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领略古诗词的魅力.docx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8893811 上传时间:2020-07-1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8.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引导学生领略古诗词的魅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引导学生领略古诗词的魅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引导学生领略古诗词的魅力.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引导学生领略古诗词的魅力中国是诗词的国度,阅读中国的古诗词,能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修养,能达到一种“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人生境界。那么如何引领学生感悟其中的魅力呢?笔者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谈谈这个话题。 1.表情诵读感知美诵读,最适合古诗文教学,因为诗歌本身就具有一种节奏感和韵律美。因此诗歌教学就是诵读教学。所以在课堂中应反复引导学生读,教师范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再有朗读水平高的学生领读,然后大家齐读,增加朗读气势,领悟诗歌的韵律。最后由教师配上与之相应的音乐个体表情朗读,在读中走向的内心,走向的情感,与之引起共鸣,从而达到诵读的最高境界。比如笔者在执教李白的宣州谢?I

2、楼饯别校书叔云这首诗时,就加大了诵读的力度,各种有益的朗读方法一一尝试,先是听读,范读,自由读,齐读,表情读,经过一系列的朗读训练,学生的朗读水平明显提高,而诗中那位报国无门,挥洒出世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也跃然纸上。真应了那句“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俗语。在朗读过程中,我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来读并加以简单的赏析。好多同学谈到“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一句。诗人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它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就自然而然领悟到了诗人的情感。2.想象悟读品味美要想真

3、正读懂一首诗,那就必须要领略诗歌呈现出的意境,这一步要在诵读的基础上进行感悟品味。抓住词句背后的空白加以想象,这个想象空间是诗人留给读者的,他需要读者把隐藏在诗句背后的东西合情合理的填上。例如笔者在执教陌上桑时“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里罗敷到底有多美,没有作正面描绘,诗中运用了别开生面的烘托手法,通过旁观者见到罗敷时的神态举止来表现罗敷的美。在学习本文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去感悟,去想象,去品味,那么每个学生的心中就会有一个各具特色同时又具有共性的罗敷形象。3.平等对话创造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

4、应以教师讲解分析来代替学生的个性化的感悟。”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他们与文本进行零距离接触。课堂上要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地阅读和感悟文本,而不能让教师的讲解分析或者感悟来代替每一个学生的自读自悟。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独特体验。可以说对话就是在读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深入。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本身的内容就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人生的意义。既有理性,又有情趣,很是耐人寻味。它的意境光阔,胸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一种美好的享受。在执教本文时,笔者就激励学生与文中的

5、抒情主人公深情对话,与文中的意象“月”进行对话。先让学生借助工具书了解苏轼的生平简历,以及写这首词的背景,那么学生就不难把握的三问:问天,问月,问自己。然后再让学生追随的思路来解读这首词。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从而理解了此时此景的他有着多么旷达的胸怀和多么善解人意的温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跨越千年仍传递着她最美好的祝愿。而对这首词的意境可引导学生抓一个”月”字与月对话。词人视月为有生命、有情感之友伴,既可感客观存在自然之美,亦可领略人情之爱,达到物我交感、人月融一的境界,体现了极富人情味的美好愿望。从月亮的转移变化,盈亏圆缺,联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从而得出不应事事都求完美无缺的结论。苏轼是一个性格很豪放、气质很浪漫的人。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通过这一系列的对话活动,学生就会感受到这首词所表现出的内容美,情感美,意境美,人情美以及自己创造想象出的异彩纷呈的艺术美。以上只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几点经验,自我感觉对我们的古诗词教学大有裨益,并且可以以此为突破口,让学生爱上我们祖国灿烂的文化,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我们古老的文明一代代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唐慧琴,教师,现居山东沂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