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_第四章复习知识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3866765 上传时间:2017-10-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_第四章复习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_第四章复习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_第四章复习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_第四章复习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_第四章复习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_第四章复习知识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地球与宇宙第一节 太阳和月球、在宇宙中与地球关系最密切的两个星球是:太阳(恒星)月球(卫星)、太阳:本身能发热、发光,是地球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平均距离约 1.5 亿千米) ()太阳直径约为 140 万千米,表面温度约 6000,中心达 1500 万()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三层:光球层(平时看到的形状) 、色球层、日冕层()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 11 年) ,1998 年开始为第 23 个周期太阳活动激烈的标志:耀斑。大气层分层 太阳活动 对地球的影响光球层 太阳黑子 与降雨量变化色球层 耀斑日珥 -日冕层 太阳风 影响短波通讯、月球:

2、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本身不发光,平时看到的是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地距离为 38.44 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的四百分之一;()月球直径约为 3476 千米,约为太阳直径的四百分之一;()月球的体积约为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质量约为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月球的表面明亮的是高原和山脉,暗黑的是广阔的平原;()月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布着众多的环形山,是由陨石撞击造成()月球没有大气层,造成月球上昼夜温差大,不能传声,无天气变化和四季变化()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比地球弱,造成物体在月球上很轻 (跳高跳远)第二节 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3、(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北逆南顺) 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一天(约 24 小时) 。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东升西落 (2)昼夜交替 5、昼夜现象: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被照亮的一半为白昼,背着太阳的一半为黑夜。 昼夜交替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不断地更替。 6、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构成。 (1)昏线:顺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昼变成夜的界线。(2)晨线:顺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夜变成昼的界线。第三节 地球的饶日运动1、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西

4、向东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周期为 365.2422 天2、 太阳高度:太阳光与地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1)一天中,太阳高度中午最大,杆影最短。 (地球自转)(2)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夏季最大,杆影最短。 (地球公转)(3)同一时间,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向两侧减小。 3、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为 900) 春分日(3 月 21 日前后) 直射赤道 (1)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夏至日(6 月 22 日前后) 直射北回归线 (2)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 秋分日(9 月 23 日前后) 直射赤道 (3)回归线上直射一次 冬至日(12 月 22 日前后) 直射南回

5、归线(4)其他地区无直射4、昼夜长短的变化:(1)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2)其他地区:夏至日白天最长,冬至日白天最短,春分、秋分全球昼夜等长。 北半球夏半年:昼渐长,夜渐短;冬半年:昼渐短,夜渐长 北半球夏至日时,南半球冬至日。 (3)夏季,南极圈,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冬季出现极夜。第四节 月相1、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称为月相。它的一个变化周期称为 ,平均为 天。2、月相变化的原因:(1)月球本身不发光,是反射太阳光。(2)月球绕地球运动,使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化。3、月相与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和农历的对应:(1)三者成一直线时:地球月球太阳(新月 农历初一 朔)月球地球太阳(满月

6、 十五十六 望)(2)三者成垂直时:月球 地球太阳 (上弦月 初七初八) (下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地球太阳 月球4、月相变化的规律: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5、月相的形成变化图(P105 页图):上半月为正“D”形,下半月为反“D”形。月相 新月 上弦月 满月 下弦月日期 初一 初七、初八 十五、十六 二十二、二十三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日、地、月在同一直线上,月球在日、地之间日、地、月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东日、地、月在同一直线上,地球在日、月之间日、地、月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西同太阳出没比较 同升同落 迟升后落 此起彼落 早升先落月出 清晨 正午 黄昏 半夜月落 黄昏 半夜 清晨 正午夜晚见

7、月情形 彻夜不见 上半夜西天 通宵可见 下半夜东天月面朝向 / 朝西 / 朝东第五节 日食和月食1、 日食的概念:地球上某些地区有时会看到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现象。日食一定发生在朔(新月 农历初一)2、日食的类型: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3、日食形成的原理:在地球被月球的本影区笼罩的区域能观察到 在地球被月球的伪本影区笼罩的区域能观察到 在地球被月球的半影区笼罩的区域能观察到 。4、日食的过程:太阳被月球遮掩从西缘(右边)开始,东缘(左边)结束。教材 P145 日全食过程图: 5、月食的概念: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月球部分或全部月面变暗的现象。 (遮掩现象)月食一定发生在望(满月 十五十六)6

8、、月食的类型:月全食、月偏食。7、月食形成原理:月球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形成 ;月球全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形成 。8、月食的过程:月球被地球遮掩从东缘(左边)开始,西缘(右边)结束。如 P110 页月全食过程图:从 正“D”形到全暗到反“D”形。9、注意:日食和月食并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原因是:月地轨道面与地日轨道面有一个5 左右的夹角。10、不能用肉眼直接观测日食、可用肉眼直接观测月食。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 地球上的可见范围 发生的时间地球上可以看见持续的时间先亏的方向 类型 看到的样子日食 日月地地月日 部分地区 初一新月 几分钟 先亏西 三种 旁边有日冕月食 日地月月地日 半个地球以上 十五

9、满月 一个多小时 先亏东 二种 暗弱的古铜色第六节 太阳系1、太阳系的组成:太阳(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太阳系总质量的 99.86%,是恒星)2、九大行星:水星(离太阳最近的固体星球,无大气层,表面情况与月球相似)金星(表面有很厚的大气层,公转方向与其他行星相反,称“蒙面逆子” )地球(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火星(类地行星,与地球相似但大气层主要由二氧化碳组成)木星(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最大的特征是表面有大红斑)土星(第二大行星,最大的特征有很多光环和卫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远日行星)3、小行星: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包括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彗星:()彗星的结构:彗核、彗发、彗

10、尾(朝向:背向太阳) 。()彗星由岩石的碎片、固体微粒和冰组成,运行的轨道是不对称的椭圆形。()最著名的彗星:哈雷彗星,绕日公转的周期是年。流星:()流星体:由太空中一种岩石或尘埃的聚积物。()流星现象:流星体与大气摩擦燃烧发光而划亮夜空的现象。()陨星:那些没有烧尽的流星体降落到地球表面叫陨星。()陨石:主要由岩石构成的陨星。注意:流星和小行星有可能撞击地球.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的主要原因:日地距离适中,使水能以液态存在;有大气层的保护和保温作用.第七节 探索宇宙、天空中的亮星大多数是恒星。、星座是天空中的区域,全天星座个。、星等:星星的明暗程度。星等越小星越亮。最亮的星属第一等星

11、,肉眼可见的最暗的星为六等星。、记住几个重要的星座的形状:大熊座、小熊座、仙后座、天鹰座、天琴座。、北斗七星和北极星北斗七星位于大熊座,四季变化时斗柄指向随之改变:斗柄东(左)指,天下皆春;斗柄南(下)指,天下皆夏;斗柄西(右)指,天下皆秋;斗柄北(上)指,天下皆冬;北极星位于北天星空的正中间,是北半球晴朗夜晚指北最好的标志,全年可见。寻找北极星的方法:利用北斗七星的斗前二星的连线,向斗口方向延伸 5 倍距离即是。6、星图:简明地表示出星座和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由于地球的自转,造成星空的周日变化;由于地球的公转,造成星空的四季变化。利用活动星图寻找恒星和星座。7、银河系:由恒星和星际物质组成,直径约万光年。地月系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其他行星系8、宇宙其他恒星系(多亿个)河外星系(亿多个)9、光年表示恒星之间的距离,光年亿千米。10、宇:空间(亿光年)宙:(时间多亿年)11、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肉眼望远镜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器(旧地球上)(新走出地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