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习作中的“网语”.docx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8951090 上传时间:2020-07-1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9.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确对待习作中的“网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正确对待习作中的“网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对待习作中的“网语”.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确对待习作中的“网语”在阅读习作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学生中流行的不少新鲜词句,例如,“我木有去听课,那些童鞋讲的神马?”“究竟是洗具还是杯具?”我便在QQ群里问他们那些词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发出后,很快回复了好多“偷笑”的图标和文字:“哈哈,老师,你落伍啦!”我赶紧回了个“害羞”的图标。我真的落伍了?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网络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通信、游戏、影视、购物、培训等迅速走进了网络,各种网络语言也应运而生,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同、模仿、引用。小学生是一个极易接受新事物的庞大群体,同时又是一个判断辨别能力有待提高的弱势群体,面对铺天盖地的网络流行用语,感到新颖好奇、盲目运用,是一件很正常

2、的事。 网络语言是在网络上流行的非正式语言,有的是谐音、错别字、象形字改创而成,有的是引用部分流行的典型语录改编而成,具有出现随意性、变化快捷性、时尚前卫性等特点,体现了当代人生活的快节奏和大胆创新的网络思维。形成的理由和底蕴不那么严谨厚重,有的也许只是因为某名人不标准的发音引起的歧义,有的可能只是为了达到某个喜剧效果。在特定的网境里,交流如果过于规范严肃,会显得极其落伍,缺少了网络交流特有的味道与乐趣,在QQ群里,唯有使用那里的“专业”语言才能合“群”。可是如果离开了那个“群”,回到生活与习作中时,还继续乐此不疲地沿用“网语”,不免带来诸多格格不入,与所处的现实生活语境不能协调一致。因为沿承

3、数千年的传统语言具有特有的规范性、继承性、经典性,在使用过程中倘若出现更改或增删的必要,则需要经过多方反复仔细斟酌,并通过规范途径予以公告(如语言文字修正法等)之后,才能正式推广运用。所以,如若盲目地在习作中运用网络流行用语,可能有无视、蔑视中国传统语言文化之嫌,使习作带着浓重的“网味”,一旦滥用成瘾,会使习作携带“网络病毒”,使表达缺乏了应有的庄重规范,忽略了自然朴实的生活气息和习作的本真意义。那么,是否可以将“网语”准确地运用到生活里,又是否能够巧妙地用于习作中呢?一、引辨真伪,当好“网导”习作是一种描述真实生活、表达思想观念的思维样式。它需要语言的吸纳、积累、感悟、整合,注重积淀语感,学

4、以致用,力求创新。而网络已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书写生活经历与感悟,用上一些诙谐幽默、智慧灵动,感染力强的网络流行用语,是“现学现卖”(积累与运用)的最直接、最具体表现,不但无可厚非,还很与时俱进,值得鼓励倡导。但同时我们又意识到网络从属于生活,却不等同于生活。网络语言从属于生活语言,却不等同于生活语言。例如,有的学生漫篇滥用网络语言,让人看了极不是滋味。像这类网络新词究竟能起多大的表达和润饰效果呢?更别提一些有失风雅的灰色词汇,与经典的传统文化是相抵触而不相融的,因此,就有必要引导学生去掉“伪时尚、伪前卫”的网络语言,传承真正具有思想灵魂意义的文化用语。二、有机融合,双面俱秀语言

5、是一个时代不断创新发展的文化产物,涵蕴和体现传统经典与现代意义的多重价值。经过千锤百炼的传统语言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内容。传统与现代的自然接轨,有机融合,必然离不开多元创新。网络是现代社会语言发展的主渠道之一,看到有些网络语言,不得不佩服现代人的灵感火花,像利用谐音效果创造的“杯具”与“洗具”,跟某些歇后语的创造模式有些相似,偶尔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就很可能起到优化表达效果的作用,“杯具”表面是一种唉叹、惋惜,实际上透露的是一种乐观明朗的现代人心态。没有原本的“悲剧”来得凄惋消极,具有典型的现代诙谐智慧色彩。教师的习作教学,在传统经典把握应用的基础上,还须引领学生感悟现代,吸纳网语精华,让学生在写

6、作的人生历程中,建立起现代高雅气息与经典传统文化双面俱秀的语言习得和运用的形成体系,使之“多面一体”,打造时代精品。三、保驾护航,包容发展生活真实可感,网络虚幻莫测,小学生同时游历于两个不同的世界,角色的转换一般不够迅捷,角色的语言也容易混为一谈,会导致生活、网络“两不像”或“一边倒”,习作的味道混杂而不纯净。作为教育工有责任当好语言使者,通晓“两方”语言,弄清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的本质区别,同时明白二者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传统语言经过“改良”以后,可能变为时髦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出现之后,即经历一个被淘汰或被传承的过程,它的价值与份量一旦为大众所接纳、认可、赞同,便会自然衍生为约定俗成的规范语

7、言;而那些经不起推敲与考验的、生命力不强、昙花一现的网络语言,会逐步从语言世界里淡化以至消失。这就需要我们辩证地去考虑语言的多面性与发展性,以及相互之间的包容性,反思如何指导学生在习作中合理选用网络语言,才能让新的语言产物发挥出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艺术效果。网络是新时代的产物,缺乏应有的规范与成熟,呈现一些不合生活时令的语言,情有可原。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奇,一旦走进网络世界,眼花缭乱,不识庐山真面目,实属正常。需要我们教育工予以包容,正确引领,让他们在社会人生旅途上健康成长。在进行传统语言教学时,相机贯穿一些网络语言,二者结合进行特色与利弊分析的比较鉴别,体会、理解、把握传统语言与网络语言的多元特点和相通之处,正确合理取舍。网络交流时,进行经典生活语言的熏陶渗透,取网络语言之精华,去生活语言之陈旧,将“两方”语言有效融会贯通,娴熟自如、简要精当地运用到习作教学和写作生活中去。(:姜堰市王石中心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