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全册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9003759 上传时间:2020-07-19 格式:DOC 页数:118 大小:7.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全册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全册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全册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全册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全册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全册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全册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3.doc(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前 言一、中学政治课程增设文化生活的意义 1二、文化生活编写的指导思想与设计理念 3三、教材的呈现方式与特点 4四、教学建议 4五、评价建议 6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一、本单元的地位 8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8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一、本课设计意图 10二、教材分析 10三、教学建议 15四、教学评价建议 20五、教学资源链接 20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一、本课设计意图 23二、教材分析 23三、教学建议 26四、教学评价建议 31五、教学资源链接 31综合探究聚焦文化竞争力一、综合探究设计的意图 36二、探究活动建议 38三、补充资源 392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一、本单元的地位 42二

2、、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42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一、本课设计意图 44二、教材分析 44三、教学建议 49四、教学评价建议 53五、教学资源链接 53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一、本课设计意图 57二、教材分析 57三、教学建议 62四、教学评价建议 67五、教学资源链接 68第五课文化创新一、本课设计意图 73二、教材分析 73三、教学建议 77四、教学评价建议 81五、教学资源链接 82综合探究建立“学习型社会”一、综合探究设计的意图 84二、探究活动建议 86三、补充资源 88第三单元 中化文化与民族精神一、本单元的地位 90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90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一、本课设

3、计意图 92二、教材分析 933三、教学建议 99四、教学评价建议 104五、教学资源链接 106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一、本课设计意图 113二、教材分析 114三、教学建议 132四、教学评价建议 139五、教学资源链接 140综合探究肩负“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一、综合探究设计的意图 147二、探究活动建议 147三、补充资源 149第四单元 发展选进文化一、本单元的地位 153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154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 一、本课设计意图 157二、教材分析 158三、教学建议 169四、教学评价建议 174五、教学资源链接 176第九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本课设计意图 182

4、二、教材分析 183三、教学建议 192四、教学评价建议 197五、教学资源链接 198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一、本课设计意图 201二、教材分析 2024三、教学建议 209四、教学评价建议 21 3五、教学资源链接 213综合探究感悟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一、综合探究设计的意图 218二、探究活动建议 218三、补充资源 2205前 言 我们每个人都置身于一定的文化生活之中,时时刻刻受着文化的熏陶。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既是人类创造的,又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无论是置身于圣洁的艺术天地,领略艺术的无穷魅力,还是深人多姿多彩的生活,感受各地的风土人情,抑或泛舟知识海洋,与前贤

5、圣哲进行心灵的对话,每一次精神之旅,都带给我们独特的文化体验。文化就像血液一样浸润着我们的心田,浇灌出一片片精神的绿洲。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给予我们丰富的知识,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赋予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都生活在文化之中,理应了解各种文化生活现象,认识文化的本质与特点,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提高参与文化生活的能力。 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高中思想政治课程采用了模块式结构,在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文化生活这一模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文化生活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下面就教材开设的意义、编写指导思想、设计理念、呈现方式、评价方式等作一些说明

6、,以利于我们与广大教师共同探讨和交流。 一、中学政治课程增设文化生活的意义 文化生活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增设的必修模块,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共同构成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必修内容。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一起,共同构成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文化生活以学生置身于其中的文化生活为依托,引导学生了解当前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获得参与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包括如何进行文化赏析、提高文化修养,理解文化传承、交融和创新的意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隽永的魅力,懂得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道理;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同时,帮助

7、学生在当前的文化生活中,努力改造落后文化,自觉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更重要的是,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深切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深信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设置文化生活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 第一,时代的发展凸显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也是区别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标志。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

8、,1千锤百炼而更加坚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渊源于中华五千多年文明、植根于当代伟大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是最广泛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乃至全球华人的旗帜,是激励各族人民建设伟大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 人们在创造文化时,归根结底是在创造自身。任何文化创造都是人的自我创造。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在创造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与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和具体的社会经济形态相联系,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 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程度。文化不仅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

9、志,而且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当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的全面发展,都有赖于文化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培育“四有”公民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第二,日趋激烈的文化竞争需要加强文化建设和维护文化安全。 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文化交流和传播越来越成为各国间相互关系的重要内容,各国间的文化竞争日益激烈和复杂,文化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保护本民族和国家的文

10、化安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2年的人类发展报告中,首次把文化安全列为人类社会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运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实施全方位的文化渗透,公开或隐蔽地推销其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以达到西化、分化这些国家的目的。面对这种形势,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广大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是应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文化建设。 党的十六大在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更

11、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这就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经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的建设、精神世界的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担负着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柱、思想

12、基础和智力支持的使命。 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我国人民的精神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力的精神支撑。同时也要看到,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社会上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思想文化阵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去占领,落后文化2和腐朽文化就必然会去占领。腐朽文化污染人们的思想,腐蚀人们的灵魂,破坏社会的和谐与健康发展。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 第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高中学生身心迅速发展,自我意识和独立性日渐增强,社会公共生活空间越

13、来越大,开始理性地思考社会和人生的重大问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引导他们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华,懂得文化传承和文化交融对于文化创新的作用,珍视中华文化的价值,弘扬民族精神,辨析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思潮,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对于丰富其精神世界、增强其精神力量、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文化生活编写的指导思想与设计理念 (一) 文化生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 第一,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根本。文化生活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编写的,教材各

14、个部分都渗透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体现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彰显教科书的育人功能。 第二,紧密联系社会生活,贴近学生思想、情感和生活,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持续发展的能力。教材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主题出发,以探究活动为载体,以师生共同探究为过程,以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为目标,进行整体编排、设计,以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 文化生活教材的设计理念 为了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突出思想政治课的引导功能,文化生活主要遵循以下理念。 第一,教材的目标理念。紧密联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寻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和新方法,体现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 第二,教材的方法理念。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着眼思想政治教育和方向引导的实效性。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用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选择正确的人生观、认同正确的价值观。 第三,教材的形态理念。落实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改革方案。教材的叙述从生活出发而不是从理念出发,把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融为一体。 第四,教材使用的理念。强调教材与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