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鸽常见病防治技术 (1)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39052 上传时间:2016-11-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肉鸽常见病防治技术 (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肉鸽常见病防治技术 (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肉鸽常见病防治技术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肉鸽常见病防治技术 (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编特种养殖技术(金锄头网)肉鸽常见病防治技术 (1)1鸽瘟本病由鸽 I 型副粘病毒引起,死亡率较高。表现神经症状、摇头、常有拉稀。剖检可见腺胃有出血点,肠粘膜出血。防治:定期用 03过氧乙酸带鸽喷雾消毒,用 05过氧乙酸对棚舍、环境进行消毒。用鸽 I 型副粘病毒灭活苗预防注射,每羽肌注 05 毫升,一般在乳鸽 30 日龄后注射,注射后 15 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 6 个月。引种必须从无鸽瘟鸽场引进,隔离饲养 23 周后才可转人生产鸽舍。2鸟疫鸟疫由鸟衣原体引起,属人畜共患传染病。57 月和 1012 月为多发,主要通过粪便、口腔内黏、鸽乳等传染。急性型常发生于幼鸽,死亡率可达 80。病鸽精

2、神不振,食欲减退,腹泻,多呈单侧结膜炎、鼻炎,呼吸困难,胸肌皮肤呈蓝色,剖检可见肺炎、肝脾肿大、肝表面有淡黄色坏死灶、心脏肥大等。防治:发现疫情应立即隔离,及时治疗。治疗可分别口服金霉素、四环素、红霉素,以金霉素疗效较好,每千克饲料拌入金霉素 0408 克,连用 5 天,停 2 天,再用 5 天。混合感染霉形体时,用 08 克泰乐菌素加在 1 千克水中饮服 23 天。3鸽痘鸽痘多发于各日龄,对雏鸽与青年鸽危害较大。有皮肤型和黏膜型两种。皮肤型鸽痘症状:口角、眼脸、肛门、脚趾、少羽毛的皮肤处长出黄豆般结节,内含液体,34 周后,痂皮脱落,留下灰白色疤痕,死亡率不高。黏膜型鸽痘症状:口腔、咽喉黏膜

3、红肿,形成一层黄白色假膜,导致采食、吞咽与呼吸困难,死亡率较高。多发于秋冬季节。防治:搞好环境卫生,保持鸽舍干燥。预防可用鸡胚化鸽痘弱毒疫苗,翅部刺种。治疗:每羽病鸽口服金霉素 50 毫克。也可清除脓疮,涂擦硫磺软膏、碘甘油或用浓盐水涂擦剥离结痂处。4鸽副伤寒本病由沙门氏杆菌引起,又称鸽沙门氏杆菌病,受凉、营养不良等为本病的诱发因素。肠型:主要症状是肠炎、腹泻,排恶臭稀粪。关节型:多呈单侧性关节肿胀,僵硬,以肘关节、踝关节多见。翼、脚麻痹,常见单侧翼下垂。食欲减退,饮水增多,精神沉郁,闭眼昏睡。神经型:病鸽头颈歪斜,头向后仰或作转圈运动。剖检病死鸽,可见肠粘膜麸状溃疡,个别病鸽肝脏轻度肿大,表面有少量黄白色坏死灶。防治:搞好卫生防疫工作,对新引进的种鸽连喂 35 天金霉素,定期在饮水或饲料中投服抗菌素、维生素;淘汰患病鸽。发病鸽群可用呋喃唑酮(痢特灵)004浓度拌料或 00饮水,连用 35 天,严重的饮服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每克纯粉对水 20 千克,每天喂饮 2 次,连饮 35 天为一个疗程,一般应新编特种养殖技术(金锄头网)重复 23 个疗程。5鸽球虫病成年鸽多为虫卵携带者,很少发病。而离巢 35 月龄雏鸽则易感染,死亡率较高。病鸽表现为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两翅下垂,严重者排红褐色粪便,镜检可见圆形卵囊,剖检可见肠道粘膜充血。防治:搞好鸽舍卫生,及时清除粪便,保持鸽舍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