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docx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8892711 上传时间:2020-07-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起源于皮亚杰有关儿童认识发展的理论,由科尔伯格、卡茨等人进一步研究并发展成为研究“学习的含义”与“学习方法”的学习理论。自上世纪90年代被引入国内之后,在教育界产生了较大的积极影响。本文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的现状入手,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借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改进教学实践,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建构主义 教学实践 自主学习自“教育”诞生以来,教学者与学习者这两个角色一直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和中心,一切的教学创新与改革,无论是教学方式的革新、教学内容的修整,最终的着力点和归宿都在教学者与

2、学习者,也就是教师与学生。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多轮的教学改革,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都有很大幅度的改进,但教学效果却一直未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归根到底,原因在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和实践导致教学内容未能在教育者、学习者这二者之间实现高效、高质的传递。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的是学习者的主体性,这与初中数学新课标中关于数学教学课程的根本理念是一致的,即: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1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分析通过对历年教学研讨的分析、对部分数学教师与学生的调研,发现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上存在一些值得商榷和改进的地方。1.问题分析首先,教学方式单一,毫无新意。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在于通过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其积极性,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以使其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而这个过程则应该是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然而,在我们现实教学过程中,面对一轮一轮的教改、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却依然呆板地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每堂课基本上按照读概念讲公式例题讲解课后习题这样一个完全固定和呆板的过程对学生进行灌输。这种“野蛮”式的填鸭式教育往往容易

4、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渐淡薄,甚至于反感。其次,在教学模式上,轻重颠倒,忽视教学主体。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该是教师的关注重点。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这一真正的主体被下意识的变更为学科知识,即教学内容。教师们往往过分强调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情绪反应。而且对于某些知识点,教师往往强调要求学生记住某一定律或公式,忽视这一定律或公式的推导过程,导致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最终靠题海战术来反复记忆这一结论。2.归因分析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激情,降低了知识的传播效率,导致学生厌倦数学甚至害怕数学。究其原因,有以下两方面:(1)家长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

5、,使得教师追求短期的教学效益。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教学实践以考试为终极目标,教师的关注重点是考什么讲什么,关注重点难点,对于不考的内容则“选择性放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反复向学生传授“解题套路”、“学习经验”,教师存在的意义是让学生机械的背诵公式、结果以便套用,学生的义务便是就会考试。事实上,数学作为科学的基石,它是一门逻辑性及强的学科,与各种结论、定理相比,它更注重的是思维过程。学生只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知道如何“渔”,才能“鱼”,才能真正的理解、巩固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当前的教学模式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初中学生处于思维迅速扩展、求知欲

6、迅速发展的时候,而初中数学也由小学的单纯数学运算类延伸到数学的各个基础分支。如果能够以正确的教学模式加以引导,能够充分激发其积极性和兴趣。然而,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关注的是教学内容,而且是经过教师“梳理”、去除“无用”的推导过程只剩下结论的干枯的定义、法则、公式。学生不得不压抑其天性,将精力放到背诵、题海中来,最终产生消极和叛逆情绪,无法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在传统的固有的教育模式中,本来具有丰富个性、充满活力的学生,被塑造成循规蹈矩型的人,难以成长为当今时代所需要的创造型的人才。2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建构主义的概念建构主义又称为结构主义,最早源于认识发展领域最有影响

7、力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有关儿童认识发展的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识结构得到发展。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知识观: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根据自身的经验来构建完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仅仅起到引导而非灌输。(2)教学观:建构主义认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对学生的引发和协助,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起到辅助的作用,而非主导。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发自内心的情绪和思维,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从建构主义角度分析,对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的了解事实上也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因而必须牢记的事实是:不能以教师主观的解释来代替学生的真实思想,应

8、该意识到,学生所获得的数学知识也未必是数学教师所期望的。3(3)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基于现有的知识体系和经验,通过教师的引导及沟通,自主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的知识体系都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学生自己对当前的认识结构做必要的变革及发展。另外,作为一个学生,不能把自己仅仅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应当在学校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与其他同学一起分析、交流、沟通,达到证明结果、寻求解答的目的,这中间包含一个交流、反思、改进、协调的过程。(4)理论核心: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强调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同时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接受信息、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

9、,而非被动。总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在于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探索与发现知识,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3.建构主义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的匹配建构主义的理论观点与当前教学改革相匹配,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具体如下:(1)强调学生的主导与主体性。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一直提倡“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然而新课标指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应该占主导地位。教师应当体现其引导职能,在学习过程中营造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建构主义能够为学生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提供理论上的指导。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严密的学科,本质就是符号与模型的构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注重这个构建的过程。新课标提出要“引发学

10、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二者相互适应。(2)建构主义学习过程与新课改相适应。建构主义学习过程包括四大要素,即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4这四大要素相补互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习的效率。三、建构主义在初中数学教育实践中的应用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引入和教改的进行,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涌现出来,教育工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创建新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主要有三种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和随机进入式教学。1.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就是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概念框架是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就需要事先把复

11、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引向深入。5支架式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1)搭架:根据“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围绕主题以建立框架;(2)情境: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某一问题情境(即当前的学习节点或学习任务);(3)探索:针对学习对象的各种属性进行探索;(4)协作与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进行协商与讨论,互相补充,不断修正自己的理解,最终完成对知识的建构;(5)效果评估:针对学习结果,教师进行引导,并对其自主学习能力、积极评价在小组学习中的贡献,以及评判是否完成了建构。通过实行支架式教学,能够有效实现“教师能动指导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现代教育理念,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挖掘其

12、潜力以提高成绩,同时数学教师也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更多的思考、并将思考的结果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使得其教学水平得到提高。2.抛锚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通过在现实或虚拟背景中运用情景化教学,提升学生思考、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抛锚式教学中,作为核心的“锚”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技术,通过技术可以在室内教学环境中创造出逼真的情景,学生和教师也可以使用具备相应条件的计算机、软件技术等将自己代入情景中,更好地学习相应知识;二是宏环境。一个情景可以是一段故事、一个场景或者一个演示,以从这个环境中引发出“锚定”的问题。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比,抛锚式教学有明显的优点:(1)为所有参与者提供一个共同的平台。这里所谓的参与者,包括教

13、师、学生、平台的技术人员,这个平台能够提升参与者的沟通效率,进而反映在教与学的效果的提升上;(2)教学手段更加丰富。通过现实场景或虚拟场景的建立,把原来相对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可触摸的”情景式场景,有效地促进学生关于知识的理解能;(3)促进思考。抛锚式教学所创设的学习情景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成为独立的思考者,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比如当学生扮演着真实的角色调查问题时,能明确自己的知识差距,积极查询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63.随机进入教学随机进入式教学是指学习者可以随意以不同的角色、不同方式、不同途径进入到某一教学内容,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方式对某一问题获得理

14、解。在数学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随意的从不同的方位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从而实际教学内容的建构。随机进入教学法适用于数学概念、法则、公式的教学,在概念教学中中,需要教师循序渐进,以讨论的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进行教学,同时要给出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理解、思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教师而言,从主导者到引导者的角色转换,对教师的教学管理、自身素质有更高的要求,教学难度上也有很大的提升,可能面临更多的压力;对学生而言,要求学生更多的自主、积极,可能会导致无法适应新的教学模式。但是,只要教师、学生、学校、社会能够加强沟通与理解,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去,将对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模式的创新起到真正意义上的推动作用。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2彭美秀.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2.3蒋喜成.谈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学数学教学J.科技资讯,2008,13.4王沛.杂文学习理论评述J.教师教育研究,2004(5):17-21.5聂芬.初中数学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2012.6刘洋,钟志贤.论抛锚式教学模式J.江西教育科研,2005(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