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复习资料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8518455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复习资料(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复习资料一、填空题2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 铁木前传 、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柳青的创业史、浩然的艳阳天,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对准了当时农村的合作化运动。3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马烽的一架弹花机、孙犁的村歌、周立波的山那边人家、 李准 的李双双小传都表现出一种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41953年,李凖发表的短篇小说 不能走那条路 ,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观念,被称作“当代小说中第一篇触及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作品”。5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 茶子花 派”等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点。6“山药蛋派”又称“ 山西 派”和

2、“火花派”。8三里湾从马有翼、范灵芝和 王玉梅 在扫盲班的微妙关系开始,以三对新人结婚作为结束。10在“十七年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家中, 周立波 既是最具传统文人意味的,也是受西方文学影响最深的,其英文程度也是最高的。11 暴风骤雨 和山乡巨变是周立波最为人称道的两部作品,表现了中国农村两次巨大变革。前者表现的是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后者表现的是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12创业史的最大成就,不是塑造了 梁生宝 这个崭新的青年农民英雄形象,而是最突出地表现在落后人物梁三老汉形象的塑造上。14“十七年文学”中那些讲述革命历史的“红色经典”主要有梁斌的红旗谱、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 曲波 的林海雪

3、原等。15记录现代革命历史的小说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 梁斌 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杨沫的青春之歌、曲波的林海雪原、孙犁的风云初记、欧阳山的三家巷等。 都梁 的亮剑20王蒙90年代的系列长篇小说 恋爱 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和狂欢的季节集中体现了作家晚年的怀旧情结和对革命的深入思考。21王蒙笔下的青年革命者形象主要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林震、 布礼 中的钟亦成、“季节系列”中的钱文等。22古华的长篇小说芙蓉镇和 张炜 的长篇小说古船都是80年代“反思文学”的重要收获。23陈忠实的 白鹿原 和王安忆的长恨歌,一部是乡土文学的经典,一部是都市文学的名篇。261957年

4、“反右”扩大化之后,许多作家转向了历史题材的创作,其主要收获有郭沫若的 蔡文姬 、田汉的关汉卿28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是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现代芭蕾舞剧 白毛女 、红色娘子军,交响音乐沙家浜。3180年代初期的实验戏剧(或称“试验性话剧”)高行健、刘会远的 绝对信号 37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先出现的颂歌主要有郭沫若的新华颂、何其芳的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艾青的我想念我的祖国、 田间 的时间开始了、臧克家的有的人等。41天安门诗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汉语教研室16人集体化名“ 童怀周 ”编辑的“天安门诗歌运动”中的诗歌。421978年12月由芒克、北岛等在北京创办的 今

5、天 ,是新诗潮运动的一面旗帜。43 朦胧诗论争中出现的“三个崛起”,是指 谢冕 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45在改革开放后的30余年间,从莫言的红高粱、 贾平凹 的浮躁、张炜古船和陈忠实的白鹿原等乡土文学作品,标志着当代文学的最高成就。46新时期初期乡土文学的优秀作品主要有何士光的乡场上、 古华 的芙蓉镇、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叶蔚林的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等。472008年在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四部获奖作品中,贾平凹的秦腔、周大新的湖光山色、 迟子建 的额尔古纳河右岸都是以乡村的现状和历史为主题的作品。50迟子建出生在东北边

6、陲的漠河北极村,她的小说具有一种童话的气息,第一部小说集就名为 北极村 童话。51莫言以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一举成名,而真正奠定他在当代文坛上的重要地位的则是 红高粱 。 52莫言对小说艺术创新的惨淡经营,檀香刑以人间的酷刑作结, 生死疲劳 则以地狱的酷刑开场。53五六十年代,女作家的主要作品有茹志鹃的百合花、 杨沫 的青春之歌、宗璞的红豆等。54舒婷的成名作是1979年的 致橡树 。55 铁凝 的成名作是1982年的哦,香雪。56王安忆的“三恋”是荒山之恋、 小城之恋 和锦绣谷之恋。57陈染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私人生活 以女性视角,大胆表现了对自恋和同性恋的赞美。60 王安忆 的叔叔的故事是一

7、个关于右派的故事。62铁凝的第一部长篇小说1988年出版的 玫瑰门 。63与往事干杯是 陈染 的成名作,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个17岁的少女“我”(肖濛)的成长经历及与老巴父子两代人的恋情故事。64在新时期初期的“意识流”小说创作中,王蒙的“老六篇”即 蝴蝶 、布礼、春之声、夜的眼、海的梦和风筝飘带最为典型。65宗璞的我是谁、戴厚英的人啊,人、王蒙的蝴蝶、 张贤亮 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都是有关存在主题的书写。66 汪曾祺 在受戒和大淖记事等就以反戏剧化、非情节化和淡化人物典型性格的叙事技巧,丰富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方法。67 史铁生 的命若琴弦、原罪和宿命等,流露出一种深重

8、的人文精神与宗教情怀。68从黄泥街到突围表演,再到思想汇报, 残雪 小说在描画人类突围困境和实现自我认识的艰辛历程上,完成了一个近似“人性三部曲”的作品系列。6990年代后, 余华 创作了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小说主题也历经了一个从先锋到世俗的巨大嬗变。70“反思文学”的主要作品有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 高晓声 的李顺大造屋、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王蒙的蝴蝶、古华的芙蓉镇等。71“改革文学”的主要作品有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 张洁 的沉重的翅膀、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柯云路的新星、贾平凹的腊月正月等。7219811984年间,张承志的黑骏马、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邓友梅的烟壶、

9、冯骥才的神鞭、 阿城 的棋王等,这些作品共同汇成了“文化寻根”的浪潮。73受“寻根文学”影响的作品主要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陈忠实的白鹿原、阿来的尘埃落定、 韩少功 的马桥词典、阎连科的日光流年等。74新写实小说作为一面旗帜树立起来,始于 钟山 杂志1989年第3期的“新写实小说大联展”。75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有刘恒、刘震云、方方、 池莉 、苏童等。81杨朔的香山红叶、 秦牧 的社稷坛抒情的相继发表,是当代散文第一次飞跃的标志。82 魏巍 抗美援朝期间三次赴朝,创作了谁是最可爱的人等具有“通讯化”特点的散文。84 叶至诚 的假如我是一个作家被散文界称作是新时期散文个性解放的宣言。85巴金散文创

10、作最高水平的代表是1978年底开始创作的五卷本 随想录 。86 杨绛 的作品主要有散文干校六记、散文集我们仨和长篇小说洗澡等。89 王小波 被誉为中国的乔依斯和卡夫卡,也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得“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的中国大陆作家。92张中行的 负暄琐话 、负暄续话与负暄三话被誉为“负暄三书”。94山南水北记录了 韩少功 离开城市来到他曾经插过队的湖南汨罗县八溪峒乡,过起农民生活的种种经历与见闻。95长篇言情小说 海上花 列传是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开山之作。97旧派武侠小说可分为南北两派。时人有“北有赵焕亭,南有 不肖生 ”之称誉。100 金庸 武侠小说的处女作书剑恩仇录一举成名,震惊文坛

11、,也标志着金庸的出世。114标志着余光中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学的双向改铸和融合的最高成就的则是他1974年出版的诗集 白玉苦瓜 。1三里湾中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代表是( 王金生 )。2创业史中“中间人物”的代表是( B )。A“糊涂涂” B梁三老汉C“亭面糊” D陈先晋5在三里湾中,范灵芝放弃了落后的马有翼,而嫁给了“爱社如家”的小发明家( A )。A王玉生 B马有翼C王金生 D满喜7山乡巨变描写的先进农村干部是( B )等。A陈先晋 B李月辉C盛佑亭 D龚子元11李云龙的形象出自长篇小说( B )。A英雄无语 B亮剑C历史的天空 D激情燃烧的岁月12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交

12、响音乐是( C )。A白毛女 B红色娘子军C沙家浜 D智取威虎山17迟子建的小说具有一种童话的气息,她的第一部小说集就名为( D )。A雾月牛栏 B岸上的美奴C亲亲土豆 D北极村童话18莫言的成名作是( A )。A透明的红萝卜 B红高粱C白狗秋千架 D檀香刑23王安忆创作风格转变的标志之作,也是寻根文学的佼佼之作是( D )。A小城之恋 B长恨歌C荒山之恋 D小鲍庄271984年,马原发表了一篇标志着先锋小说形式实验开端的小说( C )。A冈底斯的诱惑 B虚构 C拉萨河的女神 D西海无帆船29曾引起广泛关注先锋小说还有格非的( D )等。A妻妾成群 B罂粟之家C访问梦境 D褐色鸟群30最能体现“马原体”特征的作品是( C )。A拉萨河的女神 B上下都很平坦C冈底斯的诱惑 D西海无帆船32余华开始先锋小说创作的标志是1987年发表的( A )。A十八岁出门远行 B西北风呼啸的中午C四月三日事件 D一九八六年33余华仿武侠小说的作品是( D )。A一九八六年 B难逃劫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