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洗耳恭听的民主.docx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8892317 上传时间:2020-07-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洗耳恭听的民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应洗耳恭听的民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洗耳恭听的民主.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洗耳恭听的民主【摘要】罗伯特达尔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民主理论家。他在对近代以来影响最大的麦迪逊式民主和平民主义民主进行批判后,提出了民主理论的新形式,构建了系统的“多头政体学说”,从而开创了政治科学新领域,即民主理论。 【关键词】麦迪逊式民主;平民主义民主;多头政体提起民主,在灿若星河的政治理论家中,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达尔。罗伯特A达尔是耶鲁大学政治学荣誉退休教授,当代美国最杰出的民主理论家。1956年达尔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民主理论专著:民主理论的前言,这是达尔的成名作,是我们研究民主理论的经典著作,被誉为是一本“优秀的小书”。正如萨托利所言,“我们生活在一个以民主观混乱为特色的时代里”。达

2、尔也意识到“没有一种真正的民主理论而只有各色各样的民主理论。”这是达尔首先要面对的困难。因此,达尔在构建自己的民主理论之前,首先对近代以来流行的、也是影响最大的两种民主理论:麦迪逊式民主和平民主义民主进行了敏锐的逻辑分析,并构建了“多头政体”理论。一、“麦迪逊式”民主理论达尔认为,“麦迪逊式”民主理论“旨在成功地在多数人的权力和少数人的权力之间,以及所有成年公民的政治平等和限制其主权的需要之间,达成某种妥协。” “作为一种政治体制,这种妥协被证明是持久的。然而,作为一种政治理论,这种妥协精巧地掩盖了许多裂痕,但却没能弥合它们。”达尔总结概括了麦迪逊式民主的主要论点,即,如果权力集中,暴政就会随

3、之发生。同时,麦迪逊预设了两种暴政:多数人的暴政和少数人的暴政。但是,达尔指出,制宪者“对少数人施加暴政所引起的危险,并未给予过多的担忧”,反而是“强烈恐惧”“多数暴政”因此,制宪者认为,共和政体应该防止的危险倾向是“多数人暴政或立法机构暴政”。而实现“一个非暴政的共和”则成为麦迪逊式民主的目标,这是他的基本公设。而要维持一种非暴政共和的存在,至少有两个必要条件:第一条件:必须避免所有的权力,无论是立法的、行政的还是司法的,聚集到同一些人手中,无论是一个人、少数几个人还是许多人,以及无论是通过世袭、自封还是选举。第二条件:必须对宗派加以控制,以致它们不能采取不利的行动,损害其他公民的权利,或者

4、损害社区的持久、凝聚的利益。达尔认为,第一个条件“基本上是没有价值的。” “对于一个非暴政的共和,这个条件之必须在美国政治原则中属一种信仰。”正是基于这一信仰,麦迪逊及其追随者演绎了一系列程序,如,不同的选区分别选举总统、参议员和众议员;总统拥有否决权;两院制等。“这些程序对于整个复杂的宪法制衡网络来说是必需的”。对于宗派问题,麦迪逊认为,宗派产生根植于人们的意见差异,根植于人们在财产上的差异。如果要消除根源,就要损害自由。这是其不能接受的。因此,“如果要控制宗派,避免暴政,那么就必须通过控制宗派的后果来实现。”同时,麦迪逊区分了少数人宗派和多数人宗派。他认为,防止宗派并因此防止暴政,需要有两

5、个条件:一是如果一个宗派由不足多数人组成,那么可以实施立法机构中关于投票的共和原则来控制之,这就是说,多数人可以否决少数人。二是如果选民在利益上众多的、广泛的和多样的,那么多数人宗派的发展就能受到限制。而且,达尔认为,多数人本身绝对不会构成一个宗派,也不可能出现多数人的暴政,“因为在一个大的、多元的社会中,多数很可能是不稳定的、过渡性的,所以他们很可能在政治上没有影响力;这一点奠定了防止他们剥夺少数人自由的基本保障”。达尔发现,麦迪逊民主理论在描述一些假设的状态和得出结论的逻辑方面存在不足,它并没有为避免暴政提供任何令人满意的答案。他指出:“第一,麦迪逊式的论点并未证明,而且我认为它不可能用来

6、证明领袖之间的相互控制足以阻止暴政,并必然要求宪法规定分权的体制,就像美国宪法那样;第二,麦迪逊式的论点要么夸大了宪法规定作为一种外部制约的重要意义,要么误解了制约行为或控制行为的概念中所隐含的心理现实;第三,麦迪逊式的论点夸大了其他特定的政府官员对政府官员的特殊制约,在阻止暴政上的重要性;它低估了存在于任何多元社会中固有的社会制衡的重要性。”达尔指出,麦迪逊式民主“作为政治科学(而不是意识形态)显然是不恰当的。”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无论在逻辑上、定义和科学功用上有什么缺陷,“很可能会最普遍地、根深蒂固地遗留在所有或许被正当地打上美国标签的思想中。”这一意识形态试图调和多数人的主权和少数人的权

7、利这两个相互冲突的目标。他一方面希望赋予所有成年公民以平等的政治权利,另一方面,希望建立一种政治体制,保障少数人的自由。他认为,一个在宪法上不受到限制的多数,可能不会无限地容忍少数人在地位、权利和财富上的优势。因此,它强调宪法制衡,在他们看来,宪法制衡必然能够抵御多数暴政。但事实是,麦迪逊无法调和这两种不同的目标。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当前,它只是“这两个相互冲突的目标之间的一种妥协。二、平民主义民主平民主义民主认为,“当且仅当做出统治的过程同人民主权论的条件以及政治平等的条件相容时,一个组织才是民主的。”即,把民主看成是政治平等,人民主权,而且,更重要的是把民主看作是不受限制的多数的主权。这样

8、,平民主义民主理论的基本要点是:假定人民主权和政治平等是唯一的目标,而同大多数公民(投票者和立法者)的偏好相一致,应该是形成政府政策的必要充分条件。即与平民主义民主的决策唯一相容的规则是多数规则。达尔从技术性、伦理性和经验性三个角度阐释了按多数统治的原则决策会遇到的诸多反对意见。第一,平民主义民主假定每个公民都对某个备选方案有一种偏好,但事实上,许多公民也许(而且事实上通常)对政策输出是冷漠的;第二,当每一种备选方案为数量相等的公民所偏好(或投票赞同)时,多数原则没有提供任何解决办法,而且会导致政府的僵局;第三,平民主义民主只设定把政治平等和人民主权作为要加以最大化的目标,平民主义民主代价过高

9、。“然而,也许除了狂热分子以外,没有人希望在损害所有其他人的情况下使这两个目标最大化。”第四,平民主义民主观还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偏好强度的差异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对某项政策只有轻微偏好的多数最后会被迫答应有强烈相反偏好的少数的要求。总之,达尔认为,“平民主义民主理论不是一个经验的体系”,为了完美、理想地实现平等和人民主权,它试图提供一种必要的程序性规则,但“它只是提供了一种形式性的再定义”。这种理论只是一种“公理练习”,关于现实世界,它没有告诉我们任何东西。从中我们无法预期任何行为。三、多头政体理论达尔以令人佩服的严谨性,精确地阐释了麦迪逊式民主理论和平民主义民主理论

10、的基本目标、定义和方法结果。他的分析展示了这两种理论是不证自明的,而不是关于现实世界的理论。它们无法“解释美国的政治行为。”于是,达尔另辟蹊径,提出了民主理论的新形式,构建了系统的“多头政体学说”,这一民主理论的新形式摆脱了民主狭隘的宪法的、法律的、政府的定义,把民主构想成不仅仅存在于国家组织中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于社会中一组可列举的条件,并努力将这些条件解释清楚。达尔将其宽泛的定义为这样一种政治体制,在这一体制中,它在一个相对高的程度上,满足如下条件:在投票期间: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履行某些行为,例如投票,这些行为构成了在预定的不同的备选方案之间的一种偏好表达;每张选票同等权重;拥有最多票数的

11、备选方案被宣布为获胜的方案。在投票前阶段:对已经确定下来的一组备选方案均有所了解的任何成员,如果他认为至少存在另一种备选方案比现在确定下来的任何备选方案都更好,那么他能够在那些为投票预定的不同备选方案当中插入他所偏好的那种方案。在投票后阶段:所有个人对于不同的备选方案拥有同等的信息;拥有最多票数的备选方案(领导人或政策)代替拥有较少票数的任何备选方案(领导人或政策);当选官员的命令得到实施。在选举间阶段:所有选举间阶段的决策要么从属于那些在选举阶段提出的决策,要么是执行性的,这就是说,在选举的某种意义上是控制全局的;或者,选举间阶段的决策受到前面七个条件的约束,然而,这些条件的运作确是处在不同

12、的制度境况之中;或者,二者兼而有之。达尔的多头政体理论将麦迪逊民主和平民主义民主这“两种理论的因素结合起来,但又与它们不同,多头政体并不专注于目标最大化,而是关注民主组织体现的共同特征,目的在于使民主存在的条件得到有意义的阐释。”达尔提出了现实世界中“最大化民主”的一组新条件。他也强调,多头政体理论“主要不是集中在宪法先决条件,而是集中在社会先决条件。”在现实世界中,西方社会的民主到底是如何运行的?达尔指出:在现实世界中,有的只是“多重少数人的统治”,而不是“多数人的统治”。历经半个世纪的考验,达尔于2006年再版民主理论的前言,称之为扩充版,主体内容没有改动,在达尔看来,“保持原有文本的完整

13、无缺,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只是新增加了前言和后记:在新版前言中,达尔反思了民主理论的前言,阐述了该书出版之后达尔对民主的进一步深入思考,特别是阐释了其对麦迪逊式民主的再认识。在后记中,他对麦迪民主进行了再评价。民主理论前言是一本小书,更是一本大书。此书一经出版,便在政治学界引起反响。毫无夸张的说,达尔开创了政治科学的新领域民主理论,他的多元民主理论“对未来的民主理论和世界上民主国家的实践都有重要影响。”同时,达尔的论证方式让人耳目一新。“这本书最重要的是它的方法。正是这一方法使这本书推陈出新,并给未来卓有成效的探索带来了希望。”最后,达尔从经验主义出发来认识民主的研究路径具有一定的可取性,

14、特别是对我们的民主化建设的途径具有借鉴意义。【参考文献】1Bernard Barber, Reviewed work(s): A Preface to Democratic Theory by Robert A. Dahl,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 72, No. 3 (Sep., 1957), p. 474.2 美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3美罗伯特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顾昕、朱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4达尔在分析总结平民主义民主的模型提出了三个或许会具有操作意义的可能特征,指出,

15、规则A指在诸多不同的方案之间挑选时,为较多数人所偏好者当选。5Harold Guetzkow, Reviewed work(s): A Preface to Democratic Theory by Robert A. Dahl,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63, No. 1 (Jul., 1957), p. 121.6J. Roland Pennock, Reviewed work(s): A Preface to Democratic Theory by Robert A. Dahl,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Vol.19, No.2 (May, 1957), p.3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