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第5课树立科学发展观教案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9001888 上传时间:2020-07-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政治第5课树立科学发展观教案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政治第5课树立科学发展观教案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政治第5课树立科学发展观教案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政治第5课树立科学发展观教案北师大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政治第5课树立科学发展观教案北师大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政治第5课树立科学发展观教案北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政治第5课树立科学发展观教案北师大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课 树立科学发展观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科技等多方面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要进一步持续地发展,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懂得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初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2、能力目标:搜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材料,并分析其特点,宣传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学会保护环境的一些技能;通过联系实际例子

2、分析和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含义,提高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体会人口和环境问题对于人类发展的影响,了解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树立保护环境的价值观念;体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二、教学重难点:1、我国的人口问题。2、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3、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三、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第一站:正视现实的压力。教学目标:了解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并明确解决的国家政策和途径;通过对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形势的认识,提高自己的国家责任感,自觉投身于保护资源环境的行动中去。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改革开放,激发

3、了我国人民的积极性,给社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同时要看到,我们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的发展承受着巨大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选择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在发展中应该注意什么?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认真思考。思想驿站:想一想 上面几幅图所反映的,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压力。你在生活中还会发现哪些实例?面对现实,我们应该如何做?二、新课学习1、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形势,必须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我国的重要国情之一。人口问题已成为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2)人口众多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人口不仅数量大,而且增长迅速。庞大的

4、人口数量与较快的人口增长势头给我国经济、教育、就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引发了一系列诸如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人口与就业的矛盾。(3)解决人口问题的办法是什么?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实行计划生育。(4)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什么?只有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才能够减小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5)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 人口基数大 新增人口多 人口素质偏低我国人口现状 农村人口多 基本特点的特点 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人口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 各抒己见:你认为我们生活中的哪些问题是由于人口多造成的?举出一件你印象最深的事,谈谈自己的感受。多么小的问

5、题乘以13亿都会变得很大;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变得很小。用实例说明上述观点学生举例:每人每年少用一张贺卡,13亿人每年将大约少砍生长10年的大树32500棵;2008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 多亿美元,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在世界百名之后。 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成为影响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活动三:用实例说明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带来那些问题?问题举例粮食供应不足每天消耗13斤粮食就业压力加大每年以增加1700万个就业递增教育经费短缺人均教育经费排在世界百名之后- 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A、从本质上

6、讲,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B、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诸如吃饭问题、就业问题、等都与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快有直接关系。C、没有对人口增长的合理控制,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很困难的。D、只有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实行优生优育,使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的顺利实现。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和具体要求控制人口数量目的提高人口素质A:有利于青年男女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晚婚、晚育意义 学习,并且能够更好地抚育后代。 具体要求 B:对控制过快的人口增长也有重要意义。少生:可以减少国

7、家、集体和家庭的少生、优生意义 负担,符合国家和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优生:可以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第一、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二、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第三、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2、环境问题不容回避,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调查你生活的地区存在哪些环境问题?答: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匮乏;水资源受污染在扩大;空气污染较为严重;噪音污染在逐步扩大;生活垃圾和白色污染在不断蔓延等等。 人类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环境。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也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1)我国面临哪些严峻的环境问题?土

8、地荒漠化加剧,环境污染加重,生态失衡严重。“社会观察”说明了我国环境面临的严峻问题。(2)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环境是我们的家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我们必须树立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把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结合起来,再造秀美河山。3、我国资源相对紧张,要注重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1)我国的资源现状是什么?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地区分布不平衡。(2)怎样合理开发资源?要保证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繁荣,就要珍惜资源,加强资源的合理开发,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们要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

9、和资源的有限性,节约非再生性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三、小结四、作业:1、我们现在面临着哪些严峻的挑战?2、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怎样解决人口问题?3、我国的资源现状是什么?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第二站:实现可持续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要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2、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调整我们的生活方式;培养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重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

10、好型社会贡献一份力量。教学重难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思想驿站:想一想 古巴比伦文明的衰亡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教训?(不合理的开发和过度利用自然资源,不仅会造成环境的破坏,甚至会使一个强大的国家最终走向灭亡。因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势在必行。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我们要理解这一新发现对于实现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意义。二、新课学习:1、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以人为本。(1)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2)发展的目的就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要。2、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促进人与

11、自然的协调发展。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社会观察”说明珍惜资源的意义。“各抒己见”:设想一下 如果天空没有了鸟儿,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它为人类提供生存繁衍的家园。人类的发展,一刻也不能离开自然的恩赐。我们每个人都要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用敬畏之心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一个天蓝水碧、花红柳绿的生存环境。3、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1)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就是经济的健康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之上,关注各种经济活力的生态合理性,保护生态资源,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三、小结: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四、作业: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2、怎样坚持科学发展观?3、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