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之爱心来自教师的只言片语.docx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8895728 上传时间:2020-07-1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9.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育之爱心来自教师的只言片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德育之爱心来自教师的只言片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之爱心来自教师的只言片语.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育之爱心来自教师的只言片语摘 要:德育重在师生心灵的沟通,德育是在宽松、宽容、温馨的环境中进行的,并非建立在对孩子的责备之上,笔者谨以自己工作中的个例来说明在德育过程中,教师不是“警察”,不能以批评作为“武器”,更不能以“批斗会”来解决孩子中间出现的问题,而是要怀着一颗仁爱之心,善于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和孩子沟通,解决学生之间微不足道的矛盾,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去引导孩子发展。德育要从教师的只言片语开始。 关键词:德育;爱心;只言片语最近,拜读了苏州大学朱永新教授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深为其思想之深邃、理念之新颖、见解之独到而折服。朱教授在“我心中的理想德育”中指出“重视心灵的沟通,建立温馨的对话场

2、景”。“德育尤其需要一种宽松、宽容和温馨的环境,对学生偶然的错误和闪失,不要过分求全责备,即使教师,偶尔也会有背离道德的言行。在学生形成良好品行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表扬。”而在现实中,正如朱永新所说的:许多德育教师扮演的角色常常是“警察”,他们最常用的“武器”是批评,班会常形成“批斗会”,批斗某一个学生的不良行为,批斗某一种倾向,把学生的缺点放大,而很少发现和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推动学生内心中那种积极向上的内在力量。这是我不由记起曾经发生在身边的事例。刚参加工作时,管理班级没有一点儿经验,那又是一个女生多男生少的班,除了孩子调皮些,就是女生之间的是非矛盾较多,确实有点难管。一次午休

3、中,有同学汇报,俩女生因为点鸡毛蒜皮的事闹矛盾了。当我走进教室时,一个女生在哭,有好几个女生围在旁边劝说,另一个女生拉着脸在不远的座位上拉着脸,也围着她的几个好朋友。这显然是帮派性质的。我笑问咋回事,一个哭的更厉害,一个嘴也努的更高,一个“中间派”告诉我,她俩玩“臭”了(方言:一个和另一个不交往了)。我开玩笑说“啥叫臭了呀?你们闻闻,一点儿都没臭呀,香着里呀。”一句简单的玩笑让哭的破涕为笑,让努嘴的也散去了脸上的阴云。借此机会,我又说“大家看,她们这哪儿是臭了呀,同学之间玩耍哪有不产生矛盾的,就看你们能不能自己化解了,还有其他同学应该给予帮助,不能袖手旁观呀。”其他同学也连声说“就是就是,现在

4、好了,我们继续玩走。”于是教室里又开始沸腾起来。看着他们天真活泼的样子,我心里也乐了。也许玩笑不怎么恰当,但至少很轻松地让她们俩都笑了,又到一起玩去了,也让别的孩子明白,他们之间就不应该因小事儿产生矛盾,即使有了矛盾就应该互相理解、互相帮助,自己化解。孩子之间的矛盾有多大呀,你正儿八经的调查处理,也许会使矛盾更大,会让孩子认为他们之间确实有矛盾,处理不好还可能会出现一方认为你偏向另一方的现象。后来又带了一个班,有个调皮、不爱写作业的孩子,在我当他的班主任以前,就因为不按时交作业而被老师经常“收拾”。自我当上他的班主任后,又发现了他的不少毛病,并且还不时的要接受他的考验。每当别的学生交作业时,他

5、把脖子往领子里寸了又寸,头缩得低低的,用一双很疑惑的眼睛看我到底对他有没有办法;班里同学从学校图书室借出的书时不时的就没了,有同学反映就是他拿的;学生的零花钱有时不见了,有同学反映也是他拿的;上课时乘老师不注意捣鼓一下别的同学,然后用一双试探的眼睛盯着你就这些足够一个老师处理的,还要关注别的同学,有时真的让人有点儿受不了。可他毕竟还是个孩子啊,我得想尽一切办法去挽救他。我相信“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这句话。一个孩子有他不足的地方,但肯定有他闪光的一面。虽然他很调皮、好动、不懂事,爱拿别人的东西,但作为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孩子,总会好面子的,你给他面子,他也会懂得给你面子。他给你面子了,就等于这个孩子

6、对你有点儿信任感,在他的思想道德方面也得到一个升华。在班里刚开始发生失窃一类的案子,当学生报告我说XX同学的东西被“偷”了时,我总会说:“怎么能叫偷呢,那是因为喜欢或者需要拿了,只是方式不对,没打招呼吗,以后会不存在这样的事情的。”也真的收到一点效果,说“偷”的少了,因丢东西打小报告的也少了。在洋洋自得的同时,我不让学生说偷,并把这个定在班级公约中。我想,因为喜欢而拿者,可能会主动把东西归还,偷者心理上难以接受这个“偷”字,哪还敢来给你承认自己在偷呀?可是班上从图书室里借出来的书又不见了一本,有学生说就是这个亮亮同学偷走了。我有点纳闷,班风在不断好转,怎么又发生被盗事件呢?我先偷偷问该学生妹妹

7、,证实确实是亮亮同学拿走了。在确定丢失之书就是亮亮同学拿走后,我把亮亮同学叫到办公室,给讲道理进行教育,让他想信我并自信,赶快把书看完后放到教室讲桌上,并向他保证我会在班上说“是亮亮同学在别人走完后才记起借书的,由于没有人才自行拿去看了,是因为同学们说了书被偷后,亮亮才不敢把书还上。请同学们相信亮亮把书看完后很快会还上的。”在班上我按照给他的承诺说了,果然在两天后的早上,学生发现这本让孩子很受喜欢的童话故事回到了讲桌上。于是,我在班里表扬了亮亮同学爱读书的行为,教育学生在没有把事情弄清前是不能乱说的,如果发现谁把东西拿走后,要主动鼓励他及时归还,杜绝说“偷”。从此之后,班里再也没有发生过失窃现象,而且亮亮同学在上课时听讲时渐渐变得认真了,作业也主动了,能和别的学生融洽地玩在一起了。所有这些还不是一个“偷”字被偷梁换柱成“拿”的结果吗?还不是他对老师信任的结果吗?师之爱,在于发自内心的点点滴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