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及解析(20200710165727)

上传人:q45****455 文档编号:138643237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105.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及解析(20200710165727)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及解析(20200710165727)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及解析(20200710165727)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及解析(20200710165727)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及解析(20200710165727)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及解析(2020071016572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及解析(20200710165727)(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及解析 一、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训练 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寂寞红柳 车一过托克逊,就进入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除脚下一条黑色的柏油路,两旁和天尽头 都是浩瀚无际的黄沙,近处是黄褐色的块状戈壁,稍远处是连绵起伏的沙丘,弥漫着没有 任何生命迹象的一片死寂。汽车朝瀚海深处驶去,临近塔里木河流域,蓦地钻出一株两 株、一丛两丛胡杨树,枯槁的树干和顶端的新绿,在荒漠中挺出一片片绿荫,让人眼睛为 之一亮。瞪大双眼仔细观察,还见匍匐在沙丘的地表上有一层翠绿,车渐渐驶近,方辨识 出那是一丛丛蓬勃的细柳一般的植物,中间蓬勃起嫩紫的新红,像姑娘脸上刚刚洇开来的 胭脂痕

2、。 同行的新疆朋友告诉我们,这是红柳。 端详这在大荒野中也不失昂扬的一分笑意,禁不住怦然心动,一股热流在胸中回荡,久 久难以释怀。这一种身处险恶环境中的自在、散漫同时不失美好的生命,兀地让人想起刑 场上的视死如归,想起身处绝境之中的从容镇定,想起蛮荒之远的处变不惊,也让人联想 起壮汉胸前素手的抚摸,想起干涸心田清泉的滋润 我不知道有无关于红柳的民间传说,如果依我猜想,她该是侠肠柔骨的女子宁死不屈的 灵魂的再现。她要在这天地之间,留下她的凄情哀婉,她的绝唱,在甩下一串潇洒和浪漫 后,昂起头嫣然一笑,毅然决然地走向天涯,走向大漠深处。她依旧年年岁岁开花,在蓝 天旷野中,在无人注目欣赏的孤城绝域,以

3、自己的一腔柔情照耀天地,将微笑将柔情留存 在天地方圆之间。 我看见了红柳的妩媚,那一抹于深绿丛中散发出来的美丽,粉紫的细细的叶子,衬出柳 枝的翠绿和旷野的落寞,那一份顽强、专注,让每一个多看她两眼的人生出无限的爱怜和 敬意。她把她惊人的美丽和执著、倔强,留在天地之间,宁愿与大漠瀚海相伴,也不在繁 嚣的江南内地水草丰茂之处留连,那儿有着太多是非和说不清道不明的拉拉扯扯,有太多 的勾心斗角和朋比为奸,只是为了占有一丁点的蝇头微利,一丁点的风光名头,从而搅得 内心不得安宁。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心灵的安静使人更为高贵和脱俗的了。红柳安心在 这寂寞之中。 这荒漠瀚海,可是红柳们的天地啊。她的微笑,她的爽

4、朗,她的高傲,是天地之间的另 一种颜色和性格。 (1)本文写的是红柳,而第一自然段却又写了胡杨树,请简要分析作者写胡杨树的用意。 (2)结合文意,简要分析作者为什么“ 怦然心动 ” ?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本文中,“ 大漠瀚海 ” 与 “ 江南内地 ” 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红柳选择了“ 大漠瀚 海” ,正体现了其甘于寂寞的精神。 B.作者把戈壁中匍匐于地表的红柳用“ 她” 来指代,以 “ 胭脂痕 ”“手的抚摸 ” 来形容,将红柳坚 韧与柔美和谐地统一起来, C.作者浓笔重绘红柳,不仅赞扬了她甘于寂寞、淡泊名利的思想境界,更赞扬了她高张生 命旗帜的阳刚

5、精神。 D.作品以物喻人,托物言志,表面上是歌颂红柳,实际上赞扬了执著、倔强、甘于淡泊的 精神境界。 【答案】(1)通过刻画在恶劣环境下顽强生长的胡杨树形象,衬托出沙漠中同样富有顽 强生命力的红柳的美。 (2)看见身处险恶环境中的自在、散漫同时不失美好的生命红柳时强烈的惊讶和喜爱 的心情。 (3)C 【解析】 【分析】( 1)题干说 “ 本文写的是红柳,而第一自然段却又写了胡杨树” ,用意很 明显,是想通过描写胡杨树在“ 两旁和天尽头都是浩瀚无际的黄沙,近处是黄褐色的块状戈 壁,稍远处是连绵起伏的沙丘,弥漫着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的一片死寂。” 恶劣环境下生长的 形象,来衬托出沙漠中也有同样能顽强生

6、存下来的红柳,突出红柳顽强生命力。 (2)结合文意来理解“ 怦然心动 ” 的原因。红柳所处的环境是恶劣,但是就在这匍匐在沙 丘的地表上有一层翠绿,那是一丛丛蓬勃的细柳一般的植物,中间蓬勃起嫩紫的新红,不 禁让作者感慨“ 这一种身处险恶环境中的自在、散漫同时不失美好的生命” ,产生了强烈的 惊讶和喜爱。 (3)C 项, “ 赞扬了她高张生命旗帜的阳刚精神” 错误,应是突出红柳甘守寂寞,淡泊名利 的思想境界;以物喻人,歌颂那些在名利面前甘守清贫,坚持操守的人。故选C。 故答案为: 通过刻画在恶劣环境下顽强生长的胡杨树形象,衬托出沙漠中同样富有顽强 生命力的红柳的美。 看见身处险恶环境中的自在、散漫

7、同时不失美好的生命红柳时强烈的惊讶和喜爱的 心情。 C。 【点评】 本题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细读文本可知,第一段写胡杨林,突出了其顽强 的生命力,这一点与红柳相类似,这是类比写法,通过同类相比,突出了红柳顽强的生命 力。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和信息的筛选。细读文本可知,根据第三段中的“ 这一 份身处险恶环境中的自在、散漫同时不失美好的生命“ 可知正是因为红柳的这种特性,让作 者对其产生了强烈的惊讶和喜爱之情。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解答筛选文中信息的题目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 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黑白琴键上的

8、爱 徐立新 迈克不知道,这是他们第几次搬家了,“ 妈妈东奔西走,我也东奔西走。” 这是他常挂 在嘴边的话。迈克的妈妈叫卡娅,是位30 多岁的女人。她之所以不停地搬家,是因为没人 喜欢跟她做邻居,因为会被她的琴声吵死。有一次,迈克偷偷从门缝里看到,一位阿姨站 在门口,狠狠地训斥妈妈,指责她在制造噪音。而妈妈像是做错了事的孩子,背着双手, 头一直低着,不做任何的辩解,只是怯生生地重复说:“ 对不起,对不起” 当时,迈克真想冲出去,给那可恶的阿姨一拳,“ 妈妈的琴声那么好听,她居然说那 是噪音! ” 但他没有那样做,妈妈曾无数次教导他对邻居们要和善友好。 第二天,卡娅又带着迈克搬家了。此后,迈克发现

9、,妈妈每天都会起得很早,在上班 前,把楼道打扫得干干净净。就连邻居们放在外面的轿车也会被妈妈擦得很干净。但邻居 们似乎并不领情,麻烦还是和以前一样找上了门。 迈克敢打包票,妈妈是非常喜欢音乐的,因为哪怕再忙再累再晚,妈妈每天都会坚持 弹琴,自己也总是在妈妈的琴声中入眠。 两年后, 10 岁的迈克终于可以上学了,这让迈克兴奋不已,他一直渴望着这一天的到 来,可是,之前总没有学校愿意接纳他,尽管妈妈求天拜地,好话说过无数次。 迈克很努力地学习,想让妈妈高兴。结果他的成绩果然不错,毫不逊色于班上其他同 学。 渐渐地,迈克能认识很多字了,并且对很多词语都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一天,妈妈 不在家,迈克无意

10、间在抽屉里翻到了一张医院的病例, 上面写着: “ 迈克, 5 个月,脑积 水,会致终生智力障碍,音乐疗法或有效。阿拉斯加州卡萨森儿童医院,1996 年 5 月 15 日。 ” 晚上,下班后的卡娅和往日一样,照例坐到钢琴前面,打算为迈克弹上一曲。“ 妈 妈,我可以跟您说说话吗?” 迈克站在房门口,眼睛里闪着泪花。 “当然可以,请说吧!” “妈妈,我知道您不喜欢音乐,也不爱弹琴,对您来说,这太难了。但为了我,您这 样做了,而且一做就是十几年。谢谢您,妈妈!” 说完,迈克朝妈妈飞快地跑过去,然后, 将卡娅那只有三根手指的残疾手紧紧地抱在怀里。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第 段中

11、划线词语“ 怯生生 ” 的含义。 (3)第 段中, “ 迈克无意间在抽屉里翻到了一张医院的病例” ,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 简要分析这一情节的作用。 (4)请简要分析卡娅的性格特点。 (5)你觉得文中邻居们的行为对吗?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卡娅为了孩子十几年来坚持弹琴,最终让孩子过上正常生活。 (2)形容胆怯畏缩的样子,这里指卡娅对自己的行为十分愧疚,表现出她的善良。 (3)内容上:烘托人物形象,升华主旨。结构上:解开悬念,推动情节发展。 (4)善良、坚强、坚持不懈、伟大的母爱。 (5)邻居们的行为不对。即使琴声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邻居们的生活,也应该采取善意地 提出意见的做法

12、,而不应该“ 狠狠地训斥 ” ,更何况卡娅还做了一些帮邻居们打扫楼道,擦 轿车的事情。 【解析】 【分析】(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可知,本文的人物是民工妈妈卡娅和儿子迈克, 主要事件是卡娅为了孩子十几年来坚持弹琴,结果是让孩子过上正常生活。概括的时候, 把主要人物和事件概括清楚即可。有结果的,最好把结果概括出来。 (2) “ 怯生生 ” 词义显出缄默或羞怯的样子,形容胆小畏缩的样子。表层意思指卡娅因为 邻居的指责而显得十分愧疚。其深层意思是表现出卡娅内心的柔软和善良,做事情总为他 人考虑。 (3)第 段“ 迈克无意间在抽屉里翻到了一张医院的病例” 这句话,烘托了迈克这一角色 的形象,使文章内容

13、更加丰富饱满。同时推动情节发展。迈克明白了妈妈弹琴不是因为自 己非常喜欢音乐,而是想用音乐疗法让“ 我” 痊愈,表现了妈妈对“ 我 ” 深深的爱。结构上起 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4)根据小说的故事情节可知,这篇小说主要通过迈克的视角叙述一位母亲卡娅为了能 给孩子一个正常的生活而辛苦弹琴,这表现了卡娅伟大的母爱;通过卡娅教导孩子要与人 为善,与邻居和谐相处,体现了她的善良;卡娅坚持用残缺的手指弹琴十年,体现了她坚 持不懈、顽强的性格特征。 (5)结合文章内容,母子二人经常因为邻居的指责而多次搬家,东奔西走,更有甚者当 面指责卡娅制造噪音;尽管卡娅在上班前帮助邻居打扫楼道,清理轿车,也仍然麻烦

14、不 断;文章最后我们得知卡娅虽然身体残疾仍然坚持为儿子弹琴,从迈克口中得知卡娅并不 喜欢也不擅长弹琴,只是为了儿子在坚持,邻居长时间受到干扰,有抱怨也属人之常情。 故答案为: 卡娅为了孩子十几年来坚持弹琴,最终让孩子过上正常生活。 形容胆怯畏缩的样子,这里指卡娅对自己的行为十分愧疚,表现出她的善良。 内容上:烘托人物形象,升华主旨。结构上:解开悬念,推动情节发展。 善良、坚强、坚持不懈、伟大的母爱。 邻居们的行为不对。即使琴声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邻居们的生活,也应该采取善意地提 出意见的做法,而不应该“ 狠狠地训斥 ” ,更何况卡娅还做了一些帮邻居们打扫楼道,擦轿 车的事情。 【点评】 本题考查

15、对小说的整体感知能力。解答时,需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概括文章 主要内容; 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含义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需要结合上下文,对关键词语的 字义、表层意思、深层意思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对故事情节及其作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需要在通读全文,把握全文 情感和结构的基础上,对句子内容的理解和对其结构的作用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时,需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人物 主要性格特点,对人物进行客观评价。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内涵的把握情况。解答时,结合在具体情境中邻居的行为以及迈克 和妈妈的表现进行分析即可。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欣赏的力量 生活里常

16、可见到这样的场面 两个年轻的妈妈在聊天,甲乙都说我的孩子怎么怎么样。她们的心里都充满希望对方 欣赏自己孩子的渴望,但忘了自己也该去欣赏对方的孩子。 一场演出刚完,全体演员拉着手排着队出来谢幕,但观众却已走了一半。剩下的也拥 挤着往外走。掌声稀稀落落。其实演出成功,观众也满意,但就是不鼓掌。真为演员们难 过,他们所要求观众的,不就是稍慢一点走,鼓一下掌吗?观众为什么就不能满足他们的 要求,表示一下对他们演出的欣赏呢? 人们总是很吝啬对别人的欣赏。 其实欣赏别人有什么不好呢?几下掌声,几句赞誉,或者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也可以。 但别人却会从你的欣赏里,得到了对自我的肯定,得到了鼓励、欢乐、信心和力量。 欣赏的力量是神奇的。 有一个中学生高考失败,万念俱灰,于是,带上所有储蓄出去旅游,预备花光钱就自 尽。半路遇上两个小孩儿溺水,他奋勇救助,观者无不为他的勇气和出色的泳技鼓掌。小 孩儿父母更是拉他到家中,感谢之余,赞叹不已。他不禁热泪盈眶,从别人的赞赏中,重 新认识了自我,觉得生活还是值得留恋,于是轻松地踏上了归途。 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常常捧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