游资源我省有大、小海湾510多个,其中适宜建大型港口的61个,适宜建中、小型港口的139个。2002年,广东沿海地区已建有港口1506个,其中万吨级

13、以上泊位155个,港口吞吐量约43049万吨/年。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丰富,共有滨海沙滩174处,长达572.1公里,如潮州的金狮湾、深圳的大梅沙、珠海的金海滩、台山的飞沙滩和王府洲、阳江的十里银滩、茂名的第一滩、湛江的东海飞龙滩等。2002年,实际利用海域面积0.53万公顷,利用海岸线171.2公里。4、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海岸防护林体系至2003年12月31日,我省沿海地区已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6个、地市级自然保护区26个,县级自然保护区33个,总面积677521公顷,其中海岸、海岛和海域型的26个,总面积519747公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内伶仃福田自然保护区、珠江口

14、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惠东港口海龟自然保护区、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等。2003年我省沿海地区已列入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9个,总面积1966639公顷;经我省环保局考核命名的沿海地区省级生态示范区96个,总面积165020公顷,其中生态示范镇11个、生态示范村51个、生态示范场8个、生态示范园26个。我省海岸防护林体系包括沿海沙岸防风固沙林、沿海岩岸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和沿海滩涂红树林。海岸线中适宜营造防护林带的长度达3033.3公里,其中已有林长度2796.6公里。现有沿海宜林沙滩面积5.4万公顷,其中有林面积4.4万公顷。现有沙岸防风固沙林中,树种为木麻黄、桉树、大叶相思等,主要分布于

15、湛江市、汕尾市、揭阳市、阳江市和茂名市,分别占现有沙岸防风固沙林的39.9%、20.4%、11.3%、6.8%和6.9%。现有岩岸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主要分布于汕头市、江门市、惠州市和汕尾市。分别占现有岩岸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的39.5%、30.4%、10.4%和3.8%。(四)沿海地区陆源及海上污染源现状1、陆源污染源陆源污染源主要指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源、水产养殖污染源、固体废物、农业面源和城市面源。2003年我省沿海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12.46亿吨/年,其中直接排入海的废水总量为0.27万吨/年,工业废水平均达标排放率为83.5;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6.14亿吨/年,处理生活污水9.75亿吨/年(能力达387.3万吨/日); 对虾养殖废水排放量为46340万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共排放废水2708万吨;生活垃圾(2002年)产生总量达2560万吨,而清运量仅占垃圾产生总量的38.2,清运垃圾处理率为97.7,生活垃圾处理厂无害化处理率为65.9,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排放量为257.7万吨;工业固体废弃物以粉煤灰为主,主要来源于火力发电业、纺织业、食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