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杨必 2004年第4期.docx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9022188 上传时间:2020-07-1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杨必 2004年第4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记杨必 2004年第4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杨必 2004年第4期.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杨必 2004年第4期【小传】杨绛,著名作家、翻译家。原名杨季康,是我国著名学者、作家钱钟书的夫人。年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无锡。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年留学法国。回国后曾在震旦大学、清华大学任教。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及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年以岁高龄,写作出版长篇纪实散文我们仨,追忆了和先生钱钟书、女儿钱瑗一家三口人的生活故事。风格哀而不伤,读后令人心生温暖。她的散文老王被选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阿必在家人偏宠下,不免成了个娇气十足的孩子。一是脾气娇,一是身体娇。身体娇只为妈妈怀她时身体虚弱,全靠吃药保住

2、了孩子。阿必从小体弱,一辈子娇弱。脾气娇是惯出来的,连爸爸妈妈都说阿必太娇了。我们姊妹也嫌她娇,加上弟弟,大伙儿治她。七妹妹(家里称阿七)长阿必六岁,小姐妹俩从小一起玩,一起睡在妈妈大床的脚头,两人最亲密。治好阿必的娇,阿七功劳最大。阿七是妈妈亲自喂、亲自带大的小女儿,当初满以为她就是老女儿了。爸爸常说,人生第一次经受的伤心事就是妈妈生下面的孩子,因为就此夺去了妈妈的专宠。可是阿七特别善良忠厚,对阿必一点不妒忌,分外亲热。妈妈看着两个孩子凑在一起玩,又心疼又得意地说:“看她们俩!真要好啊,从来不吵架,阿七对阿必简直千依百顺。”无锡人把“逗孩子”称作“引老小”。“引”可以是善意的,也可带些“欺”

3、和“惹”的意思。比如我小弟弟“引”阿必,有时就不是纯出善意。他催眠似的指着阿必说:“哦!哭了!哭了!”阿必就应声而哭。爸爸妈妈说:“勿要引老小!”同时也训阿必:“勿要娇!”但阿七“引”阿必却从不挨骂。阿七喜欢画(这点也许像二姐)。她几笔便勾一幅阿必的肖像。阿必眉梢向下而眼梢向上。三姑母宠爱阿必,常说:“我俚阿必鼻头长得顶好,小圆鼻头。”(我们听了暗笑,因为从未听说鼻子以“小圆”为美。)阿必常嘻着嘴笑得很淘气。她的脸是蛋形。她自别于猫狗,说自己是圆耳朵。阿七一面画,口中念念有词。她先画两撇下搭的眉毛,嘴里说:“搭其眉毛。”又画两只眼梢向上的眼睛:“豁(无锡话,指上翘)其眼梢。”又画一个小圆圈儿:

4、“小圆其鼻头。”又画一张嘻开的大宽嘴:“薄阔其嘴。”然后勾上童化头和蛋形的脸:“鸭蛋其脸。”再加上两只圆耳朵:“大圆其耳。”阿必对这幅漫画大有兴趣,拿来仔细看,觉得很像自己,便“哇”地哭。我们都大笑。阿七以后每画“搭其眉毛,豁其眼梢”,未到“鸭蛋其脸”,阿必就哭。以后不到“小圆其鼻”她就哭。这幅漫画愈画愈得神,大家都欣赏。一次阿必气呼呼地忍住不哭,看阿七画到“鸭蛋其脸”,就夺过笔,在脸上点好多点儿,自己说:“皮蛋其脸!”她指带拌糠泥壳子的皮蛋,随后跟着大伙一起笑了。这是阿必的大胜利。她杀去娇气,有了幽默感。我们仍以“引阿必”为乐。三姑母曾给我和弟弟妹妹一套童谣大观,共四册,上面收集了全国各地的童谣。我们背熟很多,常挑可以刺激阿必娇气的对她唱。可惜现在我多半忘了,连唱熟的几只也记不全了。例如:“我家有个娇妹子,洗脸不洗残盆水,戴花选大朵,要簸箕大的鲤鱼鳞,要,要,要,要,要十八个罗汉守轿门,这个亲,才说成。”阿必不娇了,她跟着唱,抢着唱,好像与她无关。她渐渐也能跟着阿七同看翻译的美国小说小妇人。这本书我们都看了,大家批评小说里的艾妹(最小的妹妹)最讨厌,接下就说:“阿必就像艾妹!”或:“阿必就是艾妹!”阿必笑嘻嘻地随我们说,满不在乎。以后我们不再“引阿必”,因为她已能克服娇气,巍然不动了。(节选自记杨必一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