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精子为何还要“试管”.docx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8518390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8.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精子为何还要“试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精子为何还要“试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精子为何还要“试管”.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精子为何还要“试管”为了能够在事业上站稳脚跟,在征得妻子的理解与支持情况下,本来已经属于晚婚的谢先生结婚后近3年一直采取避孕措施(戴避孕套),直到工作步入正轨后才开始考虑生育问题。此时夫妻都已经35岁了,尽早要一个孩子成为他们共同的迫切愿望。谁料想,解除避孕后半年了也没见妻子有任何怀孕征兆,谢先生这才暗暗地着急起来,并偷偷地到医院接受了生育能力检查。检查结果精液量还不少,达到5毫升,但精液内却没有精子,而且连续3次去检查的结果都是如此。这简直是晴天霹雳,让谢先生彻底崩溃了。接受专科医生的系统检查后,医生告诉谢先生:你的两个睾丸发育不太好,比一般男性的睾丸要小一些,大约10号(相当于10毫升)

2、,质地也有些偏软,而附睾、输精管及精索均未见明显异常,无明显梗阻征兆,看来无精子的病因很可能是你的睾丸不能产精。生殖激素分析结果提示垂体功能低下,FSH偏低(1.75mIU/L),睾酮很低(2.06ng/mL),显然问题极可能出在中枢系统,可以考虑首先采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使转机出现在与妻子反复研究后,万般无奈的谢先生不得已接受了医生的建议,开始了漫长的药物治疗征程。使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联合尿促性素(HMG)针剂治疗3个月,每周到医院2次接受注射。治疗期间,谢先生也有过睾丸发胀的感觉,面部也出现了一些久违了的“青春痘”。三个月后,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谢先生接受了治疗后的第一次复查。结

3、果竟然在精液内看到了1条不活动的精子,他大受鼓舞,欣喜之余不免对未来充满幻想:也许再治疗一段时间,精液质量将会更好,那样就可以有孩子了。在随后继续治疗的半年里,精子密度尽管也有提高,且出现了几条活动精子,但是进程十分缓慢,每次复查的结果都难以让人接受,总是只有那么几个精子。最后医生告诉他们:“药物治疗看来很艰难,要想达到自然生育的程度,还相距甚远,而你们夫妻的年龄也都不小了,尤其是女方的生育潜能也将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快速下降,所以做试管婴儿可能更加可取。”试管婴儿成了无奈的选择听到医生的建议,谢先生有些疑惑了。“尽管我们夫妻双方渴望尽早有孩子,两家老人也都急于抱孙子,但我们还是更希望能够自然生育

4、。我听说,的确有一些无精子的人通过保守治疗获得自然受孕,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另外,接受治疗后我又做了一次性激素检查,FSH是2.05,睾酮是4.63,我感觉这次好像结果比上次好一些,难道没有继续治疗的价值了吗?”“你的化验结果不错,这才有进一步的治疗机会。你以往没有精子,就什么都做不了;现在你有精子了,尽管少,却可以通过辅助生殖技术解决生育问题,毕竟试管婴儿技术仅需要1个好精子就有机会让卵子受孕,况且这也是你们获得后代最快捷、机会最多的办法。”对于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药物治疗当然可能让部分患者(主要是垂体功能低下患者,FSH偏低下者)有机会产生精子,并且可能在化验精液中查到。但是多数患者的精子

5、数量和质量可能不尽人意,自然怀孕的机会尽管有,但不高。与其等待机会不多的自然怀孕,白白地浪费宝贵的生育黄金年龄段,眼看着年龄的逐渐增大让自然怀孕的机会越来越渺茫,还不如尽快解决生育问题。许多与谢先生有类似情况的人同样需要做试管婴儿解决生育问题,甚至连做过精索静脉曲张、隐睾、附睾-输精管吻合等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在精液质量恢复不满意的情况下,只要有精子,最终也都是选择了试管婴儿技术。试管婴儿的前期药物治疗很重要那为精液由无精变为少量有精后依然不能自然受孕,还要做“试管”的话,为什么还要采用这么长时间的药物治疗呢?前期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毕竟治疗后才使精液内出现了精子。况且通过药物治疗产生并排出来的精子成熟度好,做试管婴儿的受精率高,且不必每次做试管婴儿都从睾丸内或附睾取精,免去了有创伤性检查操作,极大地方便了患者。而且,即使药物最终治疗无果,药物也可以改善睾丸的内环境,对精子成熟度的提高大有益处,同样有助于提高附睾穿刺或睾丸活检得到的精子进行试管婴儿治疗的成功率。更为可贵的是,药物治疗还可以增加附睾穿刺或睾丸取精的成功率。在反复斟酌了全部现状后,谢先生夫妻最终选择了试管婴儿技术,并在接受第二个治疗周期后成功妊娠,最终圆了为人父母的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