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主三线”互文性教学初探.docx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8886493 上传时间:2020-07-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0.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一主三线”互文性教学初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一主三线”互文性教学初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一主三线”互文性教学初探.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一主三线”互文性教学初探新课标强调:教材开发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互文性教学是对教材的二度开发,须遵循“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围绕“疑难线”“表达线”“主题线”选择互文文本优化语文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如何进行“一主三线”互文教学?现以和田的维吾尔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和田的维吾尔介绍了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及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文章首先讲“我”在和田的一次经历,亲身感受到维吾尔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沙尘暴铺天盖地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飞奔的马车上一个汉子撕扯着沙哑的嗓子在

2、迎风引吭”。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恶劣的天气,反衬出维吾尔汉子的豪气与乐观,表达出“我”的惊奇。第2、3自然段介绍维吾尔人热爱土地的程度令人惊叹,“香喷喷的烤肉是在土堡似的土馕坑里烤熟的”“馕,也是在土馕坑里烤成的”,连牧人最喜欢吃的“库乃其”也是在沙土火灰中烤熟的,而且维吾尔老乡还“喜欢把洗过的衣服直接摊铺在沙漠上晾晒”。课文用列举法说明维吾尔人热爱土地的程度,字里行间透出的敬佩和惊叹。第4自然段写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扼杀维吾尔人爱美的天性。第5自然段写维吾尔的姑娘漂亮,小伙俊朗,能歌善舞。姑娘“像花儿般绽放在风沙里”“歌舞已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动的比喻和准确的描述,说明

3、了维吾尔人漂亮俊朗、浪漫风趣的特点。第6自然段写维吾尔人喜欢聚餐,目的不在于吃而在于载歌载舞。最后一个自然段与第一自然段前后照应,总结维吾尔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一、 借互文破疑难学贵有疑。有疑难、有困惑的学习是主动学习、指导、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引领向纵深发展,是激发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有效途径。学生自学课文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写和田的维吾尔?因为“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可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并不能感受到维吾尔人生活的苦。据此,我引进了和田地图、图片及相关地理、人文资料,肖复兴的胡杨树和视频胡杨女人,让学生多角度了解和田维吾尔,

4、对课文文本做出客观正确的解读。首先出示和田的地图和相关文字、图片资料,学生通过对图片文本和文字文本的阅读,了解到和田维吾尔人常年生活在干旱、沙尘暴肆掠的环境中,跟我们相比生活是苦的。再读肖复兴的胡杨树,从“每一棵树的树皮都皴裂着粗粗大大的口子,那是岁月的标记,是风沙的纪念,如同漂洋过海探险归来的航船,桅杆和风帆上挂满千疮百孔,每一处疤痕都是一枚携风挟雷的奖章。每一棵树的树干都扭曲着,如同剽悍的弓箭手拉开强劲的弓弩,绷开一身赤铜色凸起饱绽的肌肉。每一棵的树枝都旋风般直指天空,如同喷吐出的蛇信,摇曳升腾的绿色火焰”中感受到在和田树木存活是极其艰难的,从侧面衬托出人生活的艰辛。在此基础上再引进视频胡

5、杨女人,通过视频学生再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和田维吾尔人的苦和他们善于苦中作乐的精神,并把之前对和田维吾尔人那种豁达乐观,苦中作乐的间接、平面、感性理解转化直接、立体和理性的理解。农谚“和田人民苦,一天半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还要补”是对和田维吾尔人艰苦生活的最好写照,学生对男人常年戴花帽、女人裹纱巾不再奇怪,因为这是他们的“防尘装”,也就成了维吾尔人的习俗。当学生再读课文对自己此前的疑惑为什么“不由得惊奇进而肃然起敬”为什么写和田的维吾尔?就不言而喻了。二、 引互文学表达沈大安老师说,教学一篇文章,要弄清它“写什么”,更要了解是“怎样写”的。因而语文学习要侧重文章“表达”的探究,抓住文本中有特

6、点的语言现象,引入相关多个互文文本,体会谴词造句、谋篇布局、选材用材的良苦用心。从反三归一中习得语言的表达规律,在举一反三中提高表达技能。和田维吾尔在表达上具有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生动形象的特点。用生动、准确、感情充沛的语言对和田维吾尔人的特点及民族风俗加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体会的语言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是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之一。修辞之美“那是个停电的晚上,沙尘暴铺天盖地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我缩在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听着。忽闻一阵马车飞奔、铜铃丁冬,车上一个汉子撕扯着沙哑的嗓子在迎风引吭”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及环境描写,生动形

7、象地描绘出地处大漠边缘的和田恶劣的自然环境,反衬出维吾尔汉子的豪气与乐观。并用“我缩在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听着”的神态、动作描写,与下文维吾尔汉子在沙尘暴中驾车飞奔迎风引吭的形象进行对比,凸现维吾尔人的性格特征。为了让学生体会环境描写,对比、反衬修辞手法的妙处,引进穷人“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中安静地睡着。”当学生了解了这一表达现象后就能举出许多相关的例子,如顶碗少年用观众的紧张不安反衬少年的沉着、坚毅,凡卡

8、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对比反衬手法的运用。2.虚实结合,相映成趣“花儿不仅盛开在南疆的沙土里,还盛开在维吾尔人的门框边、房梁顶、墙壁的挂毯上。”这个句子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赞美维吾尔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依然爱花、爱美的天性。沙土里种着花(实写),门框边、屋梁顶雕刻着花(虚写),墙壁的挂毯上绣着花(虚写),有维吾尔人的地方,就有盛开的花。引入互文“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

9、眨呀眨的。”“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实写)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虚写)三、 依托互文丰满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读懂了会让人觉得如饮甘泉琼浆,受到陶冶感染;同时也给人启示,明白事理,提高认识。互文引读能丰满原文本主题,并发酵增值。和田的维吾尔旨在让学生感受和田维吾尔人苦中作乐的精神,学生在观看完电视剧胡杨女人后对“和田维吾尔人苦中作乐”主题给予重塑尊重大自然就是尊重自己。这是他们紧扣当下环境,赋予它时代的特征,这不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互文教学是对新课标“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最好诠释;有利于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确保小学阶段阅读达400万字的下限。不同的文本引入互文的切入点和内容不尽相同,但必须因人而异,因学情而定。一切教学活动只有立足于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方为有效。(:湖南省桑植县澧源镇第二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