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崛起与人力资本投资的思考.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8584413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器人崛起与人力资本投资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器人崛起与人力资本投资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器人崛起与人力资本投资的思考.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器人崛起与人力资本投资的思考【摘要】在过去的30多年中,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带有明显的东亚特征,尤其在使用人口红利和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由于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持续,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人口的老龄化使得人力资本要素发生转变,这既是决定原有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的原因,也是决定未来经济走向的关键之处。发展机器人产业在一定程度上或许能够使我国的经济发展稳定地过渡到一个新的阶段,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促进劳动力升级与转型,从而有利于我们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拓展完善第三产业,使国民的生产力水平也能够得到提高,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人力资本;机器人一、前言目前全球正在

2、以惊人的速度迈向人口老龄化。总的来讲,这对世界经济的长远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近日,穆迪的调查报告显示,到2020年,13个国家将成为“超高龄”国,即20%以上的人口超过65岁(如下图所示1)。而到2030年,“超高龄”国家将升至34个。中国也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压力。为了使人口老龄化的影响降到最小,各国都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诸如,延迟退休年龄、鼓励移民来扩充劳动力,加大科技投资帮助工人提高劳动生产力等等。那么,对于我国来讲,现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2004年,我国江浙地区首先出现民工荒,许多工厂因招不到工人,最后纷纷破产。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中,社会科学院人口所所长蔡?P

3、提出,“我国的劳动力的增长已经趋于缓慢,农村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已经过去”。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0/2011指出,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到2050年,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意味着中国的人口红利即将丧失,这对中国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二、浅析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的联系理论上讲,经济增长大致由下面五种要素决定。制度制度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宗教制度等等。我国的制度尚不完

4、备,并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政治制度与目前的市场经济国家不同,传统文化中反市场的因素有很多。自然资源曾作为经济发展首要贡献的自然资源,由于技术进步、自由贸易的原因,其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已经日益衰落。我国自然资源丰沛,但巨大的规模经济使得我们在自然资源上并没有多大的优势。物质资本主要指机器设备等,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大力引进资金和技术,极大缓解了建国初我国资本的长期紧缺,但关键在于,物质资本必须与相应的劳动力结合才能产生作用。技术作为一种生产的可能性,技术能够有效的减缓边际产量的递减,从而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美国是技术原创的大国,美国众多的人口,发达的市场,可以有效弥补技术研发的巨大投入。人力资本这

5、是1979年诺贝尔奖得主舒尔茨在解释美国经济增长时提出的概念。人力资本是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投资形成的凝结在人身体内的知识、能力、健康等所构成的能够物化于商品和服务,增加商品和服务供应,并以此获得收益的价值。而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总和,大致等于劳动力素质和数量的乘积。劳动力素质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年龄结构、身体健康水平、组织纪律性等等。以下主要谈人力资本这个要素,先把视角转向国外,看一看我们的邻国日本。劳动力是国家发展的核心,从日本的情况可以看到劳动力变化对于经济的影响有多大。日本在1990年前后,劳动人口众多,经济如日中天,创造了无数经济奇迹。但是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

6、之后经济上升势头戛然而止,不可否认,导致日元升值的广场协定在阻碍日本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上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关键更为核心的是日本无“人”为力了,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的1564岁总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非常缓慢,1995年之后开始负增长,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经济日薄西山:1995年至2010年GDP年均只增长0.9%;GDP占全球的比例从1994年的17.9%下降到2010年的8.7%。由于制造业所需的年轻劳动力补充不足,导致日本劳动力中从事工业的人数比例从1993年的34.3%下降到2009年的27%,同期从事工业的劳动力数量从2200万下降到1700万,并且呈现出明显的人口结构老化,出口从占全球的比

7、例从9.8%下降到4.8%。1995年全球500强企业中日本占149家,但到2012年仅占68家。1再看中国,正是因为建国后我国巨大的劳动力供给,才使我们的改革开放创造出一个个奇迹。不过,我国劳动人口将在2020年左右达到峰值,这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将面临减速的局面,但由于我国城市化仍未完成,所以这种下行局面并不明显。从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院发布的2014年亚太蓝皮书来看,基于人口、资本和全要素生产力等供给面角度,中国未来10年的增长潜力较过去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具体而言,在人口层面,我国人口结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除已经历了刘易斯拐点外,我国将在未来10年左右面临人口的峰值,随后中国的总人

8、口将缓慢减少。更为严峻的事实是,2015年以后我国的劳动力正在从绝对数量上开始减少。相应地,劳动力数量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将相应地逐渐降低,甚至将转变为负的贡献。2经济的转型需要年轻人的活力和思维,靠脑力、体力不断衰减的老年人是不行的,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的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数量已经下降到16.6%,比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3.26%,比 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与2000年相比,2010 年中国20 29岁年轻劳动力的规模已缩减近 15%。3相较于对一个年轻型的社会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

9、,对一个老气横秋的社会所获得的投资收益价值必定会很少,其物化于商品和服务,增加商品和服务供应的能力十分有限。 其实,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的关键不是人口红利的降低,而是劳动力生产力的低下。只要提高生产力,诸如老龄化问题,经济增长问题都可迎刃而解,甚至可以有效地推动社会进步。4目前国家大力拓展职业教育的政策,以此减少过度的学术型人才的培养,转向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这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教育好坏的一个量化标准就是,它是否能够更好的提升受教育者的生产力水平。那么,我们能否换个角度看问题,我们为什么不能顺应甚至引领世界的发展潮流,把视角转向大力发展机械化呢?三、小议机器人发展趋势主要以工业机器人为例目前,

10、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已经进入加速阶段,推动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结构转型的推动力、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和用工成本的提升、政府的政策扶持等。首先,目前我国正在从劳动密集型向现代化制造业方向发展,虽然困难重重,但振兴制造业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从制造业的发展历程看,生产手段必然要经历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的变革。而工业机器人的出现就旨在提高制造业效率,所以,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必然会促进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其次,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传统的依赖廉价劳动力的发展模式受到挑战,从而促进了制造业转型期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另外,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直接给企业带来了成本上的压力,也导致企业不得不使用机器人代替人工生

11、产。再次,以自动化设备为基础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集中体现。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该行业发展的重大政策。2014年,工信部发布了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工业机器人代表着未来智能设备的发展方向,意见还提出一个目标,那就是到2020年,我国要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体系,培育35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10个配套产业集群。从国内角度看,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地方政府们都在给“机器人换人”做推手,施以事后奖励、设备租赁补助和贷款贴息等援助。对于制造业重镇们来讲,“机器换人”也成了企业技术改造、乃至产业升级换代的先锋措施。5从全球角度看,工业机器人、3D打印、人工智能

12、等技术为美国、日本等国家制造业复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或许预示着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将掀起新一轮的工业革命。一旦工业机器人技术普及,中国制造业成本将会大幅降低,而且还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如富士康近期宣布,计划在组装部署100万台机器人以替代人工重复性手动操作。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以及国际市场形势来看,尽快发展和使用工业机器人势在必行。经济学人在2014年的一篇文章中写道,随着芯片、数字传感器和宽带通讯能力的指数倍增长,机器人发展将实现质的突破,并改变人们对机器人技术的认识。这些变化体现在:首先,机器人研发变得越来越容易。新的机器人行业标准使得好的创意能够方便地从一个机器人平台移植到另一平台。并

13、且技术的积累意味着建造一个机器人平台成本要比以前低很多。其次,机器人投资变得十分兴盛。以美国为例,在2013年谷歌收购了8家有高端机器人制造公司。谷歌在与机器人高度相关的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方面拥有领先全球的技术,谷歌表示机器人项目将展现惊人的创造力。最后一个重要的变化是人类想象力。在过去几年里,许多公司意识到了机器人的巨大价值,并且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利用机器人所具备高精度、反应迅速或自动工作等属性将成为具有发展前景的业务,最终必将能够创造出一个巨大的市场。这些目前看起来并不起眼的机器人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革。四、写在最后机器人的崛起将大大有益于消费者。产业工人能否从中获

14、益目前还不明确。不过可以肯定地说,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必将会使人类劳动力相对过剩,一部分人将会暂时失业。不过,从宏观角度来讲,如同当初英国的“圈地运动”和之后工业革命中的“机器排挤人”一样,既然经济发展要转型,变革中所产生的“疼痛”在所难免。而且这种趋势可以迫使我国的劳动力水平得到提升,在市场经济优胜略汰的法则下,传统低效的生产方法将被淘汰,总体的生产力水平将得到提升。重要的是在此局面下,或许因低下生育率所带来的包括人口老龄化的种种方面的问题将会迎刃而解。另外,在微观层面上,机器人技术今后将会被应用到更多生活中的领域之中。不仅仅是汽车自动驾驶、地板自动清洁、医院和办公室的物品自动移动,或许它们还能

15、和主人在一起满足其各种需求,只要人们有足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知道,体制的改革是很难的,在目前这个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与其绞尽脑汁进行制度上的权衡,不如着眼现实,大力发展科技产业,如机器人产业,倒逼企业进行生产升级,并逐渐改变人力资本的投资结构(尤为教育层面),提高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迫使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创造出巨大的人才红利,从而能够更好的配置我国未来有限的人力资源。我们知道人力资本的投资是长期性投资,其投资与收益的间隔较长,所以我们越早改变,就能越早受益。我认为这样做才会更加有效,不论对于个人还是国家。当然,目前国产机器人与“中国制造”有着同样的问题,例如包括减速器等部件仍依赖日本和德国

16、等国家的进口,产品生产主要还是以加工组装为主,并且对于很多中小型制造企业来说,目前使用机器人未必是符合实际情况的选择。但从长远来看,我认为机器人产业大发展是一种趋势。虽然发展转变的过程很复杂也很漫长,在对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的决策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很多,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具体怎么去做,还有待于商榷,但这些就不是本文所能探讨的内容了。参考文献1易富贤.大国空巢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2:180-1822李向阳.亚太蓝皮书:亚太地区发展报告(2014).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3徐辉,韦吉飞.人口红利、人口年龄结构与中国人口老龄化J.生态经济,2014-3:16-174郎咸平.郎咸平说改革如何再出发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1:2105机器人PK“90后”:制造业脱困的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