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单元测试卷(含答案).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8601134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6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单元测试卷(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单元测试卷(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单元测试卷(含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单元测试卷(含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单元测试卷(含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单元测试卷(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单元测试卷(含答案).pdf(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150 分钟 总分:150 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合分人 复分人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 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行 辈(h n) 人情事故 怠 慢(d i) 装模装样 B家眷 (ju n) 惊心动魄 欺侮 (w) 气势磅礴 C眼眶 (kun) 张灯结彩 脑畔 (p n) 垂珠联珑 D冗 杂(rn) 富贵容华 斡 旋(w ) 戛然而止 2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行文至此,作者终于大彻大悟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真正进入了忘却自我、 超越功利的自由自在的境

2、界。 B精彩的演奏戛然而止 ,起先大厅里鸦雀无声,随即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C我们绝对不能因受人撺掇 ,就去做些违法的事。 D这起贪污案分布范围之广、团伙规模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 3文化积累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社戏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彷徨 ,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B 回延安的作者是贺知章,诗歌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 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C 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写给小儿子傅敏的书信辑录。 D吴伯箫,当代散文家、教育家, 灯笼选自吴伯箫散文选 。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3、的一项是( )(3 分) A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 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B“如果将一带一路比作多国协奏曲的乐章,那么它的基调就是共赢”。巴基斯 坦中国委员会执行主任菲扎尔 拉赫曼一语中的。 C这么厚的一本书,我至少要五、六天才能读完。 D东六宫大都作为古代艺术品的陈列馆,展出宫内收藏的青铜器、绘画、陶瓷等。 5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通过学校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奠定和谐社会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 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B近日,贵州一女导游嫌游客购物少,与游客起冲突后将游客赶下车的恶劣行径在网 络上热传,很多人

4、看后都不敢再到贵州去旅游了。 C昆明南二环高架改造工程将于 2018 年 5 月 30 日前完成施工相关准备工作,确保在 2019 年春节前完工实现通车,施工时间大约为 8 个月左右。 D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实施宏观调控、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 策的根本要求。 6语言运用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3 分) A请柬: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B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 2 意! C询问:家严大人今年高寿?多年不见,甚为牵挂,过两天我一定登门看望。 D介绍信:兹介绍我校张敏同学前往贵公司

5、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 7句子积累默写句子。(13 分) 关雎 : ,在河之洲。 关雎 ,君子好逑。 诗经 式微 :微君之故, ? 诗经 子衿 : ,悠悠我心。 小石潭记点明主旨的是 , 。 回延安 : ,亲山亲水有亲人。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 句是: , 。 桃花源记中与“老有所终,壮有所养,幼有所长”意思相近 的句子 是: , 。 二、阅读(50 分) (一)年是中华民族最大的文化黄金周(12 分) 冯骥才 有人曾对我说: “过年不就是一顿鸡鸭鱼肉的年夜饭吗?现在天天鸡鸭鱼肉,

6、年还用 过吗?”也有人说:“过年就是一个黄金周吧,比平时周末不过多出几天而已。”我听罢便 说:“你说黄金周也可以,这可是中华民族最大的文化黄金周!” 年,是我们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从腊八到第二年正月十五,历时一个多月,都 属于“年”的范畴。欢乐、祥和、团聚的节日主题,蕴藏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为四海华人 所认同和共享。 不信, 去听听大年夜里越洋跨洲的拜年电话它绝不同于平时的相互问候。 对于年,我们只能加强它,不能简化它、淡化它。2006 年,春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遗产传承者是艺人,节日遗产传承者是全民。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最重 要的当属除夕。这一天是一年之中最后的时光,是最

7、具生命情感的日子,因此一定要和亲人 团聚在一起:陪伴生养自己的父母过年,有如依偎着自己生命的根与源头;和同一血缘的家 人枝叶相拥,尽享亲情。为此,春运才有如此磅礴的力量。由故土、血缘、乡情汇集而成的 巨大磁场,遍布大地山川每个城市和村庄。让这磁场产生效力与魅力的,既是感情的力量, 也是文化的力量。 年文化不是哪一天建立起来的, 它是在数千年历史中经过长期创造、 选择和积淀而成 的,大量、密集的民俗如五彩缤纷的节日活动、难以数计的吉祥图案,共同构筑起年的理想 主义景象。它既有视觉的(如颜色与图像)、听觉的(如鞭炮声与拜年声),又有味觉的(如应时 食品)、嗅觉的(如香火和火药),年文化占有我们所有

8、感官直至心灵,并深深留在我们民族记 忆里。 由此我们懂得, 真正的文化不在于用金钱造势, 而在于是否浸入人的心灵和血液之中。 年俗,正是年文化的具体载体。以除夕来说,除了年夜饭,还有许多传统活动应在这 一天进行。我们之所以感到年味儿淡薄,正是传统年俗日益削减所致,而不是因为年的情结 淡漠。“旧”年俗之所以被淡化乃至被摒弃,一是外来文化和流行文化冲击;二是生活方式 多样化,很多人不愿再遵循繁缛习俗;三是现代人缺少对年文化的充分了解和认知。缺少年 意、缺少年味恐怕这是当代中国人深深的集体失落!只有对传统进行再创造,让其成为 当代节日生活所需,才能使我们的年浓郁、美满、充满魅力地传衍下去。 团圆、和

9、谐、富足,年是人生中一年一度用尽全力实现出来的生活理想。每逢过年, 我都会觉得土地是热的,都会感到民族这个概念变得更实在、更动情。我会从年中重温祖祖 3 辈辈的生活方式, 体验他们对生活独有的真挚情感, 感受中华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朗朗精 神。相信只要我们的传统文化根脉在接续,只要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紧拥不弃,年 的灯笼就一定会在大年根儿红红地照亮! (选自 2018 年 2 月 8 日人民日报 ,有改动) 8通读全文,说说标题“年是中华民族最大的文化黄金周”中“最大”的含义包括哪 些。(4 分) 9请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3 分) 10第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热”的含义如何理解?(2 分

10、) 11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的理解。(3 分) (二)为什么中国的很多节日都离不开吃?(12 分) 提起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似乎永远离不开吃这个话题。 春节的饺子、 元宵节的元宵、 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几乎在每个传统节日的背后,我们都能找到一个代表性的食 物,这不由得让人认为,中国的节日就是舌尖上的节日。而事实上,这种节日饮食习俗的形 成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息息相关, 概括来说主要有两点: 一是中华民族对“食文化”的推 崇;二则是中华文化对“实用性”的推崇。 首先谈谈中华民族对“食文化”的推崇。在中国老百姓的眼中,吃是天大的事情。我 们常说“民以食为天”。 大学中写道:“

1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 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后被演绎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一般的 老百姓而言,后两者似乎遥不可及,因此只能做好前面两件事。让每一个家庭成员吃饱吃好 则是“齐家”重要的一环。 中国人有很强的团圆情结。节日期间的饮食活动,是展示团圆情结的主要方式之一。 聚餐时一般喜欢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营造了一种团圆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桌子的中心, 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情感交流的媒介。人们相互敬酒、相互夹菜, 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相互尊重、礼证的美德。 接下来要说的是中华文化对“实用性”的推崇。 只有在节日里, 精心烹饪的食物才是

12、主角。从先秦开始,中国的饭菜结构就是以谷物为主。其中饭是主食,而菜的作用是下饭, 即助饭下咽。之所以需要菜助饭下咽,是因为主食单调不可口,必须有一种物质来辅助它, 使人们能够将它吃下去。 这样的饭菜结构便使中国烹饪的首要目标是装点饮食, 使不可口的 食物变得精妙绝伦,不断地翻新花色。但是,这种精心的烹饪并非是每一天都有的,一方面 是因为食物长久以来较匮乏,直到明清时期马铃薯、番薯得到大规模种植后,人们的温饱问 题才得到解决;另一方面是人手不够,当时生产力不高,导致需要下地劳作的人很多。因此 把精心烹饪食物放在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就显得非常自然。在节日里,每家每户都休养生息, 准备一桌好吃的饭菜来犒

13、劳为家庭辛勤劳作的人们。 节日里的食物有特殊含义。中国的传统节日,多数与节气时令、气候变化有关。在这 些节日,食物进补以及药膳进补被看成是有效且低成本的保健手段。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 人们相信在春节饮椒柏酒和屠苏酒,可以用来预防时疫;同时还吃由葱、蒜等辛辣蔬菜组合 4 而成的五辛盘,用于预防流感。端午节有喝雄黄酒的习俗,是因为古人认为五月是恶周,喝 雄黄酒可以辟邪、除疫。重阳节喝茱萸酒可以起到御寒的效果。 同时, 很多传统节日也是祭祀的日子, 在这些日子里人们将特色的食物作为贡品祭祀 给神灵,表达虔诚的心情;而剩下的食物,则让全家人分享。由于祭品往往都是平时吃不到 的,所以在这些节日里,人们往

14、往可以大饱口福。比如月饼最初用于祭祀月亮,后来渐渐成 为中秋的传统食品。 一种文化的出现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最初表现, 中国的节日饮食文化, 正是中华民族在 这片中华大地上生活方式的表现。 传统节日通过杯盏碰撞出我们对团圆的向往, 通过食物激 活了我们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王维钧。有删改) 12请结合文章,具体说说为什么“中国的很多节日都离不开吃”。(3 分) 13第段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14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 分) 15下面这则材料放在哪一段中比较合适?请简述理由。(3 分) 现在,人们常把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这种称谓与自然季

15、候并没有太多的关系,而 主要是与岁时之祭祀有关。 古代把农历十二月里合祭众神叫作“腊”。 所以腊月是个“祭祀 之月”, 至今过年民谚里还有“二十六, 去割肉”的说法, 肉其实最初都是用于祭祀神明的, 后来渐渐变成了节日必备的菜肴。 (三)(2018 杭州)“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9 分) “漂亮的脸蛋能出大米吗?”曾是一句著名的电影台词。在刷脸支付时代来临的当下, 每一张普通的脸蛋都有可能刷出钱来,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刷脸支付采用了人工智能、 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技术,让用户在无需携带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凭借刷脸完成支付。 靠谱的刷脸技术 刷脸认证的靠谱程度到底有多高?准确度能与人眼

16、识别相比吗?对此, 有关专家举了个 例子:像碟中谍里汤姆 克鲁斯那样采用人皮面具这招,已无法从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下 蒙混过关,因为其识别准确率已达到 99.99%。 刷脸支付具有以下特点: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防止用照片、视频冒充真人,有高安全 性;人脸比对结果实时返回,有高实时性;采用海量人脸比对,有高准确率。例如某餐饮企 业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用 3D 红外深度摄像头进行检测,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 视频等,这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尤其利好老年人 刷脸技术用于银行卡等的小额支付时,对老年人很友好。老年人一般记性会变差,各种 卡的密码又不能设得太简单。刷脸支付,用户不必记住多个复杂的密码,降低了老年用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