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理解和应用技术探讨知识讲解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8519627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理解和应用技术探讨知识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理解和应用技术探讨知识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理解和应用技术探讨知识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理解和应用技术探讨知识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理解和应用技术探讨知识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理解和应用技术探讨知识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理解和应用技术探讨知识讲解(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7/15,(JTG F40-2004)培训讲稿,1,关于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的理解和应用技术探讨,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徐 培 华,2020/7/15,(JTG F40-2004)培训讲稿,2,简 介,徐培华 高级工程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西安公路交通大学民盟支部副组委,1977年毕业于西安公路学院,现在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道路工程所任职。从事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教学和研究工作20多年,同时从事公路工程建设监理工作10多年;在国内各种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60多篇;编著出版了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监理、公路工程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技术手册、高等级公路路基路面养护

2、技术,主编出版了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程师培训教材路基路面试验检测技术和公路工程专业选修教材高等级公路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参编出版了公路养护与管理手册和公路技术词典。 主要研究成果有: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养护技术、半刚性路面面层复合材料应用技术、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专家系统、公路工程竣工验收系统、乳化沥青材料应用技术、改性稀浆封层技术、高等级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沥青路面裂缝处治技术、路面结构层间处理技术、路面旧灰土基层材料再生利用技术和高等级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等项技术成果,其中有五项分别获交通厅科技成果一、二、三等奖和交通部科技进步奖。另获得国家专利局14项专利技术,在所获专利技

3、术中有两项获陕西省专利技术二等奖。通讯地址:(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长安大学公路学院329信箱(710064) 联系电话:(029)88889263 13991819628 E-mail: xupeihua_,2020/7/15,(JTG F40-2004)培训讲稿,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 修 订 要 点,2020/7/15,(JTG F40-2004)培训讲稿,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修订要点,一、概 述 二、新技术规范修订主要内容 三、新技术规范修订基本要点 四、对新技术规范应用的建议,(JTG F40-2004)培训讲稿,6,2020/7/15,为了

4、对与规范相关的主要技术问题进行研究,交通部先后组织开设了一系列研究专题,包括“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及配合比设计方法的修订”、“沥青路面透水测定方法及指标要求”、“超重载交通沥青路面材料试验标准(GTM对比)”、“SUPERPAVE设计方法的引进与开发”、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抗滑技术标准”、“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评价指标” 、“道路用乳化沥青技术要求的修订”等,许多省、市、自治区也开设了相关的研究专题,均取得了许多有重要价值的成果,为本规范的修订提供了技术依据。同时本规范与相关规范的修订进行了充分的协调、统一。,2. 修订依据,(JTG F40-2004)培训讲稿,7,2020/7/15,新规范是在

5、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合并了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及公路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技术指南的相关内容,并针对主要技术问题开展了科学研究与试验验证工作,充分吸收了各专题的研究成果,经广泛征求意见后制订的。 本次修订时重点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提出更高的要求。许多条款对不同等级的公路明确提出了不同要求。,3. 修订重点,2020/7/15,(JTG F40-2004)培训讲稿,8,二、新技术规范修订主要内容,1.在“ 八五”国家科技攻关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道路沥青标准和沥青路面的气候分区。提出了按照当地气候条件及交通情况(公路等级)选择沥青标号的方法。 2. 在总则中强调了几个与早期

6、病害有关的措施,如防治层间污染、合理工期、路基不均匀沉降等。 3.在材料部分全面修订了道路石油沥青、乳化沥青技术要求,局部修订了集料技术要求。 4. 针对改性沥青和SMA方面的一些特殊要求进行了补充完善。 5.明确了三层矿料级配范围的意义,修订提出了规范矿料级配范围,调整工程级配范围的原则。 6.完善了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调整了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及设计指标、标准,修订了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的方法,统一了空隙率等体积指标的计算方法。,2020/7/15,(JTG F40-2004)培训讲稿,9,7.修订并补充了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检验方法和技术要求,增加了渗水性检验指标。 8.调整了不同

7、粒径混合料的适宜的压实层厚度,不同层位的沥青混合料种类、规格。明确施工期间需要对设计结构、材料进行审查和监督,予以确认。 9.在施工工艺部分,主要修订了对拌和厂的要求,提出了过程控制、总量检验的方法,增加了提高平整度的措施,强调了摊铺宽度限制和加强轮胎压路机压实等内容。强调了冬季施工及雨季施工的问题。 10.修改了透层、粘层、封层的内容。将封层部分移入表面处治一章中,并增补了有关稀浆封层、微表处等新型结构的内容。 11.修订了施工质量检验指标、频度、方法,增补了密水性(渗水系数)要求,强调压实度检验主要是工艺控制、淡化了钻孔。 12. 修订了桥面铺装的厚度、混合料类型,施工工艺。提出了对钢桥面

8、铺装的基本要求。,2020/7/15,(JTG F40-2004)培训讲稿,10,三、新技术规范修订基本要点,1.修订了气候分区指标 2.修订了沥青技术要求 3.修订了集料技术要求 4.完善了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 5.完善了沥青混合料技术标准,2020/7/15,(JTG F40-2004)培训讲稿,11,1.修订了气候分区指标,(1)气候分区的指标 气候分区的高温指标:采用最近30年内年最热月的平均日最高气温的平均值作为反映高温和重载条件下出现车辙等流动变形的气候因子,并作为气候区划的一级指标。全年高于30的积温及连续高温的持续时间可作为辅助参考值。 气候分区的低温指标:采用最近30年内的极端

9、最低气温作为反映路面温缩裂缝的气候因子,并作为气候区划的二级指标。温降速率、冰冻指数可作为辅助参考值。 气候分区的雨量指标:采用最近30年内的年降水量的平均值作为反映沥青路面受雨(雪)水影响的气候因子。并作为气候区划的三级指标。雨日数可作为辅助参考值。,2020/7/15,(JTG F40-2004)培训讲稿,12,(2)气候分区的划分,按照设计高温分区指标,一级区划分为3个区:,2020/7/15,(JTG F40-2004)培训讲稿,13,按照设计低温分区指标,二级区划分为4个区:,2020/7/15,(JTG F40-2004)培训讲稿,14,按照设计雨量分区指标,三级区划分为4个区:,

10、2020/7/15,(JTG F40-2004)培训讲稿,15,2.修订了沥青技术要求,(1)将原来的“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和“中、轻交通道路石油沥青”两个技术要求合并为一个“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2)道路石油沥青按适用的公路等级分A、B、C三个等级。B级沥青与原规范“重交通道路沥青”相近,C级沥青比原规范 “中、轻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稍有提高。 (3) “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增加了针入度指数PI值、60温度的动力粘度和10延度。 本规范规定经建设单位同意,PI值、60动力粘度和10延度可作为选择性指标。,2020/7/15,(JTG F40-2004)培训讲稿,16,(4)道路

11、石油沥青的适用范围,註:B级沥青与原规范“重交通道路沥青”相近 C级沥青比原规范“中、轻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稍有提高,2020/7/15,(JTG F40-2004)培训讲稿,17,(5)沥青标号的选择,沥青路面采用的沥青标号,宜按照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条件、路面类型及在结构层中的层位及受力特点、施工方法等,结合当地的使用经验,经技术论证后确定。 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夏季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山区及丘陵区上坡路段、服务区、停车场等行车速度慢的路段,尤其是汽车荷载剪应力大的层次,宜采用稠度大、60粘度大的沥青,也可提高高温气候分区的温度水平选用沥青等级; 对冬季寒冷的地区

12、或交通量小的公路、旅游公路宜选用稠度小、低温延度大的沥青;对温度日温差、年温差大的地区宜注意选用针入度指数大的沥青。当高温要求与低温要求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满足高温性能的要求。,2020/7/15,(JTG F40-2004)培训讲稿,18,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JTG F40-2004)培训讲稿,19,2020/7/15,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1试验方法按照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规定的方法执行。用于仲裁试验求取PI时的5个温度的针入度关系的相关系数不得小于0.997。 2经建设单位同意,表中PI值、60动力粘度、10延度可作为选择性指标, 也可不作为施工质量

13、检验指标。 370号沥青可根据需要要求供应商提供针入度范围为6070或7080的沥青,50号沥青可要求提供针入度范围为4050或5060的沥青。 430号沥青仅适用于沥青稳定基层。130号和160号沥青除寒冷地区可直接在中低级公路上直接应用外,通常用作乳化沥青、稀释沥青、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 5老化试验以TFOT为准,也可以RTFOT代替。,2020/7/15,(JTG F40-2004)培训讲稿,20,(JTG F40-2004)培训讲稿,21,2020/7/15,聚合物改性沥青技术要求,1 表中135运动粘度可采用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中的“沥青布氏旋

14、转粘度试验方法(布洛克菲尔德粘度计法)”进行测定。若在不改变改性沥青物理力学性质并符合安全条件的温度下易于泵送和拌和,或经证明适当提高泵送和拌和温度时能保证改性沥青的质量,容易施工,可不要求测定。 2 贮存稳定性指标适用于工厂生产的成品改性沥青。现场制作的改性沥青对贮存稳定性指标可不作要求,但必须在制作后,保持不间断的搅拌或泵送循环,保证使用前没有明显的离析。,2020/7/15,(JTG F40-2004)培训讲稿,22,3.修订了集料技术要求,集料的技术要求中,按其性质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反映材料来源的“资源特性”,或称为料源特性、天然特性,它是石料产地所决定的,如密度、压碎值、磨光值等。

15、 另一类是反映加工水平的“加工特性”,如石料的级配组成、针片状颗粒含量、破碎砾石的破碎面比例、棱角性、含泥量、砂当量、细粉含量等 酸性石料酸性石料 1充分利用当地石料,酸性石料(花岗岩、砂岩)掺消石灰等技术处理后,应用十分理想。 2重视“加工特性”,滿足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 3细集料尽量采用机制砂,天然砂20。,2020/7/15,(JTG F40-2004)培训讲稿,23,4.完善了混合料设计方法,(1) 热拌沥青混合料(HMA)适用于各种等级公路的沥青路面。其种类按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矿料级配、空隙率划分 . (2)沥青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宜从上至下逐渐增大,并应与压实层厚度相匹配。对热拌热铺

16、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沥青层一层的压实厚度不宜小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2.53倍,对SMA和OGFC等嵌挤型混合料不宜小于公称最大粒径的22.5倍,以减少离析,便于压实。,2020/7/15,(JTG F40-2004)培训讲稿,24,(3)各层沥青混合料应满足所在层位的功能性要求,便于施工,不容易离析。 (4)本规范对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作了较大的修改。 规范规定的级配范围很宽。尤其是沥青面层,在同一个级配范围中可以配制出不同空隙率的混合料,以满足各种需要。,(JTG F40-2004)培训讲稿,25,2020/7/15, 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宜根据公路等级、气候及交通条件选择采用粗型(C型)或细型(F型)混合料. 对夏季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多的路段,宜选用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C型),并取较高的设计空隙率。对冬季温度低、且低温持续时间长的地区,或者重载交通较少的路段,宜选用细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F型),并取较低的设计空隙率。 为确保高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