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诊断调查问卷赴三省一市电价调查报告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8969010 上传时间:2020-07-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诊断调查问卷赴三省一市电价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管理诊断调查问卷赴三省一市电价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管理诊断调查问卷赴三省一市电价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管理诊断调查问卷赴三省一市电价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管理诊断调查问卷赴三省一市电价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诊断调查问卷赴三省一市电价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诊断调查问卷赴三省一市电价调查报告(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只限内部使用)价格管理情况增刊(4)国家计委工农产品价格管理司 1998年3月16日 按:为理清思路、做好1998年电价调整方案,去年四季度开始,我们与电力部综合司有关同志组成的调查小组分赴江苏、上海、江西、甘肃三省一市对电价执行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小组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针对电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规范电价秩序,完善电价形成机制的措施意见。现将调查报告分期摘编如下。电网生产经营及电价执行管理情况赴三省一市电价调查报告之一 一、受市场需求影响,发电量增幅回落;电网销售电价水平提高,但企业财务经营状况没有明显改善 由于受部分企业,特别是高耗电企业开工不足的

2、影响,社会用电需求减少,导致电网发电量增长速度减缓,个别电网发电量甚至出现了下降的趋势。1997年江苏电网年发电量约为1000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长4左右,上海电网发电量35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38,甘肃发电量26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均低于上年实际增长幅度和本年计划增长幅度;江西电网发电量135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下降6左右。 1997年全国电网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62分,由于电价调整仅限于部分补偿因燃料运输价格上涨造成的电力企业成本增支,以及新投产机组的还本付息,因而企业财务盈利状况并没有随着销售电量增长出现明显好转,并且由于电网建设贷款还本付息没有解决,财务费用增加,

3、企业潜亏挂帐严重。江苏电网全年销售收入251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8,实现利润7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潜亏挂帐5.2亿元,其中新增挂帐4亿元;上海电网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54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14.8,实现利润6.5亿元,比上年下降2,潜亏挂帐25亿元(主要是欠地方还本付息款和燃料款);江西电网预计全年实现销售收入55.23亿元,比上年下降8,实现利润0.82亿元,比上年增长45,挂帐12.8亿元,其中新增挂帐1.1亿元;甘肃电网全年实现销售收入51亿元,比上年增长28,实现利润0.68亿元,比上年下降45,挂帐1.5亿元,其中新增挂帐1.1亿元。 二、电价治理整顿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用户实际负

4、担普遍较高,电价管理依然存在较多问题 近年来,根据国家要求,各地物价部门加强了对电价的管理和整顿工作,主要措施有:1、规范上网及销售电价审批权限。如江苏省1997年将各地市上网电价及电网销售电价价外加收的“地方综合差价”审批权限上收省物价局后,纠正了一些不合理的价格行为,各地市“地方综合差价”标准平均降低了1分钱左右。2、抓紧研究并推行统一销售电价。江西省价外加收的燃料差已部分并入价内;江苏省虽然尚未推行统一销售电价,但自1995年开始已研究了几套方案,并且召开过全省各地市领导参加的研讨会,拟于1998年初提交统一销售电价方案。3、清理整顿价外加价。江苏省1997年对全省各地市自行加收的电建基

5、金进行了清理,取缔了一些不合理的或过高的加价项目,全省平均每千瓦时降低了1.3分;甘肃、江西省也制止了部分市县自行出台的加价措施。4、加强农村电价管理。甘肃、江西、江苏省均颁布了农村电价管理办法,农村电价有所规范。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地区在清理整顿不合理加价的同时,将一些不符合国家规定,并已多次明令取消的加价项目合法化了。如江苏省同意各地市可以加收电网建设改造资金24分,甘肃省批准部分县加收了1分钱电网改造基金。 调查中,用户普遍反映电价高,承受困难。据统计,三省一市用户平均实际电费负担水平每千瓦时分别为:江苏电网0.63元,其中国家规定的目录加价和基金费用共0.372元;上海电网0.58元;

6、江西电网0.44元,其中国家规定的目录电价和基金费用共0.41元;甘肃电网0.34元,其中国家规定的目录电价和基金费用0.33元。详见下表:地 区江苏上海江西甘肃平均电价水平0.630.580.440.34其中:1、目录电价0.330.370.29 2、国家规定基金和费用0.0420.040.04 3、省自行出台的电建基金0.060.0047 4、地方价差和其他加价0.200.030.0053 调查中,部分电力用户特别是电解铝等高耗电企业反映电费负担过重,要求电价优惠。甘肃农业用电多为高扬程排灌,电价只有每千瓦时6分左右,对农业的优惠由工业电价补偿,造成工业电价较高,金昌市金川有色金属公司反映

7、,它们实际支付的电价每千瓦时0.40元左右,已经超出了企业承受能力。 从调查了解情况看,目前电价执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多层加收电力建设基金和其它加价仍较为普遍。 三省一市中,除上海市经我委批准将价外加价统一并入价内,价外不再有任何加价项目外,其它三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加价项目。江苏省在国家规定的之分钱电建基金基础上,自行出台了阳城电厂建设基金4分钱,各地市又普遍加收了24分钱的电源建设基金或城网改造基金;江西省除保留的3分钱“地方还本付息金”外,省物价局批准九江等四个城市加收了城网改造资金;甘肃省价外加价项目有地方电力建设基金、买用电权电量电价均摊加价、农电大修加价、电网建设基金、补充贴费

8、、热力加价、路灯加价等合计8项,平均每千瓦时加价1分。 集资办电和电价政策执行不规范。 在电力短缺,资金来源不足条件下出台的一些集资办电和电价政策,从目前看:一地方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偏差,需要根据情况变化给予适当调整。 1、用电权政策。国家规定各电网每年可以将国家新增发电容量的10作为用电权,按一定费用标准卖给用户,买用电权用户可以享受一定数量的平价电量(每年每千瓦约5000千瓦时)。甘肃省却将这部分电量平均每千瓦时加价4分钱销售给用户(这在全国有一定的普遍性)。 2、超计划用电加价政策。即企业超计划指标用电每千瓦时可以加收510倍罚款,甘肃省在核定企业用电指标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视企业经

9、营状况确定是否加价或加价幅度,并且将加价款主要用于弥补电网间互供电价差。 3、地方“三电办”参与办电和收费。“三电办”即计划用电、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办公室,隶属于地方经委(或计经委)。江苏省各地“三电办”职能已延伸到办电、管电。江苏省地方小火电多数是地方“三电办”与国内企业合资或利用外资建设的。同时,作为“三电办”的主管部门经委(或计经委)也参与“地方综合差价”的制定。“三电办”还有自己的营抄人员直接到大工业用户即所谓考核户抄表,收取“地方综合差价”(全省平均每千瓦时0.20元)。地方“三电办”既是管理者又是经营者,其弊端不言自明。这样对于同一个用户出现了电力部门与“三电办”两次收费。而“三电

10、办”多采取按计划用电。量预收的办法,有时甚至出现企业实际用电量低于计划用电量也不退款的现象;既不利于电价管理,也造成大量资金游离于电力企业之外,不利于资金的监督使用。 4、趸售、转供电价执行较乱。国家规定趸售县供电企业销售电价应执行所在电网的目录电价,电网对趸售供电企业实行倒扣作价,执行国家规定的夏售电价。江西省却将趸售县销售电价审批权下发给地市物价部门,实行顺加作价办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趸售供电企业人员偏多等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 调查中有些地区还反映历史上形成的由大型工业企业转供当地企业和居民的电价较高。如甘肃金昌市金川有色金属公司转供当地居民的电价每千瓦时0.8元左右,比电网直接供应的

11、电价高出一倍。 新建电力项目按个别成本笨价对投融资成本和运行成本缺乏约束;地方小火电发展过多过快,上网电价严重偏高,推动电价总水平非正常上涨,加剧了电力生产结构不合理的矛盾。 1985年国家实施集资办电和多种电价制度以来,由于一直没有相应出台统一的电价核定办法,在还本付息原则下,各地实际执行的是一种成本全包的价格管理办法,因此,在严重缺电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和企业为尽快解决供电矛盾,狠少顾惜融资成本的高低,造成电站上网电价畸高。比如,江苏省江阴市与电力部下属龙源公司合资建设的夏港电厂(2l2万千瓦),其中利用外资部分的还款年限仅为5年,贷款利率为12,高于一般贷款利率34个百分点,致使电厂上网电

12、价每年瓦时达0.39元,远高于同期电厂上网电价水平。 地方小火电发展也有其客观原因,小火电具有“短、平、快”的特点,需要的投资额也相对较小,地方自行加收的电建资金就可以满足建设需要,因而在当时缺电的情况下发展较快,另外,先建设后定价,一厂一价的上网电价形成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小火电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小火电建成后再找政府部门定价,在地方保护下,结果必然是“管制者被管制”,上网电价再高也不得不接受。江苏省小火电发展较快,无锡市总用电量约36亿千瓦时,其中国家统配目录电价电量11.02亿千瓦时,地方指导性电量24.98亿千瓦时。地方指导性电量价差4.54亿元(超过目录电价每千时0.33元部

13、分),剔除居民等不加价电量后平均每千瓦时加价0.19元。指导性电量中,四家小火电上网电量7.13亿千瓦时,上网电价燃煤机组每千瓦时0.57元或0.67元,燃油机组每千瓦时0.62元(高峰为1.12元,低谷为0.08元),均摊价差2.34亿元,小火电电量占指导性电量的29,价差却占总加价额的51;其余为省集资机组电量,平均上网电价每千瓦时为0.37元左右。 农村电价既高且乱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性转变。 为减轻农民负担,近年来,各地加大了农村电价治理整顿和管理力度。但是,农村电价仍然远高于城市用电电价。江西省农村用电价格水平每千瓦时多在0.80元左右,高于城市用电约一倍左右,个别高的达1.5元左右;

14、江苏省管理比较好且毗邻南京市的傈水县,农民居民用电价格仍为0.57元,高于城市居民用电0.14元,其余地区农村电价普遍为0.700.80元;甘肃省农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0.49元,高于城市0.20元左右,高的地区达0.600.80元。 农村电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农电设施陈旧,导致低压电网线损较高。大部分地区低压线损在2030,远高于大网8的水平。 个别地区将乡电管站作为经营单位,规定利润上缴指标。这部分不合理费用也要由农民负担。 农村电工素质较低;有抄表不到位,漏抄、错抄、估抄现象,同时也存在着村干部和电工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的问题,侵害了农民利益。 电价管理薄弱。主要是县及县以下物价

15、机构不健全,管理力量薄弱,乡、村行政干部和村电工物价纪律观念不强,定价随意性大。 我们认为,除电价管理方面的原因外,造成农村电价高于城市用电价格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现行农村电网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不合理。按照现行投资政策,城市电网由国家投资,农村低压电网的建设和运营维护费用均由农民自行筹资和负担。由此造成城市、农村电价构成不同,农村电价必然高于城市电价,由于农村电力建设中央没有投入,客观上造成农电投资的多元化,管理多元化,利益多元化。调查的三省一市中,县级供电企业存在着中央电力企业直供直管、趸售供电和自发自供三种形式。有的县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供电单位交叉供电。农村电价多头管理、责任不明确,也是造成农村电价管理混乱、层层加价、电价偏高的原固之一。印送:委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副秘书长、办公厅(5份)、 综合司、价调司、收费司、检查司印发:本司领导、各处室7.19.202001:0701:07:32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