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运输管理培训资料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8588747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部分运输管理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第二部分运输管理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第二部分运输管理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第二部分运输管理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第二部分运输管理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部分运输管理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部分运输管理培训资料(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运输管理,没有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经济活动就要停顿,社会再生产也无法进行。列宁说:“运输是我们整个经济的主要基础。”物资运输活动可分为二类:一类是作为具体生产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的生产内部的运输;另一类是作为物质生产部门的专门运输业从事的运输活动。上述两类运输都是物流构成的基本要素,本章讨论的指后者,1、教学内容 讲授运输的概念、重要性、功能以及实现运输合理化的途径。讲授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运输方式的类型,阐述常见的几种运输方式的特点,介绍运输方式选择的方法。讲授综合运输与国际多式联运。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物流运输系统、运输方式及选择、物流运输优化方法的基本原理,了解

2、物流运输的发展动态趋势。学会相关案例分析的思路合方法。,学习目的:,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运输管理概述 第二节 运输方式的选择 第三节 现代运输方式选择的量化方法,第一节 运输管理概述,二、现代运输方式的产生和发展 现代运输的发展,一般可划分为五个阶段: 1.水运阶段 2.铁路运输阶段 3.新运输方式的发展阶段 4.综合运输阶段 5.集装箱运输阶段,三、运输管理的特征,(一)运输生产是在流通过程中完成的 (二)运输不产生新的实物形态产品 (三)运输产品计量的特殊性 (四)交通运输的劳动对象十分庞杂,四、运输在物流中的地位,(一)运输是实现物资实物转移的关键 (二)物资运输对其技术、组织等工作

3、有特殊的要求 (三)运输费用在物流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四)运输对社会产品的需求有其特殊地位,五、运输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一)国民经济各部门对运输的要求和制约 国民经济各部门对物资运输的要求主要表现在货物的发送量、周转量以及运输质量上。 国民经济生产力布局越是合理,产、销联系越紧密,则运输量和运输距离都会相对下降,反之,则会上升。 (二)运输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影响 运输是联系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和消费的桥梁。 运输的不利,必然形成一方面有大量的生产部门或消费部门急需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不到供应,一方面有大量的产品积压,而达不到生产的目的,(三)合理安排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关系 1.加强各

4、种运输方式的密切协作 2.在国民经济范围内统一规划运输网络 3.合理安排运输与其它物流环节间的比例关系,六 、运输合理化,(一)不合理运输 的形式,1、空 驶,不合理运输中最严重的形式。,分析:能利用社会化的运输体系而不利用,却依靠自备车送货提货,这往往出现单程车,单程空驶的不合理运输。由于工作失误或计划不周,造成货源不实,车辆空去空回、形成双程空驶。由于车辆过分专用,无法搭运回程货,只能单程实车,单程回空周转。,?,2、对 流 运 输,相向运输,同一种货物在同一线路上或平行线路上做相对方向的运送,而与对方运程的全部或一部分发生重迭交错的运输 。,3、迂 回 运 输,可以选取短距离进行运输而不

5、办,却选择路程较长路线进行运输的一种不合理形式。,目的地,4、重 复 运 输,本来可以直接将货物运到目的地,但是未达目的地就将货卸下,再重复装运送达目的地。,同品种货物在同一地点一面运进,同时又运出。,4、倒 流 运 输,是指货物从销地或中转地向产地或起运地回流的一种运输现象。,起运地,中途,5、过 远 运 输,与迂回运输类似,6、运 力 选 择 不 当,弃水走陆,铁路、大型船舶的过近运输,运输工具承载能力选择不当,7、托 运 方 式 选 择 不当,请举例说明此情况,8、超 限 运 输,超过规定的长度、宽度、高度和重量,容易引起货损、车辆损坏和公路路面及公路设施的损坏,还会造成严重的事故。,(

6、二)运输合理化,1、概念,运输路线合理化就是按照货物流通规律,组织货物运输,力求用最少的劳动消耗,得到最高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说,在有利于生产,有利于市场供应,有利于节约流通费用、运力以及劳动力的前提下,使货物运输最短里程,经过最少的环节,用最快的时间,以最小的损耗和最低的成本,把货物从出发地运到客户要求的地点。,2、运输合理化的影响因素,运输距离,运输环节,运输工具,运输时间,运输费用,3、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2)采取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的有效措施,(3)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4)尽量发展直达运输,(5)配载运输,(6)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7)通

7、过流通加工,使运输合理化,第二节 现代运输方式的选择,一、 现代运输方式的分类,按运输设备运输工具区分的运输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运,航空运输,管道运输,按运输线路区分的运输方式,干线运输,支线运输,城市内运输,厂内运输,按运输的作用区分的运输方式,集货运输,配送运输,按运输的协作程度区分的运输方式,一般运输,联合运输,多式联运,二、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是一种重要的现代陆地运输方式。它是使用机动车牵引车辆,用以载运旅客和货物,从而实现人和物的位移的一种运输方式。,铁路运输的技术经济特点,1适应性强 2运输能力大 3安全程度高 4运送速度较高 5能耗小 6环境污染程度小 7运输成木较低,铁路

8、运输的主要技术设施,1.线路 线路是列车运行的基础设施,由轨道、路基和桥隧等建筑物组成一个整体的工程结构。 2.机车 机车是牵引和推送车辆运行于铁路线上、本身不能载荷的车辆。 3.货车 货车是铁路运输的基本载运工具。 4.车站 车站是运输生产的基地。,组织铁路运输的方法,1整车运输 整车运输是指根据被运输物资的数量、形状等,选择合适的车辆,以车厢为单位的运输方法。 2零担运输 零担运输亦可称之为小件货物运转。 3混装运输 混装运输是小件运输的一种装载情况。 4集装箱运输 集装箱运输指采用集装箱专用列车运输物资。,三、公路运输,公路运输是现代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公路运输由公路和汽车两部分组成。

9、(一)公路运输的技术经济特征 1机动、灵活,可实现门到门运输 2货损货差小,安全性高,灵活性强 3. 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技术改造容易 4适合中短途运输,不适合长途运输,公路运转的技术经济指标,1、公路 (1)高速公路。这是一种专供汽车快速行驶的道路。 (2)一级公路一般连接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 (3)二级公路是连接政治、经济中心或较大工矿区等地的干线公路以及运输任务繁忙的城郊公路。 (4)三级公路是指沟通县及县以上城市的公路。 (5)四级公路是指沟通县、乡、村之间的支线公路。,2、汽车及其技术经济特征,(1)评价载重汽车使用性能的主要指标 汽车使用性能表明汽车在具体使用条件下所能适应的

10、程度,评价使用性能的主要指标有:容载量、运行速度、安全性能、经济性、重量利用系数(即汽车有效载重量与汽车自重的比值)等。 (2)具有特殊功能的载重汽车 油罐汽车、混凝土搅拌汽车、粉粒运输汽车、冷藏冷冻汽车、集装箱运输汽车、自动卸货汽车。,3. 载重汽车的效益,汽车吨位构成比例是影响汽车运输效率的重要因素。 载货汽车的重量利用系数是降低油耗,提高运输效率的重要因素。 载货汽车越来越多地采用柴油机作动力,尤其在大中型载货汽车中更为明显。 轮胎结构对汽车运行油耗也有很大影响。,组织公路货物运输的方法,1.多班运输 2.定时运输 3.定点运输 4.直达联运 5.零担货物集中运输 6.拖挂运输,四、水路

11、运输,水路运输由船舶、航道和港口所组成。 (一)水路运输的经济技术特征 1运输能力大 2运输成本低 3投资省 4劳动生产率高 5航速较低,船舶的经济技术特征,1技术指标 (1)船舶的航行性能 (2)船舶的排水量和载重量 (3)船舶的货舱容积和登记吨位 (4)船舶的装卸性能,船舶的种类及特性,(1)客货船 (2)杂货船 (3)散装船 (4)冷藏船 (5)油船,(6)液化气船 (7)滚装船 (8)载驳船 (9)集装箱船 (10)内河货船,港口的经济技术特点,1港口的分类 (1)按港口位置划分 海湾港 河口港 内河港 (2)按使用目的划分 存储港 转运港 经过港 (3)按国家政策划分 国内港 国际港

12、 自由港,2现代化港口的条件,(1)拥有大量的泊位 (2)具有深水航道和深水港区 (3)具有高效率的专业化装卸设备 (4)具有畅通的集疏运设施 (5)其它设施,水路运输方式,1国际航运 (1)班轮运输 是指船舶在固定的航线和港口间按事先公布的船期表航行,以从事客货运输业务按事先公布的费率收取运费。 (2)租船运输 租船运输又称为不定期运输,没有特定的船期表,航线和港口。 国际上使用租船运输方式主要有三种:定程租船、定期租船、光租船 2航线营运方式 航线营运方式也称航线形式,即在固定的港口之间,为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配备一定数量的船舶并按一定的程序组织船舶运行活动。 3航次运营方式 航次运营方式

13、是指船舶的运行没有固定的出发港和目的港,船舶仅为完成某一特定的运输任务按照预先安排的航次计划运行。 4客货船运营形式 是一种客运和货运同船运输形式,其运营特点是需要定期,定时发船。 5多式联运 多式联运是指以集装箱为媒介,把铁路、水路、公路和航空等单一的运输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组成一个连贯的运输系统的运输方式。,五、航空运输,(一)航空运输的经济技术特点 1航空运输的高科技特性 2航空运输的高速度 3航空运输的灵活性 4航空运输的安全性 5航空运输的国际性特征 6航空运输建设周期短,回收快 7航空运输在物流中占的比重小,航空运输技术指标,航空运输把实际载运量与最大载运能力之比称为载运比率。 载

14、运比率又分为两种情况: 1.航站始发载运比率 是指某航站出港飞机实际运载与最大运载之比,即: 航站始发载运比率 =实际运载/最大运载100% 2.航线载运比率 航线载运比率 =实际总周转量/最大周转量100%,航空港,航空港又称机场,是航空线的枢纽,它供执行客货运业务和保养维修飞机、起飞、降落使用。 航空港按照设备情况可分为基本航空港和中途航空港。 航空港按其下垫的性质又可分为陆上航空港和水上航空港。,航空线,航空线是指在一定方向上沿着规定的地球表面飞行,连接两个或几个城市,进行运输业务的航空交通线。 航班飞行一般分为班期飞行、加班飞行及包机或专机飞行。 航空线按其性质和作用可分为国际航线、国

15、内航空干线和地方航线三种。,六、管道运输,管道运输的特点 1运量大 2管道运输建设工程比较单一 3管道运输具有高度的机械化 4有利环境保护 5管道运输适用的局限性,管道运输的形式,1原油管道 2成品油管道 3天然气管道 4煤浆管道,七 综合运输,现代运输是各种运输方式的组合 现代运输是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主要运输方式组成的。 1、各种运输方式的计量与构成 各种货物运输的计量方式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 货运量是指各种运输方式所担负和完成的实际货物运输量。 货运周转量是指运输货物的数量(吨),与运输距离(公里)的乘积。,2、各种运输方式的基本技术和经济特性,不同运输方式的技术和经济运

16、作特性对比,3、各种运输方式的分工的原则,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的原则主要包括: 1.自然地理条件 2.社会经济条件 3.运输结构条件 4.运输技术条件 5.国家运输政策,八、国际多式联运,国际多式联运(international multimodal transport)是指根据一个多式联运合同,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把货物从一个国家境内发货地运 至另一个国家境内指定的交货地点。多式联运适用于水路、公路、铁路和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1、国际多式联运的意义,国际多式联运在国际运输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地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多式联运是一种极大地便了货主的运输组织形式,对广大的客户十分有利。 2.国际多式联运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 3.国际多式联运的组织形式能使各种运输方式达到最佳的组合和衔接,提高了货运速度,使国际货物快速送达世界每个指定的收货点,从而提高了外贸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2、国际多式集装箱联运的主要的特点,1由多式联运经营人承担或组织完成全线联运任务 2签定一个运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