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活动法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8642649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活动法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活动法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活动法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活动法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摘要:高中英语教学要多做尝试与改革,“师生共同活动法”就是教学改革中的一种尝试。这种教学法以“改“编”“导”三步为核心。这三步相互交织,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求吃透教学大纲,掌握教材,熟知学生,要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学生要课前做好预习,要多阅读,多做笔记,多做练习。教师在指导学生活动的过程中,需尽量避免当旁观者,要多做指导;也不要包办学生的一切活动,应记住学生是活动主体;还要避免只面对基础好,有一定表演能力的学生,而忽略了大多数学生。活动法教学中,还应注重评测的功效。可以教师评,也可以学生互评,以巩固

2、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英语教学改革;师生共同活动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正文: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师生共同活动法”,即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使其“活”起来,“动”起来,在活动中培养交际能力,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关键。因此,教师应该做到:一、改,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式在复习教材的同时,应加强对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短文改错等专项训练,提升做题速度和准确率,掌握答题技巧,增强英语阅读的语感。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在高考题中所占的分值比重很大,切不可只抓小题而不愿花时间

3、去阅读,忽视这两部分题型,而这正是导致一些考生成绩上不去的主要原因,考生必须花出一定时间加强训练!综观近几年高考试卷的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题目,可以发现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愈来愈高,阅读量逐步加大,突出考查考生在语篇层次上的整体把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有计划地指导好高三英语教学,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把握重点、难点,让学生获得有效的技能技巧训练,循序渐进地发展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从而顺利通过考试。二、编,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精心编排考试的题型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打破课本学不学都一个样的错误认识,从高考的语法填空的题型可以看出,10个题目各不相同,是对从初中到

4、高中不同时期知识的全面考查,考查的范围可以是名词的单复数,动词的时态和语态,非谓语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情态动词,虚拟语气,倒装,连词,固定搭配等等。学生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想要的高分是非常难的。学生要课前做好预习,要多阅读,多做笔记,多做练习。教师在指导学生活动的过程中,需尽量避免当旁观者,要多做指导;也不要包办学生的一切活动,应记住学生是活动主体;还要避免只面对基础好,有一定表演能力的学生,而忽略了大多数学生。活动法教学中,还应注重评测的功效。可以教师评,也可以学生互评,以巩固阶段性成果。1、编排情境。情境指的是对学习新的语言知识、技能和听说读写能力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编排得当,可

5、为学生创造一个练口语的氛围,提高交际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口头描述、各种道具、声像设备制造出各种场面、声音、色彩、光线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的情境。如在讲SEFC1B Unit Mainly Revision Lesson 101 时,按事先设计,我拿了两部电话机,一个闹表。先与学生示范,拨号,闹表响铃,形象逼真,学生的兴致盎然,争着抢着上前表演自编的对话。2、编排活动内容和程序。教师在把握住教材提供的各种信息,确认了教学目标后,应围绕这一目标对本节课师生的活动内容程序加以精心编排,使得整节课的师生活动都在计划中有序地展开,进而完成教学目标。编排中要注意做到“两要”:一要准确,依纲靠本,不任意提高或降

6、低难度,切合学生实际;二要具体,切忌笼统,要有可操作性。3、编排活动方式。教师应根据不同内容编排不同的活动方式,以教学效果最好的方式呈现教材,进而增进活动趣味性,提高活动法的收效。我曾尝试过几种活动方式,如常见的:a. 表演式。b. 讨论式为此,教师要做到:1、吃透大纲。英语教学中设置的任何活动都要牢牢把握住提高学生交际能力这条主线。2、掌握教材。教材为本,体现了大纲的要求,为所有活动的依据。 教学中应“编”什么,“导”什么,“练”什么,应到何种程度,都要以教材的要求?橐谰荨?这里所说的对教材的“掌握”绝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对教材的活学活用,加工制作,走“围绕课本 抛开课本 回到课本 不要课本”

7、的路。3、熟知学生。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知识水平、特性和兴趣。编排的活动方式、内容和对象都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适合学生的口味,让学生踮踮脚就能够得着,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导,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巧妙指导师生共同活动法的主要特征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但能否达到预定目标,高质量地完成编排的活动,进而提高交际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为此,教师课堂上要在“导”字上下功夫。那么“导”什么呢?笔者认为:1、诱导兴趣。a. 激趣导入新课。b. 课中保持兴趣。 c. 课堂意犹未尽。2、导演活动。活动法的灵魂在“活”、“动”,师生的共同活动贯穿于课堂的全过程。此中教师的“导”能否“活”起来、“动”起来甚为关键。如同一部精彩的电视连续剧,导演不仅要纵观全剧的中心思想,还要注重每一集之间的内容衔接,最后落在一招一式的表演上。参考文献:1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2杨玉林等,英语教育学,旅游教育出版社,1994。3学科评价课题组.中小学外语教学,2004。4邱东林等, “改革大学英语测试内容,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外语界,2004。5陈坚林,现代英语教学组织与管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6胡春洞,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7叶澜,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教育教学出版社,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