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Q七大手法}有限运行二值Q活动记录nm.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8519471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质管理Q七大手法}有限运行二值Q活动记录nm.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品质管理Q七大手法}有限运行二值Q活动记录nm.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品质管理Q七大手法}有限运行二值Q活动记录nm.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品质管理Q七大手法}有限运行二值Q活动记录nm.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品质管理Q七大手法}有限运行二值Q活动记录nm.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质管理Q七大手法}有限运行二值Q活动记录nm.》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质管理Q七大手法}有限运行二值Q活动记录nm.(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限运行二值QC活动记录一、课题名称:提高有限运行二值部门考试成绩合格率 二、小组简介小组名称发电运营公司有限运行二值QC小组课题类型管理性课题内容提高运行二值部门考试成绩合格率小组人数8人活动时间20091-20099小组成员姓 名班内岗位本岗位工龄学历及专业职称QM知识组内职务李振华值长4年本科/电汽自动化助工QM教育合格组员刘稳副值长2年本科/热动助工QM教育合格组员郭文君机长3年本科/集控运行助工QM教育合格组员李学忠机长2年专科/电汽自动化助工QM教育合格组员李清平机长2年本科/热动助工QM教育合格组员高卫兵机长3年本科/电汽自动化助工QM教育合格组员李文科主值3年本科/热动助工QM

2、教育合格组员赫建平主值2年专科/集控运行助工QM教育合格组长三、 QC课题选题理由:1:由于目前人员流动较快,而两厂整合后人员整体水平下滑,不能达到真正的全能值班员水平.2:运行规程的掌握程度是发电运行员工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是运行员工操作的基础所在.同时考试成绩的高低是衡量班组培训效果的依据所在.提高培训成绩力争使有限运行二值的规程考试成绩处于发电部值际前列。四、现状调查时间参加(人)合格(人)不合格(人)合格率(%)2008一季度2117480.952008二季度2321291.32008三季度2314960.86合计67521577.7项目参加(人)合格(人)不合格(人)合格率(%)值机长

3、18180100主值2826292.85副值及一下2181338.09合计67521577.7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2008.01-2008.12十二个月三次考试中我值共有67人次参加考试合格的人员为52人次,合格率较低仅为(77%)对部门规程考成绩不合格的15人分类统计: 项目频次累计频数累计百分值(%)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副值及一下4271588.8主值002211.2值机长00000合计42917100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副值及一下人员考试成绩不合格人数多是造成运行二值不合格人数多的主要根本所在。我们对副值及一下15人从事集控运行之前所学专业进行了统计调查一:类别出现频次(人)累计频数(人)

4、累计百分比()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热动专业215853.3电气专业212533.3其它002213.3合计42915100从表中可以看出热动专业出身的人员在每次全能值班员考试中不及格人数占的最多,是运行二值考试不合格人数多的主要问题。调查二:时间08.0108.12热动专业人员考试(人)全值考试人员(人)不合格(人)合格率(%)不合格(人)平均合格率(%)有限运行二值838.091577.7有限运行三值353.81081.7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只要把我值热动专业不合格人员从8人减少到3人,解决这一问题的(8-3)/8=62.5%便可以将我运行二值部门考试成绩合格率由77.7%提高到82.2%公式为

5、:77.7%+(1-77.7%)*(1-38.09%)*(8-3)/8*88.8%=82.2%总结:通过与有限三值同等专业同等条件下(08.01-08.12)三次考试成绩的对比计算,我运行二值部门考试成绩合格率也能从77.7%提高到82.2%。五、QC活动必要性运行规程的掌握程度是发电运行员工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是运行员工操作的基础所在.同时考试成绩的高低是衡量班组培训效果的依据所在.针对目前人员流动较快/技术力量薄弱提高培训成绩无疑是缓解目前状况最好的良药.同时也是建设四星级班组的重要指标之一.六、确定目标通过分析比较计算,我们的目标是将部门规程考试成绩的合格率由77.7%提高到82.2%1七

6、、原因分析:通过调查发现造成副值及以下人员中热动专业考试成绩不合格人数较多的原因有:热动专业考试不合格人数多料机法试卷构成中电气知识比列增大培训内容不新培训效果不佳佳培训效果巩固不够培训方式单调培训计划未完成培训设施落后培训技巧不高缺少电气专业老师培训针对性差培训学时少培员责任心不强训人工学矛盾缺少电气专业老师人缺少培训奖罚制度1:末端因素确认序号末端因素确认方式确认内容确认标准确认人确认时间1培训学时少调查分析统计各类人员的培训学时部门培训签到表刘稳09.042缺少培训奖罚力度调查分析培训奖惩制度及奖惩记录班组考试奖罚规定李振华09.043培训方式单调调查分析培训方式的灵活性现场试卷问答赫建

7、平09.044培训效果巩固系统不全调查分析培训效果巩固措施试卷分析李文科09.045缺乏电气老师调查分析老师是否满足需要部门培训制度李清平09.04确认一:培训学时少序号学习人员实际学时部门要求学时结论1值机长5055满足规定学时2主值58553副值及一下6260结论: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我值人员的实际学时高于部门要求学时所以不是药因。确认二:缺少奖罚力度考核项目考核细则仿真机培训管理制度1、机长上机次数以总上机次数的1/6为基准,每少一次考核50元;2、主值上机次数以总上机次数的1/4为基准,每少一次考核50元;3、其他人员上机次数以总上机次数的1/2为基准,每少一次考核50元。查系统管理制

8、度1、机长或主值带队一次统计在仿真机上机次数中,即带队查一次系统可少上一次仿真机。2、其他人员考核以班组考试或能否胜任本系统操作(不能胜任一次考核20元)为依据。部门考试考核制度考试成绩低于60分一次考核100元,一帮一师傅减半;连续两次低于60分考核200元,一帮一师傅考核200元(以后一帮一师傅免于帮带责任考核);一帮一师徒帮带制度班组副值及以下岗位与主值及以上岗位由培训员指定一帮一师徒关系指定一帮一师徒关系时遵循优先选择主值,然后选择机长、副值长、值长;一个师傅原则上只帮带一个徒弟,如经一帮一师傅同意后可帮带两个及以上;考虑培训进行的顺利及全面,每6个月或12个月对同台机主值所挂靠徒弟进

9、行轮换一次;结论:我值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考核制度所以缺少奖罚力度不是主要原因确认三:培训方式单调序号培训方式对部门考试成绩影响比率(%)1自主培训(办培训班及新技术讲座)7.85%2现场岗位培训(技术问答、反事故演习等)6.13%3技术比武、竞赛5.14专题讲座、现场考问等7.15网上课件自学0.22%培训方式影响调考成绩的平均比率(%)6.57%结论:我值结合实际有丰富多彩的培训方式,所以不是主要原因。注:通过对三次考试试卷的考试内容中各培训方式下所占的比列得出对部门考试成绩影响比率。确认四:培训巩固系统不全通过对近三次考试试卷与我值讲课内容比较计算得出:序号培训效果巩固方法培训效果转化率(%

10、)1事故案例分析收集77.9%2技术问答、仿真机演习、技术比武、竞赛、现场考问、81%3各种形式对培训知识进行综合考试考核86%培训效果平均转化率(%)82.42%结论:由于培训效果平均转化率高达82.42%,所以是不是主要原因。注:培训效果转化率:培训中所讲知识点得分/考试内容中同样知识点所占分值100确认五:缺乏电气专业老师由于目前发电部规程考试试卷中热动与电气知识点所占比列为2/3确认方 法现场调查标准根据发电部规定电气专业人员应占总人数的1/520确认内 容类别本班电气专业人员合计全班总人数值机长主值副值及一下实际(人)210325电气专业人员占生产入员总数的比率(%):32512小于

11、部门规定所以是要因结论: 电气专业人员占生产入员总数的比率(%):32512小于部门规定所以是主要原因。八、措施制定序号要因对策目标措施责任人完成时间1缺乏电气专业 老 师增加电气专业人员讲课次数根据部门规定电气人员占总人数的1/51.增加本班电气人员的讲课次数。2.增加电气人员进班数量。3.请部门电气专责讲课。4.增加全能值班员培养。李振华李文科2009.52培训巩固系统不全完善培训效果巩固系统培训培训效果转化率大于90。1.制定培训效果转化实施细则2.建立培训效果巩固系统流程3.根据培训效果巩固系统,进行培训效果巩固。4.制定详细的个人培训档案。刘稳赫建平2009.5九、措施实施实施1:1

12、.将现有的电气人员讲课次数从原来的每月一次提高至每月二次。2.与部门及时沟通,有新进人员时优先考虑分配我值电气专业人员。3.争取在班后学习过程中邀请部门专责参加,并将专工授课次数有现在的每两月一次提高至每月一次。4.挖掘班组潜力,增加非电气专业人员的电气知识,使其专业化、系统化。达到全能值班员应有的水平,形成传帮带的培养模式。实施1目标验证类别本班电气专业人员合计全班总人数值机长主值副值及一下实际(人)342925电气专业人员占生产入员总数的比率(%):92536大于部门规定所以我值的目标实现了实施2:1.制定【有限运行二值培训效果转化实施细则】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注:详见班组培训管理文件(幻灯片里附有照片)记录汇总培训效果评估学习人员意见表培训员总结表培训效果转化培训后续建议2.建立培训效果巩固系统流程 员工个人发展目标培训需求分析培训对象选择部门要求目标班组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实施与调整培训结果培训改进方案、措施培训效果转化、反馈、评估培训结果应用绩效考核、岗位升职选拔等班组人员状况、岗位变化员工个人要求变化有效结合企业战略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最终实现企业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